朗高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工厂工程
施工单位: 苏州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日 期:
1 编制说明
1.1 编制目的
朗高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工程绿色施工方案是我公司今后用以指导本工程施工全过程中达到江苏省建筑业绿色工程规定的包括“四节、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与安全”在内的综合性文件。
1.2 使用范围
适用于朗高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工程。
1.3 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 500-2010
2、《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
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 50905-2014
4、朗高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5、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朗高电机新能源汽车》施工图纸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 朗高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工厂项目 | ||
工程地点 | 坐落于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繁丰路 | ||
建设单位 | 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 | ||
设计单位 |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监理单位 | 苏州正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
总承包单位 | 苏州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承包工程范围 | 土建工程及水电安装工程 | ||
质量等级 | 合格 | ||
开竣工日期 | 2017.10.19~2018.7.4 | 工期 | 261天 |
朗高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工程建筑面积26804.55m2。其层数地上4层。框架结构,建筑室内地坪±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4.56m(以国家85高程系为准),室内外高差为0.3m。
3、环境组织机构及责任划分
3.1 组织机构
为了能够使本专项方案更好的在工程中实施,项目部组建了一套完备的管理体系,朗高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工程工程项目部成立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等组成的绿色施工监督管理小组。由安全部负责项目部的日常绿色施工管理工作。
3.2 职责分工
1、组长对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组织检查。
2、副组长负责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各部门分工落实工作。
3、领导小组全体成员负责方案的具体执行工作。
3.3 明确各职能部门系统的责任并落实执行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对施工过程的“四节—环保”和“职业健康与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涉及技术、材料、能源、机械、行政、后勤、安全、环保以及劳务各个职能系统的工作。因此职能部门或岗位要明确各自在绿色施工工作中的职责,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绿色施工管理小组,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全面负责,副组长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落实规范中的各项具体要求,从组织体系上保证了施工现场能实现。
序号 | 绿色施工职务 | 姓名 | 职责分工 |
1 | 组长 | 沈根来 | 全面负责绿色施工规划、实施 |
2 | 副组长 | 查寿根 | 负责组织绿色施工专项方案的编制、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的制定,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为绿色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
3 | 副组长 | 查发根 | 全面负责绿色施工在施工中的实施、执行 |
4 | 组员 | 薛林才 | 负责现场扬尘控制 负责固定废弃物的控制 |
避免混凝土、模板浪费控制 现场节约用水用电控制 | |||
5 | 查宝根 | 负责钢筋制作、加工监控,避免钢筋浪费 | |
6 | 董金永 | 负责绿色施工专项方案、技术措施的编制,材料需用计划的编制,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为绿色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 |
7 | 姚根法 | 材料采购计划的编制,组织材料的进场,监督施工现场材料的使用及材料节约的执行。 | |
8 | 金万葱 | 负责职业健康 负责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 完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绿色施工的教育培训 | |
9 10 | 何鸿伟 | 负责绿色施工中节电的执行与监督 负责用电量管理 | |
负责绿色施工中节水的执行与监督 负责用水量管理 |
在实施之前由安全部和技术部两个部门牵头,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对规程开展深入、细致地学习,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主讲,对规程进行详细分解,目的就是掌握和了解规程各条规定的做法以及深层次的意义。我们在实施之前将规程中的各条规定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各部门应该在第一时间将表中内容分解到部门中具体人员负责落实本部门所要落实的条款内容,各部门管理人员必须群策群力,确保项目部绿色施工达标。
3.5 开展绿色施工检查活动
项目部针对绿色施工制定月检、旬检、周检、日检等不同频率周期的检查制度,而且检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频率高的检查侧重于环境保护,频率低的检查侧重于职业健康。
4 实施计划
4.1 学习和动员阶段
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对《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进行学习和培训,组织召开绿色施工工作动员会,广泛深入的进行动员,务必使本单位有关岗位人员了解和掌握《绿色施工管理规程》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要求,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贯彻实施,还要把绿色施工有关要求加入到农民工夜校的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的对施工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知识的教育。
4.2 策划与实施阶段
项目部前期完成本单位创建绿色施工工程的工作策划工作,形成书面工作方案。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与施工现场对照,查找不足,落实整改,实现全面达标。
4.3 奖惩制度
如果通过项目部各部门共同努力,最终通过绿色达标工地的验收,项目部将视各部门具体表现进行适当奖励,第一责任人表现突出者奖励500元,次要责任人表现突出者奖励300元,普通管理人员奖励200元;如果没能够通过达标工地的验收,将根据不达标的具体原因对照责任分解表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直接责任人和次要责任人扣除当月奖金的一半,第一责任人扣除当月奖金并通报批评。
4.4 总结与交流阶段
项目部应当对创建绿色施工工程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并与其它项目部开展多种形式的经验交流活动,为进一步在本项目部推进实施《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积累经验。
绿色施工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也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发扬“精、严、细、实、好、快”的工作作风,抓好组织管理、策划管理、实施过程控制等工作。在实施全过程中,保证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采取措施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使项目部的施工现场全面达到绿色施工的要求。
5 绿色施工专项措施
5.1 四节措施
5.1.1 节能
(1)根据《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项目部规定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温度不得高于20℃。空调运行期间应关闭门窗,宿舍禁止使用电热器之类不安全电器,淋浴间限时使用,所有生活区室内无人时必须关闭灯、电脑、空调等用电设施,晚上十点之后所有宿舍必须关灯,早上六点半开灯,由安全部负责监督项目部全体成员的执行情况。
(2)工程临时设施由改善热工性能、提高空调设备和照明设备效率的材料组建。
(3)项目部安装节能灯,以节约能源;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办公室制定公车使用管理办法,鼓励管理人员乘坐公交车外出办事,节约油耗。
(4)生活区淋浴设备采用光电两用太阳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用电量。
5.1.2 节水
(1)采用现场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用水量。
(2)生活区、办公区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用水点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小便池采用节水型水龙头,浴室采用节水型蓬头,大厕所安装水箱冲水。
(3)施工现场设置废水回收设施,对废水进行回收后循环利用。门口处洗车台旁设置清水池、沉淀池,对洗车、冲车产生的废水汇流到沉淀池,沉淀后重复循环利用。
(4)现场使用预拌砂浆,减少使用自拌砂浆。
(5)每栋楼外脚手架基础,均做硬化处理,外围砌筑排水沟,排水沟与沉淀池连通,并向沉淀池处找坡,使雨水汇流入沉淀池,作为砼养护水加以利用。
(6)施工现场临时用水布置时,按施工用水与生活、办公区用水分开布置,充分利用周围水井,井水取样检验后,直接作为施工用水接入施工用水管到。
(2)施工时充分利用场地周边现有市政设施,施工用水从现有DN250给水管道接入。施工废水经沉淀池过滤后排放,现场生产生活废水排放入现有φ600污水管线。
5.1.3 节材
(1)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的围挡封闭,工程完成后进行回收再利用,对现场铺设的管线进行保护,以便能够重复利用节约材料。
(2)架设工艺及模板支护等专项方案予以会审、优化,合理安排工期,加快周转材料周转使用频率,降低非实体材料的投入和消耗;合理确定商品混凝土掺和料及配合比,降低水泥消耗。
(3)施工过程要求精确定料,合理下料,不浪费;施工中剩余的钢筋头、料头要合理利用。
(4)办公用品由办公室按计划采购,建立领用制度。节约纸张,内部资料尽量双面打印,单面废纸背面要充分利用。
5.1.4 节地
(1)施工中挖出的弃土,在堆放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因施工造成裸土的地块,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按照原竣工图纸恢复其原有地貌和植被。
(2)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紧凑,施工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减少土地占用。
5.2 环境保护
5.2.1 扬尘污染控制
(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一般采用C15混凝土硬化10cm。非主要道路用C15混凝土硬化7cm厚。
(2)土方回填时,从事土方运输的车辆,现场出入口设置洗车台,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
(3)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材料,如水泥等应封闭保存。
(4)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5)办公区、生活区的道路进行硬化,道路两侧裸露场地进行绿化、美化。
(6)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车间场地应平整坚实,用C15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
(7)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剃凿、基层处理、打磨作业时,作业面局部应淋水湿润,防止扬尘。
(8)施工现场每个钢筋、木工车间用砖砌筑垃圾站,垃圾站内废料应及时清运、处理;建筑物内垃圾的清运应装袋运出,严禁凌空抛掷。
(9)办公区、生活区应统一购买垃圾箱,垃圾箱由专人负责每天清运。
(10)施工现场要安排专人清扫,施工垃圾分拣后要日产日清。
(11)木工车间产生的锯末随时装袋,避免产生扬尘。钢筋冷拉加工产生的铁屑应及时清理。
(12)外脚手架水平防护竹笆子及安全立网上洒落的垃圾、混凝土等应及时清理防止扬尘。
5.2.2 有害气体排放控制
(1)项目部严禁在施工现场及周边焚烧各类废弃物。
(2)加强设备车辆的维修保养,保证施工车辆、机械设备和办公室用车的尾气排放均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
5.2.3 水土污染控制
(1)在门口设置的洗车池冲洗车辆的污水经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施工中产生的废水,经过二次沉淀后排放,废水绝不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
(2)生活区的食堂、淋浴间的下水管线设置过滤网,并与市政污水管线连接,保证排水畅通。
(3)食堂设有隔油池,并要求及时清理。
(4)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厕所化粪池做好抗渗处理。
5.2.4 噪声污染控制、光污染控制、施工固体废弃物控制
(1)施工现场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地噪声测量方法》和《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的要求指定降噪措施,施工场地的强噪声设备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时,禁止鸣笛。 混凝土浇筑振捣、电锯作业和回填土机械碾压等施工尽量安排白天进行。强噪声作业施工人员要佩戴耳套。
(2)清理维修模板时,禁止猛烈敲击。
(3)脚手架搭设、拆除、搬运、修理等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减少抛掷钢管产生的噪音。
(4)施工中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将主要工作在白天完成,减少夜间作业,必要时的夜间作业会合理调整灯光照射方向,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电焊强光作业焊工必须戴护目镜。
(5)固体废弃物应分类堆放,并有明显的标识(如有毒有害、可回收、不可回收)
(6)危险固体废弃物必须分类收集,封闭存放,积攒一定数量后,按要求集中处理。
(7)对办公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如打印机墨盒、硒鼓等应实现以旧换新,便于固体废弃物的回收。
(8)可回收再用的一般固体废弃物须分类收集,能利用的进行重复利用,不能利用的及时处理。
(9)加强建筑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对于碎加气块、碎砖等应及时清理收集,用作铺设临时道路;落地回应收集作为砂浆搅拌用砂使用。
5.3 职业健康与安全
5.3.1 场地布置及临时设施建设
(1)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与施工区分开设置,为确保安全,按照有关的安全规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2)施工现场设置了密闭式垃圾站、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淋浴室、开水房、文体活动室(农民工夜校培训室)、吸烟室等临时设施。
(3)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均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建设工程竣工一个月内,临建设施必须全部拆除。
5.3.2 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
(1)施工现场采用封闭式硬质围挡,高度不低于2.5m。
(2)施工现场设置标志牌和企业标识,按规定应有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公示突发时间应急处置流程图。
(3)施工现场搭建的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与架空输电导线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4)施工期间项目部在大门内两侧设置防撞墩安全防护措施,并在项目部门口设置夜间照明指示装置。
(5)在施工现场出入口、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施工电梯井口、基坑边沿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符合规范的防护装置,安全警示标志符合国家标准。
(6)本单位加强对管线保护,确保周边的上水、燃气、通讯等市政管线正常使用。制定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安全施工。
5.3.3 职业健康
(1)项目部定期地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和体检,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2)项目部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及与所从事工作相匹配的安全鞋、工作服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5.3.4 卫生防疫
(1)施工现场员工膳食、饮水、休息场所完全符合卫生标准
(2)宿舍、食堂、浴室、厕所都有通风、照明设施,日常维护配有专人负责。
(3)食堂有相关部门发放的有效卫生许可证,各类器具规范清洁,炊事员持有效健康证。
(4)施工现场设立医务室,配备保健药箱、常用药品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
(5)生活区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进行定期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