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理 试 卷
命题教师:白月华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
注:满分85分,本卷中g=10N/kg
一、选择题(选出各题唯一正确答案,并将答案添在后面的答题卡中,每题3分,共21分)
1. 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用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A. 导体在磁 B. 奥斯特实验 C. 摩擦让气 D. 同名磁极
场中运动 球带电 相互排斥
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后,两灯均能发光,过了一会儿,L1灯熄灭,但L2仍在发光,经检查L1灯丝被烧断了。对前后两种不同情况下电路中电流表示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表示数减小, 表示数不变
B. 、 表示数均不变
C. 表示数减小, 表示数增大
D. 、 表示数均增大
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的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4. 把几盏正常发光时电压相等的白炽灯并联在220V的电路中,其中最亮的灯为( )
A. 实际功率最小的 B. 额定功率最小的
C. 电阻最大的 D. 电流强度最大的
5. 如图所示,老人们正在打门球,被打出去的门球会慢慢停下来。对“门球会慢慢停下来”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门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门球受到地面摩擦阻力的作用
C. 门球的惯性逐渐消失
D. 门球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于它的惯性
6. 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测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
A. 20g,1.0×103kg/m3 B. 60g,0.8×103kg/m3
C. 60g,1.0×103kg/m3 D. 20g,0.8×103kg/m3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简单机械的目的都是为了省力 B. 使用滑轮组时,省力的同时又省距离
C. 螺丝刀的手柄越粗,拧螺丝时就越省力 D. 公路桥引桥是个斜面,引桥越长越费力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答案 |
8. 安装一台直流电动机模型,接入电源后能正常转动,下列做法不能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动方向的是( )
A. 对调电源的正、负极 B. 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大小
C. 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D. 对调直流电动机磁铁的两极
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在以下情况中,带“· ”物体所受的浮力增大的是( )(已知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
A. 大河中的木筏漂流入海
B. 大江中的石块被冲入大海
C. 海面下的潜水艇正在上升
D. 停泊在海港内的轮船正在卸下货物
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0. 在下列数字后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_________;
(2)一支钢笔的质量大约是0.02_________;
(3)人双手的面积约为400________;
11. 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_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冬季在房间里,暖气里充热水取暖,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_________。
12. 某用电器的电阻为2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4A,现要把它接入220V的电路中,至少要________联________Ω的电阻。
13. 北京奥运会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镀点”,镀点能使太阳光发生_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图中,___________(只填序号)图的光学原理与上述情况相同。
A.玩具的影子 B.森林中的光线 C.水中山的倒影 D.铅笔好像折断了
14.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_________状态。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
14题图 15题图
四、应用(共20分)
15.(2分)如图所示,O是简易晾衣架的支点,请在图中作出绳子拉力F的力臂和衣服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6.(6分)在“家电下乡”活动中,小刚家买了一台微波炉。
(1)他观察电源线插头的三个脚,如图所示,知道其中稍长些的脚E
是把微波炉的外壳与_________相连接,而且脚E稍长一些可保证在插入
插座和拔出插座时更安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额定电压 | 220V |
最大加热功率 | 1100W |
电源频率 | 50Hz |
加热频率 | >92% |
防触电保护类 | 1类 |
(3)小刚对铭牌中加热效率大于92%有点怀疑,他动手进行了测量。他用容积是250mL的废矿泉水瓶装满20℃的自来水,倒入专用塑料杯中,放入微波炉中用最大加热功率加热1 min,取出后测得温度为78℃。请你计算这台微波炉的加热功率。[c水=4.2×103J/(kg·℃)]
(4)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家电下乡”的,其中对购买高能效、低能耗的家电产品实行财政补贴,就国家这一对能源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发表你的看法。
17.(4分)暑假,小雨到海边码头,看到渔民将小鱼虾摊在地上晾晒,准备做成干货。对于准备马上卖的大鱼虾,因为天热怕其变质,不断用凉水使其降温。小雨发现,今天的海鲜腥味儿比春节前来时浓重多了。请你运用两个物理知识,分别解释上述场景中的相关现想。
(1)现象一: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象二: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5分)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滑 雪
当滑雪者从雪山顶峰风驰电掣般滑下时(如图所示),你是否想到
为什么白雪轻飘飘、软绵绵的,却可以承托高速奔驰的滑雪者呢?
白雪内有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踏着滑雪板的人把重量都压
在滑雪板上时,雪内的空气就会被逼出;因此,滑雪板不是与雪地直接接触,而是在一层气垫上滑行。这层气垫不但对滑雪板施加一个向上的托力,并且减小了雪地与滑雪板之间的摩擦。
然而,这层气垫只能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如果滑雪者在雪地上停留超过一秒,就会沉下去。
(1)滑雪者从雪山顶峰向下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________。
(2)滑雪板可以轻易在雪地上滑行,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滑雪板长1.5m、宽12cm,滑雪者的速度最小为________m/s,他才能不会在雪地上下沉。
(4)(2分)若滑雪者与滑雪板总重为720N,当其双脚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强为多少?(写出解题过程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19.(3分)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已正式实施。据交通管理部门的统计。有70%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由于车超速超载引发的,车辆超速超载还是造成公路受损严重的原因之一。根据以上情况请回答:
(1)由于汽车超载,使得汽车对路面的________增大,而汽车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几乎不变,因而所产生的_________增大而导致路面容易损毁。
(2)要对机动车进行限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探究(共22分)
20.(5分)我们已进行过“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
(2)乙、丙两图是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选填“乙”或“丙”)。
(3)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做实验时,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 都为0, 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分)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
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
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 物距u/cm | 像距v/cm | 像的性质 |
1 | 30 | 15 | 倒立、缩小的实像 |
2 | 25 | 16.7 | |
3 | 20 | 20 | 倒立、等大的实像 |
4 | 15 | 倒立、放大的实像 | |
5 | 5 | 正立、放大的虚像 |
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22.(3分)小丽同学自己用漆包线在铁钉上绕成匝数足够多的电
磁铁,来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小丽无法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
的关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电源电压不
变的情况下,她还应选择一个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比较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变化,她还应选取适量的( )
A. 小铁钉 B. 铝钉 C. 细铜屑
23.(4分)学习了机械效率知识后,全班同学对“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A. 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B. 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 跟斜面的长度有关;D. 跟物体的重力有关。小刚同学为了证实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下表反映了他的探究过程。
实验
次数 | 斜面 倾角 | 斜面粗糙程度 | 物重 G/N | 斜面高度h/m | 沿斜面拉力F/N | 斜面长s/m | 有用功W有/J | 总功W总/J | 机械效率(%) |
① | 30° | 粗糙 | 1 | 0.5 | 0.7 | 1 | 0.5 | 0.7 | 71 |
② | 30° | 稍光滑 | 1 | 0.5 | 0.6 | 1 | 0.5 | 83 | |
③ | 45° | 粗糙 | 1 | 0.7 | 0.9 | 1 | 0.7 | 0.9 | 78 |
(2)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其
它条件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
(4)若要验证猜想D,应控制斜面的长、斜面的倾斜程度和___________不改变。
24.(6分)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现要计算出铁块受到的浮力,请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________(选填“1”或“2”),在操作中应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