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对数函数练习题1(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1:11:07
文档

对数函数练习题1(答案)

对数的运算性质1.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a>0,a1,M>0,N>0,那么(1);(2);(3).证明:(性质1)设,,(性质3)设,由对数的定义可得,∴,∴,即证得.由对数的定义可得,,∴,∴,即证得.练习:证明性质2.说明:(1)语言表达:“积的对数=对数的和”……(简易表达以帮助记忆);(2)注意有时必须逆向运算:如;(3)注意定义域:是不成立的,是不成立的;(4)当心记忆错误:,试举反例,,试举反例。2.例题分析:例1.用,,表示下列各式:(2).(1);(2).解:(1);例2.求下列
推荐度:
导读对数的运算性质1.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a>0,a1,M>0,N>0,那么(1);(2);(3).证明:(性质1)设,,(性质3)设,由对数的定义可得,∴,∴,即证得.由对数的定义可得,,∴,∴,即证得.练习:证明性质2.说明:(1)语言表达:“积的对数=对数的和”……(简易表达以帮助记忆);(2)注意有时必须逆向运算:如;(3)注意定义域:是不成立的,是不成立的;(4)当心记忆错误:,试举反例,,试举反例。2.例题分析:例1.用,,表示下列各式:(2).(1);(2).解:(1);例2.求下列
对数的运算性质

1.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  a > 0 , a  1, M > 0 ,N > 0,  那么(1);(2);

(3).

证明:(性质1)设,,    

(性质3)

设,

由对数的定义可得  ,

∴,

∴,

即证得.

 由对数的定义可得  ,,

∴,

∴,

即证得.

练习:证明性质2.

说明:(1)语言表达:“积的对数 = 对数的和”……(简易表达以帮助记忆);

(2)注意有时必须逆向运算:如  ;

(3)注意定义域:  是不成立的,

                 是不成立的;

(4)当心记忆错误:,试举反例,    

                  ,试举反例。

2.例题分析:

例1.用,,表示下列各式: (2)

(1);  (2).

解:(1)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解:(1)原式==;

(2)原式=

例3.计算:(1)lg1421g;    (2);      (3).

解:(1)解法一: 

解法二: =;

说明:本例体现了对数运算性质的灵活运用,运算性质常常逆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

(3)=.

例4.已知,,求的值。

分析:此题应注意已知条件中的真数2,3,与所求中的真数有内在联系,故应将1.44进行恰当变形:,然后应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即可出现已知条件的形式。

解:             .

说明:此题应强调注意已知与所求的内在联系。

例5.已知,求.

分析:由于是真数,故可直接利用对数定义求解;另外,由于等式右端为两实数和的形式,的存在使变形产生困难,故可考虑将移到等式左端,或者将变为对数形式。

解:(法一)由对数定义可知: .

(法二)由已知移项可得,即,由对数定义知:,∴.

(法三),∴,∴.

说明:此题有多种解法,体现了基本概念和运算性质的灵活运用,可以对于对数定义及运算性质的理解。

例6.(1)已知,用a表示;(2)已知,,用、表示.

解:(1)∵,∴, ∴  log 3 4  log 3 6 =.

(2)∵,  ∴,     

又∵,∴=.

换底公式

1.换底公式: ( a > 0 , a  1 ;)

证明:设,则,两边取以为底的对数得:,∴,

从而得: ,     ∴.

说明:两个较为常用的推论:

(1);  (2)(、且均不为1).

证明:(1);(2).

2.例题分析:

例1.计算:(1);          (2).   

解:(1)原式 =;

 (2) 原式 =.

例2.已知,,求(用 a, b 表示).

解:∵,     ∴,   ∴,

又∵,    ∴,   ∴.

例3.设,求证:.

证明:∵,∴,

      ∴.

例4.若,,求.

解:∵, ∴,

   又∵,∴, ∴         ∴.

例5.计算:.

解:原式      

        .

例6.若,求.

解:由题意可得:, ∴,∴.

对数函数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3).

分析:此题主要利用对数函数的定义域求解。

解:(1)由>0得,∴函数的定义域是;

(2)由得,∴函数的定义域是;

(3)由9-得-3,∴函数的定义域是.

说明:此题只是对数函数性质的简单应用,应强调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例2.求函数和函数的反函数。

解:(1)   ∴  ;

   (2)    ∴  .

例4.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

 (1),;  (2),;  (3),.

解:(1)对数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于是;

(2)对数函数在上是减函数,

于是;

(3)当时,对数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于是,

         当时,对数函数在上是减函数,

于是.

例5.比较下列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

(1),;                    (2),;  

(3),,;        (4),,.

解:(1)∵,,∴;

   (2)∵,  ,∴.

   (3)∵,,,

∴.

   (4)∵,        ∴.

例6.已知,比较,的大小。

解:∵,  ∴,当,时,得,

∴, ∴.当,时,得,

∴, ∴.当,时,得,,

∴,, ∴.

综上所述,,的大小关系为或或.

例7.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2);(3)(且).

解:(1)令,则,   ∵, ∴,即函数值域为.

 (2)令,则,   ∴, 即函数值域为.

 (3)令,     当时,, 即值域为,

     当时,, 即值域为.

例8.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解:∵恒成立,故的定义域为, 

,所以,为奇函数。

例9.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解:令在上递增,在上递减,

又∵,     ∴或,

故在上递增,在上递减,   又∵为减函数,

所以,函数在上递增,在上递减。

说明:利用对数函数性质判断函数单调性时,首先要考察函数的定义域,再利用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来求单调区间。

例10.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的取值范围。

解:令,    ∵函数为减函数,

∴在区间上递减,且满足,∴,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对数函数

1 如图,曲线是对数函数 的图象,已知 的取值 ,则相应于曲线 的 值依次为(    ).

  (A)  

  (B)            

  (C) 

  (D) 

2.函数y=logx-1(3-x)的定义域是            

如果对数有意义,求x的取值范围;

解:要使原函数有意义,则

解之得: 

∴原函数的定义域为-7,-6) (-6,-5) (-1,+)

函数的定义域为一切实数,求k的取值范围。

利用图像判断方程根的个数

3.已知关于的的方程,讨论的值来确定方程根的个数。

解:因为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与的图象,如图可知:①当时,两个函数图象无公共点,所以原方程根的个数为0个;

②当时,两个函数图象有一个公共点,所以原方程根的个数为1个;

③当时,两个函数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所以原方程根的个数为2个。

4.若关于的方程的所有解都大于1,求的取值范围.

解:由原方程可化为

,变形整理有

(*)

,,由于方程(*)的根为正根,则

解之得,从而

5.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解:设,,由得,知定义域为

又,则当时,是减函数;当时,是增函数,而在上是减函数

的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

题目2】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正解】由得x<1或x>5,即函数的定义域为{x| x<1或x>5},

当x<1时,是减函数,是减函数,所以是增函数;

当x>5时,是增函数,是减函数,所以是减函数;

所以的增区间是(-∞,1);减区间是(5,∞,)。

6、设函数 ,若 的值域为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分析:由值域为 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可将问题转化为 能取遍所有正实数的问题.

  解: 令 ,依题意 应取遍一切正实数即函数值域是正实数集的子集.则有 或 ,解得 .

已知函数f(x)=lg[(a2-1)x2+(a+1)x+1].

(1)若f(x)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f(x)的值域为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1)(a2-1)x2+(a+1)x+1>0对x∈R恒成立.

a2-1=0时,a=±1,经检验a=-1时恒成立;

a2-1≠0时, 

a<-1或a> ,

∴a≤-1或a> .

(2)a2-1=0,即a=1时满足值域为R;

a2-1≠0时, 

1<a≤ .

∴1≤a≤ .

7的定义域为R,求a的取值范围。

【正解】①当a=0时,y=0,满足条件,即函数y=0的定义域为R;

②当a≠0时,由题意得:;

由①②得a的取值范围为[0,4)。

【评注】参数问题,分类要不重不漏,对于不等式不一定是一元二次不等式。

8.函数y=log[(1-x)(x+3)]的递减区间是(    )

A.(-3,-1)         B.(-∞,-1)   C.(-∞,-3)            D.(-1,+∞)

【解析】设t=(1-x)(x+3)=-x2-2x+3=-(x+1)2+4由(1-x)(x+3)>0得-3<x<1当x∈(-3,-1)时,t=(1-x)(x+3)递增∴y=log[(1-x)(x+3)]的递减区间是(-3,-1)

9.已知函数y=loga(2-ax)在[0,1]上是x的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0<a<1       B.a>1   C.1<a<2            D.1<a≤2

【解析】若0<a<1,则函数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若a>1,则当0≤x≤1时,2-ax>0恒成立即x<,因此>1∴1<a<2

10.求函数y=loga(2-ax-a2x)的值域。

【解】由于2-ax-a2x>0,得-2又当a>1时,y=logat递增,∴yloga2。

故当a>1时,所求的值域为(-∞,loga2);当011.求函数y=log2·log2 (x∈[1,8])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 令t=log2x,x∈[1,8],则0≤log2x≤log28即t∈[0,3]

∴y=(log2x-1)(log2x-2)=(t-1)(t-2)=t2-3t+2=(t-)2-  t∈[0,3]

∴当t=,即log2x=,x=2=2时,y有最小值=-.

当t=0或t=3,即log2x=0或log2x=3,也即x=1或x=8时,y有最大值=2.

12.设函数y=f(x),且lg(lgy)=lg(3x)+lg(3-x),(1)求f(x)的表达式及定义域;(2)求f(x)的值域。

【解】(1)若lg(lgy)=lg(3x)+lg(3-x)有意义,

则又∵lg(lgy)=lg(3x)+lg(3-x),∴lgy=3x(3-x)。∴y=103x(3-x)(0(2)∵3x(3-x)=-3x2+9x=-3(x-)2+ (0∴y=f(x)的定义域为(0,3),值域为(1,10)。

13函数 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大2,则实数 =___.或 ; 

14已知函数 .① 判断函数的单调区间及在每一个单调区间内的单调性; ② 当 时,求 的最大值,最小值及相应的 值.

①在 上单调递减,在 上单调递增.②当 时, ,当 时, .

15、已知函数y=loga(1-ax)(a>0且a≠1)。(1)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2)证明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1)当a>1时,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均为(-∞,0);当0<a<1时,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均为(0,+∞)。

(2)由y=loga(1-ax),得1-ax=ay,即ax=1-ay,∴x=loga(1-ay),∴f-1(x)=loga(1-ax)=f(x)。

∵f(x)与f-1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函数y=loga(1-a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16、.设,求函数的最大值。

、12

17、已知函数。

(1)求函数f(x)的定义域;(2)求函数f(x)的值域。

 (1)函数的定义域为(1,p)。(2)当p>3时,f(x)的值域为(-∞,2log2(p+1)-2);

当1<p=时,f(x)的值域为(-,1+log2(p+1))。

18、已知,  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19:已知的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A.(0,1)        B.(1,2)   C.(0,2)        D.    答案:B。

    解析:本题作为选择题,用排除法求解较简,由于这里虽然有,故在[0,1]上定为减函数,依题设必有,故应排除A和C,在B、D中要作选择,可取,则已知函数为,但是此函数的定义域为,它当然不可能在区间[0,1]上是减函数,故又排除了D,从而决定选B。

20.函数 ( )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 ,求 的值.

解:解法一:由于函数图象关于 对称,则 ,即

   ,解得 , 或  又 , 

  解法二: 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则函数 的图象关于 轴对称,则它为偶函数,即 

     ,

21 已知f(x)= [3-(x-1)2],求f(x)的值域及单调区间.

分析:分清内层与外层函数.

解:令u(x)=-(x-1)2+3≤3,则f(x)≥ 3=-1,∴f(x)值域为[-1,+∞).

f(x)的定义域u(x)>0,即-(x-1)2+3>0,x∈(1- ,1+ ).u(x)在(1- ,1]上递增,在(1,1+ )上递减.

∵0< <1,∴f(x)在(1- ,1]上递减,在(1,1+ )上递增.

22已知y=log0.5(x2-ax-a)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函数y=log0.5(x2-ax-a)由y=log0.5t与t=x2-ax-a复合而成,其中y=log0.5t为减函数,又y=log0.5(x2-ax-a)在(-∞,- )上是增函数,故t=x2-ax-a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从而 a∈[-1, ].

23.已知函数f(x)=loga(ax2-x), 是否存在实数a,使它在区间[2,4]上是增函数?如果存在,说明a可取哪些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设g(x)=ax2-x. 当a>1时,为使函数y=f(x)=loga(ax2-x)在x∈[2,4]上为增函数,只需g(x)

=ax2-x在[2,4]上为增函数,故应满足 得a> .∴a>1. 

当0<a<1时,为使函数y=f(x)=loga(ax2-x)在x∈[2,4]上为增函数,只需g(x)=ax2-x在x∈[2,4]上为减函数, 

故 无解.∴a不存在. ∴当a>1时,f(x)=loga(ax2-x)在x∈[2,4]上为增函数.

对数函数的图象变换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对数函数图象是对数函数的一种表达形式,形象显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它的数量关系提供了“形”的直观性,它是探求解题途径、获得问题结果的重要途径。

一.利用对数函数图象的变换研究复杂函数图象的性质

(一)图象的平移变换

例1.画出函数与的图像,并指出两个图像之间的关系?

解:函数的图象如果向右平移2个单位就得到的图像;如果向左平移2个单位就得到的图像,所以把的图象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的图象

注:图象的平移变换:1.水平平移:函数,的图像,可由的图像向左(+)或向右平移个单位而得到.

2.竖直平移:函数,的图像,可由的图像向上(+)或向下平移个单位而得到.

(二)图像的对称变换

例2.画出函数的图像,并根据图像指出它的单调区间.

解:当时,函数满足,所以是偶函数,它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当时,。因此先画出,()的图象为,再作出关于轴对称,与构成函数的图像,如图:

由图象可以知道函数的单调减区间是,单调增区间是

例3.画出函数与的图像,并指出两个图像之间的关系?

解:图象如图:把函数的图象作关于轴对称得到的图像

注:图象的对称变换:①与关于轴对称

②与关于轴对称

③与关于原点轴对称

④与关于直线轴对称

⑤的图像可将,的部分作出,再利用偶函数的图像关于轴对称,作出的图像.

二.利用对数函数的图象解决有关问题

(一)利用图像求参数的值

例4.已知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求函数与的值. 

解:由图象可知,函数的图象过点与点,所以得方程与,解出,。

(二)利用图像比较实数的大小

例5.已知,,试确定实数和的大小关系.

解: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与的图象,再作的直线,可得。

注:不同底的对数函数图象的规律是:①底都大于1时,底大图低(即在的部分底越大图象就越接近轴)②底都小于1时,底大图高(即在的部分底越大图象就越远离轴)

(三)利用图像解有关的不等式

例6.解关于的不等式

解: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与的图象,如图:两图象交点的横坐标为2,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四)利用图像判断方程根的个数

例7.已知关于的的方程,讨论的值来确定方程根的个数。

解:因为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与的图象,如图可知:①当时,两个函数图象无公共点,所以原方程根的个数为0个;

②当时,两个函数图象有一个公共点,所以原方程根的个数为1个;

③当时,两个函数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所以原方程根的个数为2个。

能准确地作出对数函数的图象,利用平移、对称的变换来研究复杂函数的性质。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来研究对数函数的有关问题。

文档

对数函数练习题1(答案)

对数的运算性质1.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a>0,a1,M>0,N>0,那么(1);(2);(3).证明:(性质1)设,,(性质3)设,由对数的定义可得,∴,∴,即证得.由对数的定义可得,,∴,∴,即证得.练习:证明性质2.说明:(1)语言表达:“积的对数=对数的和”……(简易表达以帮助记忆);(2)注意有时必须逆向运算:如;(3)注意定义域:是不成立的,是不成立的;(4)当心记忆错误:,试举反例,,试举反例。2.例题分析:例1.用,,表示下列各式:(2).(1);(2).解:(1);例2.求下列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