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 第1课时 | 课 型 | 新课 | |
教 学 目 标 |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意识,明白自主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权利。 2.能力目标:能够自主选择、合理选择课余生活。 3.知识目标:了解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 ||||
教 学 重难点 | 重点: 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 难点: 正确认识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 。 | ||||
教具或 实验准备 | 课件 | 教学 方法 | 调查、访问、合作交流 | ||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们已经升入五年级了,请大家来欣赏一组照片,播放学生课余生活的图片。 2.我们在校上课的之余,每天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等这些时间都是属于课余时间。你们是怎么度过这些课余时间的呢?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这一话题。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课余生活助我成长 刚才同学们说到的课余生活活动丰富多彩。和家人一起购物、旅游,读书和做家务,是我们的校外课余生活;而学校开展的跳绳、拔河、体育节和音乐节活动,小葵花义卖,植物种植等等活动是我们校内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阅读P4材料。 2.课本中的三个片段分别描述的是什么事情? 3.你认为课余生活可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收获? 4.除了片段中提到的课余生活,请将你熟悉的校内外生活片段极其带我们带来的影响,与同桌进行分享。 5.请3-4名代表进行分享。 6小结: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让我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合作,体会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宝贵,学习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能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现我们作为社会小主人的责任与担当。 活动二:辩论——课余生活谁选择 过渡语:然而,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有些同学却困惑不已。 1.有人认为:我们已经是高年级的学生了,课余应该自己来选择,这是我们的权利。 有人认为:我们年龄还小,选择课余生活还是由爸妈决定吧。 甲方:课余生活应该自己选择。 乙方:课余生活应该由父母决定。 2.双方选择4名代表进行陈述。 3.追问:如果当你发现自己的选择与父母的意见不一致,你会怎么办? 4.同桌相互讨论,再随机请同学分享。 5.小结:自主选择是我们的权利,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多,我们对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可以做出一定的决定。同时,因为受知识和经验的影响,也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 活动三:你的困惑我来解 李红玉同学特别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课余生活,但在选择课余生活时却遇到了一些困惑,请帮这位同学支支招儿? 1.课本P3,请四人小组讨论。 2.小组代表发言。 3.发言有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情境一:以学校集体的活动为主,再考虑其他的活动。(不绝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情境二:可以先尝试,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旦选择了请坚持自己选择的,坚持才会有收获。 情景三:选择与父母进行沟通协商,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同学们,平时,在你们的课余生活中都有哪些困惑呢?同桌两人相互说一说,用刚才提到的方法来帮帮对方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惑。 5.生自由交流。 6.小结:在自主选择时要开动脑筋,合理选择。并且在自主选择时,要听取父母意见,也要从实际出发,选择一些能够锻炼和促成长的课余活动。 三、小结 学校开展的跳绳、拔河、合唱、剪纸、书法、植物栽培和机器人制作等活动,是我们校内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家人一起购物、游玩、读书或做家务,和同学一起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是我们校外课余生活的丰富内容。精彩纷呈的课外活动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从中学习、收获、成长。 安全教育:上下楼梯时要注意安全,切勿打闹。 | |||||
教学后记 |
课 题 | 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 第2课时 | 课 型 | 新课 | |
教 学 目 标 |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意识,明白自主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权利。 2.能力目标:能够自主选择、合理选择、过好课余生活。 3.知识目标:了解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过好自己的选择课余生活。 | ||||
教 学 重难点 | 重点: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 难点: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 | ||||
教具或 实验准备 | 课件 | 教学 方法 | 调查、访问、合作交流 | ||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 话题导入:我们喜爱的课余生活。 2. 揭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 (一)喜欢的课余生活(有兴趣) 1.观察P6图片,阅读《我给外国客人当讲解员》。 2.四人小组相互分享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 3.小结:课余生活中,我们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活动能够激起求知欲,磨砺意志,开发潜能,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发展。 ——有兴趣。 4.可是却有这样的一位同学,他说,他对电子游戏感兴趣,玩电子游戏就是他的课余生活,如何看待这位同学的选择? 5.学生自由回答。 6.小结:在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过程中,不能仅凭自己的兴趣,还要考虑是否有意义。 (二)有益的课余生活(有意义) 有些活动,我们起初对它并不一定感兴趣。 1.PPT播放照片——班级深入小区捡拾烟头的活动记录。 2.采访学生捡拾烟头活动之前、过程中和活动后的想法。 3.想法是否有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4.阅读课本P7资料。 5.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在参与服务他人和社会的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6.小结:有些课余活动我们起初不一定感兴趣,但是,它有意义、有价值,能带给人温暖、关怀和快乐,能够服务他人,有意义、有价值——有意义。 (三)课余生活巧安排(合理规划) 过渡:选择课余活动既要注重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又要考虑活动的价值和意义。那如何合理规划我们的课余生活呢? 1.小组讨论:你是怎么安排自己课余生活的?小组内分享。 2.汇报交流 3.小结: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要考虑的因素 (1)应该做的事情(2)最重要的事情(3)最紧急的事情(4)自己的计划能否按照时间安排进行。用四象限法来区分(1)(2)(3) 4.请每位同学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照合理的要求,自己设计星期日一天的安排。 5.小组内进行交流,每组推荐一份最佳方案进行全班交流。 6.请同学们对照最佳方案,再次修改自己的设计方案。 7.请同学们把自己设计的假日方案带回家给爸妈看,如果父母能接受,就与他们一起去实现自己的方案,如果父母不能接受,就请他们说说不接受的理由,与父母进行沟通。 (四)课余生活守规则(守规则) 孩子们,我们不仅要合理规划课余生活,在课余生活进行时,要有一些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1.PPT呈现图片。P9例子。 2.呈现P9类似图片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种情景做温馨提示卡。 3.课余生活中,我们的言谈举止应当符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注意文明礼貌,尊重他人,遵守活动规则。 | |||||
教学后记 |
课 题 | 第1课时 | 课 型 | 新课 | ||
教 学 目 标 | |||||
教 学 重难点 | |||||
教具或 实验准备 | 课件 | 教学 方法 | 引导、交流法 | ||
教学过程设计: | |||||
教学后记 |
课 题 | 第1课时 | 课 型 | 新课 | ||
教 学 目 标 | |||||
教 学 重难点 | |||||
教具或 实验准备 | 课件 | 教学 方法 | 引导、交流法 | ||
教学过程设计: | |||||
教学后记 |
课 题 | 第1课时 | 课 型 | 新课 | ||
教 学 目 标 | |||||
教 学 重难点 | |||||
教具或 实验准备 | 课件 | 教学 方法 | 引导、交流法 | ||
教学过程设计: | |||||
教学后记 |
课 题 | 第1课时 | 课 型 | 新课 | ||
教 学 目 标 | |||||
教 学 重难点 | |||||
教具或 实验准备 | 课件 | 教学 方法 | 引导、交流法 | ||
教学过程设计: | |||||
教学后记 |
课 题 | 第1课时 | 课 型 | 新课 | ||
教 学 目 标 | |||||
教 学 重难点 | |||||
教具或 实验准备 | 课件 | 教学 方法 | 引导、交流法 | ||
教学过程设计: | |||||
教学后记 |
课 题 | 第1课时 | 课 型 | 新课 | ||
教 学 目 标 | |||||
教 学 重难点 | |||||
教具或 实验准备 | 课件 | 教学 方法 | 引导、交流法 | ||
教学过程设计: | |||||
教学后记 |
课 题 | 第1课时 | 课 型 | 新课 | ||
教 学 目 标 | |||||
教 学 重难点 | |||||
教具或 实验准备 | 课件 | 教学 方法 | 引导、交流法 | ||
教学过程设计: | |||||
教学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