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2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2分)
白云守望着蓝天,因为那里是它liáokuò的家园;枫叶守望着深秋,因为那儿有它一生的辉煌。守望是一朵美丽的花,zhànfàng在 A (浩如烟海/烟波浩渺)的诗词中,盛开在平凡静美的日子里,绚烂在澄澈灵魂的最深处。守望一份初心,ruìzhì从容、静待花开;守望一片真情,向着幸福、永怀感恩;守望一个梦想,不辍求索、砥砺前行。尘世间,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时光的旅人,可否以一朵花的姿态,守望岁月的美好,发展诗意的永恒?
1.根据拼音依次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辽阔,绽放、睿智
2.请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
A处词语是 浩如烟海
3.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把“发展”改为“延伸”或“延长”
4.弘謇中学开展“守望美好 拥抱未来”专题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 相约经典
我一边和他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他,因为在中国,像许多其他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①以上片段选自美国记者埃德加• 的《红星照耀中国》。其中“他”是周恩来。(2分)
②在作者动身前往红都保安时,“他”给了“我”哪些帮助?(2分)
动手替我起草采访旅程、答应让我骑马去保安并安排第二天早晨就动身、给和苏区其他干部打电报,告知我就要来到等。
活动二 守望美好
③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1字)(2分)
光明日报8月20日电:在当地时间20日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女排以3:1战胜塞尔威亚队,时隔12年再次捧得奥运会冠军。拼字当头,方得万千风流。中国女排靠着“一分一分地咬”“一分一分地拼”的精神和韧性,奋勇出击,硬是咬下了一场场硬仗,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写下了新的传奇。 标题:示例1:女排再次捧得奥运会冠军;示例2:女排里约奥运写下新的传奇
5.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8分)
①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刘桢)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崔颢)
③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李白)
④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吴均)
⑤曹操《龟虽寿》中“ ▲ , ▲ ”两句运用比喻,表现了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此从反面论证了文章的论点。
6.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必敬必戒 ( ▲ ) 衡于虑 ( ▲ ) 毕力平险( ▲ ) 沿溯阻绝 ( ▲ )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二、阅读与欣赏(42分)
(一)阅读下列诗词,完成8-9题:(4分)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宴词:写于送别宴席上的诗。
8. “悠悠”一词极具表现力,请简要分析。(2分)
悠悠”一词写出了春水绵延流淌的状态;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运用叠词,具有音韵美。(写出两点即可)
9.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A寄情于景(借景抒情),借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抒发诗人的离愁别绪,情景交融。
B反衬(衬托),以“浅溪”反衬离愁之深。(手法1分,效果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宣帝时,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起,二千石①不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问:“息盗何策?”遂对曰:“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②中耳。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上改容曰:“选用贤良,固将安之。”遂曰:“臣闻治乱民如治乱绳,不可急也。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遂乃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盗贼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注】①二千石:年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此指郡太守。②潢池:即池塘。此指渤海郡。
10.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遂 乃 开 仓 廪 假 贫 民/选 用 良 吏/尉 安 牧 养 焉
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御史举龚遂可用 推荐;举荐 ②上改容曰 脸色;神色
③上许焉 答应;允许 ④持兵者乃为盗贼 兵器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
如今想要我战胜他们,还是安抚他们?
13.你认为龚遂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4分)
龚遂下令撤消所有负责缉捕盗贼的官吏,并规定手执锄头、镰刀和其他农具的,一律视为良民,不得难,说明龚遂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条例,很有才干。开仓济民,选用良吏,说明龚遂能够真正为百姓着想,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译文:
西汉宣帝刘询时,渤海(今河北沧州一带)及邻近各郡年成饥荒,盗贼蜂起,郡太守们不能够制止。宣帝要选拔一个能够治理的人,丞相和御史都推荐龚遂可以委用,宣帝就任命他为渤海郡太守。当时龚遂已经七十岁了,皇上召见时,见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不像所听说的有本事的样子,心里颇看不起他,便问道:“你能用什么法子平息盗寇呀?”龚遂回答道:“辽远海滨之地,没有沐浴皇上的教化,那里的百姓处于饥寒交迫之中而官吏们又不关心他们,因而那里的百姓就像是陛下的一群顽童偷拿陛下的兵器在小水池边舞弄棒一样打斗了起来。现在陛下是想让臣把他们下去,还是去安抚他们呢?”宣帝一听他讲这番道理,便神色严肃起来,说:“我选用贤良的臣子任太守,自然是想要安抚百姓的。”龚遂说:“臣下听说,治理作乱的百姓就像整理一团乱绳一样,不能操之过急了。臣希望丞相、御史不要以现有的法令一味束缚我,允许臣到任后诸事均据实际情况由臣灵活处理。”宣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派驿车将龚遂送往渤海郡去。 郡中听说新太守要来上任,便派迎接、护卫。龚遂把他们都打发回去了,并向渤海所属各县发布文告:“将郡中追捕盗贼的官吏全部撤免,凡是手中拿的是锄、镰等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拿问,手中拿着兵器的才是盗贼”。龚遂单独乘驿车来到郡府。的盗贼们知道龚遂的教化训令后,立即瓦解散伙,丢掉武器,拿起镰刀、锄头种田了。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6题。(8分)
无坚不摧的“水刀” 华兴恒
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已研发出一项新的加工技术——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这种技术就是利用高压水射流来切割材料的技术,这种高压水射流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水刀”。
②“水刀”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一般来说,当人们通过一定的方法迫使水以超过声速的速度通过极小的喷嘴时,聚集成的高压水射流就具有了切割不同材料的能力,这种高压水射流的出口直径还不到0.5毫米,比我们常用的最细的自动铅笔芯的直径还要细一些,水从出口喷出时的压强非常大,相当于在一平方毫米的面积上放上5千克的物体所产生的压力。在如此大的压力作用下,这种超音速的水流在冲到被加工材料的瞬间,由于突然受到阻碍,其速度就会急速下降,压力骤然增加,顷刻间就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使被加工受冲击的的部位在极小的面积上发生脆性断裂,从而达到切割工件的目的。
③ ,“水刀”几乎可以做到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无论是工字钢、装甲板还是防弹玻璃,都可以被“水刀”随心所欲地切削。用“水刀”加工的工件的切口整齐光滑,没有粗糙的边缘,也没有分层、撕扯、变形等问题。“水刀”可以加工用金属刀具无法加工的复杂型面,还能沿任意曲线切开的零部件。“水刀”工作过程所产生的热量几乎都可以被水带走,同时,在切割的过程中,“水刀”所引起的振动和噪声都很小,所产生的少量切屑也会随水流走,不会出现切屑飞扬的情况。另外,使用“水刀”不存在刀具磨损的问题,所产生的废水还可以回收利用,这样又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 ④“水刀”的应用范围广泛。由于“水刀”具有不是刀却胜于刀的特点,因此在采矿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可以用来在坚硬的岩石上打眼,还可以用来破碎岩石。在南非,工人利用“水刀”在地下几千米的金矿中切割石英岩壁上的矿块。我国有些煤矿使用了一种“水刀”采煤机,利用高压水射流的冲击力来采煤,效果非常理想。由于“水刀”切割不会产生火花,不存在使气体燃烧而发生爆炸的隐患,因此可以代替常规的爆破方式。由于“水刀”切割具有准确无误的特点,因此在制鞋工业中,用它来切割鞋片,快速又省力。它可同时切割四层泡沫塑料而不走样,还能节省10%-15%的材料。此外,“水刀”在造纸业、机械制造业以及电子工业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⑤“水刀”的应用前景十分诱人,它将在各行各业中大显身手。
14.结合语境,说说选文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列数字(1分)、作比较(1分)。将高压水射流的出口直径与我们常用的最细的自动铅笔芯的直径相比,准确具体、通俗易懂地说明了高压水射流出口直径小的特点。(1分)
15.请在第③段横线上填写一个概括该段主要内容的句子。(2分)
“水刀”的性能优越.,(意对即可)
16.阅读下面材料,借助上文中的相关知识,说说“水刀”可能在外科手术中得到应用的原因。(说出三点即可)(3分)
【材料】日本东京大学和北海道大学的科学家曾用“水刀”在家兔身上做实验,结果表明,它可以用于肝、肾和其它器官的手术。虽然动物实验距人体应用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用“水刀”为病人做手术也并不是不可以实现的。现在,加拿大的医生就常用类似“水刀”的工具做骨切开手术,效果很好。
①“水刀”几乎可以做到攻无不克、无坚不摧,能随心所欲地切削坚硬的材料;②可以沿任意曲线切开需要切开 的部位;③切口整齐光滑,没有粗糙的边缘,也没有分层、撕扯、变形等问题;④振动小,噪声低;⑤切割准确无误,不走样。(找出三点即可)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18分)
残梅 张守民
①我注意那丛榆叶梅至少也有十几年光景啦,而且是从一次买粥开始。
②某年的一春日晨练后,我照例来到大杂院门口买早点。跑动之中发现,不远处正绽放着一团火红的鲜花,近前一瞅,一丛榆叶梅正浓艳地盛开着。只见那花儿,一朵朵欢腾雀跃,一对对精彩纷呈;藉红色的花瓣,舞动中飘逸着娇嫩;金黄色的花蕊,含蓄中满透着清新。不经意间,一份诗情画意般的意境,伴随着隐约可见的高贵和靓丽竞相显露,让人赞叹不已。
③花儿是美丽的,但其生长环境却几近丑陋。榆叶梅的西南两向,是一片高矮不等,破烂不堪的棚户区;榆叶梅树根处,紧贴着一堵歪歪扭扭的废弃砖墙;而榆叶梅驻足的三四平方米旮旯内,则乱七八糟地堆放着一些杂物,就连向上的空间也被堵了个正着。但它那并不粗壮的几枝树干,仍从残墙断壁的挤压里倔强地长出,将一团团粉红的花朵举向天空。我站在那愣神半天,居然忘记了买早餐。
④突然,北侧传来叫卖声:“大米粥啦,大米粥!”循声望去,只见一大嫂,三十几岁,着白围裙,手拿铁勺,正站在大铁桶前,而身边是几个买粥人。我近前一看,那粥真是诱人,羊脂玉似的大米粒,红宝石般的红豆粒,参差错落,漂游浮动在乳汁一样的米汤内,而且清香四溢。我随便问道:“这粥好吃吗?”一位老者说:“好吃,真好吃,买吧!”随后,又悄声说:“她是个残疾人,咱们都帮帮她。”后来听那老者说,这个女人为给丈夫治病,把老家房子卖了,最后人财两空,带着孩子来这里以卖粥为生,为省钱,租住在一间煤棚子里。
⑤今年四月一个清晨,我又来街口买粥。此时,正是赏梅季节,但小树内却断枝横陈.落英满地.满树不见一只花影,其问,有一株榆叶梅还被拦腰折断。赶巧.又遇上那位老者.他告诉我.昨夜刮了一场大风.大院许多树都被吹倒了.我深深地叹了口气。就在清洁工人拽开榆叶梅断枝的一刹那.那种皮连著筋、筋扯著骨、浆液进飞、枝断叶落的惨烈.直看得我心惊肉跳的,烦躁至极,而那棵残枝树桩上的六七个小花骨朵,更是让我心生怜悯。之后两天没见残疾大嫂出摊,再后来的三天出差中,心里总是惶惶的。
⑥第六天一早,我急急地来看榆叶梅。没等站稳,就听到一声稚嫩的叫卖声:“大米粥啦,大米粥!”噢,哪来个卖粥的孩子?循声望去,只见北侧空地上,有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正站在大铁桶前卖粥呢,直觉告诉我,那肯定是残疾大嫂的女儿。这时,那老者正在问话:“孩子,怎么是你卖粥啊,你妈呢?”女孩小声说道:“妈妈生病了。”还未说完就哭了起来。“啊,病了,很重吗?”“嗯,起不来床了。”这时,买粥的常客又到了不少,大家的目光一起投向了女孩。现场静极了,没人说话,只有女孩那低低的抽泣声。好一会儿,只听老者喊道:“大家伙快买粥吧!”所有人这才反应过来,争先恐后地抢着买粥。这时,那位老者帮忙打粥,两位大妈帮助收钱,也不知是谁开的头,一元钱一碗的粥,扔下五元钱就走,后来又变成十元一碗,再后来就是五十元一碗,一百元一碗,一会儿工夫,粥桶便空了,后到的人就直接捐款,我把兜里的钱也都捐了出来,只一会儿,就收到厚厚一沓钱,光百元大钞就二十几张。女孩急得只喊:“不行的,妈妈会打我的!”那位老者把钱装进她兜里说:“孩子,这是大家的一点心意,收下吧,别害怕,我和两位奶奶送你回家。”随后,他又面向大伙说道:“谢谢大家了!”并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完,他们三人领着女孩,推起粥车,朝小区外走去。
⑦随着三老一少的渐行渐远,北侧空地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有那丛榆叶梅正花开灿烂,欢快热烈。其中,有一朵最漂亮的大红花,恰恰来自那棵榆梅残枝。熙熙晨光里.在众多榆梅花的簇拥下.那朵大红花愈发从容自信.引人注目.全无半点的娇羞和胆怯。
17.阅读全文,概括作者笔下的榆叶梅有何特点?(3分)
美丽、靓丽、高贵,充满生机;(1分)身处丑陋环境却倔强生长,生命力顽强(1分)从容自信(1分
18.下面句子中的“举”字用得很妙,请联系上下文揣摩其精彩之处。(4分)
但它那并不粗壮的几枝树干,仍从残墙断壁的挤压里倔强地长出,将一团团粉红的花朵举向天空。
“举”字用了拟人手法,(1分)赋予榆叶梅人的动作,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榆叶梅面对恶劣生存环境的抗争,(1分)也展示了榆叶梅对美的向往和追求。(1分),流露出作者对梅的喜爱赞美之情。(1分)
19.说说文中反复出现的“老者”有何作用。 (3分)
①通过老者的言行,补充交代故事情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文章内容更清晰完成。(1分)
②老者与其他顾客热心购买、慷慨解囊,侧面烘托了买粥大嫂的形象。(1分)
③老者的言行让人心生温暖,赞美了爱满人间的社会风尚,深化了主题。 (1分)
20.选文以花喻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以榆叶梅生长环境的丑陋喻卖粥大嫂生存环境的恶劣;也榆叶梅遭受自然风雨的摧残喻卖粥大嫂遭受生活的打击;以榆叶梅的靓丽与高贵喻卖粥大嫂的品质高贵。(答出两点给4分)
21.体会结尾划线句的作用。(4分)
以拟人的笔触(1分)写出了榆叶梅在自然风雨洗礼后从容自信的品行;写出了榆叶梅蓬勃的生命力;(1分)象征卖粥大嫂一家在众人的关心帮助下生活会越来越好;(1分)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是对整个社会向善的风气的礼赞。(1分)
三 写作(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5+5分)
阳光,是美丽的使者,播撒向万物,向世界展示它的璀璨;阳光,是珍贵的布施,照耀在心田,让人们用浪漫的想象驱走现实的郁闷;阳光,是美好的传承,让思想与神魂碰撞出睿智的光芒……其实,尘世间,每一个“我”,都能与阳光对话,甚至成为一束阳光,将光明、希望、温暖、自信、欢乐、美好、力量等带给亲人、朋友,乃至陌生人,让其拥有一个晴朗的心境。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我也是一束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7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