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精品)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7、故事二则《扁鹊治病》《纪昌学射》公开课教学设计(两课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1:08:30
文档

(精品)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7、故事二则《扁鹊治病》《纪昌学射》公开课教学设计(两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7、《故事两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侯,几次指出蔡桓侯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侯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非常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课文以蔡桓侯病死来结束故事,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你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7、《故事两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侯,几次指出蔡桓侯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侯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非常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课文以蔡桓侯病死来结束故事,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你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7、《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侯,几次指出蔡桓侯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侯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非常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课文以蔡桓侯病死来结束故事,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你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眼”;二是“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纪昌一一照做了。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动人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以及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对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对于扁鹊、纪昌这样的历史人物缺少深入了解,因此课前可以让有条件的同学查阅有关扁鹊、纪昌的资料。

学生对于同一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如纪昌学射的成功固然是因为他有扎实的基本功,但也与他学习的态度、恒心、毅力和老师的指导有方分不开。

教学建议

1.两则故事都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医术高超的扁鹊,固执己见的蔡桓侯,好学的纪昌,堪称名师的飞卫;且人物对话较多,因而要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想法,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故事的寓意。

2.在熟读课文之后,可请学生提出自己想要跟大家讨论的间题,梳理提出的问题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读书、思考,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结合句子体会人物的想法,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扁鹊和蔡桓侯的想法。蔡桓侯不相信扁鹊的话,扁鹊为什么还要三番五次地去说?蔡桓侯浑身疼痛后,派人去请扁鹊,他又是怎么想的?扁鹊没被请来,他会怎么想?体会扁鹊和蔡桓侯的想法,对理解寓意会大有帮助。

4.加强朗读指导和评价,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形象。比如扁鹊的机警—看到大王生气,他“连忙退了出来”;看到蔡桓侯病重,“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知道蔡桓侯会找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比如纪昌练眼力时的动作,要读出故事夸张的描写—“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能不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这些句子,只有读出来,人物形象才会鲜活起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懂得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3.善于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重点难点

1.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

1.查阅有关扁鹊和蔡桓侯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想法,懂得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语句,体会人物内心的想法,感受名医扁鹊神奇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懂得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生病的时候一般都会怎么做啊?(看医生,吃药)那药该怎样吃,是不是得听医生的呢?(是)嗯,生病要听医生的话,那才是好孩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跟医生有关的故事,故事名字叫作《扁鹊治病》。

(板书:扁鹊治病)

2.介绍故事主要人物。

(1)扁鹊是什么人呢?蔡恒侯又是谁呢?把你们查阅的有关资料介绍一下好吗?

学生介绍,教师板书:扃鹊、蔡桓侯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自然地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课文

1.自学生字词,同桌互查。

2.整体梳理。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扁鹊和蔡桓侯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想)好,那我们现在就一起来看课文,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老师先范读课文,你们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扁鹊和蔡桓侯总共见了几次面?

(2)扁鹊每次都说了些什么?

(3)蔡桓侯每次接见扁鹊时的态度怎样?

(4)最后结果怎样?

(5)从扁鹊第一次见蔡桓侯到蔡桓侯病死前后共多长时间?

3.自主交流,各抒己见,悟出课文包含的哲理。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梳理,我们已经对这个故事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现在请大家自由讨论一下,假如你是蔡桓侯,面对扁鹊三番五次地来拜见,你心里会怎样想?是不是跟蔡桓侯的态度一样?你们对这个故事有什么疑问?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扁鹊看一下就知道蔡桓侯有病?扁鹊为什么三番五次地劝告蔡桓侯?扁鹊为什么要逃跑?)你们从故事中感悟到了什么?

(哲理: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不能讳疾忌医,固执己见。学生也可以从扁鹊的医德等方面进行感悟。)

4.总结全文,概括哲理,扩展寓意。

(1)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讨论,总结出了这则故事的寓意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不能讳疾忌医,固执己见。

(板书:防微杜渐,听取正确意见,不能讳疾忌医)

(2)有病不医,只是危及自身;一国之君,如果不善于听良言,则会亡国。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蔡桓侯这样的事呢?举例说一说。

5.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现在我们找三位同学来表演这个故事。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另外两位同学分别扮演蔡桓侯和扁鹊。在表演时注意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学生自主交流,概括主要内容,感悟哲理。】

三、课后练习

假如蔡桓侯现在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请把你要对蔡桓侯说的话写在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寓意。

3.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理解《纪昌学射》的寓意。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1.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贏吗?他是个射箭能手,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一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是谁呢?箭法又何呢?

2.多媒体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要想解开心中的疑问,我们就来读故事《纪昌学射》,我想你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板书课题:纪昌学射)

【设计意图:由《惊弓之鸟》引入,介绍纪昌,引发提问,引出下文。】

二、带着下面的要求熟读课文。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熟读课文,讨论思考,交流间题。】

三、交流讨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汇报纪昌是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纪昌都照做了,之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预设点拨。

(1)飞卫为什么不先教纪昌开弓、放箭,而是让他先练眼力?

①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练好基本功对学好本领的重要性。】

②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

(2)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是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3)出示句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有什么体会?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小结:由此看来,对学习来说,好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死死盯住”“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能不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四、总结寓意,升华情感。

1.回顾课文,进行小结:看来,想要练好射箭的本领,先要练好眼力的基本功。学习任何事情都要练好基本功。

2.讲《纪昌学射》的故事。

3.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纪昌学射

睁大眼睛死死盯住认真刻苦

练眼力

聚精会神地盯坚持不懈

文档

(精品)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7、故事二则《扁鹊治病》《纪昌学射》公开课教学设计(两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7、《故事两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侯,几次指出蔡桓侯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侯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非常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课文以蔡桓侯病死来结束故事,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你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