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5-7天
时间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天 | 住院第3天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查看既往辅助检查:头颅CT或MRI □初步诊断,确定药物治疗方案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 □开化验单及相关检查单 □ABCD评价 □神经功能状态评价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和病历记录 | □上级医师查房,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评估辅助检查结果,分析病因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 □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评价神经功能状态 □必要时相应科室会诊 | □上级医师查房,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诊断和治疗方案 □评价神经功能状态 □根据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等,决定是否请外科或介入科会诊 □记录会诊意见 □必要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变化及相关检查结果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神经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既往基础用药 □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蛋白C □胸片、心电图、头颅MRI或CT,颈动脉血管超声 □根据情况可选择:超声心动图、同型半胱氨酸、抗凝血酶 Ⅲ,TCD,CTA、MRA或DSA,CT灌注或功能MRI | 长期医嘱: □神经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既往基础用药 □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 临时医嘱: □必要时复查异常的检查 □如果使用华法令,每日测PT/INR;若使用普通肝素,每日监测APTT □根据特殊病史选择相应检查 □相关科室会诊 | 长期医嘱: □神经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既往基础用药 □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 临时医嘱: □必要时复查异常的检查 □如果使用华法令,每日测PT/INR,若使用普通肝素,每日监测APTT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
主要 护理 工作 | □入院宣教及护理评估 □正确执行医嘱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正确执行医嘱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正确执行医嘱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病情变异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时间 | 住院第4-6天 | 住院第5-7天 (出院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三级医生查房 □评估辅助检查结果,评价神经功能状态 □有手术指征者转科治疗 □通知患者及其家属明天出院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 | □再次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出院后注意事项 □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 □转科病人办理转科手续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神经科护理常规 □一~二级护理 □饮食 □既往基础用药 □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 临时医嘱: □如果使用华法令,每日测PT/INR,若使用普通肝素,每日监测APTT □明日出院或转科 |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
主要 护理 工作 | □正确执行医嘱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出院带药服用指导 □特殊护理指导 □告知复诊时间和地点 □交待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嘱其定期门诊复诊 |
病情变异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自发性气胸(ICD-10:J93.0-J93.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6-10天
时间 | 住院第1-3天 | 住院期间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 □上级医师查房 □明确诊断,决定诊治方案 □根据病情行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 □开化验单 □ 完成病历书写 | □上级医师查房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情记录书写 □观察患者呼吸情况,肺部体征,有无皮下气肿及进展 □观察水封瓶水柱波动情况,必要时复查胸片,了解气胸的吸收或进展 □根据肺复张情况,确定是否负压吸引或夹管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一~三级护理(根据病情) □吸氧(必要时) □卧床休息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胸腔超声、胸部CT、心脏酶学、血气分析、D-二聚体等(必要时) □镇咳(选一种):咳必清 10mL tid口服 羧甲司坦颗粒 0.5g tid冲服(必要时) □通便(选一种):便乃通冲剂 1包 qd 冲服 或开塞露 20ml 塞肛(必要时) □胸腔穿刺抽气术或胸腔闭式引流术 | 长期医嘱: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二~三级护理(根据病情) □吸氧(必要时) 临时医嘱: □胸片检查(必要时) □通便(选一种):便乃通冲剂 1包 qd 冲服 开塞露 20ml 塞肛(必要时) □镇咳(选一种): 咳必清 10mL tid口服 或 羧甲司坦颗粒 0.5g tid冲服(必要时) □更换敷料 □负压吸引(必要时) □适时夹管 |
主要 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护理计划 □观察患者情况 □静脉取血 □用药指导 □进行健康教育 □协助患者完成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疗效 □观察水封瓶情况 □疾病相关健康教育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时间 | 出院前1-3天 | 住院第6-10天(出院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评估治疗效果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纪录 □根据情况拔出引流管 □确定出院后治疗方案 | □完成出院小结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预约复诊日期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二~三级护理(根据病情) □吸氧(必要时) 临时医嘱: □拔出引流管 □更换敷料 □根据需要,复查有关检查 |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
主要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观察疗效、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恢复期生活和心理护理 □出院准备指导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闭合性锁骨骨折(ICD-10:S42.001 )
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1017/78.51018/78.51019)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门诊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6天
时间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天 | 住院第3-6天 (术前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 □初步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完成住院志、首次病程、上级医师查房等病历书写 □开检查检验单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行患肢制动 | □上级医师查房与手术前评估 □确定诊断和手术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完善术前检查项目 □收集检查检验结果并评估病情 □请相关科室会诊 | □上级医师查房,术前评估和决定手术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 □向患者及/或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委托书(患者本人不能签字时)、自费用品协议书 □麻醉医师查房并与患者及/或家属交待麻醉注意事项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完成各项术前准备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骨科常规护理 □二级护理 □饮食 □患肢制动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凝血功能 □电解质、肝肾功能 □传染性疾病筛查 □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根据病情: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 □锁骨正侧位(包括邻近关节) | 长期医嘱: □骨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患者既往内科基础疾病用药 临时医嘱: □根据会诊科室要求安排检查和化验单 □镇痛等对症处理 | 长期医嘱:同前 临时医嘱: □术前医嘱 □明日在臂丛神经阻滞或全麻下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 □术前禁食水 □术前用抗菌药物皮试 □术前留置导尿管(全麻) □术区备皮 □其他特殊医嘱 |
主要 护理 工作 | □入院介绍 □入院护理评估 □观察患肢制动情况及护理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防止皮肤压疮护理 □心理和生活护理 | □做好备皮等术前准备 □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 □术前心理护理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时间 | 住院第7天 (手术日) | 住院第8天 (术后第1日) | 住院第9天 (术后第2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手术 □向患者及/或家属交代手术过程概况及术后注意事项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完成术后病程 □上级医师查房 □麻醉医师查房 □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并做相应处理 |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观察伤口、引流量、体温、生命体征、患肢远端感觉运动情况等并作出相应处理 |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程记录 □拔除引流管,伤口换药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留置引流管并记引流量 □抗菌药物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今日在臂丛神经阻滞和/或全麻下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 □心电监护、吸氧(根据病情需要) □补液 □胃粘膜保护剂(酌情) □止吐、止痛、消肿等对症处理 □急查血常规 □输血(根据病情需要) | 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留置引流管并记引流量 □抗菌药物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酌情)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根据病情需要) □换药 □镇痛、消肿等对症处理(酌情) | 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抗菌药物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必要时)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必要时) □换药,拔引流管 □止痛、消肿等对症处理 |
主要护理工作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师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 □观察患者病情并做好引流量等相关记录。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髌骨骨折(ICD-10:S82.001 )
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6/79.1901/79.39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时间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0-2天 | 住院第0-4天(术前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 □初步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完成住院志、首次病程、上级医师查房等病历书写 □开具检查检验单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行患肢牵引或制动 | □上级医师查房与手术前评估 □确定诊断和手术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完善术前检查项目 □收集检查检验结果并评估病情 □请相关科室会诊 | □上级医师查房,术前评估和决定手术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 □向患者及/或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委托书(患者本人不能签字时)、自费用品协议书 □麻醉医师查房并与患者及/或家属交待麻醉注意事项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完成各项术前准备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二级护理 □饮食 □患肢石膏(支具)固定 □口服中药(必要时) 临时医嘱: □血常规 □凝血功能 □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 □感染性疾病筛查 □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骨科X线检查 □根据病情:下肢血管超声、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 □其他检查 | 长期医嘱: □骨伤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患者既往内科基础疾病用药 □口服中药(必要时) 临时医嘱: □根据会诊科室要求安排检查检验 □镇痛等对症处理 | 长期医嘱:同前 临时医嘱: □术前医嘱 □明日在椎管内麻醉和/或全麻下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 □术前禁食水 □术前用抗菌药物皮试 □术前留置导尿管 □术区备皮 □其他特殊医嘱 |
主要 护理 工作 | □入院介绍(病房环境、设施等) □入院护理评估 □观察患肢牵引、制动情况及护理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防止皮肤压疮护理 □心理和生活护理 | □做好备皮等术前准备 □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 □术前心理护理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时间 | 住院第1-5天 (手术日) | 住院第2-6天 (术后第1日) | 住院第3-7天 (术后第2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手术 □向患者及/或家属交代手术过程概况及术后注意事项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完成术后病程 □上级医师查房 □麻醉医师查房 □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并做相应处理 |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程记录 □观察伤口、引流量、体温、生命体征、患肢远端感觉运动情况等并作出相应处理 |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程记录 □拔除引流管,伤口换药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留置引流管并记引流量 □抗菌药物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今日在椎管内麻醉或全麻下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 □心电监护、吸氧(根据病情需要) □补液 □止吐、止痛等对症处理(酌情) □急查血常规 □输血(根据病情需要) | 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留置引流管并记引流量 □抗菌药物 □口服中药(必要时)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根据病情需要) □换药 □镇痛等对症处理(酌情) | 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抗菌药物:如体温正常,伤口情况良好,无明显红肿时可以停止抗菌药物治疗 □口服中药(必要时)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必要时)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必要时) □换药,拔引流管 □止痛等对症处理(酌情) |
主要护理工作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师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 □观察患者病情并做好引流量等相关记录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0 + B95.5)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12天
时间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天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上级医师查房 □ 及时处理各种临床危重情况(如高血压、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 □ 初步确定是否需要肾脏替代,并制订诊疗方案 □ 向患方交待病情 |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 签署各种必要的知情同意书 □ 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与患方沟通 □ 对症支持治疗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肾脏病护理常规 □ 一/二级护理,卧床休息 □ 低盐(0.5克/天)饮食 □ 记出入液量 临时医嘱: □ 急查肾功能和电解质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免疫指标 □ 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中段尿培养、尿钙/肌酐、尿电解质、尿肌酐、尿红细胞位相 □ 超声、胸片、心电图 □ 双肾超声检查 | 长期医嘱: □ 肾脏病护理常规 □ 一/二级护理 □ 记出入量 □ 药物治疗 临时医嘱: □ 监测肾功能、电解质 □ 其他医嘱:感染相关指标 □ 可选择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血压、双肾动静脉彩超 |
主要护理 工作 | □ 入院宣教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 宣教 |
病情变异记录 | □无 □有,原因: | □无 □有,原因: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时间 | 住院第3–6天 | 住院第7–12天 (出院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继续对症支持治疗 □ 必要时肾脏穿刺 □ 必要时使用其他药物等 □ 必要时继续肾脏替代治疗,每次治疗前后评估是否可停止 □ 肾外合并症、并发症的治疗 | □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一般情况、血压持续平稳状况、尿量恢复状况、肉眼血尿消失状况,明确是否出院 □ 病情稳定后可出院 □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肾脏病护理常规 □ 一/二级护理 □ 记出入液量 □ 药物治疗 临时医嘱: □ 监测电解质、肾功能 □ 其他特殊医嘱 | 出院医嘱: □ 出院带药 □ 门诊随诊(肾脏专科门诊) |
主要护理工作 |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病情变异记录 | □无 □有,原因: | □无,□有,原因: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菌痢(A03、80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入院日:7-12天
日期 | 住院第1-3天 | 住院期间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 □上级医师查房 □明确诊断,决定诊治方案 □完善入院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 □上级医师查房 □评估辅助检查的结果 □注意发热、腹痛、腹泻、感染性休克、全身中毒症状、中毒性脑病的变化 □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传染科护理常规 □一/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抗菌药物 □保证足够水分、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高热者使用退热药及物理降温、腹痛剧烈时使 用解痉药 □中毒型菌痢: 1、休克型:注意积极抗体克治疗:①扩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盐水,5%碳酸氢钠。②血管活性药:山莨菪碱,多巴胺、酚妥拉明或阿拉明。③注意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有心力衰竭者用西地兰。④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2、脑型:①脑水肿使用20%甘露醇。及时应用血管扩张剂山莨菪碱以改善脑血管痉挛。亦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②防治呼吸衰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出现呼衰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盐酸钠络酮,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及应用人口呼吸机,以保证足够有效的氧交换。 临时医嘱: □血常规,粪常规,粪病原学检查+药敏,粪疫 检,尿常规 □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血气分析 □心电图,胸部前后位平片 □必要时乙状结肠镜检查 | 长期医嘱: □传染科护理常规 □一/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根据病情调整抗生素 □保证足够水分、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对症:高热者使刚退热药及物理降温、腹痛剧烈时使用解痉药 □中毒型菌痢:①扩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盐水,5%碳酸氢钠。②血管活性药:山莨菪碱,多巴胺酚妥拉明或阿拉明。③注意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有心力衰竭者用西地兰。④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2、脑型:①脑水肿使用20%甘露醇。及时应用血管扩张剂山莨菪碱以改善脑血管痉挛。亦可用肾上皮质激素。③防治呼吸衰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出现呼衰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盐酸钠络酮,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及应用人口呼吸机,以保证足够有效的氧交换。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粪常规 □病原学检夯(必要时) □复奄电解质、心肌酶,肝肾功能,血气分析 □复查心电图 |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设备 □实施消化道隔离 □正确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 □观察患者情况,对症护理 □给予患者指导及饮食指导 □指导正确留取大便标本,协助患者完成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急性菌痢的自我保健和预防指导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 □注意大便变化 □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疾病相关健康教育 |
病情变异记录 | □ 无 □ 有,原因: 1、 2、 | □ 无 □ 有,原因: 1、 2、 |
护士签名 | ||
医师签名 |
日期 | 住院前1-3天 | 出院日 |
主要 诊疗 工作 | □上级医师查房 □评价治疗效果 □确定出院后治疗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完成出院小结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预约复诊日期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传染科护理常规 □一/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抗菌药物 □保证足够水分、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高热者使用退热药及物理降温、腹痛剧烈时使 用解痉药 □中毒型菌痢: 1、休克型:注意积极抗体克治疗:①扩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盐水,5%碳酸氢钠。②血管活性药:山莨菪碱,多巴胺、酚妥拉明或阿拉明。③注意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有心力衰竭者用西地兰。④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2、脑型:①脑水肿使用20%甘露醇。及时应用血管扩张剂山莨菪碱以改善脑血管痉挛。亦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②防治呼吸衰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出现呼衰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盐酸钠络酮,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及应用人口呼吸机,以保证足够有效的氧交换。 临时医嘱: □血常规,粪常规,粪病原学检查+药敏,粪疫 检,尿常规 □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血气分析 □心电图,胸部前后位平片 □必要时乙状结肠镜检查 |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设备 □实施消化道隔离 □正确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 □观察患者情况,对症护理 □给予患者指导及饮食指导 □指导正确留取大便标本,协助患者完成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急性菌痢的自我保健和预防指导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 |
病情变异记录 | □ 无 □ 有,原因: 1、 2、 | □ 无 □ 有,原因: 1、 2、 |
护士签名 | ||
医师签名 |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ICD-10:J35.0)
行扁桃体切除术(ICD-9-CM-3:28.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5-7天
时间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1–2天 (术前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上级医师查房及术前评估 □ 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 |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术前检查与术前评估 □ 根据检查结果等,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等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 二/三级护理 □ 普食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 □ 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 □ 感染性疾病筛查 □ 胸片、心电图 | 长期医嘱: □ 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 二/三级护理 □ 普食 □ 患者旣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 术前医嘱:明日全身麻醉或局麻下扁桃体切除术* □ 术前禁食水 □ 术前抗菌药物 □ 术前准备 □ 其他特殊医嘱 |
主要护理工作 |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 宣教等术前准备 □ 提醒患者明晨禁食水 |
病情变异记录 | □无 □有 ,原因: 1. 2. | □无 □有 ,原因: 1. 2. |
护士签名 | ||
医师签名 |
时间 | 住院第2–3天 (手术日) | 住院第3–4天 (术后1-2日) | 住院第5–7天 (出院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手术 □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 □ 上级医师查房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 | □ 上级医师查房 □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 注意病情变化 □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 了解患者咽部状况 | □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 □ 完成出院记录,出院证明书 □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全麻或局麻术后护理常规 □ 扁桃体切除术*术后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 □ 冷流质饮食 □ 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 标本送病理检查 □ 酌情心电监护 □ 酌情吸氧 □ 其他特殊医嘱 □ 漱口液 | 长期医嘱: □ 二级护理 □ 冷半流食或半流食 □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 其他特殊医嘱 | 出院医嘱: □ 出院带药 □ 门诊随防 |
主要 护理 工作 |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 观察患者情况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 ,原因: 1. 2. | □无 □有 ,原因: 1. 2. | □无 □有 ,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ICD-10:I62.006)
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ICD-9-CM-3:01.31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9天
时间 | 住院第1日 (术前1天) | 住院第2日 (手术当天) | 住院第3日 (术后第1天) | 住院第4日 (术后第2天)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 □相关检查 □上级医师查看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完善术前准备 □向患者和/或家属交代病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安排次日手术 | □安排局麻+镇痛(不配合患者可行全麻)下钻孔引流手术 □术后观察引流液性状及记量 □临床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完成手术记录及术后记录 | □临床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切口敷料情况 □观察引流液性状及引流量 □完成病程记录 | □临床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切口换药、观察切口情况 □观察引流液性状及引流量 □完成病程记录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 □术前禁食水 临时医嘱: □备皮(剃头) □抗菌药物皮试 □急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 □头颅CT扫描 □查心电图、胸部X光片 □必要时行MRI检查 |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手术当天禁食水 □术中用抗菌药物 □补液治疗 |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术后流食 □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补液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头颅CT | 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 □术后半流食 □继续应用抗菌药物、补液治疗 |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 □入院宣教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神经系统状况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完成术前准备 |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神经系统状况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观察引流液性状及记量 |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观察引流液性状及记量 |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观察引流液性状及记量 |
病情变异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时间 | 住院第5日 (术后第3天) | 住院第6日 (术后第4天) | 住院第7-8日 (术后第5-6天) | 住院第9日 (术后第7天)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临床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复查头部CT □根据CT、引流等情况,拔除引流 □完成病程记录 | □临床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切口敷料情况 □完成病程记录 □查看化验结果 | □临床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切口换药,观察切口情况 □完成病程记录 | □根据切口情况予以拆线或延期门诊拆线 □确定患者能否出院 □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通知出院处 □开出院诊断书 □完成出院记录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术后普食 □二级护理 □拔管后,患者情况允许,可停用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 | 长期医嘱: □术后普食 □二级护理 | 长期医嘱: □普食 □三级护理 | □通知出院 |
主要 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切口情况 □观察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 □患者下床活动 |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切口情况 □观察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 □患者下床活动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4天
时间 | 住院第1-2天 | 住院第3-7天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 □血糖监测 □完善项目检查 □糖尿病健康教育 □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 □药物治疗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 □向患者家属初步交代病情 |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调整降糖治疗方案 □根据相应回报的检查结果调整或维持降压、调脂治疗方案 □并发症相关检查与治疗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糖尿病护理常规 □一/二级护理 □糖尿病饮食 □糖尿病健康宣教 □毛细血糖测定×7/天 有急性并发症者 □记24小时出入量 □每1-2个小时测血糖 □建立静脉通道 □吸氧、重症监护(必要时) 临床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包括酮体)、大便常规 □血糖谱、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尿白蛋、白测定 □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 □并发症相关检查 □根据情况进行动态血糖、血压监测等检查项目 □静脉补液(必要时) □对症处理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 长期医嘱: □糖尿病护理常规 □根据情况调整护理级别 □糖尿病饮食 □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调整 □降压药、调脂药及其他药物(必要时)调整 □并发症相关检查与治疗 临时医嘱: □根据病情复查相应检查 |
主要护理工作 | □协助患者或其家属完成住院程序,入院宣教 □执行医嘱 □观察病情并及时向医师汇报 □危重病人的特殊处理 | □糖尿病护理常规 □执行医嘱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医师 签名 |
时间 | 住院第8-10天 | 住院第10-14天 (出院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并发症、治疗效果、治疗方案评估,完成疾病诊断、下一步治疗对策和方案的调整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请相关科室协助治疗 □确定出院日期 | □通知出院处 □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血糖血压的监测频率,血糖血压及饮食运动情况及记录方法,预约复诊日期 □将“出院总结”交给患者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糖尿病护理常规 □二~三级护理 □运动及饮食治疗 □降糖药物的调整 □其他药物的应用及调整 □并发症治疗方案及药物的调整 临时医嘱: □根据病情下达 |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
主要护理工作 | □糖尿病护理常规 □执行医嘱 □Ⅱ级预防教育 □进行胰岛素治疗者教会患者正确的注射方法 □正确的血糖测定方法及记录方法 □告知患者低血糖的可能原因及处理原则 |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Ⅱ级预防教育,复诊时间及注意事项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医师 签名 |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7/K26.7/K27.7)(无并发症患者)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5-7天
时间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天 | 住院第3天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完成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按要求完成病历书写 □评估有无急性并发症(如大出血、穿孔、梗阻等) □查血淀粉酶除外胰腺炎 □安排完善常规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 □明确下一步诊疗计划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做好行X线钡餐检查和/或胃镜检查准备 □对患者进行有关溃疡病和行胃镜检查的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签署胃镜检查同意书 |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三级查房记录 □行胃镜检查,明确有无溃疡,溃疡部位、大小、形态等,并行Hp检测及组织活检 □观察有无胃镜检查后并发症(如穿孔、出血等) □予以标准药物治疗(参见标准药物治疗方案) □或行X线钡餐检查,并行13C 或14C呼气试验评价有无Hp感染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软食 □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血、尿、大便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RH因子、感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胸片 □其他检查(酌情):血淀粉酶、胃泌素水平、肿瘤标记物筛查,13C-或14C-呼气试验,腹部超声、立位腹平片、X线钡餐、上腹部CT或MRI |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软食 □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次晨禁食 |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软食 □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伴Hp感染者,行根除Hp治疗 □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不伴Hp者,行抑酸治疗或/和胃粘膜保护剂口服 □其他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 复查大便常规+潜血 □ 复查血常规 |
主要 护理 工作 | □协助患者及家属办理入院手续 □入院宣教 □静脉抽血 |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进行关于内镜检查宣教并行内镜检查前准备 |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观察胃镜检查后患者表现,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时间 | 住院第4天 | 住院第5-7天 (出院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和体征,注意患者大便情况 □上级医师查房及诊疗评估 □完成查房记录 □对患者坚持治疗和预防复发进行宣教 |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能否出院 □通知出院处 □通知患者及家属准备出院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时间,定期复查胃镜、钡餐及13C 或14C呼气试验 □将出院记录的副本交给患者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软食 □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伴Hp感染者,此前并未根除治疗者,行相应的根除治疗 □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不伴Hp者,行抑酸治疗(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或/和胃粘膜保护剂口服 □其他对症治疗 | 临时医嘱: □出院带药(参见标准药物治疗方案,伴发Hp阳性者抗HpP治疗7-14天,胃溃疡治疗6-8周,十二指肠球溃疡治疗4-6周) □门诊随诊 |
主要 护理 工作 |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监督患者用药 □出院前指导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宜 □出院指导(胃溃疡者需要治疗后复查胃镜和病理)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ICD-10:A15.6,A16.5)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0–14天
时间 | 住院第1–3天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 □ 完成病历书写 □ 明确胸腔积液诊断:X线、B超等检查 □ 完善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出凝血功能、生化、肝肾功能等 □ 胸腔穿刺抽液了解胸水性质,必要时胸腔穿刺抽液 □ 明确结核相关检查:PPD皮试、结核抗体检测 □ 根据病情选择其他检查以鉴别其他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风湿性疾病所致胸腔积液 □ 根据病情应用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按结核性胸膜炎常规护理 □ 二/三级护理 □ 普食 临时医嘱: □ X线、胸部B超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出凝血功能、生化、肝肾功能、术前传染病筛查等 □ 胸腔穿刺术 □ 胸液检查:常规、生化、ADA、肿瘤标志物常规 □ 结核抗体检测、PPD皮试 □ 痰涂片找抗酸杆菌×3 □ 血气分析 □ 血肿瘤标志物 |
主要 护理 工作 | □ 入院处理与护理评估 □ 卫生健康宣教 □ 评估患者各项资料: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健康行为等并作好记录 □ 按医嘱执行各项治疗 □ 预约检查并及时运送病人检查 □ 住院治疗过程及出院计划解说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时间 | 住院第4天 | 住院第5–7天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归档和评估各项检查结果 □ 根据胸水检查结果判断胸水性质 □ 观察PPD皮试结果 | □ 观察PPD皮试结果 □ 明确诊断的制定抗结核方案并开始治疗 □ 未能明确诊断的试验性抗结核治疗 □ 定期根据病情决定是否继续胸腔穿刺抽液 □ 必要时科内讨论、以及院内会诊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按结核性胸膜炎常规护理 □ 二/三级护理 □ 普食 临时医嘱: | 长期医嘱: □ 按结核性胸膜炎常规护理 □ 二/三级护理 □ 普食 □ 抗结核治疗 临时医嘱: □ 胸腔穿刺抽液术(必要时) |
主要 护理 工作 | □ 住院基础护理 □ 患者检查指导 □ 协助医生完成胸腔穿刺各项检查、治疗并落实检查、治疗前后健康教育 □ PPD皮试结果观察以及皮肤护理 □ 胸腔穿刺术护理工作,解释病情 □ 饮食作息、用药指导检查与注意事项等 □ 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 □ 服用抗结核药物健康教育 □ 动态评估患者生理、心理状态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改善患者的护理问题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时间 | 住院第8–13天 | 住院第14天(出院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观察抗结核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 根据病情决定是否继续胸腔穿刺抽液 | □ 评估基本生命体征 □ 评估抗结核治疗副反应情况 □ 出院教育 □ 填写首页 □ 出院小结观察 □ 抗结核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 出院后随诊及用药健康教育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按结核性胸膜炎常规护理 □ 二/三级护理 □ 普食 □ 抗结核治疗 临时医嘱: □ 胸腔穿刺抽液术(必要时) □ B超等检查(复查) | 出院医嘱: □ 抗结核治疗,用药指导。疗程及门诊随诊 □ 定期复诊,复查生化、肝肾功能 □ 必要时门诊复查或专科归口治疗 |
主要 护理 工作 | □ 服用抗结核药物健康教育 | □ 胸腔闭式引流拔管后护理 □ 出院后随诊及用药健康教育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适用对象: ICD-10 住院号: 性别: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患者姓名: 年龄:
实际住院天数:
时间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天 | 住院第3天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查看既往检查:头颅CT或核磁 □初步诊断,急性脑梗塞,确定治疗方案 □需要吸氧者吸氧 □阅读CT扫描结果,排除脑出血 □追访检查结果 □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签医患沟通并管理血压 □ABCD评价 □神经功能状态评价 □完成首次病程及病程记录 | □主治医师查房,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评估检查结果,分析病因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 □调整治疗方案 □评价神经功能状态防治并发症 □请相关科室会诊 | □上级医师查房,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调整治疗方案 □评价神经功能状态 □记录会诊意见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变化,防治并发症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或二级护理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低盐低脂饮食 □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血、尿、大便常规,生化全项、凝血七项,胸片、心电图、颈动脉彩超,头颅CT,心脏彩超 □抗凝或溶栓治疗 □降纤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降脂治疗 □辨证施治中药治疗 |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或二级护理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低盐低脂饮食 □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凝血功能 □抗凝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辨证施治中药治疗 □降脂治疗 | 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低盐低脂饮食 □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结果 □抗凝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辨证施治中药治疗 □降脂治疗 |
主要护理 工作 | □入院宣教及评估 □正确执行医嘱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静脉取血 □护送患者到相关科室检查,如脑CT、MRI等 □掌握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时交流与开导,使其配合治疗,达到心理康复。 | □正确执行医嘱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正确执行医嘱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病情变异记录 | □无 □有,原因: 1. | □无 □有,原因: 1. | □无 □有,原因: 1. |
护士签名 | |||
医师签名 |
时间 | 第4-6天 | 第7-10天 | 第11-14天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三级医生查房 □评估辅助检查结果,评价神经功能状态 如患者病情稳定,可进行早期康复、针灸。 | □上级医师查房,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诊断和治疗方案 □评价神经功能状态 □记录会诊意见。 □必要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变化及相关检查结果 | □再次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出院后注意事项 □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低盐低脂饮食 □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抗凝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辨证施治中药治疗 □降脂治疗 □康复、针灸治疗 | 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低盐低脂饮食 □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抗血小板治疗 □辨证施治中药治疗 □降脂治疗 □复查头颅CT,复查异常结果 □康复、针灸治疗 | 出院医嘱: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能否出院 □通知住院处 □通知患者及家属准备出院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时间,将出院记录的副本交给患者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方案 □依据病情给予出院带药及建议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
主要 护理 工作 | □正确执行医嘱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正确执行医嘱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出院带药服用指导 □特殊护理指导 □告知复诊时间和地点 □交待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嘱其定期门诊复诊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 □无 □有,原因: 1. | □无 □有,原因: 1.. |
护士签名 | |||
医师签名 |
脑梗死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謇涩为主要表现,属中医“中风”范畴。
中医辨证治疗如下:
1.风痰入络证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代表方:大秦艽汤加减。
2.风阳上扰证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3.阴虚风动证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 (ICD10:D25)
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1天
时间 | 住院第1-3天 | 住院第1-3天 | 住院第1-3天 |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 完成入院记录 □ 完成初步诊断 □ 开始术前准备,连续3天 | □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及病程记录 □继续术前准备 | □三级医师检诊 □进行术前讨论 □向家属交待病情和有关手术事项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 □完成术前准备 □下达手术医嘱,并提交手术通知单 □麻醉医师查看患者,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完成术前小结 |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妇科常规护理 □Ⅱ级护理 □普食 □阴道冲洗 临时医嘱: □妇科检查 □阴道清洁度检查 □静脉采血 □血常规+血型 □尿常规 □便常规 □凝血功能 □生化检查 □感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 □胸部X光片 □超声检查(盆腔,必要时上腹部:肝胆胰脾肾) | 长期医嘱: □妇科常规护理 □Ⅱ级护理 □普食 □阴道上药 □药物(阴道上药) | 术前医嘱: □明日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下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 □术晨禁食水 □术区备皮 □静脉取血 □交叉备血 □抗菌药物皮试 □生理盐水10ml,皮试用 □肠道准备 □留置尿管(术晨) □阴道擦洗(术晨) □碘伏100ml,阴道擦洗用 | ||||||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 □按入院流程做入院介绍 □入院评估 □进行入院健康宣教 □讲解阴道准备的目的及方法 □术前阴道冲洗、上药 | □静脉抽血 □指导患者到相关科室进行检查并讲明各种检查的目的 | □介绍术前准备内容、目的和麻醉方式 □指导患者正确排痰方法及床上排便法 □术前备皮、沐浴、更衣 □术前健康宣教 □晚餐少量进食后禁食水 □肠道准备 □提醒患者术晨禁食水 □保持夜间病房安静,患者口服镇静药入睡 |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医师 签名 |
时间 | 住院第2-4日(手术当日) | 住院第3-5日(术后第1日) | 住院第4-6日(术后第2日) | ||||||
主要诊疗工作 | □完成手术治疗 □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 □完成术后病程记录 □术后查房 □向患者家属交待术后注意事项 | □医师查房及病程记录 □必要时复查血、尿常规及电解质 □抗菌药物治疗、预防感染 □必要时切口换药 | □医师查房及病程记录 □抗菌药物治疗、预防感染 □必要时切口换药 |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按子宫全切除术后护理 □Ⅰ级护理 □禁食水 临时医嘱: □留置尿管 □如留置引流管,接袋计量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生命体征监测,必要时心电监护 □抗菌药物治疗 □补液 □止血药物(必要时) | 长期医嘱: □Ⅰ级护理 □流食 □留置尿管接无菌引流袋 □碘伏会阴擦洗 □抗菌药物治疗 □补液 临时医嘱: □血、尿常规检查(术后1-3天内完成) □必要时查电解质 □静脉取血 □止血药物(必要时) □拔除尿管(留置24小时者) | 长期医嘱: □Ⅰ级护理 □半流食 □会阴擦洗 □抗菌药物治疗 □必要时补液 临时医嘱: □拔除尿管(留置48小时者) □切口中换药 | ||||||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 □嘱患者术晨禁食水 □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 □术毕回病房,交接患者,了解麻醉及术中情况 □按医嘱进行治疗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术后6小时翻身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 | □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色、尿量并记录 □会阴擦洗保持外阴清洁 □取半卧位并告知患者半卧位的好处 □指导并协助患者按时床上翻身及下肢的屈膝运动,鼓励下地活动 □术后健康教育 □术后饮食指导 □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 | □拔除尿管并协助患者排小便 □叩背及术后呼吸锻炼 □术后饮食指导 □了解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给患者讲解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 □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 |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医师 签名 |
时间 | 住院第5-7日(术后第3日) | 住院第9-11日(术后7日) |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医师查房 □停预防性静脉抗菌药物,必要时口服抗菌药物 □必要时切口换药 | □检查切口愈合情况与拆线 □确定患者出院日期 □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及复查日期 □通知出院处 □开具出院诊断书 □ 完成出院记录 |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Ⅱ-Ⅲ级护理 □普食 □必要时会阴擦洗 □必要时抗菌药物治疗 | 临时医嘱: □通知出院 | ||||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 □术后饮食指导 □术后心理指导 □给患者讲解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 □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 |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医师 签名 |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闭合性尺桡骨干骨折(ICD-10:S52.401 )
行尺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3/79.12/79.3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门诊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6天
时间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天 | 住院第3-6天 (术前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 □初步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完成住院志、首次病程、上级医师查房等病历书写 □开检查检验单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行患肢牵引或制动或制动 | □上级医师查房与手术前评估 □确定诊断和手术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完善术前检查项目 □收集检查检验结果并评估病情 □请相关科室会诊 | □上级医师查房,术前评估和决定手术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 □向患者及/或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委托书(患者本人不能签字时)、自费用品协议书 □麻醉医师查房并与患者及/或家属交待麻醉注意事项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完成各项术前准备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骨科常规护理 □二级护理 □饮食 □患肢牵引、制动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凝血功能 □电解质、肝肾功能 □传染性疾病筛查 □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根据病情: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 □尺桡骨全长正侧位(包括邻近关节) | 长期医嘱: □骨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患者既往内科基础疾病用药 临时医嘱: □根据会诊科室要求安排检查和化验单 □镇痛等对症处理 | 长期医嘱:同前 临时医嘱: □术前医嘱 □明日在臂丛神经阻滞或全麻下行尺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 □术前禁食水 □术前用抗菌药物皮试 □术前留置导尿管(全麻) □术区备皮 □其他特殊医嘱 |
主要 护理 工作 | □入院介绍 □入院护理评估 □观察患肢牵引、制动情况及护理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防止皮肤压疮护理 □心理和生活护理 | □做好备皮等术前准备 □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 □术前心理护理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时间 | 住院第7天 (手术日) | 住院第8天 (术后第1日) | 住院第9天 (术后第2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手术 □向患者及/或家属交代手术过程概况及术后注意事项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完成术后病程 □上级医师查房 □麻醉医师查房 □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并做相应处理 |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观察伤口、引流量、体温、生命体征、患肢远端感觉运动情况等并作出相应处理 |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程记录 □拔除引流管,伤口换药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留置引流管并记引流量 □抗菌药物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今日在臂丛神经阻滞和/或全麻下行尺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 □心电监护、吸氧(根据病情需要) □补液 □胃粘膜保护剂(酌情) □止吐、止痛、消肿等对症处理 □急查血常规 □输血(根据病情需要) | 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留置引流管并记引流量 □抗菌药物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酌情)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根据病情需要) □换药 □镇痛、消肿等对症处理(酌情) | 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抗菌药物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必要时)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必要时) □换药,拔引流管 □止痛、消肿等对症处理 |
主要护理工作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师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 □观察患者病情并做好引流量等相关记录。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时间 | 住院第10天 (术后第3日) | 住院第11天 (术后第4日) | 住院第12-16天 (术后第5-9日) |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录 □伤口换药(必要时)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 □上级医师查房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录 □伤口换药(必要时)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摄患侧尺桡骨全长正侧位片 |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和切口愈合不良情况,明确是否出院 □完成出院志、病案首页、出院诊断证明书等病历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如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 | |
重 要 医 嘱 | 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抗菌药物:如体温正常,伤口情况良好,无明显红肿时可以停止抗菌药物治疗 □其他特殊医嘱 □术后功能锻炼 临时医嘱: □复查血尿常规、生化(必要时) □补液(必要时) □换药(必要时) □止痛、消肿等对症处理(必要时) | 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抗菌药物:如体温正常,伤口情况良好,无明显红肿时可以停止抗菌药物治疗 □其他特殊医嘱 □术后功能锻炼 临时医嘱: □复查血尿常规、生化(必要时) □补液(必要时) □换药(必要时) □止痛等对症处理(必要时) |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 日后拆线换药(根据伤口愈合情况,预约拆线时间) □出院后骨科和/或康复科门诊复查 □不适随诊 | |
主要 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术后心理和生活护理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宣教 |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ICD10:K35)行急诊阑尾切除术(ICD9CM-3:47.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天
时间 | 住院第1天(急诊手术) | 住院第2天(术后第1天) | 住院第3天(术后第2天) |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书写病历 □上级医师、术者查房 □制定治疗方案 □完善相关检查和术前准备 □交代病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通知手术室,急诊手术 | □上级医师查房 □汇总辅助检查结果 □完成术后第1天病程记录 □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 | □观察切口情况 □切口换药 □完成术后第2天病程记录 |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Ⅰ级护理 临时医嘱: □术前禁食水 □急查血、尿常规(如门诊未查) □急查凝血功能 □肝肾功能、E4A、血尿淀粉酶 □感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肝胆、双肾、右下腹B超(疑妇科疾患需行子宫及附件B超检查、尿HCG) □开出病理检查单 □胸透或者胸部X光片、腹部立位X光片 手术医嘱: □在全麻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抗菌药物皮试 □必要的术前用药 | 长期医嘱: □Ⅱ级护理 □术后禁食 临时医嘱: □术后抗炎,对症支持治疗 | 长期医嘱: □Ⅱ级护理 □术后半流食 临时医嘱: □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检查项目 □术后抗炎,对症支持治疗 | ||||||
主要 护理 工作 | □入院评估:一般情况、营养状况、心理变化等 □术前准备 □术前宣教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嘱患者下床活动以利于肠功能恢复 |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切口情况 □患者下床活动有利于肠功能恢复,观察患者是否排气 □饮食指导 |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医师 签名 |
时间 | 住院第4天(术后第3天) | 住院第5天(术后第4天) | 住院第6-7天 (术后第5-6天) |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复查血常规及相关生化指标 □完成术后第3天病程记录 □观察患者切口有无血肿,渗血 □进食情况及一般生命体征 | □观察切口情况,有无感染 □检查及分析化验结果 | □检查切口愈合情况与换药 □确定患者出院时间 □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和拆线日期 □开具出院诊断书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处 |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Ⅱ级护理 □半流食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及相关指标 | 长期医嘱: □Ⅲ级护理 □普食 | 临时医嘱: □通知出院 | ||||||
主要护理工作 |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切口情况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肠 功能恢复 |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切口情况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肠 功能恢复 |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 |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医师 签名 |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ICD10: E04. 9)
行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ICD9CM-3:06.2-06.5)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0天
时间 | 住院第1-4天 | 住院第5天(手术日) |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初步诊断 □完成“住院志”和首次病程记录 □开具常规实验室检查单和辅助检查单 □上级医师查房、术前评估、确定手术方案 □完成“术前小结”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术前准备 □麻醉科医师术前访视,评估并记录,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签署“术中病理冰冻检查”及“输血知情同意书” □下达术前医嘱 | □实施手术 □下达术后医嘱 □完成手术记录和术后当天病程记录 □向家属交待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麻醉科医师术后随访 □前医师查看术后患者情况并记录 |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Ⅱ级护理 □普食 □卢戈氏碘10d 每日3次 □连续三早测基础代谢率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 □血生化、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 感染性疾病筛查、甲状腺功能 □声带检查、耳鼻喉科会诊 □颈部X光片、胸片、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彩色B超、心电图 手术医嘱: □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下行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 □如用普鲁卡因麻醉,应予皮试 □抗菌药物皮试 □必要的术前用药 □必要时术前备血 | 长期医嘱: □术后护理常规 □Ⅰ级护理 □半卧位 □术后6小时半流食 □观察呼吸、切口渗血、有无声嘶 临时医嘱: □心电监护、吸氧、静脉补液 □备气管切开包 | ||||
主要 护理 工作 | □入院介绍、入院评估 □健康宣教、心理护理 □指导患者完成相关辅助检查 □术前准备 □定时巡视病房 | □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疼痛护理 □定时巡视病房 |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医师 签名 |
时间 | 住院第6天(术后第1日) | 住院第7天(术后第2日) |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切口、并发症的评估,确定是否可以拔除切口引流管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医师查房 □完成病程记录 |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Ⅱ级护理 临时医嘱: □切口换药 □静脉补液 | 长期医嘱: □Ⅱ级护理 临时医嘱: □静脉补液 | ||||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健康宣教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健康宣教 |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医师 签名 |
时间 | 住院第8天(术后第3日) | 住院第9-10天(术后第4-5日) |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医师查房 □完成病程记录 |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患者出院日期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出院日完成“出院总结”和“病历首页”的填写 □切口换药,切口评估 □向患者交待出院注意事项、复诊时间 □通知出院 |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Ⅱ级护理 | 临时医嘱: □住院日切口换药 □通知出院 □出院日切口拆线 | ||||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健康宣教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健康宣教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 |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医师 签名 |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或合并胆囊结石(ICD-10:K80.1/K81.1)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CD-9-CM-3: 51.23)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6-7天
日期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天(手术准备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完成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 □开具检查检验单 □上级医师查房 □初步确定诊治方案和特殊检查项目 | □上级医师查房 □手术医嘱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住院医师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等 □完成术前总结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含标本处置)、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麻醉同意书或授权委托书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外科护理常规 □二或三级护理 □饮食: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凝血功能、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腹部B超 □必要时上腹部CT □必要时行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图 □予以抗感染护肝及驱蛔治疗(有症状者) | 长期医嘱: □外科护理常规 □二或三级护理 □饮食: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其它相关治疗 临时医嘱 □ 继续抗感染护肝治疗(有症状者) □术前医嘱: □拟明日全麻下行LC术 □备皮 □术前禁食4-6小时,禁饮2-4小时 □药物过敏皮肤试验 □麻醉前用药(术前30min) □术前留置胃管和尿管 □术中特殊用药带药 □带影像学资料入手术室 |
主要 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及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健康教育 □患者活动:无 □饮食:半流或全流 □执行入院后医嘱 □心理支持 □指导进行相关检查等 □静脉采血 | □患者活动:无 □饮食:禁食(术前常规禁食6小时、禁饮2小时) □静脉抽血 □备皮、配血、胃肠道准备、药敏试验等 □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卫生知识及手术知识宣教 □饮食:术前禁食禁饮 □术前沐浴、更衣,取下假牙、饰物 □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前流程及注意事项 □术前手术物品准备 □促进睡眠(环境、药物) |
病情变异记录 | □ 无 □ 有,原因: 1. 2. | □ 无 □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日期 | 住院第3天(手术日) | |
术前、术中 | 术后 | |
主要 诊疗 工作 | □送患者入手术室 □麻醉准备,监测生命体征 □施行手术 □保持各引流管通畅 □解剖标本,送病理检查 | □麻醉医师完成麻醉记录 □完成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手术记录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情况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慢性胆囊炎常规护理 □一级护理 □禁食 临时医嘱: □术前0.5小时使用抗菌药物 □液体治疗 □相应治疗(视情况) | 长期医嘱: □胆囊切除术后常规护理 □一级护理 □禁食 □监测生命体征 □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常规雾化吸入Bid □胃管接负压瓶吸引并记量(视情况) □尿管接尿袋记尿量 □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 □监测血糖(视情况) □必要时测定中心静脉压 □必要时使用制酸剂 临时医嘱: □吸氧 □液体治疗 □必要时查血尿淀粉酶、出凝血功能等 □明晨查血常规、电解质或肝功能等 |
主要 护理 工作 | □留置胃管、尿管 □指导术前注射麻醉用药后注意事项 □安排陪送患者入手术室 □按一级护理常规护理 □术前更衣 □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禁饮禁食 □指导术前注射麻醉用药后注意事项 □心理支持 | □术后活动:平卧,去枕6小时,协助改变体位及足部活动、清醒后平卧,头偏一侧 □吸氧、禁食、禁饮 □术后8小时流质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包括神志、生命体征、伤口敷料、腹部体征、尿量等 □疼痛护理 □生活护理(一级护理):床上浴、口腔护理、女性会阴冲洗 □留置管道护理及指导(胃管、尿管) □静脉抽血 □营养支持护理 □鼓励患者自行排尿 □心理支持(患者及家属) |
病情变异记录 | □ 无 □ 有,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日期 | 住院第4天 (术后第1 日) | 住院第5天 (术后第2天) | 住院第6-7天 (出院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引流量和性状 □检查手术伤口,更换敷料 □分析实验室检验结果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 □上级医师查房 □观察腹部、肠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引流量和颜色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必要时予相关特殊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 □明确是否符合出院标准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通知出入院处 □通知患者及家属 □向患者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如康复计划、返院复诊、后续治疗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等 □出院小结、诊断证明书及出院须知交予患者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二或三级护理(视情况)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拔除胃管(视情况) □拔除尿管(视情况) 临时医嘱: □液体治疗及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更换手术伤口敷料 | 长期医嘱: □二或三级护理(视情况) □继续抗感染、护肝治疗 □肛门排气后改流质饮食 □停止记24小时出入量 □减少或停止肠外营养或液体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生化、肝功能 □必要时行胸片、B超 | 临时医嘱: □伤口拆线 出院医嘱: □出院后相关用药 |
主要 护理 工作 | □静脉采血 □活动:指导床边活动 □饮食:流食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黄疸情况 □心理支持(患者及家属) □康复指导 | □静脉采血 □体位与活动:自主体位,鼓励离床活动 □胃肠功能恢复,拔除胃管后指导清流质饮食,协助或指导生活护理 □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及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 □营养支持护理 □康复指导 | □出院指导 □办理出院手续 □复诊时间 □作息、饮食、活动 □日常保健 □清洁卫生 □疾病知识及后续治疗 |
病情 变异 记录 | □ 无 □ 有,原因: 1. 2. | □ 无 □ 有,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时间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天 | 住院第2-3天 (手术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 □上级医师查房,指导诊断及制订治疗方案 □ 伴随疾病会诊
| □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情变化,行术前病情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手术方案 □完成术前准备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贵重用品协议书 □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 □手术 □完成手术记录和术后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 □确定有无术后并发症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食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及正位胸片 □必要时行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立位阴囊/腹股沟B超或CT检查
| 长期医嘱: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食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拟明日在硬膜外或局麻+监测麻醉下行左/右侧腹股沟疝手术 □术前禁食水 □常规皮肤准备 □抗生素皮试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 □其他特殊医嘱 | 长期医嘱: □今日在硬膜外或局麻+监测麻醉下行左/右侧腹股沟疝手术 □普通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二级护理 □饮食:根据病情 临时医嘱: □心电监护、吸氧(必要时) □切口处沙袋加压 □观察伤口情况 □其他特殊医嘱 |
主要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护理计划 □指导患者到相关科室进行心电图、胸片等检查 □静脉取血(当天或此日晨) |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手术前心理护理 □手术前物品准备 □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并监督患者手术后活动 □夜间巡视 |
病情变异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时间 | 住院第4天 (术后第1天) | 住院第5天 (术后第2天) | 住院第6-7天 (出院日) |
主要诊疗 工作 | □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人情况,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对手术及手术切口进行评估,检查有无手术并发症 □完成常规病程、病历书写
| □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人情况,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对手术及手术切口进行评估,检查有无手术并发症 □完成常规病程、病历书写
|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是否出院 □ 通知患者及其家属今天出院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 □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及拆线日期 □将出院小结及出院证明书交患者或其家属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普通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二级护理 □普食(流食/半流食) □继续使用抗生素 临时医嘱: □止痛 □伤口换药 | 长期医嘱: □普通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二级护理 □普食(流食/半流食) □继续使用抗生素 临时医嘱: □止痛 □必要时伤口换药 |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
主要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并监督患者手术后活动 □夜间巡视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并监督患者手术后活动 □夜间巡视 | □指导患者术后康复锻炼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项 |
病情变异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或合并胆囊结石(ICD-10:K80.1/K81.1)或合并胆囊息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CD-9-CM-3:51.23)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6-7天
日期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天(手术准备日) |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完成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 □开具检查检验单 □上级医师查房 □初步确定诊治方案和特殊检查项目 | □上级医师查房 □手术医嘱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等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含标本处置)、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麻醉同意书或授权委托书 |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外科护理常规 □护理级别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 □低脂半流质 □陪客一人 临时医嘱: □血常规 □凝血功能 □尿液分析 □大便常规+OB □血肝功能 □肾功能 □电解质 □血脂 □胰功二项 □血型 □免疫九项 □心电图 □胸部X线平片 □腹部B超 ○上腹部CT(必要时) ○肿瘤标记物 ○血气分析、 ○肺功能 ○超声心动图 | 价格 15 137 46 18 92 63 40 105 40 15 145 27 84 122 229 140 36 54 252 | 长期医嘱: □外科护理常规 □护理级别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 □低脂半流质 □陪客一人 临时医嘱 □术前医嘱 □拟明日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术) □备皮 □今晚22时后禁食水 □带影像学资料入手术室 | 价格 | |
主要 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及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健康教育 □患者活动:无 □饮食:半流或全流 □执行入院后医嘱 □心理支持 □指导进行相关检查等 □静脉采血 □戴腕带 □床位费 □床位费 □陪护费 □健康咨询 □住院诊查费 □一般专项(失禁护理2次) □一次性病人用品 □医疗废物处置费 □静脉采血一次 □静脉采血一增加管 | 0. 46 37 1 4.7 15 15 5.2 2 4 5 | □患者活动:无 □饮食:禁食、禁饮 □静脉抽血 □备皮、配血、胃肠道准备、药敏试验等 □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卫生知识及手术知识宣教 □饮食:术前禁食禁饮 □术前沐浴、更衣,取下假牙、饰物 □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前流程及注意事项 □术前手术物品准备 □促进睡眠(环境、药物) □健康咨询 □床位费 □床位费 □住院诊查费 □陪护费 □一般专项(失禁护理2次) □医疗废物处置费 □备皮包 | 4.7 46 37 15 1 15 2 2.5 | |
病情变异记录 | □ 无 □ 有,原因: 1. 2. | □ 无 □ 有,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日期 | 住院第3天(手术日) | |||
术前、术中 | 术后 | |||
主要 诊疗 工作 | □送患者入手术室 □麻醉准备,监测生命体征 □施行手术 □保持各引流管通畅 □解剖标本,送病理检查 | □麻醉医师完成麻醉记录 □完成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手术记录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情况 |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外科护理常规 □护理级别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 □禁食 □陪客一人 临时医嘱: □抗生素: ◎0.9%NS 100ml+头孢呋辛2.5 IVgtt ST 头孢呋辛1.25皮试( ) ◎0.9%NS 100ml+头孢替安2.0 IVgtt ST 头孢替安1.0皮试( ) □左氧氟沙星0.2 IVgtt ST □抑酸:0.9%NS 100ml+泮托拉唑80mg IVgtt ST □5%GS 500ml+10%KCL 10ml IVgtt ST □平衡液500ml IVgtt | 价格 35.78 46.15 32.40 49.24 4.36 6.20 | 长期医嘱: □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护理级别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 □饮食情况 ◎禁食 ◎禁食6小时后改流质 □陪客二人 □监测生命体征:测BP P QH*6次后改: ◎测BP P Q2H ◎测BP P Q4H ◎测BP P Q6H □抗生素: ◎0.9%NS 100ml+头孢呋辛2.5 IVgtt BID ◎0.9%NS 100ml+头孢替安2.0 IVgtt BID □左氧氟沙星0.2 IVgtt BID ○抑酸:0.9%NS 100ml+泮托拉唑80mg IVgtt QD, □普药:5%GS500ml + VitC2.0 + VitB6 0.2 +10%KCL 10ml IVgtt QD ○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临时医嘱: □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禁食水6小时 □吸氧6小时 □测BP P QH*6次 □抗生素皮试(术前未做皮试) □白眉蛇毒血凝酶 1ku IV ST ○5%GNS 500ml +10%KCL 10ml IVgtt QD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ml IVgtt QD | 价格 71.56 92.30 .80 49.24 6.29 43.46 4.36 6.20 |
护理
工作 | □留置胃管、尿管 □指导术前注射麻醉用药后注意事项 □安排陪送患者入手术室 □按一级护理常规护理 □术前更衣 □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禁饮禁食 □指导术前注射麻醉用药后注意事项 □心理支持 | □术后平卧,去枕6小时,协助改变体位及足部活动、清醒后平卧,头偏一侧 □吸氧、禁食、禁饮 □术后8小时流质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包括神志、生命体征、伤口敷料、腹部体征、尿量等 □疼痛护理 □生活护理(一级护理):床上浴、口腔护理、女性会阴冲洗 □留置管道护理及指导(胃管、尿管) □静脉抽血 □营养支持护理 □鼓励患者自行排尿 □心理支持(患者及家属) □健康咨询 □床位费 □陪护费 □住院诊查费 □一般专项(失禁护理2次) □医疗废物处置费 □精密输液器 □静脉输液2组 □静脉输液(第二瓶起)×1 □动静脉置管护理2次 □特大换药 □无菌敷贴10 □一次性使用吸氧管 □中心加压吸氧6小时 □心电监护6小时 | 4.7 46 1 15 15 2 11 6 10 9 47.5 27.6 31.59 15 75 |
病情变异记录 | □ 无 □ 有,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为必选项目;○为可选项目;◎为该组仅选一项
日期 | 住院第4天 (术后第1 日) | 住院第5天 (术后第2天) | 住院第6-7天 (出院日) |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引流量和性状 □检查手术伤口,更换敷料 □分析实验室检验结果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 □上级医师查房 □观察腹部、肠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引流量和颜色、性状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必要时予相关特殊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 □明确是否符合出院标准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通知出入院处 □通知患者及家属 □向患者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康复计划、返院复诊、后续治疗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等 □出院小结、诊断证明书及出院须知交予患者 | |||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护理级别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 □饮食情况 ◎禁食 ◎低脂流质 □监测生命体征: ○测BP P Q6H ◎测BP P BID □陪客一人 □抗生素: ◎0.9%NS 100ml+头孢呋辛2.5 IVgtt BID ◎0.9%NS 100ml+头孢替安2.0 IVgtt BID □左氧氟沙星0.2 IVgtt BID ○抑酸:0.9%NS 100ml+泮托拉唑80mg IVgtt QD, □普药:5%GS 500ml + VitC2.0 + VitB6 0.2 +10%KCL 10ml IVgtt QD ○5%GNS 500ml +10%KCL 10ml IVgtt QD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ml IVgtt QD 临时医嘱: □明晨查血常规 □电解质 □肝功能 □肾功能 □血糖 | 价格 71.56 92.30 .80 49.24 6.29 4.36 6.20 15 40 92 63 20 | 长期医嘱: □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护理级别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 □饮食情况 ◎禁食 ◎低脂流质 □监测生命体征: ◎测BP P Q6H ◎测BP P BID □陪客一人 □抗生素: ◎0.9%NS 100ml+头孢呋辛2.5 IVgtt BID ◎0.9%NS 100ml+头孢替安2.0 IVgtt BID □左氧氟沙星0.2 IVgtt BID ○抑酸:0.9%NS 100ml+泮托拉唑80mg IVgtt QD, □普药:5%GS 500ml + VitC2.0 + VitB6 0.2 +10%KCL 10ml IVgtt QD ○5%GNS 500ml +10%KCL 10ml IVgtt QD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ml IVgtt QD 临时医嘱: ○复查腹部超声 ○切口敷料换药 | 价格 71.56 92.30 .80 49.24 6.29 4.36 6.20 122 | 长期医嘱: □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低脂流质 □陪客一人 □抗生素: ◎0.9%NS 100ml+头孢呋辛2.5 IVgtt BID ◎0.9%NS 100ml+头孢替安2.0 IVgtt BID □左氧氟沙星0.2 IVgtt BID □普药:5%GS 500ml +10%KCL 10ml IVgtt QD 临时医嘱: □今日出院 □出院后相关用药 □切口拆线、取病理。 | |
主要 护理 工作 | □静脉采血 □活动:指导床边活动 □饮食:流食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黄疸情况 □心理支持(患者及家属) □康复指导 □健康咨询 □床位费 □床位费 □陪护费 □一般专项(失禁护理2次) □医疗废物处置费 □精密输液器 □静脉输液2组 □静脉输液(第二瓶起)×1 □特大换药 □动静脉置管护理2次 □无菌敷贴×4 □住院诊查费 | 4.7 46 37 1 15 2 11 6 5 47.5 9 2.76*4 15 | □静脉采血 □体位与活动:自主体位,鼓励离床活动 □胃肠功能恢复,拔除胃管后指导清流质饮食,协助或指导生活护理 □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及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 □营养支持护理 □康复指导 □健康咨询 □床位费 □床位费 □陪护费 □一般专项(失禁护理2次) □医疗废物处置费 □精密输液器 □静脉输液1组 □静脉输液(第二瓶起)×2 □瓶口贴 □特大换药 □无菌敷贴×4 □住院诊查费 | 4.7 46 37 1 7.5×2 2 11 6 5 1 47.5 2.76*4 15 | □出院指导 □办理出院手续 □复诊时间 □作息、饮食、活动 □日常保健 □清洁卫生 □疾病知识及后续治疗 □健康咨询 | 4.7 |
病情 变异 记录 | □ 无 □ 有,原因: 1. 2. | □ 无 □ 有,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为必选项目;○为可选项目;◎为该组仅选一项
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良性肿瘤(ICD-10:D24)
行乳腺肿物切除术或病变导管切除术(ICD-9-CM-3:85.2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5 天
日期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天 (手术准备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 □开检查检验单 □上级医师查房 □初步确定诊治方案和特殊检查项目 | □手术医嘱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根据检查检验结果,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住院医师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 □完成术前总结(拟行手术方式、手术关键步骤、术中注意事项等)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含标本处置)、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麻醉同意书或授权委托书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手术安排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外科二或三级护理常规 □饮食: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凝血功能、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乳腺彩超、钼靶摄片 □必要时行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图 | 长期医嘱: □外科护理常规 □二或三级护理 □饮食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术前医嘱: □常规准备明日在/局麻/区域阻滞麻醉/全麻下行 □乳腺肿物切除术/病变导管切除术 □术前禁食水 □药敏试验 □备皮术前禁食4-6小时,禁饮2-4小时 □麻醉前用药(术前30min) |
主要 护理 工作 | □入院介绍 □入院评估 □静脉抽血 □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病人相关检查配合的指导 □执行入院后医嘱 □心理支持 | □健康教育 □饮食:术前禁食、禁饮 □术前沐浴、更衣,取下活动假牙、饰物 □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流程及注意事项 □手术备皮、药敏试验 □术前手术物品准备 □促进睡眠(环境、药物) □心理支持 |
病情变异记录 | □ 无 □ 有,原因: 1. 2. | □ 无 □ 有,原因: 1. 2. |
护士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日期 | 住院第3天(手术日) | 住院第4天 (术后第1日) | 住院第5天 (术后第2日,出院日) | |
术前与术中 | 术后 |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送病人入手术室 □麻醉准备,监测生命体征 □施行手术 □解剖标本,送病理检查 | □麻醉医师完成麻醉记录 □完成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手术记录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情况 | □上级医师查房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必要时进行相关特殊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 □明确是否符合出院标准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通知出入院处 □通知患者及家属 □向患者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如康复计划、返院复诊、后续治疗,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等 □出院小结、诊断证明书及出院须知交予患者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禁食水 临时医嘱: □术前0.5小时使用抗菌药物 □液体治疗 □相应治疗(视情况) | 长期医嘱: □按相应麻醉术后护理 □饮食(禁食水6小时,全麻后) □心电监测6小时(全麻后) 临时医嘱: □酌情镇痛 □观察术后病情变化 □观察创口出血及引流情况 □给予术后饮食指导 □指导并协助术后活动 | 长期医嘱: □二或三级护理(视情况) 临时医嘱: | 临时医嘱: □切口换药(酌情) 出院医嘱: □出院后相关用药 □伤口门诊拆线 |
主要 护理 工作 | □健康教育 □术前更衣 □饮食指导:禁饮、禁食 □指导术前注射麻醉用药后注意事项 □安排陪送病人入手术室 □心理支持 | □术后活动:按相应麻醉采取体位,指导并协助术后活动 □全麻后禁食、禁饮6小时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疼痛护理 □生活护理 □术后饮食指导 □心理支持(病人及家属) | □体位与活动:自主体位 □观察患者情况 □协助生活护理 □心理支持(病人及家属) □康复指导(运动指导、功能锻炼) | □出院指导 □办理出院手续 □复诊时间 □作息、饮食、活动 □服药指导 □日常保健 □清洁卫生 □疾病知识 |
病情变异记录 | □ 无 □ 有,原因: | □ 无 □ 有,原因: | □ 无 □ 有,原因: | □ 无 □ 有,原因: |
护士签名 | ||||
医师 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