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1:09:39
文档

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教学设计

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七年级下册中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的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起始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节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体验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知识内容的认识,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促进学生善于观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分工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发展。二、学情分析学生们通过七年级上册光合作用的实验,已知了淀粉的检验方法、水浴加热的方法。初一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推荐度:
导读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七年级下册中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的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起始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节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体验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知识内容的认识,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促进学生善于观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分工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发展。二、学情分析学生们通过七年级上册光合作用的实验,已知了淀粉的检验方法、水浴加热的方法。初一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七年级下册中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的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起始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节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体验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知识内容的认识,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促进学生善于观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分工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们通过七年级上册光合作用的实验,已知了淀粉的检验方法、水浴加热的方法。初一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但学生程度较低,实验条件较为落后,所以,在本次实验前,完成探究实验中提出问题、制定计划的教学,结余出时间使学生充分利用实验课时间实践。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知道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能力目标:学习设置变量,了解对照实验的一般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

情感目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实施实验计划,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教学难点:实验结果的分析

五、教学准备

实验用具:大烧杯,小烧杯,试管,试管架,量筒,碘液,凉水,热水,刀片,温度计,馒头,纸片。

课前准备:收集唾液。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个别同学:回顾《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一探究实验中,小组所提出的问题、制定的计划,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二)切入主题

1、教师指导观察学生自主实验(全班分3大组),指导学生如实记录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

实验组一:

1号

2号

馒头状况馒头碎屑馒头块
是否加唾液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搅拌不搅拌
温度37度

37度

滴加碘液预测现象不变蓝变蓝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组二:

1号

3号

馒头状况馒头碎屑馒头碎屑
是否加唾液2ml唾液

2ml清水

是否搅拌搅拌搅拌
温度37度

37度

滴加碘液预测现象不变蓝变蓝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组三:

1号

4号

馒头状况馒头碎屑馒头碎屑
是否加唾液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搅拌搅拌
温度37度

60度

滴加碘液预测现象不变蓝变蓝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总结实验结论,反思实验,填写实验报告。

3、学生做完本组实验,若有时间结余,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另外两组实验,充分体验探究实验。

七、板书设计

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实验目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实验步骤:

1号

2号

3号

4号

馒头状况馒头碎屑馒头块馒头碎屑馒头碎屑
是否加唾液2ml唾液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是否搅拌搅拌不搅拌搅拌搅拌
温度37度

37度

37度

60度

滴加碘液预测现象不变蓝变蓝变蓝变蓝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都有关。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实验课,主要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充分的时间来实践,所以教师做到尽量减少说教,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动手。而且,改善了过去实验教学的模式,没有先讲授再验证,给与了学生较大的空间主动探究思考、体验,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真正提高。事实证明,虽然学生可能基础较差,但作为教师不能人为的轻视学生的能力,武断的觉得学生不配得到新式的更好的教学模式。实验课可以让死知识活起来,是生物教学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能使学生达到教学要求的能力情感目标,甚至能对短期成绩的提高很有助益。

文档

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教学设计

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七年级下册中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的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起始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节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体验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知识内容的认识,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促进学生善于观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分工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发展。二、学情分析学生们通过七年级上册光合作用的实验,已知了淀粉的检验方法、水浴加热的方法。初一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