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丁香结 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1:09:17
文档

2.丁香结 教案

2.丁香结【教学目标】1.会写11个生字。识记本课要掌握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3.抓住描写丁香的语句展开想象,深入理解内容,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与体会。4.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结”启发人生思考,并结合实际,谈谈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1.品读文中优美句子,学会从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学生以豁达的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
推荐度:
导读2.丁香结【教学目标】1.会写11个生字。识记本课要掌握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3.抓住描写丁香的语句展开想象,深入理解内容,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与体会。4.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结”启发人生思考,并结合实际,谈谈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1.品读文中优美句子,学会从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学生以豁达的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
2.丁香结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识记本课要掌握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3.抓住描写丁香的语句展开想象,深入理解内容,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与体会。

4.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结”启发人生思考,并结合实际,谈谈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品读文中优美句子,学会从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学生以豁达的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丁香的图片

许多花草树木在文学作品中都被赋予了某种品格,比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中的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品格,给人以励志奋发的激励。“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中菊花被陶渊明比作花中的隐士。“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象征着荣华富贵。同学们能不能再举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花草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了解这花中的含义。

2.教师板书课题,释题。

“丁香结”表面指丁香的花蕾,实际指人生中的很多问题。以此为题,寓意深刻,易引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3.介绍作者。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二、初读课文,自学检测。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参差(cēn cī)  芭蕉(bā)

衣襟(jīn)    妩媚(wǔ)

“薄”是一个多音字,在字典中有三个读音,一个读bó,当“迫近、靠近”讲,组词是日薄西山;还有的当“轻微、少”、“不强壮”、“不厚道”、“看不起”等意思,组词是“广种薄收”、“单薄”、“轻薄”、“厚古薄今”等;另一个读bò,组词是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还有一个读音是báo,表示感情冷淡、不浓、不肥沃等意思。课文中读bó。

(2)指导易混淆的字。

“幽”是半包围结构,外面是“山”,里面是两个“幺”。

“案”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安”,下面是“木”。

“薄”要与“簿”相互比较,可以通过组词的形式来辨析,“薄”组词是“薄饼”,“簿”组词是“练习簿”。

(3)理解词语。

幽雅:幽静而雅致。

笨拙:反应迟钝,手脚不灵活。

单薄:指身体瘦弱;不强壮。

愁怨:忧愁怨恨。

断断续续:不连续的。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课件出示:

(1)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2)颜色:紫色、白色;(3)气味:淡淡的优雅的甜香;(4)姿态(视觉、嗅觉)。

2.理清课文记叙顺序。

思考: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形状、颜色等描写了丁香花。(主体是写丁香花的外形)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以及由丁香结谈感受。(主体是写作者由丁香结引发的感悟)

四、总结感悟,布置作业。

1.组织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2.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生字新词,朗读了课文,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分了文章的层次。学完这节课,大家是不是也喜欢上了作者笔下的丁香?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丁香花的?作者又从丁香结中生发了怎样独特的感悟?下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

3.抄写、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检查词语的理解掌握情况。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吗?

课件出示:一、赏花  二、悟花

3.导入新课。课文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丁香花”来写的,丁香花一直是作者心中的“花”,接下来请走进“赏花”环节,感受一下花的美,体会一下丁香花的独特魅力。

二、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一)学习“赏花”,发挥想象,体会花的美丽。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描写花美的语句,并发挥想象,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画的句子相机进行指导。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一边朗读语句,一边展开丰富想象。

指导学生想象:丁香花像什么呢?给你什么感觉呢?你喜欢哪个字,或者词语呢?

出示丁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

(2)交流学生的想象和感受。

生:“星星般”写出丁香花的小、可爱,就如同星星一般顽皮,真惹人喜爱!

生:“窥”这个字太生动传神了,写出了丁香花的活泼可爱,也说明了丁香花的小,不大引人注意,总而言之,是充满活力的!

生:“缀满”说明了丁香花的数量多,充满了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让人看了以后感到一种振奋!

老师相机出示语句。

(3)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发挥想象。

“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又是一种怎样的香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想象,谈谈你的理解。

(4)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

生:丁香花有白有紫,总是朦朦胧胧的,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在这仙境中,怎能不让人展开神奇般的想象呢?想到了嫦娥与玉兔,想到了蓬莱岛……

生:说丁香花的香啊,真的很神奇!不是桂花香的那般浓烈,又不是迎春花的那般单薄,它香得比较特别,只要用鼻子一嗅,那香味就飘出来了。更别具一格的是,香味中还伴有甜甜的感觉,真美!

(5)出示句子: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感情朗读,在读中想象画面,感受丁香花的独特韵味。

“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你是如何理解的?

2.作者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结合课文,圈画出关键词,总结归纳)

小结:灵动幽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

(二)理解“悟花”,发挥想象,感悟主题内涵。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丁香花成为“丁香结”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1)发挥想象,找出原因。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2)谈谈这样写的妙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地写出丁香花的花苞的样子,自然过渡到写“丁香结”,与上下文浑然一体。

2.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由古诗句展开想象,想一想古诗中“丁香结”常常表达什么?

(1)学生阅读古诗句,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2)由古诗句展开想象,谈谈理解。

生:作者先写芭蕉不明白丁香花的心思,接下来通过一幅画面告诉人们答案:“丁香空结雨中愁”!这画面中有雨,有多愁善感的雨,这不就写出丁香花的怨愁与理不清的思绪吗?

(3)明白作者将丁香花与细雨迷蒙连在一起写的妙处。

通过写丁香花和细雨迷蒙的画面,说明丁香花有许许多多的愁怨,许许多多理不清的忧愁。作者仅仅在写丁香花吗?

不,是借花抒情,借丁香花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怨,抒发自己内心无限的忧愁。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3.作者不仅仅借花抒情,而且借花喻理,在丁香花里,作者又有什么生活感悟呢?请找出来读一读。

(1)自由朗读,轻声说一说你的理解。

(2)交流:阅读这一段话,你获得了哪些生活感悟呢?

生:人生就在愁怨中,不要因为愁,忘却了生活的味道,可以这样说:没有了愁怨,生活本身就不完美!

生:人生中离不开愁怨,但不能一味地愁怨,只要我们找到生活的快乐,就会打开心结,让自己快乐起来。怎样才能打开人生中的心结呢?就是要有豁达胸怀!

生:我觉得人生中的愁怨固然有,但这只是生活里的一个小插曲!只要我们有梦想,一切小小的结终将会打开的,因此不要忧愁!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教师总结。

丁香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驰骋了作者的想象,带我们欣赏了不同地方的丁香的美,让我们感受到了丁香给作者带来的欢愉。丁香结象征生活中化解不开的烦恼、愁怨,结是解不完的,人生问题也是解不完的,生命给了你芬芳,同时也给了你幽怨的“丁香结”。

2.联系生活实际深化主题。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是一种常态。我们应该正视生活中的问题,把它们看作生活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结”: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解不开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背诵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2.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

【板书设计】

丁香结

赏丁香花——悟丁香结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一是通过阅读描写丁香花的语句,展开丰富的想象,从想象中感悟出丁香花的美,感悟出丁香花无比旺盛的生命力。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字词、修辞手法等进行分析、感悟;二是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与意境,接着抓住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深入理解,畅谈自己的体会,并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的主旨,从而明白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结”这一深层次的含义。

文档

2.丁香结 教案

2.丁香结【教学目标】1.会写11个生字。识记本课要掌握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3.抓住描写丁香的语句展开想象,深入理解内容,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与体会。4.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结”启发人生思考,并结合实际,谈谈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1.品读文中优美句子,学会从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学生以豁达的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