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使用,为了使之真正面向学生,走向课堂,用于教学,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师综合应用素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让每位教师熟练地应用远程教育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将于本学期进一步对全体教师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师资培训,特拟订以下培训计划。
一、培训内容
1、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深化对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意义的理解。
2、 如何利用远程教育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3、学习搜索、下载所需要的教育资源。
4、怎样利用自、制或下载的课件上课。
5、网络资料的正确使用。
6、远程教育与各学科整合的研究学习。
7、收看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课程改革、示范课例)
二、培训时间:
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每学期各教研组集中活动3次以上,每学期全体教师集中一次以上时间进行收看、学习、交流和应用。
三、培训方式:
根据我校的实际,本学年重要采用集中学习、分组练习,个别辅导等方法。
四、主要工作及目标
1、抓好教师培训工作,要求每位教师都能熟练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主要习研究学科教育怎样与远程教育整合;学习搜索、下载所需要的教育资源,怎样利用自制或下载课件上课。
2、在供电正常的前提下,每位教师每星期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次数不低于1课时。
3、开展与远程教育有关的教研活动不低于2次。以提高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效益。各科组每两至三个星期利用科组活动时间收看远程教育资源 。
4、开展一次利用远程教育设备进行课堂教学的竞赛,借此提高教师使用本套设备的兴趣与水平。
5、每位教师在本学年内都要拿出一篇以上与远程教育有关的论文或心得体会。我们的目的是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让大家能够及时总结经验或教训,发现新问题,探讨新方
五、根据、省、市、县的有关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把远程教育办成惠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好事实事。根据不同对象,紧紧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把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为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统筹协调,资源共享的原则,尽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坚持因地制宜,重实际、讲实用、求实效、以点带面的原则,抓好“村校共建互动”和“远程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工作。
远程教育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教育要与时俱进,现代远程教育是中小学教育工程的组成部分,是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需要,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更好的推动教育信息和教育大众化。为了配合国家西部远程教育项目实施,按照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计划:
一、培训工作原则
1、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本培训范围是学校全体教职工。
2、培训工作要切合教师的生活和教学环境,培训内容和形式要有针对性,解决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重点是使用和应用培训。
3、强化具体操作培训,将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践活动中。
4、培训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激发教师的参与兴趣。
5、培训时间安排要结合学校的实际,科学合理。做到既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又能保证培训时间和效果。
二、培训组织管理
充分发挥学校校长的作用。在校长的引领下建立培训实施、考核部门,且分工职责明确;制订切实可行的针对全体教师和分层次培训,建立考勤、考核、激励、培训档案管理等健全的制度和措施,并着重抓好各环节的落实。
三、培训方式
1、专家引领。依靠本学校骨干教师开展校内培训工作。要加强校内骨干教师的自身继续培训,倡导老中青、各个学科教师兼顾,全面培训。
2、经验交流。教师培训知识和技术的运用交流,要采用听课、评课等形式开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学校之间的交流,要通过上公开课、开研讨会等形式进行沟通,协作发展。鼓励教师参与教学设计方面的交流和竞赛,激发教师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教学案例的兴趣,要通过集体备课、相互传阅等交流形式共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进步。通过组织校内交流研讨会来推广先进的培训、教学应用等经验和方法,以点推片、以片带面逐步发展。
3、个人自学。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适当安排自学任务,引导教师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的中不断创新和发展。通过对理论文章、书籍、他人教学设计的阅读和反思,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引入自己的教学当中;搜寻互联网和卫星资源中先进的教学经验、方法及教育教学资源,在自己的教学实际活动中合理、灵活地加以运用,形成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就某一主题进行论述,形成论文;就某一课件进行改进,就课本某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形成教学案例。通过交流、发表提供他人参考借鉴。
4、课题带动。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十五”期间科研课题,引导较多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达到培训、学习、运用的目的,形成比较完整的有推广价值的实践教学经验。
四、培训形式设计
1、培训主题内容的确立要有针对性,切合教师的年龄、知识技能结构、学科特点。选择学校全员集中培训,分学科组、分年级组培训,个别辅导等形式。
2、培训计划的制订要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遵循培训知识、技能的连贯性、循序渐进等原则,切实可行。
五、是要按照教学大纲,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计划要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队伍的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用信息化手段带动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一支新型的劳动者和管理者,建立一批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人才队伍和远程教育设备操作队伍,使远程教育设备用得上,效益好,确保远程教育抓出特色,成效明显。
远程教育校本培训计划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十六”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以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创建新型的教师队伍为目标,积极探索和建立远程教育培训、管理、使用和评价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按照要求,切实提高对远程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职责,按照统一部署、分级管理、分级负责,把远程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使远程教育设备安得下,能使用,效益好,确保远程教育抓出特色,成效明显。同时要进一步做好远程教育乡土课件和教学资源的及时利用,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
三、加强培训师资及管理队伍建设,逐步建立素质优良的师资和管理队伍,选专人担任管理人员,实现专门储备,定向培养,动态管理。
四、有计划地开展培训活动;按照保证质量的原则,根据不同对象,把提高教师的远程教育项目应用能力作为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统筹协调,资源共享的原则,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学习培训和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尽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
五、做好校本培训计划安排。
学校安排骨干教师具体负责远教日常管理、应用培训工作。每月结合卫星资源开展对各学科教师进行基于远教设备平台的应用能力培训。各学科教师要人人都会使用远教设备上课、备课。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多种形式的竞赛评比活动,促进师生应用,使教育资源真正走进课堂、面向学生、用于教学。结合教研活动,及时总结和推广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应用与实践,开展教学设计、课堂应用、资源应用等一系列的活动。
六、学校将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纳入对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考核,形成激励机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