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 |||||
实验项目名称 | 三角形程序白盒测试 | |||||
实验时间 (日期及节次) | ||||||
专业 | 学生所在学院 | |||||
年级 | 学号 | |||||
姓名 | 指导教师 | |||||
实验室名称 | ||||||
实验成绩 | 预习情况 | 操作技术 | 实验报告 | 附加:综合创新能力 | 实验 综合成绩 | |
教师签字 |
黑龙江大学教务处
测试计划(GB8567——88)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掌握软件测试技术中白盒测试方法;
掌握如何进行单元测试。
1.2背景
说明:
a.Windows XP,VC++;
b.阅读客户的需求说明文档;
1.3定义
a:三角型的第一条边
b:三角型的第二条边
c:三角型的第三条边
普通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有任意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的三角形
1.4参考资料
1.《软件测试教程》.宫云战.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9月
2.《软件测试技术》.曲朝阳.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年8月
2计划
2.1软件说明
输入三个整数 a , b , c 分别作为三边的边长构成三角形.通过程序判定所构成的三角形的类型,当此三角形为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时,分别作计算:
(1)整数 (2)三个数 (3)非零数
(4)正数 (5)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6)等腰 (7)等边
如果 a , b , c 满足条件( 1 ) ~ ( 4 ),则输出下列四种情况之一:
如果不满足条件(5),则程序输出为 " 非三角形 " .
如果三条边相等即满足条件(7),则程序输出为 " 等边三角形 " .
如果只有两条边相等,即满足条件(6),则程序输出为 " 等腰三角形 " .
如果三条边都不相等,则程序输出为 " 一般三角形 "
2.2测试内容
测试内容:
1.import java.util.Scanner;
2.public class abc {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String str1 = "";
5. String str2 = "";
6. String str3 = "";
7. int a, b, c;
8.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9. 请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以空格换行:\\n");
10 str1 = input.next();
11. str2 = input.next();
12 str3 = input.next();
13. if (str1.matches("\\\\d+") && str2.matches("\\\\d+")
14 && str3.matches("\\\\d+")) {
15 a = Integer.parseInt(str1);
16 b = Integer.parseInt(str2);
17 c = Integer.parseInt(str3);
18 if (a + b > c && a + c > b && b + c > a) {
19 if (a == b || a == c || b == c) {
20 if (b == c && a == c)
21 等边三角形\\n");
22 else
23 等腰三角形\\n");
24 } else
25 一般三角形\\n");
26 } else {
27 不构成三角形\\n");
28 }
29 } else {
30 请输入整型数字");
31 }
32 }
33 }
2.3测试1
2.3.1进度安排
预计3天测试完毕;
2.3.2条件
Windows XP,VC++;
2.3.3测试资料
a.《软件测试教程》.宫云战.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9月
b.《软件测试技术》.曲朝阳.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年8月
2.3.4测试培训
《软件测试》第4章 白盒测试及其用例的设计
3测试设计说明
3.1测试1
此项测试采用白盒测试方法来测试该功能
3.1.1控制
程序流程图如下:
数据流图如下:
环域复杂度:5(4个判定条件)
路径1:13,18,19,20,21,33;
路径2:13,18,19,20,23,33;
路径3:13,18,19,25,33;
路径4:13,18,27,33;
路径5:13,30,33
3.1.2输入
测试用例:
编号 输入的a,b,c值 预期输出
1 等边三角形
2a=3,b=3,c=4; 等腰三角形
3 a=3,b=4,c=5; 一般三角形
4 a=1,b=2,c=3 不构成三角形
5 a=asb,b=2,b=4 类型不是数字
3.1.3过程
此程序经过编译链接后无错误提示,即可运行,手动输入上面各组数据,观察结果
4评价准则
4.1范围
此次测试利用白盒测试中的路径测试方法建立了测试用例,虽然覆盖了所有的路径,但是没有覆盖所有的语句。
4.2数据整理
手工方式
4.3尺度
输出合理,测试输出结果与预期输出结果相同并无偏差。
测试分析报告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掌握软件测试技术中白盒测试方法;
掌握如何进行单元测试。
1.2背景
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及三角形相关性质。
Windows xp;
Mirosoft word
1.3定义
测试用例的定义:测试用例是为特定的目的而设计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的结果。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是针对被测单元内部是如何进行工作的测试
单元测试是对程序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
1.4参考资料
ppt课件;
软件测试实验大纲;
2测试概要
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每一项测试的标识符及其测试内容,并指明实际进行的测试工作内容与测试计划中预先设计的内容之间的差别,说明作出这种改变的原因。
测试用例 | 输入的a,b,c值 | 预期输出 |
Test1 | a=3,b=3,c=3 | 等边三角形 |
Test2 | a=3,b=3,c=4 | 等腰三角形 |
Test3 | a=3,b=4,c=5 | 一般三角形 |
Test4 | a=1,b=2,c=3 | 不够成三角形 |
Test5 | a=asd,b=2,c=2 | 类型不是数字 |
3测试结果及发现
3.1测试1(标识符)
把本项测试中实际得到的动态输出(包括内部生成数据输出)结果同对于动态输出的要求进行比较,陈述其中的各项发现。
4对软件功能的结论
4.1功能1(标识符)
4.1.1能力
简述该项功能,说明为满足此项功能而设计的软件能力以及经过一项或多项测试已证实的能力。
若满足输入条件,可准确判断出其三条边围成的是否构成三角形,若构成又是什么三角形(等边,等腰,一般)。
4.1.2
说明测试数据值的范围(包括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列出就这项功能而言,测试期间在该软件中查出的缺陷、局限性。
对于输入有一定:输入的必须是整数,且必须是三个数;否则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