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编号:3
辅导教师: | 辅导时间:2010年10月22日 | ||||
教师类别: | 班主任(√ ) | 科任教师( ) | 心理教师( ) | ||
其他: | |||||
辅导形式: | 倾听( ) | 交谈( √ ) | 鼓励(√ ) | ||
其他: | |||||
个 案 基 本 情 况 | 姓 名 | 韦某 | |||
年 龄 | 8岁 | ||||
性 别 | 男 | ||||
个 案 分 析 缘 由
| 乖巧,能说会道,对人热情,喜欢帮老师干活,但容易激动,脾气暴躁。贪吃贪玩,不吃半点亏。学习怕困难。 | ||||
个 案 分 析 思 考 | 个人因素:性格放纵,不受约束,性情变化无常为其行为不良的主因.其聪明机灵,善于察言观色又使之显得狡猾善辩,不承认,不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 家庭因素: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缺少家庭温暖,缺少正确细心的引导和良好的表率作用。 学校因素:对案主未能跟踪教育,老师之间未能达成共识,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案主对大多学科已失去兴趣。 | ||||
个 案 辅 导 方 法
| 1、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利用上课及课余时间,多与案主接触沟通。上课时,尽量多提问他,多给他表现和发言的机会,并对他进行适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做,一来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二来帮他树立自信心。下课后,还经常与他聊天,利用他喜欢帮老师做事的特点,找一些事给他干。在密切的接触过程中,我遵循一条原则:在帮教关系中,无论是认识还是情感,我都是以忠诚,真挚的态度对待他,树立个人的完整性和可信赖性.使自己成为受教育者喜欢的人,成为对受教育者有吸引力的人,消除案主的敌意和戒心,理解老师的善意,这是帮教问题学生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系统脱敏训练:通过导入式或自我想象的方式让案主去想象犯错误后的后果,这样多次的反复后,自觉地对自己的言行加以控制,降低犯错率。 3、提供学习榜样:提供可模仿的老师,同学的榜样示范来增强行为的认知。如把案主跟优秀学生编在一起坐,编在一个学习活动小组。 激励法: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观点,学生的任何行为都可通过一定的强化物来塑造。在辅导中,我用奖棒等方法,只要案主能按教师的规定去做,就能获得教师的一次特殊奖励。 换位思维法:这种方法是我在实施整个帮教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也是最主要,最见效的方法之一.换位思维——就是站在别人的位置想问题。例如,当你发脾气打同学,扔同学的东西时,你要站在那同学的位置上,想想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换个角度想问题——就是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想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例如老师的批评,表面上看是一件很没面子的坏事,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想:这是老师在关注着我,说明老师对我的关心,别的同学上课也开小差,老师都没注意他呢。 | ||||
辅 导 感 悟
|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精心辅导,问题学生韦某在行为表现上出现了极大的好转,现在,他在课堂上基本能安静下来听老师讲课,有时还能积极举手发言,打架,盗窃等行为也基本得以控制,可以看得出来,案主已有改正的决心,在平时的言行中能努力克制自己,这是非常可喜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