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二语文必修5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1:11:51
文档

高二语文必修5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二单元测试题2012.10.13第Ⅰ卷(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阴翳(yì)熨帖(yù)坳堂(ào)按捺不住(nà)B.星宿(xiǔ)鹤汀(tīng)  惊吓(hè)睥睨一切(pìnì)C.咀嚼(jué)蕴藉(jí)岑寂(cén)清沁肺腑(qìn)D.迤逦(yǐlǐ)投奔(bēn)巷道(xiàng)安然无恙(yà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碎琼乱玉共商国事唉声叹气飘零B、舸舰迷津神明庇佑锣鼓喧
推荐度:
导读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二单元测试题2012.10.13第Ⅰ卷(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阴翳(yì)熨帖(yù)坳堂(ào)按捺不住(nà)B.星宿(xiǔ)鹤汀(tīng)  惊吓(hè)睥睨一切(pìnì)C.咀嚼(jué)蕴藉(jí)岑寂(cén)清沁肺腑(qìn)D.迤逦(yǐlǐ)投奔(bēn)巷道(xiàng)安然无恙(yà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碎琼乱玉共商国事唉声叹气飘零B、舸舰迷津神明庇佑锣鼓喧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2012.10.13

第Ⅰ卷(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阴翳(yì)     熨帖(yù)     坳堂(ào)     按捺不住(nà)

B.星宿(xiǔ )     鹤汀(tīng)    惊吓(hè)     睥睨一切(pì nì)

C.咀嚼(jué)    蕴藉(jí)       岑寂(cén)       清沁肺腑(qìn)

D.迤逦(yǐ lǐ)  投奔(bēn)    巷道(xiàng)    安然无恙(yà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碎琼乱玉     共商国事   唉声叹气   飘零

B、舸舰迷津   神明庇佑    锣鼓喧阒    陨首

C、和盘托出    黄梁一梦      得鱼忘筌     尺牍

D、融会贯通   战战兢兢    变本加厉     通宵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的是(   )

A.用别别扭扭的形式、弯弯绕绕的文字将本来明明白白的道理“艰深化”,这种学风不足为训。

B.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我们每个人都应厉行节约,锱铢必较,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粮。 

C.这两位神交已久的学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安排的学术会议上萍水相逢之后,又只能各奔东西了。

D.寒蝉与小灰雀不置可否地讥笑鲲鹏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或檀树的树枝,就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你听说过山寨手机、山寨明星、山寨春晚吧,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近郊的金河镇还出现了山寨派出所,这不得不让你不痛惜他们的才能没有用在可以为社会作贡献的地方。

B.郑州市规划局副逯军近日一语惊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质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百姓说话?”此语甫出,即引起了网民的争议如潮。

C.辽宁的张剑刺死了闯入他家进行暴力拆迁的人,湖北的刺死了强迫她提供异性洗浴服务的干部。这一连串事件激起了对“正当防卫”这个法律名词的热烈讨论。

D.设置交通技术电子监控设备测速却不公开位置,容易形成设置执法陷阱行为出现,助长执罚经济现象的盛行。

5.下列对文学知识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作用。

B.《水浒》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斗争的著名长篇小说,明朝施耐庵著。最早的本子为一百回本,名《忠义水浒传一百卷》,后简称《水浒传》。清初学者金圣叹删编成七十一回本,名《水浒》。

C.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中有风格、有艺术个性的作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文笔清丽,语言清新活泼。《边城》、《湘行散记》最具代表。

D.契诃夫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小说《变色龙》、《套中人》《樱桃园》都很著名,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称。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汉字的魅力优于拼音文字

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世界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圈,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圈,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四大文明。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他文化发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对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

但是,由于汉字本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发展前景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但肯定的一点是,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顾和耐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简洁明晰的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度时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就会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史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早。

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国平原,传播至东方的朝鲜、日本,南方的越南,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文化。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的“真名”,称自创的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

但在过去的近百年里,世界潮流曾经缩小了“汉字文化圈”,就连、鲁迅等也曾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但事实并非如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字改革——实施拼音文字的作用只不过是充当了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韩国在文字上曾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许多韩国专家指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英才哲学和思想的贫困,今天的经济危机,就是韩国半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导致韩国社会出现大量文盲。所以,韩国开始反思,于1991年11月和1994年9月在汉城先后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并且成立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日本也是如此,它曾减少了可识的汉字字数,但现在又增加了。

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21世纪人类的高度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根基,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的最佳媒介。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达到彼此理解、彼此认同和彼此融合。

6.从全文看,对“汉字文化圈”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汉字文化圈”是在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文明中产生的,它的诞生并不是与其他文化圈交流的结果。

B.“汉字文化圈”是指通过使用汉字进行交流的文化圈,21世纪的今天,汉字的使用人数正在逐步增长。

C.“汉字文化圈”是所有会使用汉字的文化人的圈子,而不同于音乐人的“娱乐圈”、政客们的“政治圈”。

D.“汉字文化圈”是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而逐渐形成的,汉字文明影响之处,都是“汉字文化圈”的一部分。

7.对“汉字具有独特魅力”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汉字是表意文字,因此,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实现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畅通无阻的沟通与交流。

B.汉字的表记法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

C.汉字承载着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文明与文化底蕴,抛弃汉字,就可能出现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

D.在四大文明之中,只有中国圈文明几乎未与其他三大文明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

8.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汉字有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等缺陷,它的发展前景曾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

B.世界潮流缩小了“汉字文化圈”,所以、鲁迅等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

C.回顾和审视汉字走过的历程,包括汉字发展史、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和汉字印刷的发展史说明汉字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D.中国推行汉语拼音的实践,韩国日本对汉字的态度变化,说明汉字文化圈有必要并开始重新认识汉字的魅力。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1,3,5

李时勉,名懋,安福人。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成祖决计都北京,时方招徕远人。而时勉言营建之非,及远国入贡人不宜使群居辇下。忤帝意。已,观其他说,多中时病,抵之地;复取视者再,卒多施行。

洪熙元年复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胁折者三,曳出几死。明日,改交阯道御史,命日虑一囚,言一事。章三上,乃下锦衣卫狱。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

宣帝即位已逾年,或言时勉得罪先帝状。帝震怒,命使者:“缚以来,朕亲鞫,必杀之。”已,又令王指挥即缚斩西市。毋入见。王指挥出端西旁门,而前使者已缚时勉从端东旁门入,不相值。帝遥见骂曰:“尔小臣取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时勉叩头曰:“臣言谅暗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帝闻言,色稍霁。帝令尽陈之。对曰:“臣惶惧不能悉记。”帝意益解,曰:“是第难言耳,草安在?”对曰:“焚之矣。”帝乃太息,称时勉忠,立赦之,复官侍读。比王指挥诣狱还,则时勉已袭冠带立阶前矣。

初,时勉请改建国学。帝命王振往视,时勉待振无加礼。振衔之,廉其短,无所得。时勉尝芟彝伦堂树旁枝,振遂言时勉擅伐官树入家。取中旨,与司业赵琬、掌馔金鉴并枷国子监前。方盛署,枷三日不解。监生李贵等千余人诣阙乞货,呼声彻殿庭。 助教李继请解于会昌侯孙忠。忠,皇太后父也。忠生日,太后使人赐忠家。忠附奏太后,太后为言这帝。帝初不知也,立释之。继不拘栓柙,时勉尝规切之。继不能尽用,然心感时勉言,至是竟得其助。

九年,帝视学。时勉进讲《尚书》,辞旨清朗。帝悦,赐予有加。连疏乞致仕,不允。十二年春乃得请。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时勉为祭酒六年,训励甚切。崇廉耳,抑奔竞,别贤否,示劝惩。诸生贫不能婚葬者,节省餐钱为赡给。督令读书,灯火达旦,吟诵声不绝,人才盛于昔时。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朕亲鞫,必杀之        鞫:审问

    B.不相值        值:逢着

    C.比王指挥诣狱还        比:等到

    D.李贵等千余人诣阙乞贷    贷:推卸

1,3,5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命武士扑以金        家叔以余贫苦

    B.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太后为言之帝能        则芥为之舟

D.候舟发乃去        今君乃亡赵走燕

11.下列句子全都表现李时勉“性刚鲠”的一组是(    )

①时勉言营建之非,及远国人贡人不宜使群居辇下

②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

③命日虑一囚,言一事

④比王指挥诣狱还,则时勉已袭冠带立阶前矣

⑤帝命王振往视,时勉待振无加礼

⑥诸生贫不能婚葬者,节省餐钱为赡给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12.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时勉侍春几代君王,始终以下天为己任,敢于直言进谏,尽管遭受多种打击,却始终不改初衷。

B.李时勉被王振诬陷,是他的同事李继向太后的父亲孙忠求助,太后告诉皇帝相相,李时勉才得以释放。

C.李时勉在替皇帝讲学后,得到皇帝的赞赏。于是他多次上疏希望能换一个官职,但皇帝却始终没有答应。

D.李时勉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对学生既要求严格又关心体贴,赢得学生的尊敬,培养的人才超过以前。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及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

(2)振衔之,廉其短,无所得。

(3)愿陛下矜悯愚诚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陈情表》)

14、将下列名句名段补写完整。(共6分,每小题1分)

(1)            ,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           。

(2)            ,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             !

(3)          ,龙光射牛斗之墟;         ,            。

(4)          ,烟光凝而暮山紫。         ,访风景于崇阿。

(5)        ,         !但以刘日薄西山,        ,         ,朝不虑夕。

(6)         ,晚有儿息。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①。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①煮白石:《神仙传》中的典故,“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 ,这里借指全椒山道士生活清苦。

(1)仔细品味这首诗,说说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诗中最凝练传神的两个字是“冷”和“空”,请你说明理由。(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9题。(20分)

感受凤凰      

谢德才

①迈步穿行在凤凰古城曲曲弯弯、朦胧幽幽的深巷,但见经过岁月洗礼的青石板路浓着幽幽的冷光,脚踏上去的瞬间,感觉到稍许滑动,让我仿佛踩在了沉重的历史书页上。

20090506

②那天晚上,我住在沱江边吊脚楼的“翠翠楼”里。说来真是幸运,我所住的“翠翠楼”竟然是古城中最为古朴的吊脚楼之一。房间极为简单,除了一张安放行李的凳子外,就三张木床,推开木格子窗户,一股湿润的沱江的气味便涌入房间。此时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脚下、木板的下面就是沱江水,而我今夜就要枕着沱江入眠。

③我站在窗口,阅读着那些生长在江边密密麻麻的吊脚楼,灰暗的表面,纤细的结构,巧夺天工的设计。吊脚楼像士兵组成的方阵,由高到低一字排开,就像凤凰的女子,作风豪放,外形纤柔,内心善良。这些作为凤凰古城骄傲的吊脚楼,曾在的歌里被反复吟唱,曾是苗族和土家族的姑娘们倾诉心事的闺房,也是小伙子放飞梦想的地方。吊脚楼里无比宁静,而沱江上依然有渡船,有浆声灯影,不远处横卧江面的虹桥上彩灯闪烁,想必是有许多人在那儿饮酒品茶,谈古论今吧。我顺着一个女孩的指点,从一架木梯下到吊脚楼底下冲浴。洗后,拖一双鞋,搬一张凳坐到门口的街巷边,与这里人谈起对这条街的感觉,对“翠翠楼”这座百年吊脚楼的一些思考,还说到沈从文的小说与人生……

④入夜,我很久无法入眠。闭上眼,浮现出关于凤凰的一些遥想;睁开眼,看到的是被烟熏火燎的木板壁的吊脚楼。夜渐渐深了,仅听见楼外的沱江水沙沙作响,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直到苗族姑娘用歌喉唱开黎明才醒。那是《边城》里那水面浮起灵魂的歌声?是那撩拨翠翠少女情怀的歌声?那歌声韵味十足,给凤凰的清晨平添了一些情致。⑤凤凰是一个人文气息很浓的地方。精致的楹联,飘逸的画卷,灵动的刺绣俯拾皆是。“翠翠楼”里便满屋挂着裱好的字,相当漂亮。只是地气甚潮,那潮湿一直沿着木墙爬上来,给字幅下端涂上鲜黄青绿的印痕。也许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纸上的字已经被绿霉吞噬,而有些东西却还留存。沈从文写字的稿纸已经残缺,他的故事,他的气息却如门外的沱江一样依旧流淌。

⑥如果你是独自一人去凤凰,又假如你还是单身,你会感到寂寞,真心渴望遇到心中的“翠翠”;假如你不是单身,你就会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带自己的那位同去,分享那里的宁静。所以,到凤凰你最好与你的另一半同去,脸上会自然流露出一种深藏已久的喜悦,你们会思想更纯,心靠得更近,手握得更紧,更爱对方,会深深感受到河水的浪漫,感受到脚底下这片土地的肥沃、厚实与博大。

⑦常常有人去了凤凰城就舍不得走了,于是就在这儿干起自己的事业,其实主要为了享受这里的生活。很多远方人去了凤凰,都愿意到虹桥上去散步、谈心,让很多人产生对凤凰的另一种理解:多姿多彩、魅罚无穷的凤凰,她古老而不俗,至今仍充满着崭新的活力;她灵秀而有韵致,处处显出现独有的风味与情愫。她美得让人揪习,阅读她的千年史,许多带有血泪历史的故事让人扼腕;阅读沈从文先生的作品,许多伤心的爱情故事让这座城市变得凄美。

⑧细雨漾漾中,当我乘上中巴车回家时,隐约听到“翠翠”的那一句话:“明天你还会来吗?”

16.在凤凰古城,作者感受到了它哪几方面的魅力?(6分)

17.结合全文,赏析文章末段画线句的丰富含义。(5分)

18.选文第七自然段用“她”来指称凤凰古城,请结合上下文,说明作者采用这一指称的作用或效果。(3分)

19.在美丽的凤凰古城,可写的东西很多,作者为什么重点写在沱江边的“翠翠楼”?请结合文意做出分析。(6分)

六、(10分)

20.下面一则稿约四处画线部分中有两处语言表达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4分)

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论文。为丰富内容,提高质量,特向广大作者征稿。要求:观点鲜明,不超过8000字,逻辑清楚,格式正确①。                                        

来搞一经采用,即奉薄酬②。来稿一律不退,三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敬请广大作者赐稿③。

来稿请寄:×× 市××路××号 《×××》编辑部×××敬启④   邮编:××××                                         

                                             《×××》编辑部

                                            ××××年×月×日

(1).错误之处:                 (2).修改:

21.根据所给句子,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使之与前后句的内容、句式相应。(6分)

大气者的人生,没有沉沦,没有畏缩。纵使风吹浪打,仍能“胜似闲庭信步”; 纵使身陷重围,仍能“我自岿然不动”;                  ,                      。

大气者的人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面对箪食瓢饮,颜回不改其乐;面对封官拜爵,关羽不为所动;                   ,                                。

七、作文(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

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 必须写议论文。(2) 不少于800字。(3)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二单元测试题答题卷  2012.10.13

班级                     姓名                 

一——三(36分)

题号123456合计
答案
题号89101112
答案
四、(24分)

13.(10分)

(1)译文:                                                                    

                                。(4分)

(2)译文:                                                                    

                                 。(3分)

(3)译文:                                                                    

                                 。(3分)

14. (共6分,每小题1分)

(1)                 ,                     ,                       。

(2)                       ,                        !

(3)                  ,                   ,                       。

(4)                      。                          。

(5)               ,              !               ,                。

(6)               ,               ,                。

15.(1) 答:                                                                         

                                                                                   

                                                                。(4分)

(2)答:                                                                         

                                                                                  

                                                               。(4分)

五、(20分)

16、答:                                                                          

                                                                。(6分)

17、答:                                                                         

                                                                                 

                                                                。(5分)

18、答:                                                                          

                                                               。(3分)

19、答:                                                                          

                                                                                  

                                                                。(6分)

六、(10分)

20、(1)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1、根据所给句子,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使之与前后句的内容、句式相应。(6分)

大气者的人生,没有沉沦,没有畏缩。纵使风吹浪打,仍能“胜似闲庭信步”; 纵使身陷重围,仍能“我自岿然不动”;                  ,                      。

大气者的人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面对箪食瓢饮,颜回不改其乐;面对封官 拜 爵,关羽不为所动;                   ,                                。

七、作文(60分)

200
400
600
800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2012.10.13

一、(每小题3,共15分)

1、A  (星宿xiù  惊吓xià  蕴藉jiè   投奔bèn  巷道hàng)

2、D (共商国是  舸舰弥津   锣鼓喧阗   黄粱一梦   尺牍)

3.A (A项,训:法则。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B项,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C项,指人在相互不认识情况下的偶遇。D项,“不置可否”,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此处可用“不屑一顾”。)

4.C (A ,否定不当 去掉“痛惜”前的“不”。B,杂糅,应为“引起了网民的如潮争议”或“此语甫出,网民争议如潮”。D,“形成”与“行为出现”搭配不当,将“形成”改为“造成”或 “诱发”、“导致”。)

5. D (《樱桃园》是戏剧)

二、(每小题3,共9分)

6.D(B项与C项断章取义,文中以韩国抛弃汉字的事件作为“世界潮流曾缩小了‘汉字文化圈’”的例证,这说明韩国应是“汉字文化圈”的一部分,但并非所有的韩国人都必须会汉字。因此,B项错误。A项应该是“汉字”而不是“汉字文化圈”故错。)

7.A(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的理解及推断信息的能力。A项可在第二段找到答案;B项可从第四段首句找到答案;C项是对文意的整合,由第二段的末句和第四段讲述韩国社会抛弃汉字的事实推断出C项正确;A项是对文章最后一句的理解,错在忽略了运用汉字乐沟通的前提——知晓汉字的共通意思。)

8.B(世界潮流只是曾经“缩小了”、现在则是扩大了汉字文化圈,而且这也不是毛鲁主张的原因)

三、(每小题3,共12分)

9.D(贷:宽免,饶恕)

10.B(都是介词,对、对于;A项介词,用/介词,因为;C项介词,替/动词,做;D项副词,才/副词,竟然)

11.A(排除③④⑥。③是皇帝对李时勉的要求④是李时勉官复原职⑥是李时勉对待学生爱护帮助)

12.C(“致仕”是辞官,即告老还乡,不是更换职位)

四、(共24分)

13.(1)你一个小小臣子竟然敢抵触先帝!你的奏疏中说了什么?赶快说出来。(重点:触、疏、何语、趣)

(2)王振对他怀恨在心,查访(搜寻)他的缺点(短处、不足),一无所得。(重点:衔、廉、短)

(3)希望陛下能怜惜我愚昧至诚的心意,准许我这点微小的愿望,希望(或许)祖母刘氏能够侥幸保全她的余年。(重点:矜悯、听、庶、保卒)

14、(共6分,每小题1分)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2)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3)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4)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5)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6)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5、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思念朋友的真挚感情和内心的寂寞之情。(4分。怀念之情2分;寂寞之情2分。)

(2)“冷”字写出了郡斋环境之冷,更突出了诗人内心之冷。正是在这种冷的心理感受中,诗人想到了栖居寒冷山林中的友人,要用热酒去安慰、温暖故人。

“空”字则烘托出一个秋气萧杀、落叶满山、全无人迹的清冷荒山,表达了诗人寂寞惆怅之情,景与情两相呼应,浑然天成,构成意味深长的艺术境界。(“冷”与“空”的解释各2分。)

五、(20分)

16.(1)古朴的吊脚楼,使人心静(2、3段内容);

(2)浓郁的人文气息,引人遐想(4、5段内容);

(3)别致的生活氛围,让人留恋(6、7段内容)。(答对1点给2分)

17.(1)暗点风凰与沈从文之间不可割裂的关系、风凰人文气息浓郁的特点;

(2)委婉表达作者对凤凰的留恋之情;

(3)代凤凰委婉表达欢迎游人往游的邀请。(答对l点给2分,2点给4分,3点给5分)

18.这一指称采用了拟人手法(1分),富有感情地揭示出凤凰生活具有灵秀、精致、凄婉等阴柔美的特征(2分)。

19.(1)凤凰古城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是吊脚楼,而古朴、安静的翠翠楼是其代表;

(2)翠翠楼之名源自沈从文的小说,充分体现了凤凰人文气息浓厚的特点;

(3)翠翠楼让人心静,能引发游人对沈从文小说和人生及凤凰古城的生活的思考。(答出1点给2分)

六、(10分)

20. (1)错误之处为①、④(各1分)(2)①中“不超过8000字”移到最后。(1分);把④中“敬启”去掉或改为“收”。

(从语病和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角度进行分析。综合考查病文的修改和语言的连贯、得体。4分)

21、示例:纵使雄关漫道,仍能“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戴月荷锄,陶潜恬然自安。(每答对一句给3分。语意衔接1分,句式1分,文采1分)

七、(60分)

22.略。

【文言文译文】

李时够,名懋,江西安福人。性格刚正硬直,意气慷慨,把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明成祖打算迁都北京,当时正招引边远地方的人。而李时勉上疏说建都的种种不妥,以及边远小车前来进贡的人不应该让他们集体居住在京城。这些言论触犯了皇帝的心意,皇帝很生气。等怒气稍息,又看李时勉另外一些言论,大多切中时弊,皇帝生气地将奏疏扔到地上,过后又再拿来两次细看,最终多数建议都施行。

洪熙元年又上疏谈论事情。仁宗非常生气,将李时勉传唤到便殿,李时勉回答时仍没有丝毫屈服。仁宗命武士用金瓜击打他,肋骨被打断了三根,拖出去时差点死了。第二天,将李时勉改任为交阯道御史,下令让他每天审讯一名囚犯,谈一件事情。李时勉仍多次上奏章,于是仁宗将他关进锦衣卫的牢狱中。当时李时勉对锦衣卫的一个千户有恩情,这个千户刚好来到狱中,暗地里找来医生,用海外的血竭为他治疗,李时勉才以不死。

宣帝即位时已经成年,有人说到时勉得罪先帝的种种情状。宣帝非常生气,命令使者:“将李时勉绑来,我要亲自审讯,一定杀了他。”过年,又命令王指挥即刻将李时勉直接绑到西市斩首,不必进宫。王指挥从宫殿西旁门出去,而前一次派出的使者已经绑着李时勉从东旁门进来,两人没有碰上。宣帝远远地看见骂到:“你一个小小臣子竟然敢抵触先帝!你的秦疏中说了什么?赶快说出来。”时勉叩头说:“帝王居丧朝间不宜亲近妃嫔,皇太子不宜疏远左右的大臣。”宣帝听后,怒色稍微好转。宣帝让他全部说完,回答说:“我该死,不能完全记得。”宣帝怒气更加缓解,说:“这暂时很难一时说清,草稿在哪?”回答说:“我烧了。”宣帝于是叹息,称赞时勉忠诚,立即赦免了他,官复侍读一职。等到五指挥从狱中回来,时勉已经穿好官服戴好官帽站在殿阶前了。

当初,时勉请求改建国子监。皇帝命王振前去查视,时勉对待王振没有施加礼节。王振对他怀恨在心,查访他的短处,一无所得。时勉曾砍去彝伦堂的树帝生出来的枝干,王振于是说李时勉擅自砍伐官树放入自己家中。领取圣旨,与司业赵琬、掌馔金鉴带着枷锁来到国子监前。当时是盛夏,李时勉自上的枷锁三天不解下来。监生李贵等千余人到殿前请求宽恕,呼声响彻殿庭。助教李继和会昌侯孙忠请求。孙忠是皇太后的父亲。孙忠生日时,太后派人到孙忠家赏赐。孙忠捎带奏疏给太后,太后替他向皇帝谈及此事。皇帝当初不知道,立即释放了时勉。李继这人不受法度拘束,时勉曾经规劝他。李继不能完全听从,但心中感激时勉的忠言,到现在竟然得到他的帮助。

九年,皇帝视察国子监,时勉向后帝讲授《尚书》,言辞流畅,内容分析明彻。皇帝非常高兴,赏赐很多物品。时勉接连上疏请求告老还乡,不答应。十二年春才答应他的请求。朝中大臣和国子监太学生在都门外为他饯行的有几千人,有的一直送他到登上船,等船出发才离开。

时勉担任国子监祭酒六年,对学生教训激励,要求非常严格。崇尚廉耻,反对为名利而奔走,区分贤能与否,表示鼓励或惩罚。学生贫穷不能婚葬的,节省出自己的生活费赠给他们。督促学生读书,学生勤奋苦学,灯火通宵不灭,吟诗诵书之声不断,人才比平时强盛。

文档

高二语文必修5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二单元测试题2012.10.13第Ⅰ卷(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阴翳(yì)熨帖(yù)坳堂(ào)按捺不住(nà)B.星宿(xiǔ)鹤汀(tīng)  惊吓(hè)睥睨一切(pìnì)C.咀嚼(jué)蕴藉(jí)岑寂(cén)清沁肺腑(qìn)D.迤逦(yǐlǐ)投奔(bēn)巷道(xiàng)安然无恙(yà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碎琼乱玉共商国事唉声叹气飘零B、舸舰迷津神明庇佑锣鼓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