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项目 | VRF多联式空调系统 | 对比方案:风冷热泵 | |
工作性能 | 冷却方式 | 室内机直接蒸发冷却室内空气 | 间接冷却,机组冷却冷冻水、冷冻水通过末端装置(风机盘管、空调箱等)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 |
冷暖转换 | 通过一台遥控器直接进行冷暖转换 | 热泵机组提供热水,通过末端进行热交换 | |
冷负荷增加 | 增加容易,根据需要直接增加机器 | 增加困难,机组变化将使系统发生变化 | |
能量利用 | 制冷能力衰减 | 制冷能力衰减小 | 制冷能力衰减小 |
冬季制热能力 | 冬天温度较低时,衰减较大,制热效果不好 | 冬季制热效果不好,但可利用城市热网或锅炉制热 | |
能量损失 | 冷媒管直接连接,室内机直接冷却能量损失小 | 间接冷却,经多次热交换,能量损失较大 | |
机房系统配置 | 冷热源设备 | 本项目设计总冷负荷为: 2345kW 本项目设计总热负荷为: 2623.5kW 东芝SMMS i系列多联机产品平均综合能效比IPLV值为8.62 | 设置3台风冷螺杆 单台额定制冷量:570KW 单台额定制热量:175KW 单台制冷输入功率:583KW 单台制热输入功率:174.5KW |
输配系统 | 多联机无需配置水泵 | 冷冻水泵(三备一): 水泵流量:100m3/h,扬程35米,电机功率15KW,水泵总耗电量为45KW | |
冷却塔 | 多联机无需配置冷却塔 | 多联机无需配置冷却塔 | |
设计 特性 | 设计内容 | 设计简单,只有室内机、室外机的布置,冷媒管的连接和冷凝水管的布置 | 比较复杂,包括冷冻水系统的设计、末端装置的布置以及送风、回风系统的设计 |
设计周期 | 内容简单,设计时间短 | 内容复杂,设计时间长 | |
设计联系 | 与建筑物其它方面的设计联系不大 | 与建筑物其它方面的设计联系紧 | |
配套设计 | 少 | 较多 | |
初投资成本分析 | 多联机初投资成本一般在500-550元每平方 | 风冷螺杆初投资成本一般在350-400元每平方 | |
运行成本 | 制冷耗电 | 2345÷8.62x10x1≈2720元/天 (空调按每天运行10小时,电费按1元/KW·H计算) | (175x3+45)x10x1≈3528元/天(空调按每天运行10小时,电费按1元/KW·H计算) |
制冷运行成本 | 2720元/天 | 5700元 | |
制热耗电 | 2623.5÷8.62x10x1≈3044元 | (174.5x3+45)x10x1≈5685元/天 | |
制冷运行成本 | 3044元 | 5685元 | |
综上,东芝VRF系统较份风冷螺杆冷水机组制冷时,运行成本每天节省2980元,制热时每天节省21元。 若按照制冷季节运行120天,制热季节运行90天,则全年可节省费用2980x120+21x90=595290元。 |
系统可靠性 | 使用寿命 | 连接管为铜管,不生锈。 江西移动通讯大楼多联机空调,2004年正式投入使用,至今仍在正常运行 | 水机大量使用镀锌水管。在水的作用下,脏堵漏时有发生 |
是否漏水 | 不存在漏水问题 | 水机用了一两年生锈漏水,引起天花污损,既影响美观,又造成经济损失 | |
设备维护 | 多联机系统简单,维护成本低,机组故障率低,且机组可以实现分区控制,单台机组出现故障也不影响其他机组运行。 | 系统构成负责,维护成本高,且系统辅助设备(如水泵、阀门等)多,故障率多,因单台制冷量大,若单台机组出现问题,则影响范围广,影响大面积制冷、制热需求。 | |
系统改造 | 室内外机连接简单自如。使用改造方便 | 管路连接复杂,改造难度大 | |
故障维护保养 | 故障显示 | 出现故障时直接以代码的形式显示于遥控器上 | 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故障显示较清楚 |
拆卸性 | 拆卸简单方便,便于维修与保养 | 机组拆卸困难,不便维修 | |
机器损坏 | 室内机个别损坏其余室内机可照常工作 | 机组损坏,整个系统不能工作 | |
使用便利性 | 使用自由度 | 只要任意一台室内机开启,室外机自动按开启量进行运转,确保舒适空调效果。 开多少,用多少,耗电量大大降低。 | 怕只有一个房间需要空调,整个系统也要强行起动,主机、水泵、冷却塔、电动阀门等均需起动,系统耗能巨大!同时必须有专业的空调工进行操作,人力资源消耗也大。 |
机房占地面积 | 本项目室外机主机拜访约需550平方米占地面积,可分区摆放。 | 本项目室外机主机拜访约需200平方米占地面积。 | |
控制系统 | 多联机智能控制系统功能强大,可实现集中控制、权限管理、日程设定、VIP优先模式、节能管理等诸多功能 | 只能对主机控制。室内末端只有开关、风量等简单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