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述 3
二、编制依据与原则 3
1、编制依据 3
2、编制原则 5
三、施工规划及工期计划 5
1、施工规划 5
2、进度计划 6
四、施工布置 6
1、布置原则 6
2、施工布置 7
3、施工通路 7
4、混凝土搅拌站 8
五、施工措施 8
1、清底和挖集石坑 8
2、垫层混凝土和衬砌混凝土施工顺序 8
3、混凝土衬砌程序和F2断层钢管安装 9
4、钢筋安装 10
5、止水安装 10
6、模板工程 10
六、混凝土工程施工 11
1、模板安装 11
2、混凝土运输 11
3、混凝土浇筑 11
4、施工机械设备及劳动力配置 12
七、安全和质量技术措施 13
1、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3
2、混凝土浇筑施工安全措施 13
3、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4
4、施工防水防火安全措施 14
5、原材料试验监测 14
6、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16
7、混凝土质量监测 16
八、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19
九、引水隧洞混凝土施工赶工需解决的问题 19
附: 21
1、《监测交通变压器室施工示意图》SJ-SZ-SD-01 21
2、《引水隧洞施工排水示意图》SJ-SZ-SD-02 21
3、《引水隧洞施工交通图施工示意图》SJ-SZ-SD-03 21
4、《隧洞集石坑开挖施工示意图》SJ-SZ-SD-04 21
5、《引水隧洞拌合站施工示意图》SJ-SZ-SD-05 21
6、《隧洞混凝土施工示意图》SJ-SZ-SD-06 21
7、《隧洞滑模混凝土施工示意图》SJ-SZ-SD-07 21
8、《F2断层带底板混凝土施工示意图》SJ-SZ-SD-08 21
9、隧洞混凝土浇筑和钢管安装施工计划 21
一、工程概述
赛珠水电站CII标引水隧洞混凝土工程(桩号K1+800~K3+318.31),长度1518.31m,结构钢筋混凝土断面共三类,分为六段。其中:
第一段:桩号K1+800~0-186.631(改) (K1+867.169), 0-186.631(改)~0+000.000(改)(K2+026.000),K2+026.000~K2+545.953,长度773.753m,钢筋混凝土衬砌段,马蹄形开挖段,圆形衬砌断面直径2.8m。
第二段: F2活断层桩号K2+545.953~K2+932.146钢管,长度386.193m,减去两端连接段长度后剩余345.92m,马蹄形衬砌方式,混凝土衬砌直径4.3m,内安装钢管直径2.7m。
第三段:桩号K2+932.146~K3+067.701,长度135.555m,圆形衬砌断面直径2.8m。
第四段:桩号K3+067.701~K3+082.298,长度14.597m,钢管回填衬砌断面直径2.7m。
第五段:桩号K3+082.298~K3+277.74(1#支洞),长度194.812m,衬砌断面直径2.8m。
第六段:桩号K3+277.74~K3+318.31(1#支洞),长度40.57m,衬砌断面直径2.8m。
表1-1 主要工程量表
序 号 | 项 目 | 单 位 | 工程量 | 备 注 |
1 | 集石坑开挖 | m3 | 500 | |
2 | 洞身混凝土(C25,二级配) | m3 | 11088 | 未包括引水隧洞集石坑混凝土量 |
3 | 洞身钢筋 | T | 463 | |
4 | 橡胶止水 | m | 1214 | |
5 | 回填灌浆 | m2 | 6936 | |
6 | 固结灌浆 | m | 140 | |
7 | 聚氨酯泡沫 | m3 | 34 |
1、编制依据
(1)、根据赛珠水电站隧洞及引水隧洞(K1+800.000 以后段)土建及机电安装工程合同文件;
(2)、本工程监理提供或批复的施工图纸:《引水系统隧洞开挖一期支护图》GY140B-0944-432-04-(1/3~3/3);
《引水系统隧洞结构平面图》GY140B-0944-432-01-1/5~5/5;
《工程设计(更改)通知书》(2005)设(XMH-C2-YS)字第006号,《关于引水隧洞F2断层影响带开挖调整的通知》;
《工程设计(更改)通知书》(2005)设(XMH-C2-YS)字第007号,《关于引水隧洞开挖调整的通知》;
《工程设计(更改)通知书》(2005)设(XMH-C2-YS)字第009号,《关于引水隧洞F2断层影响带开挖及一期支护处理的通知》;
《工程设计(更改)通知书》(2005)设(XMH-C2-YS)字第011号,《关于引水隧洞一期支护调整的通知》;
《设代函件》(2006)函(C2)字第05号,《关于引水隧洞2+662.00桩号处洞内涌水问题处理的函》;
《工程设计(更改)通知书》(2006)设(XMH-C2-YS)字第008号,《关于引水隧洞F2-3断层影响带起点桩号确定等的通知》;
《工程设计(更改)通知书》(2006)设(XMH-C2-YS)字第009号,《关于引水隧洞2+540~2+500桩号段加强一期支护及调整调压井边坡支护的通知》;
《工程设计(更改)通知书》(2006)设(XMH-C2-YS)字第013号,《关于引水隧洞H、I型结构调整的通知》;
《工程设计(更改)通知书》(2007)设(XMH-C2-YS)字第014号,《关于引水隧洞2+120~2+110桩号段塌方处理的通知》;
《工程设计(更改)通知书》(2007)设(XMH-C2-YS)字第015号,《关于引水隧洞活断层带压力钢管结构图等调整的通知》;
《工程设计(更改)通知书》(2007)设(XMH-C2-CF)字第016号;《关于引水隧洞集石坑开挖及一期支护的通知》;
《工程设计(更改)通知书》(2007)设(XMH-C2-YS)字第017号,《关于引水隧洞K1+800~K2+024桩号段开挖及一期支护调整的通知》;
《工程设计(更改)通知书》(2007)设(XMH-C2-YS)字第023号,《关于C2标引水隧洞K1+867~K2+026m段线路调整的通知》;
(3)、本标段工程的施工特点与现场的地形地貌情况;
(4)、有关施工技术规范:
4.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4.2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44-2000;
4.3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02;
4.4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
4.5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
4.6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1996);
4.7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J65-2000;
4.8水电水利工程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D5162-2002;
(5)、我局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2、编制原则
(1)、优化施工方案,遵循合同要求;
(2)、按质量工期要求,结合我局现有机具、设备配置主要机具、设备。
三、施工规划及工期计划
1、施工规划
引水隧洞共分六段:
第一段:桩号K1+800~0-186.631(改) (K1+867.169); 0-186.631(改)~0+000.000(改)(K2+026.000),长度253.8m,钢筋混凝土衬砌段,马蹄形开挖段,圆形衬砌断面直径2.8m。清底后进行垫层混凝土浇筑,再采用钢拱架小模板进行全断面混凝土衬砌。回填灌浆及固结灌浆随后跟进。
第二段:桩号K2+545.953~K2+026.000m,长度519.953m,马蹄形开挖段,圆形衬砌断面直径2.8m。采用滑模进行混凝土衬砌施工。F2活断层桩号K2+545.953~K2+932.146,长度386.193m,减去两端各20m的埋管段及各个5m的渐变段后,实际明管布置段为345.92m,马蹄形衬砌形式,外混凝土衬砌直径4.3m。
1、在引水隧洞开挖时进行穿插边顶拱混凝土衬砌施工。
2、在引水隧洞洞挖完成,大面积清底直到监测交通洞位置(桩号K2+902),进行底板垫层混凝土浇筑(K2+545.953),随后进行桩号K2+566~K2+902段底板混凝土浇筑。
3、为保证K1+800~K2+545.953段交通通道,F2活断层底板浇筑段搭设钢栈桥。
4、安装直径2.7m钢管后进行支墩人行道混凝土施工。
第三段:桩号K2+932.146~K3+067.701,长度135.555m,清底后进行垫层混凝土浇筑,2套钢拱架小模板进行全断面混凝土衬砌。
第四段:桩号K3+067.701~K3+082.298,长度14.597m,清底后进行垫层混凝土浇筑,断面直径2.7m钢管安装后回填衬砌混凝土和聚胺酯泡沫施工。
第五段:桩号K3+082.298~K3+277.74(1#支洞下游),长度194.812m,清底后进行垫层混凝土浇筑,随后使用2套钢拱架小模板进行全断面混凝土衬砌。
第六段:1#支洞下游桩号K3+277.74(1#支洞)~K3+318.31,长度40.57m,清底后直接进行全断面混凝土衬砌施工。
在施工中,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地下洞室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综合协调,在施工中,确保各工作面资源到位。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本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2、进度计划
隧洞K1+800以后段剩余段开挖及临时支护完成时间 2007年06月30日
隧洞K3+318.310~K3+277.74段混凝土衬砌 2007年08月23日~2007年09月06日
隧洞K3+277.740~K2+932.146段混凝土衬砌 2007年09月11日~2007年11月01日
隧洞K2+932.146~K2+545.953段混凝土衬砌 2007年05月05日~2007年12月06日
隧洞K2+545.953~K1+800.000段混凝土衬砌 2007年07月11日~2007年10月31日
F2断层钢管安装完成时间 2007年11月30日
1#施工支洞封堵完成时间 2007年12月03日
详见《赛珠水电站C2标隧洞混凝土施工及钢管安装施工计划》
四、施工布置
1、布置原则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的布置场地,满足施工要求。
2)、集中、紧凑、便于现场施工与管理。
3)、尽量不影响环境。
2、施工布置
1)风、水、电布置
供风:
1、隧洞底板清理使用开挖时段的风管。
2、造灌浆孔的风管:拆除供风管路后,在灌浆工作面附近使用多台小型电(油)动空压机供风。
供水:
1、隧洞底板清理使用开挖时段的水管。
2、灌浆用水管:在K1+800集水坑内设增压水泵抽水,铺设直径2英寸钢管供水。
施工用电:
洞内动力线路采用原开挖时段的3×185+1×120mm2线路,照明采用1×35mm2+1×16mm2线路。
K1+800.000~K2+545.953清底使用原K3+020处高压进洞所布置的高压线路供电。
在移设K3+020处隧洞的变压器400KWA以前,在监测交通洞设置3×185+1×120mm2线路,与引水隧洞内3×185+1×120mm2线路相接。
同时,在监测交通洞离引水隧洞30m左右开挖一个长5.8m、高4.5m,宽4.0m的变压器洞室,详见《监测交通洞变压器室施工示意图》SJ-SZ-SD-01。在K1+800~K1+900段进行垫层混凝土施工的时段内,滑模和混凝土泵机运行前,对原布置在引水隧洞K3+020处的变压器进行移设,移设到监测交通洞位置(需对该位置进行扩挖及临时支护),并恢复洞内高压。
施工排水
为解决本标段地质渗透水和协助上游施工队伍部分排水,拟在K1+800.000位置以上设置2m×2.m(宽)×2.0m(深)集水坑,并预留两排水孔,用两根8英寸钢管,埋设到马蹄形两角的混凝土中排水,每200m安装一个闸阀。详见《引水隧洞施工排水示意图》SJ-SZ-SD-02。
考虑到上游施工(K1+800以前段)施工来水量较大,两根8英寸钢管无法满足排水。因此,同时请发包方协调,上游施工队伍应排一部分水。
3、施工通路
第一条道路,由混凝土搅拌站经监测交通洞、F2活断层段到K1+800。
由于F2活断层(桩号K2+566~K2+912.5)段底板混凝土浇筑和桩号K2+566~K1+800段混凝土浇筑同时施工,因此,需在F2活断层(桩号K2+566~K2+912.5)段架设栈桥通过,详见《引水隧洞交通道路施工示意图》SJ-SZ-SD-03。
第二道路,由混凝土搅拌站经1#支洞到K2+932.16和1#支洞下游段桩号3+318.31。
集石坑开挖时段中,架设栈桥通过。详见《集石坑施工示意图》SJ-SZ-SD-04。
4、混凝土搅拌站
在骨料场附近建立一座混凝土搅拌站,设2台0.75混凝土搅拌机,配置电子秤量系统,和配料系统,详见《隧洞拌合站施工示意图》SJ-SZ-SD-05,用3M3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到浇筑工作面。
五、施工措施
1、清底和挖集石坑
根据现有施工特点,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用全长隧洞清底法。从桩号K1+800~K1+900,进行垫层混凝土浇筑,同时浇筑混凝土,再继续清理底板石碴,K1+900~K3+318.31长1418.31m。
隧洞石碴清理采用ZLZ120独臂扒碴机配合人力装梭矿电瓶车牵引运至洞外碴场堆放。
在清底过程中进行集石坑上部开挖施工,用YT28型凿岩机钻孔乳化炸药爆破,ZLZ120独臂扒碴机能装碴部分,配合人力装梭矿电瓶车牵引运至洞外碴场堆放。集石坑未开挖完成部分,采用l25工字钢上铺设10mm厚钢板通车。详见《集石坑施工示意图》SJ-SZ-SD-04。两端浇筑长1.0m,宽20cm混凝土横梁。为了防止裂隙水进入坑内,开挖过程铺两根8英寸钢管通过集石坑引水。未开挖完部分再用YT28型凿岩机钻孔乳化炸药爆破,人工运碴进2吨自卸汽车运碴至洞外碴场堆放。
2、垫层混凝土和衬砌混凝土施工顺序
清仓验收合格后,第一段(施工准备段):从桩号K1+900~K1+800,长度100m,浇筑垫层混凝土和衬砌混凝土施工;第二段:监测交通洞上游桩号K1+900~K2+902段清底后,开始进行垫层混凝土浇筑和衬砌混凝土施工。其中,K2+566~K2+912.5段,在开挖期间,进行边顶拱混凝土浇筑;第三段,1#支洞至监测交通洞段,先清底从K2+902~K3+277.74,长度375.74m,再浇筑垫层混凝土和衬砌混凝土施工;第四段,1#支洞下游至调压井先清底从K3+318.31~K2+277.74,长度40.57m,再浇筑混凝土。
3、混凝土衬砌程序和F2断层钢管安装
隧洞浇筑混凝土程序,根据隧洞施工特点,在洞挖期间,进行F2断层钢管段边顶拱混凝土浇筑。隧洞开挖、支护完成后,紧接着底板清理和垫层混凝土浇筑,准备混凝土浇筑约100m(桩号K1+800~K1+900),浇筑完成后进行封堵隧洞及上游排水处理,安装排水管。再进行全面清理底板洞碴。清理底板在监测交通洞处,通过监测交通洞运混凝土料浇筑底板垫层。垫层混凝土桩号K2+902~K2+566段浇筑完成后,开始浇筑F2断层底板混凝土。垫层混凝土浇筑到桩号K1+900,开始浇筑洞身衬砌混凝土,洞身衬砌混凝土浇筑到K2+932.146。
混凝土浇筑程序和F2断层钢管安装
开始安装钢管(桩号K2+545.953~K2+566),安装完成后进行回填混凝土和灌浆施工。
接着安装桩号K2+566~K2+932.146段钢管,根据安装要求浇筑支墩混凝土和人行道混凝土以及桩号K2+932.146~K2+566、K3+067.701~K3+082.298(长度14.597m),K2+932.146 ~K3+067.701(长度135.555m)段回填混凝土以及回填灌浆施工。
桩号K3+277.74~K2+932.146段垫层混凝土完成后,浇筑桩号K3+082.298 ~K3+277.74段混凝土,长度194.812m。
两段钢管安装及聚氨酯泡沫施工,根据钢管安装要求,随时进行。
1#支洞封堵,在清理隧洞残碴后进行,再清理底板和封堵混凝土,回填灌浆。
整个洞内灌浆施工与洞内混凝土浇筑同步进行,灌浆过程并进行洞内清理,用水泥袋装洞碴,抽空闲时段运碴出洞。详见《混凝土浇筑程序和F2断层钢管安装》。
4、钢筋安装
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绘制钢筋下料表,按钢筋下料表用钢筋切断机下料,钢筋弯曲机制,按规格型号标志堆放,待仓面清理经“三检制”合格、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钢筋安装。
钢筋安装时用ZL50装载机在钢筋加工厂装3t汽车运至厂区工作面卸车,平均运距1.5Km。
钢筋安装根据仓面现架立筋,按施工设计图纸钢筋布置安装钢筋,间距、搭接长度、焊接长度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说明和施工规范施工。
5、止水安装
伸缩缝、施工缝止水安装,按照施工图纸指定位置安装;安装时采用模板夹紧固定,杜绝采用钉子钉穿止水带(板),止水带(板)用钢筋加固。
6、模板工程
为了加快引水隧洞衬砌混凝土施工,F2断层带(桩号K2+912.5~K2+566)边顶拱衬砌混凝土采用钢模台车;K1+800~K2+062段、监测交通洞下游至1#支洞下游用组合钢模(桩号K3+318.31~K2+932.1);桩号K2+062~K2+545.953钢管段(长度519.953m),采用滑模浇筑混凝土。
6.1 模板选型
根据引水隧洞工程的施工特点,施工拟选用隧洞滑模、钢模台车和组合钢模板。
6.2 模板制安
根据引水隧洞在厂家制作滑模和拱架、购买钢模板,在施工现场组装钢模板,测量校正模板,并对模板及支撑进行加固。
6.3 模板的清洗和涂料
钢模板在每次使用前应清干净,并用矿物油类的防锈涂料加以保护,不得采用污染混凝土的油剂。木模板面采用烤涂石蜡或其它保护涂料。模板安装时涂刷脱模剂。
6.4 模板拆除
不承重侧面模板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强度不低于3.5Mpa时,方可拆除。
六、混凝土工程施工
1、模板安装
F2断层带(桩号K2+545.953~K2+912.5)采用钢模台车施工。详见《隧洞混凝土施工示意图》SJ-SZ-SD-06。
K2+062~K2+545.953钢管段,长度519.953m,安装1套隧洞滑模。详见《隧洞滑模混凝土施工示意图》SJ-SZ-SD-07。
引水隧洞桩号K3+277.4~K2+932.146和桩号K2+062~K1+800采用3套组合式钢模板浇筑混凝土施工。
2、混凝土运输
第一条道路:监测交通经桩号K2+902~K2+932.146和桩号K1+800浇筑混凝土用3辆3m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料;第二条道路:1#支洞到引水洞桩号K3+277.4~K2+932.146和桩号3+318.31用2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料。
F2断层带(桩号K2+566~K2+912.5)底板混凝土与桩号K2+945.953~K1+800段同时浇筑时采用栈桥通车,见《F2断层带底板混凝土施工示意图》SJ-SZ-SD-08,集石坑段也用栈桥通车,见《集石坑施工示意图》SJ-SZ-SD-04。
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在2台JS750拌和站按工地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拌料。配料时,按砂石骨料试验成果提供的配料单称量拌制,3m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至HB60泵机,经HB60泵机泵送入仓。详见《隧洞混凝土浇筑施工示意图》SJ-SZ-SD-06。
混凝土振捣用附壁式振捣器将混凝土振捣密实。混凝土终凝养护采用人工手持雾化喷头,喷水雾养护或洒水养护,其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F2断层带(桩号K2+566~K2+912.5)底板混凝土浇筑由3m3罐车经溜槽直接入仓,见《F2断层带底板混凝土施工示意图》SJ-SZ-SD-08。,人工手持Φ2″软轴插入式振捣器,将混凝土振捣密实,人工抹面。
混凝土浇筑遇深渗水段,利用结构钢筋将边顶拱渗水用软质塑料2mm厚底板排水盲沟排水。
底板浇筑混凝土内积水用围堰方法排出,净水也可以用混凝土挤压排水。确保施工质量。
4、施工机械设备及劳动力配置
4.1、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主要施工机械一览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规格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手风钻 | YT-28 | 台 | 5 | |
2 | 混凝土搅拌站 | JS75 | 台 | 2 | |
3 | 装载机 | ZL50 | 台 | 1 | |
4 | 混凝土运输车 | 3M3 | 台 | 5 | |
5 | 附壁式振捣器 | 2Kw | 台 | 16 | |
6 | 东风车 | 5T | 辆 | 2 | |
7 | 电焊机 | BX-500 | 台 | 6 | |
8 | 空压机 | 20m3/min | 台 | 1 | |
9 | 弯钢机 | 直径8~40mm | 台 | 1 | |
10 | 断筋机 | 直径8~40mm | 台 | 1 | |
11 | 组合钢模 | 直径2.8m | 套 | 3 | 2+912.5~3+318.31、2+026~1+800 |
12 | F2断层段马蹄形模板 | 直径4.3m | 套 | 1 | 2+912.50~2+545.953 |
13 | 滑模 | 套 | 1 | 2+026.00~2+545.953 | |
14 | 小型电(油)动式空气机 | 台 | 3 | ||
15 | 灌浆设备 | 套 | 2 | ||
16 | 混凝土泵机 | (60M3/H,中压) | 台 | 2 |
组织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混凝土浇筑。
施工人员:施工管理人员4人,木工80人,钢筋工50人,砼浇筑工16个人,汽车司机10人,泵机8人,电工2人,装载机工2人,砼拌合机4人,杂工36人,空压机工2人,滑模运行24人,电焊工14人,起重工4人,合计256人。
七、安全和质量技术措施
施工安全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水电水利工程防护设施技术规范》编制施工安全措施。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任务和特点,以质量目标为宗旨;建立严格的经济责任制来实施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健全的各项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和措施,以人为本。
1、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的布置应符合防火、防爆、防雷电等规定和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停车场、修理场等严格按批准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
2、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按照GB23-82《安全色》和GB24-82《安全标志》规定挂标牌,现场道路符合《工厂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4378-84的规定。
3、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设置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且经地方消防部门检查认可,并使这些设施经常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满足消防要求。消防器材设有专人管理不能乱拿乱动,组成一支由16~20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均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4、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符合门的规定,室内不能堆放易燃品;严禁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随时清除,严禁堆放在有火种的场所或近旁。
5、施工现场实施机械安全安装验收制度,机械安装要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监测。所有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使用期间定机定人,保证设备完好率。
6、吊装25#工字钢和安装施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确保施工安全。
7、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TGJ46-88规定执行。
2、混凝土浇筑施工安全措施
1)引水隧洞、尾水明渠施工属于高空作业,操作人员须拴安全带和安全绳。
3) 用于洞室混凝土浇筑的钢结构组合架设计合理,受力条件应满足施工要求,模板架立要牢固,经常检查模板架有无变形。
4) 模板拆除后要堆放整齐,不得乱丢乱放,钢筋尽量不堆放于洞内,备仓时随用随运。严禁乱接电焊机线路,振捣器和电焊机线路由专业电工接线。
5) 模板支撑和拉条应结实可靠,严格按规范规定布置,钢筋绑扎焊接要结实牢固,防止受力后脱开跨塌掉落伤人。
3、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① 所有的动力线和开关设置必须保护在最佳的绝缘状态,动力线和照明线布置在隧洞一侧分开悬挂在洞壁上,并超过人体高度。
② 非专职电工不得操作电气设备和架移动力线,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接触的部位,绝缘应良好,使用前必须检查。
③ 电器设备外露和传动部分,加装防护罩,36V以上的供电设备布置接地装置保护,直接向洞内供电的线路上严禁装自动重合闸,手动闸应按规范操作,合拉后再合闸,保证安全。
4、施工防水防火安全措施
1)洞内严禁明火照明和取暖,不得在洞内焚烧废弃物。
2) 对地下水丰富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层,在施工时制定妥善的防排水措施,备足排水设备。
5、原材料试验监测
5.1 水泥
每批进罐的水泥必须有厂家提供的品质检验报告,同时试验室按规定进行取样监测,监测取样以200~400吨同品种、同标号、同厂家的水泥为一个取样单位,一批不足200吨也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监测项目有:水泥强度等级、凝结时间、安定性、标准稠度、细度、比重等。散装水泥入罐温度实行抽检制度,入罐温度不高于65℃。水泥应满足《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等标准的要求。水泥存放应保证贮罐密封良好,避免材料受潮,不同品种、标号及厂家的水泥分别贮放。
5.2 粉煤灰
粉煤灰以200吨同级、同生产厂家为一个取样单位,一批不足200吨也应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监测项目有: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等指标。粉煤灰进场时每天至少取样1次进行细度、需水量比的监测,粉煤灰检验按照《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1996)进行。粉煤灰的贮存应避免受潮、结块。见表6 -1。
表5-1 粉煤灰的品质指标和等级
指 标 | 等级 | ||
Ⅰ级 | Ⅱ级 | Ⅲ级 | |
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 | ≤12 | ≤20 | ≤45 |
烧失量% | ≤5 | ≤8 | ≤15 |
需水量比% | ≤95 | ≤105 | ≤115 |
SO3% | ≤3 | ≤3 | ≤3 |
含水量% | ≤1 | ≤1 | ≤1 |
砂石骨料的品质应满足《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24—2001)的要求。生产的细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粗骨料表面应洁净,超逊径含量应合格。
砂石骨料生产过程中每8h监测1次,检验项目有:细骨料的细度模数、石粉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粗骨料的超径、逊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应在2.4~2.8的范围内。细骨料使用前应有足够的堆存脱水时间,施工中严格控制细骨料的含水量不超过6%,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拌和楼生产过程中每4h监测1次砂子的含水量,雨天加密监测次数。砂子的细度模数、石粉含量每班监测1次,并根据细度模数调整配料单的砂率;粗骨料的超逊径、含泥量每班监测1次。每月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24—2001)所列项目进行1次监测。
5.4 外加剂
外加剂品质应符合《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混凝土外加剂》(GB8076-87)等标准的要求。外加剂每批产品应有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工地使用应进行验收检验。当贮存时间超过6个月或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应进行取样监测,经检验证明合格后方可使用。外加剂抽检时,掺量≥1%的外加剂以100吨为一批,掺量<1%的外加剂以50吨为一批,掺量<0.01%的外加剂以1~2吨为一批。
外加剂的配制浓度每班至少监测一次,并填写“外加剂配制记录”。
5.5 水
拌和与养护混凝土用水的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盐的含量等指标应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19)、《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24-2001)的要求。在水源改变或对水质有怀疑时,随时取样进行检验。
5.6 钢筋
钢筋品质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园钢筋》(GB13013-9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299-9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等标准的要求,每批钢筋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和出厂检验单,使用前按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并分批进行钢筋机械性能试验。
6、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1、采用施工现场所用的原材料,根据标书文件和《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24—200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2001)等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充分考虑到施工要求和现场环境条件,制定不同种类、不同级配、不同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计划。
2、根据设计要求和规程、规范的要求对配合比试验中使用的水泥、掺和料、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进行监测,通过优选选择性能最优、价格最经济的原材料。
3、根据设计要求,按照试验计划中选定的配合比参数进行试拌、调整,确保拌和物的坍落度、含气量、容重、泌水率、凝结时间等各项指标满足设计和规程规范要求以及现场施工的需要。同时配合比参数确定应遵循经济合理的原则,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小的坍落度。
4、根据设计要求,在试拌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抗压、劈拉、抗渗、抗冻、弹模、自生体积变形等项目的试验。
5、对试验成果进行整理、分析,绘制不同水胶比和不同龄期的混凝土各项指标曲线,根据不同部位对各项指标的不同要求推荐施工配合比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批准后方可用于施工。
6、施工过程中若需要改变配合比,则重新进行室内试验并报监理人批准后施行。
7、混凝土质量监测
根据工程的需要,建立适当规模的工地试验室并配备足够的满足要求的试验人员,试验人员持证上岗。工地试验室作为我局试验中心的派出机构,我们将按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准则(等同IEC/ISO:17025:1999《监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的要求建立质量体系,质量体系包括组织和管理、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人员、设施和环境、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和校准、监测方法、样品管理、记录、报告、监测的分包、外部支持服务和供给、抱怨及能力验证与核查等要素。根据质量体系的要求设计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框图,并确保检验活动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框图和管理程序文件的规定进行运作。
为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现场试验人员在拌和机口及混凝土施工仓面对混凝土拌和物随机抽样。
7.1 混凝土均匀性监测
定时在出机口对一盘混凝土按出料先后各取一个试样(每个试样不少于30Kg),以测定砂浆密度,差值不大于30Kg/m3;用筛分法分析测定粗骨料在混凝土中所占百分比,其差值不大于10%。
7.2 坍落度监测
坍落度每4h检查1~2次。坍落度允许偏差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24-2001)的要求控制。在取样成型时同时测定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7.3 凝结时间试验
根据施工需要定期在机口和现场进行混凝土的初凝、终凝时间试验,试验包括标准条件和模拟现场条件两种情况进行。
7.4 混凝土温度监测
有温控要求的混凝土施工中应控制出机口温度满足设计要求,温度监测频率与坍落度监测频率相同。
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如下温控措施:
① 避开高温时段浇筑
高温时段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避免高温时段浇筑。
② 加强混凝土表面洒水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采取洒水养护喷雾的措施,使混凝土表面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以削减混凝土水化热温升,确保混凝土最高温升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③ 降低水化热温升
根据业主、监理工程师指示,为改善混凝土性能,适当掺加优质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升。掺加一定的减水剂,加气剂等外加剂,以改善其和易性,在坍落度保持不变情况下,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④ 降低出料口温度。给砂石骨料料场加盖遮阳棚,骨料进入拌和机之前喷洒冷水降温,以降低混凝土出料口温度。
⑤ 改进施工环境设施
高温及较高温季节,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路途中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在装运混凝土前用水冲洗罐体,降低罐体温度。加快运、吊、平仓、振捣混凝土的速度,减少混凝土暴露时间,以尽量减少混凝土在被覆盖前的温度回升。
⑥ 加强天气预报和浇筑温度测量
会同当地气象部门,做好寒潮及气温骤降的监测与预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每4h测量一次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出料口温度,并做好记录。浇筑温度的测量,每100m2/一次。
7.5 强度监测
现场混凝土质量检验以抗压强度为主,并测试不同龄期混凝土的容重,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取样数量符合以下规定:
1、抗压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每500 m3成型28d龄期试件3个,设计龄期每1000 m3成型试件3个;非大体积混凝土每100 m3成型28d龄期试件3个,设计龄期每200 m3成型试件3个。
2、抗拉强度:28d龄期每2000 m3成型试件3个,设计龄期每3000 m3成型试件3个。
7.6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
1、控制混凝土拌和质量加强与拌和系统运行管理联系,及时反馈信息,以便拌和楼根据施工要求及配合比试验成果调整混凝土生产、供应要素。
2、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工艺质量
① 成立混凝土施工专业班子,施工前进行系统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② 止水、其它埋件安装准确,混凝土浇筑时由专人维护,以保证埋件位置准确。
③ 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做到吃饭、交不停产、浇筑不中断,以免造成冷缝。
3、采取先进的模板体系,严格仓面工艺作风,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4、混凝土运输设备运输混凝土料过程中不能出现分离、漏浆、严重泌水,癸高温度回生,和坍落度损失。
5、浇筑混凝土前,预埋件、混凝土验收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观察其均匀性与和易性,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7、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在仓内检查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8、混凝土拆模后,应检查外观质量,有混凝土裂纹、蜂窝、麻面、错台和模板走样等质量缺陷应及时检查和处理。
9、加强混凝土仓面、钢筋绑扎质量控制,混凝土拌和质量加强与拌和系统运行管理联系,及时反馈信息,以便拌和楼根据施工要求及配合比试验成果调整混凝土生产、供应要素。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工艺质量:
① 成立混凝土施工专业班子,施工前进行系统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② 止水、预埋件安装准确,混凝土浇筑时由专人维护,以保证预埋件位置准确。
③ 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做到吃饭、交不停产、浇筑不中断,以免造成冷缝。
采取先进的模板体系,严格按技术要求、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混凝土浇筑时采取二次振捣工艺,安排专职质检人员旁站,对混凝土浇筑全过程质量进行指导、检查、监督和记录。
10、施工使用的各种主要材料“三证”齐全,严禁的“三无”材料或产品进入施工场地;
八、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为避免本标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我单位将努力做到施工无噪音、空气无污染、河道无浑水、生态不破坏,考虑实际施工过程或多或少地对周围环境和生态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施工中要严格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噪音对环境的影响;
2、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3、污水、污泥、弃碴对环境的影响。
九、引水隧洞混凝土施工赶工需解决的问题
经济及费用问题:
(一)、施工辅助设施等:
1、底板清理完成后,重新布设水管费用(或增压泵费用)。
2、洞内施工低压动力线路移设费用。
3、高压进洞移设费(从引水隧洞移到监测交通洞),并由此而增加的监测测交通洞扩挖、临时支护费用等。
4、F2断层带临时钢栈桥费用(包括安装及拆除)。
5、集石坑临时钢栈桥费用(包括安装拆除)。
6、排水钢管(永久性埋入混凝土中)费用。
7、人工转移灌浆用水泥、砂而增加的费用。
8、协助排上游施工单位水量而增加的费用。
9、先浇筑垫层,再浇筑混凝土而增加的人工清理费用。
10、为满足施工通道要求,需增加的错车洞开挖、临时支护及混凝土浇筑工程量及费用。
11、原招投标文件中无集石坑,现设计增加集石坑而增加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扩挖、人工装运碴等费用)。
(二)、增加的设备费:
1、增加的混凝土泵机费用,投标时考虑1台,但现在将考虑2台,由此而增加的设备使用费。
2、增加的混凝土运输设备(3m3混凝土罐车)费用。
3、由于几个工作面同时灌浆而增加的灌浆设备费。
4、增加的小型电(油)动式空压机费用。
5、增加的混凝土电子称量系统及配料机费用。
(三)、增加的材料费:
1、增加的混凝土施工模板费用,根据招投标文件,我部在引水隧洞考虑1套钢模台车,但现在需5套钢模台车及附件,由此而增加的费用。
2、F2断层边顶拱提前浇筑而增加的插筋费用。
(四)、增加的人工费:
1、满足施工而增加人员所增加的人工费补偿问题。
(五)、资金问题:
前期需组织220万元左右的资金,主要用于泵机购买(2台)70万元、混凝土灌车(5台)70万元、拌和系统及附件(1套)20万元、2套模板、简易钢模台车(除滑模台车自购外)购置费60万元。
技术问题:
1、隧洞固结灌浆入岩4m的固结灌浆孔无法施工(隧洞空间不够),请考虑是否取消固结灌浆或将入岩深度调整以满足施工。
附:
1、《监测交通变压器室施工示意图》SJ-SZ-SD-01
2、《引水隧洞施工排水示意图》SJ-SZ-SD-02
3、《引水隧洞施工交通图施工示意图》SJ-SZ-SD-03
4、《隧洞集石坑开挖施工示意图》SJ-SZ-SD-04
5、《引水隧洞拌合站施工示意图》SJ-SZ-SD-05
6、《隧洞混凝土施工示意图》SJ-SZ-SD-06
7、《隧洞滑模混凝土施工示意图》SJ-SZ-SD-07
8、《F2断层带底板混凝土施工示意图》SJ-SZ-SD-08
9、隧洞混凝土浇筑和钢管安装施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