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 题 报 告
题 目 综合办公楼
指 导 教 师
院(系、部)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日 期
教务处印制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毕业设计选题的目的
1:通过毕业设计环节,使自己将四年所学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的掌握。使我全面系统地融汇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个环节,加深我对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我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创新精神。
2:通过毕业设计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培养我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
肃的科学态度。
3:提高自学能力,培养研究的能力,主要包括:
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和搜集资料能力;
方案论证,确定方案的能力;
工程技术与经济分析的综合能力;
理论分析、设计和计算的能力;
实验研究能力;
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撰写科技论文及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协同合作及组织工作的能力。
(二)毕业设计选题的意义
毕业设计要求我们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系统的完成一项工程设计,解决与之
有关的的所有问题,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对于培养我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重要意义。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感性和理性知识去把握整个建筑的处理,这其中就包括建筑外观和结构两个方面。同时积极、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也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做出的必要的准备。
总之,本次选题为砌体办公楼设计,理论意义在于理解办公楼建筑设计主流思想,
并将理论与实际设计经验紧密结合,设计出功能较为完善,结构布局合理,具有一定特
色的混合结构办公楼。
(三)研究现状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工作及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高效、
舒适、便利” 的工作、学习或居住的建筑环境。砌体结构就是用砖砌体,石砌体和砌块
砌体建造的结构,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应用历史,特别是建国以来,砌体结构得到了迅
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已从过去用砖石建造低矮的民房,发展到现在建造
大量的多层住宅,办公楼等民用建筑和许多领域的工业建筑,近20年来,采用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以及利用各种工业废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制成的无熟料
水泥煤渣混凝土砌块和粉煤灰硅酸盐砌块等在我国也有了较大发展,此外,我国在砌体
结构理论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新修订颁发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在采用以概率理
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多层砌体房屋中考虑空间工作,以及考虑墙和梁的共同
工作设计墙梁等方面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丰富了我国砌体结构理论和设计方法。砌体结
构不仅应用于低层、多层建筑,也用于高层建筑;不仅用于非地震区,也用于地震区,
并经受了20多年的地震考验,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在设计理论方面,许多国家改变
了长期沿用按弹性理论的容许应力设计方法的传统,积极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目前
国际标准化组织砌体结构技术委员会正在编制国际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使砌体结构达到
一个新的水平。 |
(一)建筑设计部分:
[1]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完成建筑平面、剖面及立面设计;初步确定预设建筑物平面形状,立面外观,侧面外观单层平面尺寸,以及建筑物的层数。由功能分区的相关原则初步确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功能,初步确定建筑设计部分的轮廓。
[2]研究方法及设计方案:
1.研究方法:
1)熟悉设计任务书,以明确建设项目的设计要求;
2)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数据;
2.设计方案:
1)平面设计:确定平面尺寸;布置房间;楼梯数量位置形式;满足采光通风要求。
2)剖面设计:确定合理层高;给出楼(地)面、屋面、墙身工程做法。
3)立面设计:建筑风格、造型应富有创意,有时代感。
4)设计成果具体说明:
<1〉底层平面图:参考比例1:100。
<2〉标准层平面图:参考比例1:100~1:200。
<3>立面图:正立面,侧立面各一个,参考比例1:100。
<4>剖面图:参考比例1:100(要求剖到楼梯、门厅)。
<5>构造详图:要反映该建筑的细部做法,参考比例1:20。也可用标准图集做法。
<6>建筑设计说明书
(二)结构设计部分:
[1]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根据建筑设计方案及设计原始资料,选择结构体系,布置结构构件,进行结构内力分析,确定构件配筋,绘制结构施工图。
[2]研究方法及设计方案:
1.研究方法:
1)结构计算中应考虑风荷载的作用:根据相应的荷载规范全面考虑顺风向结构风效应,横风向结构风效应;2)结构计算中考虑相应地震烈度下对应的地震作用。
2.设计方案
1)确定基础类型与建筑物的抗震等级。
2)进行结构布置。
3)根据建筑物的抗震等级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建筑物的计算与构造要求。
4)计算出建筑物的周期,地震系数,并对以上数值进行分析。
5)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及计算:高厚比的验算;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内力计算;阳台挑梁计楼梯计算;板配筋计算;基础设计等.抗震构造措施。
绘制下列图纸:(1)结构设计总说明(2)5层顶结构平面图(3)2~5层顶结构平面图1层顶结构平面图(4)储藏室层顶结构平面图(5)基础平面布置图(6)楼梯配筋图(7)楼板配筋图(8)次梁配筋图
6)施工组织设计
完成单位工程的施工总平面图设计
施工进度横道图
3.论文框架
(1).前言 (2).中文摘要 (3).英文摘要 (4).目录 (5).正文
(6).结论 (7).致谢 (8).参考文献 (9).附录 |
指导教师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