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0:09:16
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一.单选1.王安石的诗体称为()。A荆公体2.北宋词人中,有“富贵词人”之称的是()。B晏殊3.柳永对宋词发展最具贡献的方面之一是创作了大量的()。B慢词4..苏洵散文的一大特点是(B追求雍容典雅的艺术风格5.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创作时代是C.金代6.杨维桢的诗称为()。B铁崖体7.尚仲贤《柳毅传书》和李好古《张生煮海》被认为是C.神话剧双璧8.元代散曲作家中,贡献最大、成就最高的是()。C马致远9.被后人称为“南曲之宗”的作品是()A《琵琶记》10.高启诗歌在艺术上的特点是A.兼师汉魏
推荐度:
导读一.单选1.王安石的诗体称为()。A荆公体2.北宋词人中,有“富贵词人”之称的是()。B晏殊3.柳永对宋词发展最具贡献的方面之一是创作了大量的()。B慢词4..苏洵散文的一大特点是(B追求雍容典雅的艺术风格5.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创作时代是C.金代6.杨维桢的诗称为()。B铁崖体7.尚仲贤《柳毅传书》和李好古《张生煮海》被认为是C.神话剧双璧8.元代散曲作家中,贡献最大、成就最高的是()。C马致远9.被后人称为“南曲之宗”的作品是()A《琵琶记》10.高启诗歌在艺术上的特点是A.兼师汉魏
一.单选

1.王安石的诗体称为( )。A荆公体

2.北宋词人中,有“富贵词人”之称的是( )。B晏殊

3.柳永对宋词发展最具贡献的方面之一是创作了大量的( )。B慢词

4..苏洵散文的一大特点是( 

B追求雍容典雅的艺术风格

5.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创作时代是

C.金代

6.杨维桢的诗称为( )。B铁崖体

7.尚仲贤《柳毅传书》和李好古《张生煮海》被认为是C.神话剧双璧

8.元代散曲作家中,贡献最大、成就最高的是( )。C马致远

9.被后人称为“南曲之宗”的作品是( )A《琵琶记》

10.高启诗歌在艺术上的特点是A.兼师汉魏六朝各家

11.明代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四人以诗齐名,其称号是( )。B吴中四才子

12.明代“前七子”的文学主张是(C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13.唐宋派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B归有光

14.明代最负盛名的杂剧作家是( )。D徐渭

15.最早采用魏良辅改造的昆腔进行创作的传奇是( )。A《浣纱记》

16.章回小说的起源是宋代说话的( )。C讲史

17.《水浒传》成书前最完整的水浒故事出现于( )。c《大宋宣和遗事》

18.《封神演义》在题材类型上属于( )。C神魔小说

19.李贽文学主张的核心是(B童心说

20.下列作品中,与《长生殿》题材相同的是( )  A《梧桐雨》

21.李汝珍的《镜花缘》是( )。A讽刺小说

22.翁方纲所提出的诗歌理论是( )。B肌理说

23.《东坡乐府》是苏轼的(  C词集

24.下列作家中,以写作骈体文著称的是( )。B汪中

25.晚清同光体学习的是( )。B宋诗

26.在宋代古文运动中,柳开是( )。A先驱者

27.宋初以杨亿为代表的重要文学流派和风格是( )。C西昆体

28.元好问诗歌的艺术风格主要是( )。 A悲凉雄健

29.在明代传奇中,经过魏良辅改造的声腔是( )D昆山腔

30.姚鼐散文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C“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备互容

31.对西昆诗派影响最大的晚唐诗人是(A李商隐

32.“六一风神”所指的散文风格是作家( )。C欧阳修

33.宋初作诗追求“平淡”,并取得一定成就的诗人是( )。B梅尧臣

34.宋代“以诗为词”,革新词风的作家是(A苏轼

35.清照词论最具特色的一个方面是(C词别是一家

36.词风呈现出“清空”“骚雅”特点的南宋词人是(  D姜夔

37.堪称集古代田园诗之大成的诗人是( C范成大

38.永嘉四灵推崇的唐诗,实际上是( )。 D晚唐诗

39.金代文坛最杰出的作家是(A元好问

40.被誉为“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的元杂剧作家是( )。C关汉卿

41.诗风有“铁崖体”之称的元代作家是( B杨维桢

42.现存最早的“讲史”话本是D三分事略》

43.元后期散曲家中成就最高的除乔吉外还有( )。D张可久

44.将《水浒传》删改为七十回本的是(B金圣叹

45.《好逑传》在题材类型上是(A才子佳人小说

46.沈璟为代表的戏曲流派是( )。B吴江派

47.被誉为晚明小品散文之集大成的作家是(A袁宏道

48.被称为明代文学“一绝”的文学形式是( )。D民歌

49.钟惺和谭元春所代表的散文流派是(C竟陵派

50.沈德潜的诗歌创作主张是( )。B师法唐诗

51.与钱谦益、吴伟业并称“江左三大家”的诗人是( )。A龚鼎孳

52.下列文学主张中,与晚明派思想相近的是( )。A性灵

53.代表清代词最高成就的作家是(D纳兰性德

54.清代作家汪中创作成就最高的文体是(A骈文

55.被梁启超称为“诗界一巨子”的诗人是(C丘逢甲

56.明初“吴中四杰”中文学成就最著的是( )。A高启

57.“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出自(A贺铸《青玉案》

58.李清照词《渔家傲》(天接云涛)的特点是( )C倜傥有丈夫气

59.宋末词人蒋捷词集的名称是( )A《竹山词》

60.王九思的杂剧作品是( )。C《杜甫游春》

61.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一语出自(D梅尧臣

62.北宋诗新运动的领袖是(C欧阳修

63.著名历史剧《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的作者是( )A白朴

.“荆公体”诗风指的是( )。A王安石

65.北宋初承续《花间》派和南唐词风的词人是( )。A晏殊

66.北宋词人中被称为“集大成者”的是( )。C周邦彦\

67.辛弃疾在词体方面作出的最突出一点是(B以文为词

68.元杂剧中由女主角一唱到底的剧本称为( )A旦本

69.元曲四大家中擅写神仙道化剧的是(D马致远

70.“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这里提及的两位词人是( )。D秦观、晏几道

71.宋濂散文成就最高的是( )。B传记文

72.对章回体影响最大的民间说话艺术是(A讲史

73.张养浩著名散曲《潼关怀古》中的名句是(A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4.《金瓶梅》在题材类型上属于( )。D世情小说

75.明代茶陵诗派的代表是( )B李东阳

76.明代重要散曲作家王磐的散曲集是( )A《西楼乐府》

77.“荆、刘、拜、杀”四个作品的体裁形式是( )。A传奇

78.明代宋濂被朱元璋誉为( )A开国文臣之首”

79.就诗歌的体裁而言,吴伟业的“梅村体”指的是(D七言歌行

80.侯方域等“清初三大家”主要是(D散文作家

81.李渔的作品《无声戏》的体裁是(B拟话本

82.《阅微草堂笔记》是( )。A文言短篇小说

83.明代戏剧《红梅记》描写的是( )A范蠡、西施的故事

84.陈维崧的词风是( )D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苍凉

85.被称为晚清诗界一面旗帜的诗人是( )。B黄遵宪

86.汤显祖为代表的戏曲流派是( )。A临川派

87.“南施北宋”之“北宋”是指( )。D宋琬

88.朱彝尊的词学著作是( )。B《词综》

.清代从与《水浒传》相反的立场来认识宋江的小说是(D《荡寇志》

90.流行于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讲唱文学形式是( )。B弹词

91.宋代并称“苏梅”的“苏”是指( )。A苏舜钦

92.王安石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颇有影响,其散文最擅长的是(D议论说理

93.被称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的是(C《长生殿》

94.刘克庄是南宋末年文坛领袖,在诗歌方面是( )。C江湖诗派宗师

95.柳永的词集是( )。D《乐章集》

96.杨万里诗活泼生动,风趣诙谐,形成一种风格独特的诗体,被称为( )。D诚斋体

97.李玉所代表的戏剧流派是( )A文人派

98.后期元杂剧的创作中心是( )。A杭州

99.张可久“小山乐府”之“乐府”是指( )。D散曲

100.元杂剧作家白朴的著名杂剧《梧桐雨》属于(B历史剧

101.元代作家张可久的散曲集是( )。D《小山乐府》

102.南戏中最杰出的作品是(C《琵琶记》

103.明中期散曲家的代表人物是(D冯惟敏

104.强调戏剧的娱乐功能,提出“一夫不笑是吾忧”的剧作家是(B李渔

105.《红楼梦》的结构形式是( )D网状结构

106.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属于(B后七子

107.黄庭坚作诗学杜甫,喜欢用拗句,形成一种风格独特的诗体。这种诗体是(   )B山谷体

108.翻译《天演论》的著名作家是(      )C严复

109.清代著名词论家周济所属的词派是( )A常州派

110.清初著名词人朱彝尊是( )。B阳羡词派领袖

111.王士祯诗歌理论的主要主张( )B神韵说

112.清代文学家姚鼐编纂的文学作品总集是(D《古文辞类纂》

113.杨万里“诚斋体”诗中最出色的是(A律诗

114.清代流行于北方以鼓板击节的讲唱文学形式是( )。A鼓词

115.中国第一个具有明显近代性质的文学团体是(C新诗派

116.标志着我国讽刺小说确立的作品是(A《斩鬼传》

117.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春雨》)的作B苏曼殊

118.被称为“梅妻鹤子”的宋初诗人是(C

林逋 
119.欧阳修的文学创作中成就最高的是(B散文

120.李清照的词称为( )D易安体

121.近代“谴责小说”作家有( )。A李宝嘉B吴研人C曾朴

122.下列作品属于谴责小说的是( )。B《老残游记》D《官场现形记E《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23.下列出自王实甫《西厢记》的人物形象有(A崔莺莺B张生C红娘

124.下列元杂剧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的是( )。D柳毅书传

125.元代散曲作家贯云石的散曲集是( )。B酸斋乐府

126.王安石以政治改革家的眼光论文,主张为文要( )A以实用为本

127.明代前期首先冲破台阁体束缚的文学流派是( )。D茶陵派

128.明初诗坛以刘崧为代表的诗派是( )。A闽中诗派

129.著名诗论“无一字无来处”说的提出者是(   )D黄庭坚

130.

二、多选

1、下列作家属于辛派词人的是( )。

A刘克庄D陈亮E刘过

2. 属于宋初诗派的是( )。

A白体C西昆体D晚唐体

3. 下列作家属于前后七子人物的是(

B李梦阳C李攀龙D王世贞E何景明

5.“诗界”的重要诗人有( )。

B黄遵宪C康有为D梁启超

11下列作家属于西昆诗派的是( )。

A杨亿B钱惟演E杨钧

12被李开先称作“曲中李杜”的散曲作家是( )。

A乔吉B张可久

13列派别属于清代词派的是( )。

A浙西B常州C阳羡

14晚清“小说界”时期出现的新小说有( )。

C谴责D政治E科学

17下列作家属于“元曲四大家”中的有(

C白朴E马致远

19明清时文言短篇小说的几大系列有( )。

A 剪灯系列B 艳情系列C.聊斋系列 D.世说系列 E.虞初系列

22作品属于“元代四大南戏”的有( )。

B《荆钗记》、C《白兔记》、、E玉簪记

25散文“清初三大家”指的是(

A侯方域C、魏禧E汪琬

三名词解释

1.辛派词人

指南宋时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其成员主要有陈亮、刘过等。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意象宏大肆意、风格雄豪悲壮、意境慷慨激昂,以抗敌爱国、感抚时事为主要创作内容,使词更进一步散文化、议论化,但不如辛词蕴藉。

2.神韵说

清初王士禛所倡导的诗歌理论,强调诗必须尤神情韵味,写诗只取“兴会神到” 诗的内容要朦胧含蓄,似有寄托,又难于实指,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消遣娱乐功能。为此,竭力提倡唐代王、孟、韦、柳一派的诗风,作品也以描写山水景色和个人情怀为主,但缺乏真情实感是其主要毛病。

3.前七子

明初制定并推行的八股文考试制度,这时日益成熟、定型;程、朱的理学教条,通过八股文考试成为独尊的统治思想:它们形成一种有力的精神上的连锁,牢固地束缚着文士们的思想,严重地阻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三杨的\\"台阁体\\"文风依然弥漫一时。这样在哲学思想上就出现了王阳明的心动,在文学上出现了\\"前七子\\"复古运动。它们同时并起,显然要冲破程朱理学教条、八股文和台阁体文风的统治地位,使哲学思想和文学更有效地为统治阶级服务。 

前七子,指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 

嘉靖、万历间,外患更甚,社会矛盾进一步复杂尖锐化,明王朝的统治日益不堪。在文学上又出现了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再一次发起复古运动,重复着\\"前七子\\"的错误道路。

4.诚斋体

诚斋体的得名是源于杨万里。杨万里号诚斋,故称为诚斋体。他的诗歌学习江西诗派,最后摆脱前人的束缚而自成一家,取得了更高的成就。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要素之二是杨万里做诗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

5. 永嘉四灵       

南宋中叶的诗歌流派,代表南宋后期诗歌创作上的一种倾向。永嘉四灵是当时生长于浙江永嘉(今浙江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形成中国南宋中叶的诗歌流派,代表南宋后期诗歌创作上的一种倾向。因彼此旨趣相投,诗格相类,工为唐律,专以晚唐贾岛、姚合为法,谓之唐体,字号中都带有“灵”字,而温州古为永嘉郡,遂称之为“永嘉四灵”。

7.南戏      

 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原是宋以来南方浙、闽一带用村坊小曲演唱的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以及元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故开始时又叫“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元灭南宋统一全国并未使南戏消亡,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它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到北杂剧的影响,并逐步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样式。南戏在上较为自由,曲牌运用比较随便,剧本常以人物上场、下场分为若干段落,每一段落即为一场。表演不拘一恪,各类角色均可歌唱。戏剧结构的时空辕换相当灵活。

8章回小说 

 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主要从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特点是:分回标目,成为一种段落整齐,又前后连贯的结构模式。是通俗小说的直接源头,明代小说就是在它的基础上获得巨大发展的。

9.苏州派作家

明末清初,苏州地区的一批戏曲作家。社会地位比较低下,他们的作品时代气息浓郁,现实意义强烈,地方色彩浓厚,结构精炼,曲词通俗,比较适合舞台演出。主要代表人物,李玉。

10桐城派

桐城派

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因其早期的重要作家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清代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文派理论体系完整,创作特色鲜明,作家众多,作品丰富,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影响深远11西昆体

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其诗人中成就较高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它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但是从总体上看,西昆体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贫乏的,它们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的关系,也很少抒写诗人的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

12元杂剧

元杂剧又叫北杂剧,是一种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北曲与南曲相对,是杂剧、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是在唐宋大曲的基础上,吸收了北方民歌、俚曲及少数民族歌曲而形成的新的音乐体系。它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角色可分旦、末、净三类。在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不相重复,全剧只能一人独唱。

13三言二拍

三言:是冯梦龙在广泛收集宋元话本和明拟话本的基础上,加工改编而成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共

一百二十篇,每集共收小说四十篇,是明代拟话本的代表作。 

二拍:是继“三言”之后,凌蒙初所作的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它与“三言”明显的不同是,“三言”系汇编,“二拍”是作者的独创。每集四十篇,其中一篇在“二刻”中重复,一篇是杂剧,实有小说七十八篇。

14唐宋派:

明代的散文流派,主张学习唐宋古文,反对复古派的文学退化论,提出“直据胸臆”的文学主张。其散文文从字顺,平易近人,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在创作上,归有光的成就更为突出。

15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因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此图是吕本中早年一时兴到之作。图中首列黄庭坚,次列陈师道等,共二十五人。列入图中的人物,主要是黄庭坚的追随者和与吕本中有较密切关系的人,主观色彩较浓。《宗派图》显示江西诗派的性质特色有三:一是此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而非实际之聚会;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而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者并非都是江西人;第三,江西诗派是元祐学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关系。江西诗派的发展可分为发展期、全盛期与衰落期。

16江湖诗派

江湖诗派是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后而兴起的一个诗派,因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当时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于是刊售《江湖集》、《续集》、《后集》等书,后人以《江湖集》内诗气味皆相似,故称之为江湖诗派。《江湖集》中所录诗部分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吏,身分卑微,以江湖习气标榜。江湖诗人时时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江湖诗人中成就较著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

17散曲

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乐曲的侵入并与中原正乐融合,导致传统的词和词曲不能在适应新的音乐形式,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散曲。散曲地位逐渐提高,这一点与词的发生、发展情况颇相类似。散曲主要是由妓女、艺人酒席宴上所唱和文人学士遣怀释闷所作的,所以在题材内容主要有风情和隐逸两大类,此外还有一些揭露现实和写景、咏史、抒怀之作,总起来看内容是比较狭窄的。这个现象与词的创作也很相似。散曲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泼辣的作风、活泼的形式、质朴的语言和灵动的气势,在元代文坛上异军突起,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传统诗词,成为元代最富于生命力的诗歌样式,大大丰富了我国的古典韵文。

18派:

指明代后期以袁宏道为首,包括袁宗道、袁中道在内的文学派别,因他们三兄弟是湖北人,故称“派”。他们以李贽的“童心说”为指导,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的束缚,找到了以独创的精神来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学的最高境界,主张创新,比较重视文学的时候精神,在诗歌的抒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9临川四梦:

指的是汤显祖的四部戏曲作品。即《紫钗记》、《牡丹亭》(亦名《还魂记》)、《邯郸记》、《南柯记》。由于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而这四部作品均有一个梦的情节贯穿其中,所以称“临川四梦”。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汤显祖自己也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20四大谴责小说、

:刘鹗的《老残游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21四大南戏(荆拜刘杀):

是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简称“荆、刘、拜、杀”。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四部南戏的合称。这四部戏体现着南戏的发展变化,“四大南戏”中的三个剧本都有传说中的作者,表明文人在南戏写定过程的作用。这些剧本既贴近民间,又显示出文人对南戏写作的渗透,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位,尤其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对后来的南戏、传奇创作影响深远。与《琵琶记》一起,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位,彰显着南曲创作的生命力。

22四大谴责小说

鲁迅认为的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中国清末4部谴责小说的合称 。即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23苏州派作家

明末清初,在苏州这个戏剧创作和演出的中心城市,出现了一群平民专业剧作家,较为著名的有李玉、朱佐朝、朱素臣、叶雉斐等。他们相互往还密切,有时合作创作剧本,有时共同切磋曲律,在市民生活的土壤和文化氛围中,形成了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大致相近的戏曲流派,后人称之为苏州派。

24南戏四大传奇

元代南戏著名的作品《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被后人称为四大南戏,在明清时期传演甚广,影响深远。这些剧本,明徐渭在《南词叙录》“宋元旧篇”内有著录。“四大南戏”是南戏在元末明初的代表作品,也叫“四大传奇”,简称荆、刘、拜、杀。

四简答

1. 简述陆游诗歌的爱国思想

第一,在他的爱国主义诗篇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言征伐恢复事。”

第二,在陆游的爱国主义诗篇中还表现了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

第三,在陆游爱国诗篇中,对沦陷区人民的苦难寄予无限深切的关注与同情。

第四,由于诗人反对投降,要求抗战,使他一再遭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这样他的报国理想长期遭到冷酷现实的扼杀,因此他的诗歌在回荡着昂扬斗志的同时又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悲愤。

第五,由于诗人破敌卫国的宏愿在现实中难以实现,所以他常常通过梦境或醉酒的幻化境界来寄托他的报国理想。

2. 简述王实甫《西厢记》对传统杂剧的突破。

(1)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来叙写崔、张的恋爱故事,像是用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连台本。(2)打破了元杂剧由一人主唱的通例,在第—本的第五折,第四本的第四折等若干折里,采用了由末、旦轮流主唱的方式。(3)这种上的突破和创新,不仅能以比较完善的戏剧形式安排剧情,使戏剧冲突波浪迭起、丰富曲折,也便于更细致、更全面塑造人物形象。

4简述《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1全剧充满着积极浪漫主义精神。2)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牡丹亭》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在矛盾斗争的过程中提示人物性格;二是细腻的心理刻画。

3)《牡丹亭》取词典雅清丽,具有抒情诗的韵味。无论刻画人物、描写景致,点染气氛,都优美动人,美不胜收。

5. 简述《窦娥冤》中窦娥的艺术形象

三岁丧母,七岁被卖为童养媳,十七岁死了丈夫,具有节、孝、纯洁、善良的优良品格,其性格发展主要表现在由信命到怀疑,对太守由抱有幻想到打破了幻想,对天地鬼神的控诉即对社会的控诉。剧中第一次冲突是逼婚与守节,第二次是窦娥与太守,太守不分青红皂白,使窦娥诬服,张驴儿代表地方恶势,太守代表元代昏官,蔡婆软弱妥协,反衬窦娥的坚强性格。

 

6简述《金瓶梅》对世情小说的发展的贡献

第一,它取材于社会现实,不同与以前的长篇小说取材于历史与神话,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变,与题材的转变有关,作品的立意也有变化,以前的长篇小说总的立意在歌颂贤臣和英雄豪杰,直接宣扬某种思想和精神。金意在暴露,广泛而成熟的运用讽刺手法,描绘人间的假恶丑。

第二,金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比水浒三国迈进了一大步,由重讲故事向写人物转移,小说中的故事由传奇趋向平凡,节奏放慢,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细客人物心里和细节。注重多色调立体画的刻画人物性格。

第三,从话本小说向阅读性小说的过度,也反映在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的转变上,以往小说往往单线发展;金纵横交错,形成一种网状结构

第四,金的语言多用市井之长谈,闺房之碎语,在口语化、俚语化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尝试,大量吸收了当时的方言,行话,谚语等,熔铸了一篇市井的文字,虽然时有生僻、粗鄙之病,但总的风貌是俚俗而不失风采,铺张而又能摹神。

7关剧的艺术特点

(1)人物形象方面:数量多,类别杂,个性鲜明

(2)结构上:自然紧凑,精密完整,灵活多变

(3)语言个性化,以本色为基本风格

(4)注重舞台演出效果,情节曲折。

8《桃花扇》艺术特色

第一,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新颖,针线细密。

第二,人物塑造个性鲜明。重在写李香君的内美:阴柔之美指她对爱情的坚贞,写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第三,宾白词曲刻意求工,都能切合人物的思想性格,并能细致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与思想状态。

9简要说明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征

欧阳修的文章平易近人、纡曲蕴藉。他继承了韩愈散文文从字顺的要求,摒弃了怪奇的文风,能寓雄奇于畅达,在平常中见隽远。在文体形式上,他认为骈体文“偶俪之文,苟合于理,未必为非”,吸收其有益成分,增加了散文的节奏感和情韵之美,并将古文笔法融入骈文写作之中,开创了宋代四六文的新体式,在欧阳修的努力下,古文在文章写作中的主导地位确立起来。欧氏的平易文风也成为宋文的代表文风。

10前后七子文学复古的得失与影响

第一,得:重视文学的性与对文学本质的新理解,前七子重视真实情感,刻画真实人生后

七子重词轻理,体现对文学价值的新理解,以及敢于同传统文学观念发生离

异的勇气。第二,弊端:文学与创作实践存在差距,求真写实的观念并未在他们的作品中体

现出来,为数不少缺乏真实感情的模拟之作影响了他们的的创作水准。

第三, 影响:给当时带来了之间或间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开辟了后世文学创新精神。

11简述《牡丹亭》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第一,作者把杜丽娘作为理想化的“情至”的化身来描写,通过“梦而死”、“死而生

”的奇幻情节,揭示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的冲击,对人的真性情的

憧憬与追求。第二,作者是饱含着深情写作的。第三《牡丹亭》在情节结构上充满了

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如《惊梦》、《回生》等情节,都是只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事物。

第四《牡丹亭》的浪漫意趣还表现在全剧具有浓郁的抒情诗的色彩,处处充满诗

的意境。许多曲词,将抒情、写景、刻画人物,紧密结合在一起,文采斐然,美不胜收,

达到了传神的境地。

五论述

1论述陆游诗的艺术成就

陆游在南宋诸位诗人中,诗的境界显得最为开阔,风格最为多样,语言运用也最为自如。  首先,想象丰富,气势豪壮,是陆游诗最鲜明的特色。他常常运用幻想、夸张等手法,突破现实环境的束缚,使诗歌境界变得空前阔大。如他的记梦诗,便大量溶入了唐代边塞诗歌的意象、情节,在南宋的残山剩水之外为人为展现了辽阔中国的壮丽特色,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他的豪壮气概更充分地体现在自我形象的塑造上,如《金错刀行》,在与苟安现实相对立中,这个自我形象往往浸透着李白那种狂放精神,在抒发壮志未酬的悲哀时,诗人的咏叹又往往具有杜诗沉郁苍凉、宏阔深沉的格调,如《书愤》。其次,观察入微、描写入画,是陆游诗的有一特色。他善于随时随地从自然和生活中汲取诗材,许多描写日常生活的作品记叙细腻,写景清新,笔调圆匀,如“傍水风林莺语语,慢园烟草蝶飞飞,”描写既精细又自然,“明白如画,然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故足令人咀味”(刘熙载《艺概》)。  再次,精于锤炼,巧于裁剪。陆游诗思既多,又富才情,而且不忘锤炼,“使事必切,属对必工”,“对仗工整,使事熨帖,当时无与比埒,”如“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另外,陆游诗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取法活泛,也是他的诗重要特点。朱熹、姜夔、方回、罗大经等人对此评价很高。总之,陆游诗可以说是南宋最有成就的伟大诗人,但在艺术上继承的成分仍较多,独创革新的努力尚嫌不够。

2 .举例说明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征。(请再加例子充实) 

 欧阳修的文章平易近人、纡曲蕴藉。他继承了韩愈散文文从字顺的要求,摒弃了怪奇的文风,能愈雄奇于畅达,在平常中见隽远。在文体形式上,他认为骈体文“偶俪之文,苟合于理,未必为非”,吸收其有益成分,增加了散文的节奏感和情韵之美,并将古文笔法融入骈文写作之中,开创了宋代四六文的新体式,在欧阳修的努力下,古文在文章写作中的主导地位确立起来。欧氏的平易文风也成为宋文的代表文风

3举例说明柳永羁旅词的艺术特色。

 1.柳词尤工于羁旅行役,擅长表示歌伎约请人离别的相思,如《雨霖铃》,上片层层推进写出离别如何迫近,下片借想象别后情景表达伤心之情。柳词的这类铺叙之作,多加入一定情节,综合现时,回忆,想象等因素,调动写景抒情的艺术手段,经过多层渲染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铺叙手法运用得很成功。 3.论述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  苏轼,宋诗艺术成就的杰出代表,其特点是:1)苏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①有不少关怀民生、表达爱国激情的诗作,有不少诗成为具体政治行为及建议的反映。②他在诗中记录山川景物、村野风光、农家风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更以诗抒写愤懑,排遣忧愁,表现自己机智风趣、洒脱自在的个性和恬淡闲逸、不为物扰的心境,显示了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 2)苏诗中有不少以理趣见长的作品,诗人在写景、咏物、记事之中,有意识地阐发某种生活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索。苏诗中所谈的“理”,不是玄思或吊诡,而是生活中随触而发的感想,在习以为常中给人新的启迪。 3)采用寓言、隐喻手法,还善于运用赋的手法构成一种图画美。例如脍炙人口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比喻的新鲜与丰富是苏诗的一大特色。又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苏诗任情挥洒,风格多姿多样。他欣赏陶诗的“枯淡”,其更主要的风格特色即是宋人所概括的“东坡豪”。

4述《牡丹亭》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1)作者把杜丽娘作为理想化的“情至”的化身来描写,通过“梦而死”、“死而生”的奇幻情节,揭示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的冲击,对人的真性情的憧憬与追求。(2)作者是饱含着深情写作的,据焦循《剧说》载,他在写到剧中春香哭祭杜丽娘的情节时,竟“卧庭中薪上,掩袂痛哭”。 (3)《牡丹亭》在情节结构上充满了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如《惊梦》、《回生》等情节,都是只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事物。杜丽娘生前描绘真容,拾画者恰是生前梦中幽会的情人,而且又由于才子的痴情,与杜丽娘灵魂相会,最终使她复生,“异香袭人,幽姿如故”。作者的这一切富于幻想的艺术构思,正是《牡丹亭》戏剧结构的支柱。 (4)《牡丹亭》的浪漫意趣还表现在全剧具有浓郁的抒情诗的色彩,处处充满诗的意境。许多曲词,将抒情、写景、刻画人物,紧密结合在一起,文采斐然,美不胜收,达到了传神的境地。

5试论《聊斋志异》塑造鬼狐花妖的艺术特色。 

 蒲松龄在刻画鬼狐花妖时,非常巧妙地把握住了他们作为物和幻化为人的双重性格特点,把他们写得“多具人情,和易可亲,而偶见鹘突,知复非人”。首先,《聊斋志异》中鬼狐花妖本身的生物特点一般是很突出的。如《葛巾》中的牡丹花妖“宫妆艳绝”,“鼻息汗嗅,无气不馥”,充分体现了他们作为物的特点。其次,蒲松龄在描写这些物的原形特点时不是为了炫异猎奇,而是作为他们幻化为人之后性格的一种补充,使人觉得这是人的性格的一种表现。像《阿纤》中的耗子精阿纤,作者写她“寡妇少怒,或与言,但有微笑”,“昼夜绩织无停晷”,而特别善于积攒粮食,虽然隐隐约约透露出耗子的原形特点,却也是概括了某一种类型妇女的善良、勤劳、谦抑而善于蓄积的特点。 总之,蒲松龄《聊斋志异》里的鬼狐花妖更具有明朗的人情味,更有意识地、大量地和人们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这不能不说是蒲松龄的一种创造。□ 试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6论述《牡丹亭》的思想内容。

汤显祖的《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女主人公为“情”而死,死而复生的感人至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的斗争精神;暴露了封建礼教的冷酷和虚伪,作品在表现追求爱情自由的同时,寄寓了作者崇尚“真性情”的哲学思想,表现出与当时社会存在的正统理学观念相对立的意识。作者有意识地用“情”与“理”的冲突来贯穿全剧,抒发对现实的愤懑和对理想的憧憬。因此,《牡丹亭》比同时代任何一部爱情剧都具有更深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7举例论述苏轼“以诗为词”的贡献。

题材|扩大|小序|题目|情感|风格|语言|革新

8试述《儒林外史》的结构艺术

鲁迅|虽云长篇|颇同短制|中心|人物|事件||联系

9. 论述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以文为诗|散文|想象|比喻|以才学为诗|议论|用典|七言

10分析《琵琶记》中蔡伯喈、赵五娘的人物形象

高明在《琵琶记》中将蔡伯喈改编成是一个全忠全孝的正面人物,剧作可以安排了三不从的情节,一方面深刻发掘了蔡家悲剧的成因,指出蔡家的悲剧是皇帝和牛丞相造成的。在这里隐含着作者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批判。另一方面,这样的改编也大大丰富了蔡伯喈的艺术形象,塑造了一个充满矛盾的封建书生的性格,他既固执又懦弱动摇,既满腹牢骚又因循苟且。作者力图把他写成全忠全孝,但他的实际行为,心里及其后果,却是既不忠也不孝。 作品成功的塑造了赵五娘的艺术形象,赞美了她善良,勤朴,坚忍,尽责的品质,通过一系列情节,刻画了她克己为人,忍辱负重的精神品质,作品力图把她塑造成一种道德人格,赤裸裸的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艺术形象的真实感。

11论述《红楼梦》的结构艺术。

网状|人物|事件|主线|副线|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贾府|宝玉|黛玉

12试述《桃花扇》的思想内容。

侯方域|李香君|南明|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社会|个人|国家

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一.单选1.王安石的诗体称为()。A荆公体2.北宋词人中,有“富贵词人”之称的是()。B晏殊3.柳永对宋词发展最具贡献的方面之一是创作了大量的()。B慢词4..苏洵散文的一大特点是(B追求雍容典雅的艺术风格5.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创作时代是C.金代6.杨维桢的诗称为()。B铁崖体7.尚仲贤《柳毅传书》和李好古《张生煮海》被认为是C.神话剧双璧8.元代散曲作家中,贡献最大、成就最高的是()。C马致远9.被后人称为“南曲之宗”的作品是()A《琵琶记》10.高启诗歌在艺术上的特点是A.兼师汉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