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
学时:36学时
学分:2学分
适用对象:经济类大学高年级学生
考核要求: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王志伟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主要参考书目:蒋自强,《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
胡代光主编,《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版。
布莱恩.登等,《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比较研究引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第1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属于文科平台课性质,研修本课程最好先预修西方经济学作为基础。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的理论、和思想。使学生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直到当前的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的发展和历史联系有一定了解,其相关知识在体系上更为完整,同时也大致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一些有关的前沿问题。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授与评析20 世纪30 年代以来的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与流派,使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最新发展状况,掌握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趋势,学会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提高经济学的理论素养。本课程主要探讨当代的一些主流经济学派和一些影响较大的非主流经济学派。当代西方经济学虽然学派林立,但大体可以将它们划分为两大思潮:一是经济自由论,主张市场是有效率的,干预经济降低了效率;二是国家干预主义,即干预主义,认为市场是低效率的,干预经济可以提高效率,增进社会福利。本课程将以这两大思潮为线索,介绍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能使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与流派的整体体系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章节 | 教学内容 | 总学时数 | 理论课时 |
1 | 绪论 | 2 | 2 |
2 | 凯恩斯经济学 | 3 | 3 |
3 | 新古典综合派 | 3 | 3 |
4 | 新剑桥学派 | 3 | 3 |
5 |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 5 | 5 |
6 | 货币学派 | 4 | 4 |
7 | 供给学派 | 4 | 4 |
8 | 理性预期学派 | 3 | 3 |
9 | 新制度主义学派 | 3 | 3 |
10 | 公共选择经济学派 | 2 | 2 |
总结和回顾 | 2 | 2 |
(1)在进行本课程教学之前应对学生的经济学基础预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已经学习过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2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代西方经济学是西方国家制定经济的重要依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进一步加深对西方经济理论的理解;
(3)对本课程中的各种理论或流派除了内容介绍之外,还要重点解释清楚各种理论或流派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是它们互相之间在研究角度和应用范围上的不同或区别,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整个知识体系,提高思辩能力。
五、教学内容
绪论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各理论流派的形成和发展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的主要形势,从全局方面把握西方经济学流派的两大思潮,了解本课程的整体框架。
3.教学重点难点:
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
4.教学建议:
对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的框架,按时间序列讲授,让学生加深印象。
第一章 凯恩斯经济学
1.基本内容:
第一节凯恩斯的生平概况及思想进程
1、凯恩斯的代表作
2、凯恩斯的思想进程
第二节凯恩斯
1、凯恩斯的含义
2、凯恩斯的背景
第三节凯恩斯学说的主要内容
1、凯恩斯理论
2、凯恩斯主张
第四节 凯恩斯学说的理论特点和意义
2.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经济主张。要求学生交纳读书报告,格式:流派的源起、演进;主要代表人物;基本研究方法;基本理论观点;学术争论;应用启示及读书心得体会。
3.教学重点难点:
凯恩斯
4.教学建议:
通过教学,让学生对凯恩斯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认识凯恩斯的贡献。
第二章 新古典综合派
1.基本内容:
第一节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特征和形成
1、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2、新古典综合派的特征
第二节理论体系
1、混合经济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2、经济增长理论
3、经济周期理论
4、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
第三节 基本的主张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新古典综合派的产生,理解其理论特点;掌握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及经济主张。
3.教学重点难点:
IS-LM 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4.教学建议:
结合本章的练习思考题让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去解释一些更加复杂的理论问题和一些现实问题。
第三章 新剑桥学派
1.基本内容:
第一节新剑桥学派的形成及理论渊源
1.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2.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新剑桥学派的方和理论前提
1.新剑桥学派的方
2.新剑桥学派的理论前提
第三节新剑桥学派的价值论和分配论
1.新剑桥学派的价值论
2.新剑桥学派的分配论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新剑桥学派的学习,了解这一学派产生,理解的斯拉法模型,掌握卡尔多和琼·罗宾逊的经济增长模型。
3.教学重点难点:
新剑桥学派的方。
4.教学建议:
比较新剑桥学派与新古典综合派。
第四章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1.基本内容:
第一节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由来和发展
1.原凯恩斯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
2.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
3.新凯恩斯主义的假设条件和特点
第二节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价格粘性论
1、名义价格粘性论
2、实际价格粘性论
第三节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劳动市场论
1、名义工资粘性
2、实际工资粘性
第四节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信贷配给论
1、利率的选择效应和信贷配给
2、抵押的选择效应和信贷配给
第五节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主张
2.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新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并重点掌握这一流派对商品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的分析。
3.教学重点难点:
价格粘性理论和工资粘性理论及信贷配给论。
4.教学建议:
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对商品价格粘性和劳动工资粘性进行分析。要求学生交纳关于基本理论观点、学术争论、应用启示的读书报告。
第五章 货币学派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货币学派的思想渊源和基本观点
1、现金交易数量说
2、现金余额数量说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第三节 货币分析的理论模型
第四节 通货膨胀与自然失业率
第五节货币学派的经济
1、单一规则的货币
2、收入指数化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及其经济。
3.教学重点难点:
货币需求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
4.教学建议:
重点解释清楚各种理论或流派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是它们互相之间在研究角度和应用范围上的不同或区别。
第六章 供给学派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供给学派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激进供给学派的基本主张和理论模型
1、激进供给学派的基本主张
2、拉弗曲线
3、楔子模型
第三节 温和的供给学派的理论和主张
第四节 供给学派主张的实践和对其的简要评价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供给学派的产生,掌握供给学派的拉弗曲线和费尔德斯坦曲线。
3.教学重点难点:
拉弗曲线、楔子模型。
4.教学建议:
了解在美国这一学派的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情况。
第七章 理性预期学派
1.基本内容:
第一节理性预期学派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预期与理性预期
1、静态预期
2、非理性预期
3、适应性预期
第三节 无效性命题
第四节 周期性经济波动理论
第五节 基本主张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理性预期学派的产生,并掌握这一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和主张。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无效性命题、周期性经济波动理论。
4.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地解释现实中的周期性经济波动现象。
第八章 新制度主义学派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学派的形成与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第二节 新制度主义学派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和扩展
第三节 新制度主义学派的产权学派
第四节 交易成本经济学派
第五节 委托-代理问题
第六节 新经济史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产生,对产权理论有系统的认识,并灵活地掌握科斯定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产权理论、委托-代理问题,并能运用理论对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加以分析。
4.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阅读科斯的《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
第九章 公共选择经济学派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公共选择经济学派的形成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第二节 公共选择经济学派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经济人假设与公共选择
2.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不公共选择经济学派的研究方法、经济人假设与公共选择。
3.教学重点难点:
经济人假设与公共选择。
4.教学建议:
教学当中将具体实践与前面所介绍的一些理论或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和对现实的全面认识。
负责人签名:
系(部及教研室)主任签名:
主管教学副院长审核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