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2301003
施工单位 | 广州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工程名称 | 商业、办公楼工程(自编B1、B2幢) | 分部工程 | 地下室高支模工程 | |
交底部位 | 地下室模板工程 | 日 期 | 2011年9月17日 | |
交 底 内 容 交 底 内 容 交 底 内 容 | 施工准备 (1)工人进场前需进行安全教育及技术交底。 (2)按照工程计划和实际情况组织好所需的材料进场计划。(多功能门式脚手架、拉杆、80×80木枋、18㎜厚九夹板、钢管、扣件等) (3)认真熟悉施工图纸,组织相关人员学习高支模的相关规范和规则及施行方案,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高支模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前准备 (1)支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技术和安全作业要求的交底。 (2)对门架、钢管、杆件、构件、配件、加固件应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门架、钢管及配件。 3、放线定位 (1)对支架的搭设场地进行清理,并做好排水措施。 (2)在底板或楼面先弹出门架立杆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应准确。 4、门式支架搭设 (1)使用与门架相配套的配件在同一支撑架上,不能混合用不配套的门架,支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门架应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相对进行,搭完一步架后,检查并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以及杆件的步距、纵距和横距,可调支托螺杆伸出长度不宜大于300㎜。 (2)剪刀撑、纵横水平杆应紧随门架的安装及时设置,加固杆、剪刀撑必须与支架同步搭设,水平加固杆应设于门架立杆内侧,剪刀撑应设于门架立杆外侧并连牢。 (3)搭设支架时,连接门架与配件的锁臂、搭钩或扣件必须处于锁紧状态,支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应按有关规定执行,并且水平杆件或脚手板应在同一步内连续设置。 (4)加固件等与门架采用扣件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经相匹配。 ②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宜为40~65N.m,并不得小于40 N.m。 ③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边缘长度不应小于100㎜。 5、梁模板和楼面模板安装 先是安装梁底模板,在按设计要求的间隔摆好木枋,在木枋上固定好梁底模,并且对于≥4m的梁要按跨度的1/1000~3/1000起拱。梁侧模压梁底模,板模压梁侧模。楼板模板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铺设单元四周先用阴角模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铺设,如果楼板上开洞的,先在底板模上放出洞口线,再在底模上支设洞边模板,并用木枋作内撑,用以加固模板,防止洞口模板在打混凝土发生偏移。板底模的标高要严格控制,模板拼接允许偏差控制在规范许可范围内。平台模板、梁模板安毕后,应留设清扫口,以利于模板上杂物的清扫。 6、支架及模板拆除 (1)支顶架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并确认不再需要时,写拆模申请,模板拆除应依同条件养护的砼试块强度来确定拆除时间,同时要经监理人员进行验收后才能进行,其标准为: ①跨度小于8m的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 ②跨度大于8m的梁、板及悬挑部位混凝土强度须达到100%。 模板支顶的拆除顺序应遵循“分层拆卸,支架、水平拉杆及剪刀撑同步安装与拆除”的原则。 (2)根据检查结果,经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3)拆除支架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并安排人员清除支顶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 (4)拆除支架时,应设置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5)支架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进行拆除: ①支架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②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顺序进行。 ③在拆除过程中,支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两步,当必须超过两步时,应加设临时拉结。 ④通长水平杆和剪刀撑等,必须在支架拆卸到相关的门架时方可拆除。 ⑤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不得硬拉,严禁敲击。 ⑥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⑦拆除模板时,先拆下穿墙杆和钢管,然后再拆除枋木和模板,当模板局部有吸附或粘结时,可在模板下口撬模点用撬棍撬动,但不能硬撬和使用大锤敲打,以防损坏模板、梁角和楼板。 ⑧阴角模拆除:角模的两侧都是混凝土墙面,吸附力较大,拆模时应先清理干净根部的混凝土浆,然后用撬棍撬动角模下口,注意上下配合施工,防止角模倾倒伤人;严禁野蛮拆模,使模板变形而影响质量,或增加角模拆除难度;拆模后应及时修补被碰伤的墙体或凹面。 ⑨拆除下来的穿墙螺栓、模板、枋木应分类进行堆放好,已备周转使用。要把板上的钉子拆除干净,并把作业面清理干净,以免扎脚伤人。 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1、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自觉接受工程项目部组织的技术质量培训和交底,严格按照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2、使用的门式脚手架、钢管及配套配件等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3、模板安装必须保证位置准确无误,模板拼缝严密,支撑系统牢固可靠,不发生变形和位移。 4、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按图纸要求、工艺标准即规范要求施工,并坚持实行自检、互检和交检工作方法。 5、认真检查构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齐全,连接和挂扣是否紧固可靠,支垫、底座是否符合规定。 6、坚持执行工序交接制度。模板安装完成后,清理好现场地面,班组先进行自检,合格后填写自检表,并通知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专检,专检合格后与下一道工序(梁板钢筋安装或墙、柱砼浇灌) 进行工序交接。 7、模板安装完毕后,测量人员应对模板位置、垂直度、标高、预埋及预留洞的位置等进行检查。 8、支架安装完成后,检验立杆的纵距、横距步距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纵横向剪刀撑设置和立杆及水平杆同一截面上相邻杆件的对接或对接是否符合要求。 9、模板及其支架的安装必须符合以下三大原则: 1)保证工程结构各个部分构件形状、尺寸和位置的准确。 2)确保模板系统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包括新浇砼自重、浇灌砼冲击力、施工人员和机械的重量及振动产生的各方向的力)各种力。 3)模板系统的构造要简单,装、拆要方便,并以不阻碍钢筋安装及砼浇灌为原则。 10、支架和模板安装完毕后先自检后复检并经工程部验收方可由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11、砼浇灌施工时,必须由模板安装班负责人亲自带两名以上的熟练木工对模板的支顶进行全面的检查及现场监控,并随时进行加固、校对、修复、堵漏等工作。 12、梁模板、楼模板拆除前,先填写拆模申请单报监理,并且拆模部位的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满足规定的拆模强度要求时方可拆除。拆模时必须以监理发下来的指令书为依据。 13、梁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0.2%—0.3%。 14、模板及支架验收标准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 项 目 | 允许偏差(㎜) | 检查方法 |
1 | 轴线位移 | 5 | 尺量检查 | |
2 | 平面标高 | 3 | 尺量检查 | |
3 | 每层垂直度 | 3 | 线锤检测 | |
4 | 表面平整度 | 3 | 锲形塞尺检查 | |
5 | 相邻两块板表面高低差 | 1 |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 |
6 | 预埋件中心线位移 | 3 | 拉线尺量检查 | |
7 | 预留洞口中心线位移 | 10 | 拉线尺量检查 |
项目名称 | 允许偏差(㎜) | 检查方法 | |
垂直度 | 每步架 | h/1000及±2.0 | 线锤检测 |
支架整体 | H/600及±50 | 线锤检测 | |
水平度 | 一跨距内水平架两端高差 | l/600及±3.0 | 尺量检查 |
支架整体 | L/600及±50 | 尺量检查 | |
沉降 | 支架底座 | 10 | 尺量检查 |
立杆间距 | 步距 | ±20 | 尺量检查 |
横距 | ±50 | 尺量检查 | |
纵距 | ±20 | 尺量检查 |
安全保证措施
(一)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1、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有关规定。
2、架子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系紧安全带,穿工作鞋,戴工作卡,铺脚手架不准马虎操作,操作工具及零件放在工具袋内,搭设中应统一指挥,思想集中,相互集中,相互配合,严禁在支架搭设过程中,嘻笑打闹,材料工具不能随意乱意乱抛乱扔,吊运材料工具的下方不准站人。
3、凡遇六级以上大风、浓雾、雷雨时,均不得进行高空作业,特别是雨后施工,要注意防滑,对脚手架进行经常检查,凡遇大风或停工段时间再使用脚手架时,必须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连接部分有松动,立杆、水平杆、顶撑有左右上下位移,脚手板断裂、跷头等现象,应及时加固处理。
4、扣件的紧固是否符合要求,可使用矩扳手实测,要40~60N.M过小则扣件易滑移,过大则会引起扣件的铸铁断裂,在安装扣件时,所有扣件的开口必须向外。
5、所有门式脚手架、钢管、扣件等材料必须经检验符合规格,无缺陷方可使用。
6、支模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爬上爬下。
7、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措施。
8、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员现场监督。
9、高支模上高空临边要有足够的操作平台和安全防护,特别在平台外缘部分应加强防护。
10、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砼浇筑时,应避免材料、机具、工具过于集中堆放。
11、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劈裂的材料。顶撑要垂直、底部平整坚实、并加垫木。木楔要顶牢,并用横顺拉杆和剪刀撑。
12、安装模板应按工序进行,当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
13、支模时,支撑、拉杆不准连接在门窗、脚手架或其他不稳固的物件上。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要有专人检查,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要及时加固和修理,防止塌模伤人。
14、安装梁模板应设临时工作台,应作临时封闭,以防误踏和堕物伤人。
(二) 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模板拆除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拆除模板强度或设计要求。
2、拆模板必须经监理审批同意,同时提供混凝土强度报告,确认砼已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
3、拆模应严格遵守从上而下的原则,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重模板,禁止抛掷模板。
4、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装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靠近,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吊运,并多点捆牢,不准向下乱扔。
5、工作前,应检查所有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
6、支架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先装后拆、后装先拆顺序,从一端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进行。
7、拆除模板采用长撬杆,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拆除的模板下。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防止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作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下伤人。
8、拆除间歇时,应将已活动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9、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堕落。
10、在混凝土楼面、平台上有预留洞时,应在模板拆除后,随即在墙洞上做好安全防护。
环境保证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扰民的噪音, 对容易产生噪音的模板加工、模板拆除等, 采取以下措施, 降低或冲减噪音声源。
2、模板加工场安排远离宿舍区, 并尽量在白天进行加工。
3、锯木机工作时应采用隔音屏障;板拆除时应轻拆清放, 以减少碰撞。
4、工现场指挥生产, 采用无线电对讲机既可进行工作联络, 又可减少人为的叫喊声。
5、强现场运输车辆出入的管理,对模板的装卸, 采用人工递送的办法, 减少金属件的碰撞声。
6、格按照市《整治》条例做到施工“标准化”、现场“景观化”。
7、前实行“三包”,保证现场各类材料堆码有序,现场排污水沟处于良好状态。
8、工人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干活脚下清,活完场地净。
9、运输各种材料、垃圾等有遮盖和防护措施,防止泥浆等随车带出场外,影响市容环境卫生。
10、施工人员进行文明、社会道德教育。要求着装整洁,讲卫生,不随地吐谈,不大声喧哗,严格遵守社会公德,职业纪律,妥善处理施工现场周围的公共关系,争取有关单位和广大群众的谅解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