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3届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0:08:55
文档

2013届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题

2013届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题12.西周封国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礼记·明堂位》也记载说:“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对山东的影响分别是A.分封制儒学发源地B.宗法制礼仪之地C.分封制经济大省D.宗法制儒学发源地13.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下列现象不能反映这一结果的是()A.长途间贩运贸易发展较快B.大量农副产品投放市场C.农村集市贸
推荐度:
导读2013届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题12.西周封国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礼记·明堂位》也记载说:“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对山东的影响分别是A.分封制儒学发源地B.宗法制礼仪之地C.分封制经济大省D.宗法制儒学发源地13.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下列现象不能反映这一结果的是()A.长途间贩运贸易发展较快B.大量农副产品投放市场C.农村集市贸
2013届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题

12.西周封国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礼记·明堂位》也记载说:“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对山东的影响分别是                                                                                 

  A. 分封制   儒学发源地                   B. 宗法制    礼仪之地

C.分封制    经济大省                   D.宗法制   儒学发源地

13.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下列现象不能反映这一结果的是 (  )

A.长途间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B.大量农副产品投放市场

C.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    D.徽商等地域性商帮出现

14.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D.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15.关于古代秦汉监察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监察官纠举官吏时可采用拘捕、审讯、先斩后奏等手段

B.、地方各级行政机关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

C.汉武帝时,派刺史监察地方政治,是地方一级行政机关

D.秦朝的御史大夫专门负责监察

16.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D.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17.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奉行“闭关锁国”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18.郑观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秘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有利条件是     

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   B. 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

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D.体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

19.从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分别颁布于1912、1949年、1954年   

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制定

C.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高潮、社会主义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D.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新中国临时、社会主义类型性质

20.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年)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1820—1849292900
1850—18797215498
1880—1911156011838
1912—1939473077396
①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主要是由农村到城镇、国外②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③离乡谋生的居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④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是由于晚清的沉重剥削和压迫

以上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1936年10月,与美国记者的对话中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委员会这时就明确的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杆子运动。”此文中所说的“这个运动”是

A.北伐战争        B.长征     C.工农武装割据        D.建立抗日根据地

22.《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华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朝鲜战争是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号的一场侵略战争③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  ④美国的干涉是中国与分离的重要因素

A.②④             B.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③④

23.最近,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最能佐证他出席一大的是

A. 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1921年7月初和马林及陈独秀在上海的合影

 C. 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D. 1925年向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

38.(24分)材料一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庙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材料三  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学。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北宋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打开“新风气”借鉴的其他理论。(2分)

(2)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书院兴起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4分)

(4)材料三是对哪一理论及其弊端的批评?(4分)在19世纪下半半期面对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中国富强之路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和和方案,试举例说明。(6分)

39.(28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演进,家庭的结构与规模、观念与伦理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动,这种变动在新旧社会形态更替,或某一社会形态内部发生重大变化时期更为明显。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据《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据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

材料三  1982--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的构成(%)

年份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合计100100100100
1人/每户

11.85

8.46

12.12

14.13

2人/每户

12.43

14.27

23.51

28.67

3人/每户

20.67

33.5

39.58

37.57

 4人/每户

23.22

24.1

14.31

11.11

5人及5人以上每户

31.83

19.67

1.48

8.52

资料1982年、1990年、2000年南京市人口普查资料

          2005年南京市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据南京市统计局《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人口、家庭结构的变迁》

材料四  1982年5月亚太地区老龄问题间预备会议上,大会秘书长柯里根说:“随着各国工业化和都市化,许多国家的家庭遭到破坏,对老年人产生可悲的后果。希望中国在工业化的同时,创造出整套处理好家庭关系的办法,树立正确对待老人的榜样,这是对人类社会的一项重大贡献。”                  ——据陈功《家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商鞅所采取的上述措施又叫什么法令?(2分)对家庭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什么?(4分)对当时秦国带来什么影响?(2分)

(2)据材料二,从现代化角度分析,为什么20世纪初的中国“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8分)

(3)根据上表,概括1982到2005年间南京市(家庭)户规模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原因。(8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处理柯里根所提出的“老龄问题”?(4分)

历史参

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答案AACADCDCBB
38、(1)治国、平天下。(2分)佛教和道教的理论。(2分)

(2)原因:佛教的冲击;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理学家的倡导。(6分)(3)培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4分)

(4)理学,空谈(清议)误国。(4分)主张:太平天国:《资政新编》、发展资本主义;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6分)

39、(1)分异令;分家者:家庭规模缩小;不分家者:家庭赋税负担加重。促成农业的发展和秦的强大(8分) 

(2)政治上,传统的封建家长制不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经济上,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家庭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文化上,传统的封建家庭伦理观念阻碍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不利于人们的思想。社会上:传统的封建大家庭,事实上形成一个封闭的集体,不利于与外界和世界的交流(8分)

(3)趋势:家庭规模小型化。(2分)

原因:计划生育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影响;经济发展,居住条件改善;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等。(6分,任3点即可)

(4)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积极发挥作用,建立健全社会

保障体系等。(4分)

文档

2013届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题

2013届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题12.西周封国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礼记·明堂位》也记载说:“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对山东的影响分别是A.分封制儒学发源地B.宗法制礼仪之地C.分封制经济大省D.宗法制儒学发源地13.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下列现象不能反映这一结果的是()A.长途间贩运贸易发展较快B.大量农副产品投放市场C.农村集市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