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月18日 | 地点 | 三年级年级组 | 参加人员 | 凤梅、成义、其芳、乐沈、培琴、 珍红 等 |
一、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有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其中,《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是精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是略读课文。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有的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有的讽刺了那些行动和目的相反的人。有的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做出正确判断。有的通过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教育我们做事、看问题要实事求是。还有的说明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别人没想到的。有关思想方法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中都有所涉及。因而,本单元的教学应该在抓住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一主题,在以往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不断提高要求。 单元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4.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要实事求是。 单元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 2.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3.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要实事求是。 单元课时安排:11-13课时 |
时 间 | 2月18日 | 地 点 | 中级教研组 |
主 备 人 | 高凤梅 | 科 目 | 语文 |
参与教师 | 三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 | ||
备课主题 | 第一单元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 ||
活动内容: 一、本单元教材解读: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的珍珠般的泉水。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单元的导语提示了观察家乡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这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作准备。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神奇的泉。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 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可结合与本册课本配套的课外读本第一组,引导学生在早上及午休时间自行阅读。 二、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定为: 1.通过各种方法识记本单元的生字,会写要求书写的汉字,能正确读写部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第1、2课,并能背诵第3课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家乡和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的一些写作方法,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 3、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四、教学设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整体教材的特点外,还应抓住每一课的特点,突出重点: 1.《燕子》 (1)课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春天,并搜集有关图片或诗歌。 (2)抓住重点语句,让学生体验燕子的可爱和作者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是怎样有顺序、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来观察燕子的,是怎样用准确的语句写出燕子的特点,写出自己对燕子喜爱之情的。 (3)要写的生字较多,重点是“燕、稻、聚、漾、演”。 (4)抄写结合,注重积累。 2.《古诗二首》 要学习诗人对春天大自然的感受和喜爱之情;学习诗人是怎样抓住富有春天特点的景物来观察和表达柳树、春日的特点的,是如何展开想象的。 (1)《咏柳》 ①课前让学生观察柳树及其生长情况。 ②结合插图,展开想象。 ③抓住后两句,学习古诗。 (2)《春日》 ①讲解“寻芳”“万紫千红”。 ②结合《咏柳》说说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什么景色。 ③古诗拓展。 3.《荷花》 (1) 要感受荷花清新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体验作者热爱荷花的深情;学习作者是怎样在观察中展开丰富想象的;学习作者是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把一池荷花描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把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融入这美丽的荷花图中的。 (2)写的字较多,重点是摆好字的结构及“佛”的笔顺和读音。 (3) 结合“小练笔”,写写自己心中的花。 4.《珍珠泉》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1)课前了解有关“泉水”的知识,可以搜集图片、文字资料。 (2)让孩子们交流读后的感受,了解珍珠泉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在此基础上,老师总结怎样观察景物和写作景物的方法,进一步明确观察和表达要有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适当展开想象。 (4)用好资料袋,丰富学生知识。 5.语文园地一 (1)口语交际《介绍家乡景物》活动,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说 (2)习作,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写自己家乡的景物,注意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习作完成后进行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习作,互相评价,修改字句,分享习作的快乐。 (3)“我的发现”是关于反义词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相反的两个字和起来所表达的是另一个意思。 (4)“宽带网”可以结合习作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