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4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问12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 Br—80 Ag—108 I—127
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为了降低PM2.5的浓度,2013年上海的汽油将实行“欧Ⅴ”标准,即A元素的含量要小于10ppm(百万分比浓度),汽油中A常以C2H5AH的形式存在。则“A”元素是指
A.硫 B.氮 C.碳 D.氢
2.符号“3p”没有给出的信息是
A.能级 B.电子层 C.电子亚层 D.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3.以下物质在空气中不会发生自燃的是
A.P4 B.PH3 C.SiH4 D.Na
4.下列有关高级脂肪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都不溶于水 B.都为固态 C.都比水轻 D.其钠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
5.相对原子质量原来以16O原子质量的十六分之一为标准,现在以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为标准,二者相差0.0043%。这两种标准中数值相同的是
A.14N的质量数 B.氕原子的相对质量
C.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氟化钠的摩尔质量
二、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原子个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分子(离子)的空间构型相同。以下微粒为三角锥形的是
A.NH4+ B.H3O+ C.H2S D.CH4
7.以下物质的实验室制备不合理的是
A.用铅皿制备HF B.用浓硫酸制备HI
C.用磨砂接口的装置制备HNO3 D.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制备乙炔
8.常压下,苯的沸点低于甲苯,熔点却高于甲苯。苯的熔点更高的原因可能是
A.苯具有芳香性 B.苯中的化学键强度更强
C.苯分子间作用力更小 D.固态时苯分子排列更紧密
9.如右图,用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的立式
隔膜电解槽电解食盐水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精制饱和氯化钠溶液从阳极区补充
B.产品烧碱溶液从阴极区流出
C.产品烧碱比未用离子交换膜时更纯
D.每转移NA个电子理论上可生成0.5mol 烧碱
10.以下既有反应热又有溶解热且都是吸热的是
A.浓硫酸与NaOH溶液 B.KNO3加入水中
C.NH4NO3加入水中 D.CaO加入水中
11.呋喃甲醛(即糠醛)的结构简式如右图,其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环,性质类似于苯环,即具有“芳香性”。则关于糠醛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中没有C=C键 B.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能生成呋喃甲醇 D.能与苯酚制备糠醛树脂
12.以下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A.清洗做完焰色反应的铂丝——稀盐酸
B.干燥CO气体——浓硫酸
C.洗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硫——热NaOH溶液
D.洗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氯化银——稀
13.液氨和水类似,也能电离:NH3+NH3NH4++ NH2-,25℃时,其离子积K=l.0×l0-30。现将2.3g金属钠投入1.0 L液氨中,钠完全反应,有NaNH2和H2产生,则所得溶液中不存在的关系式是(设温度保持不变,溶液体积为1L)
A.c(Na+) = c(NH2-) B.c (NH4+)=1×10-29mol/L
C.c(NH2-) > c (NH4+) D.c(NH4+)∙c(NH2-) = l.0×l0-30
14.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可靠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A | 分别测定0.1mol/LNa2CO3和苯酚钠溶液的pH | 前者pH比后者的大 | 酸性:苯酚>碳酸 |
B | 向无色溶液A中加入稀硫酸 | 产生淡黄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 A中含S2O32-离子 |
C | 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Zn | 锌表面附着红色物质;产生无色气体 | 氧化性:Cu2+>H+ |
D | 向0.01mol/L的KCl、KI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 | 先出现黄色沉淀 | 溶解出Ag+的能力:AgCl > AgI |
A.NaCl和O2 B.NaClO3和NaClO C.NaClO3和Cl2 D.NaClO3和NaCl
16.某硝石(主要成分是NaNO3)除去不溶性杂质后,其溶液中还含有NaCl、Ca(HCO3)2,实验室提纯NaNO3溶液时,往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NaOH、AgNO3、Na2CO3,过滤后再加入适量。以上过程发生5个离子反应,以下4个离子方程式中不符合反应事实的是
A.Ca2+ + HCO3- + OH- → CaCO3↓+ H2O B.Ag++OH- → AgOH↓
C.2Ag++CO32-→Ag2CO3↓ D.CO32-+2H+ → CO2↑+H2O
17.有KCl、NaCl、Na2CO3 的混合物,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5%,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08%,则Na2CO3 的质量分数约为
A.38% B.50% C.75% D.80%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18.与CaC2一样,Mg3C2也是离子晶体,与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关于Mg3C2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水反应有乙炔生成 B.与水反应有Mg(OH)2生成
C.有C-C键 D.有C22-离子
19.下列关于SO2性质的分析,肯定错误的是
A.通入Ca(ClO)2溶液中,有HClO生成 B.通入FeCl3溶液中,有SO42-生成
C.通入氯水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D.通入KICl2溶液中,有I-生成
20.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海带灼烧成灰 B.过滤得含I-溶液 C.放出碘的苯溶液 D.分离碘并回收苯 |
(1)加足量水溶解得澄清溶液
(2)往溶液中加入稀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加至过量,未见沉淀溶解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断错误的是
A.A1C13可能存在 B.澄清溶液呈无色
C.Ag (NH3)2+会在酸中离解 D.澄清溶液中c (OH-)>c (Cl-)
22.由甘氨酸(分子式:C2H5NO2)、丙氨酸(C3H7NO2)、苯丙氨酸(C9H11NO2)、谷氨酸(C5H9NO4)各若干,通过分子间脱去9分子水缩合而生成的十肽,其分子式为C48HN10O19,则对参加反应的各氨基酸分子数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有不止一组数据 B.谷氨酸为4分子
C.苯丙氨酸不能为3分子 D.丙氨酸为3分子
四、(本题共8分)
回答以下关于第三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问题。
23.Na原子核外共有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 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24.相同压强下,部分元素氟化物的熔点见下表:
氟化物 | NaF | MgF2 | SiF4 |
熔点/℃ | 1266 | 1534 | 183 |
25.SiF4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SiF4中Si—F键间的键角是 。
26.在P、S、C1三种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热稳定性最大的是 (填氢化物的化学式);
已知Na的原子半径大于C1的原子半径,其原因是: 。
五、(本题共8分)
高锰酸钾是一种典型的强氧化剂。
完成下列填空:
Ⅰ.在用KMnO4酸性溶液处理Cu2S和CuS的混合物时,发生的反应如下:
① MnO4-+ Cu2S + H+→ Cu2+ + SO2↑ + Mn2+ + H2O(未配平)
② MnO4-+ CuS + H+ → Cu2+ + SO2↑ + Mn2++ H2O(未配平)
27.下列关于反应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选填编号)。
a.被氧化的元素是Cu和S |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5 |
c.生成2.24 L(标况下) S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8 mol |
d.还原性的强弱关系是: Mn2+> Cu2S |
Ⅱ.在稀硫酸中,MnO4-和H2O2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H2O2 -2e → 2H+ + O2↑
还原反应:MnO4- + 5e + 8H+ → Mn2+ + 4H2O
29.反应中若有0.5 mol H2O2参加此反应,转移电子的个数为 。由上述反应得出的物质氧化性强弱的结论是 >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0.已知:2KMnO4+ 7H2O2+3H2SO4→ K2SO4+2MnSO4 +6O2↑+10H2O,则被1mol KMnO4氧化的H2O2是 mol。
六、(本题共8分)
水煤气转化反应CO(g)+H2O(g) CO2(g)+H2 (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完成下列填空:
3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
32.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说法中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选填编号)。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H-O键
c.v正(CO) = v逆(H2O) d.c(CO) = c(H2)
33.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数据:
实验组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
H2O | CO | H2 | CO | |||
1 | 650 | 2 | 4 | 1.6 | 2.4 | 3 |
2 | 650 | 1 | 2 | 0.8 | 1.2 | 5 |
3 | 950 | 1 | 2 | — | — | — |
(2)由实验组1和2的数据可分析,压强对该可逆反应的影响是 。
(3)有了实验组1和2的数据,再设计实验组3,其目的是 。
七、(本题共12分)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完成下列填空:
34.常温下,氨水的浓度为1:1.5(28%的浓氨水和水的体积比)时实验现象明显,配制该浓度氨水的玻璃仪器有 。
35.本实验用的干燥剂是碱石灰和无水氯化钙。则甲处是____________;乙处是___________。
36.实验时,先将催化剂加热至红热,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反应是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37.实验前,烧杯中盛有200mL 1.000 mol/L的 NaOH溶液,实验后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13,且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7.48g,则NaOH溶液吸收的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
是 (设溶液的体积不变且忽略盐类的水解)。
38.实验时发现:如果缺少乙处的干燥管,将反应后的气体直接通入烧瓶,则烧瓶中产生白烟。其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
39.已知NH3和N2常压下的沸点分别为:-33.5℃和-195.8℃,据此推测这两种物质中,能做制冷剂的是 (填分子式);能用来冷冻物质的是 (填分子式)。
八、(本题共12分)
碳酸钠俗称纯碱,其用途很广。实验室中,用碳酸氢铵和饱和食盐水可制得纯碱。各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表。
温度℃
溶解度
溶质 g/100g水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7.8 |
NH4HCO3 | 15.8 | 21.0 | 27.0 | ||||
NaHCO3 | 8.2 | 9.6 | 11.1 | 12.7 | 14.4 | 16.4 | |
NH4Cl | 33.3 | 37.2 | 41.4 | 45.8 | 50.4 | 55.2 | 60.2 |
Ⅰ、化盐与精制:①粗盐(含Ca2+、Mg2+、SO42-)溶解;②加入足量NaOH和Na2CO3溶液,煮沸;③过滤;④加入盐酸调pH至7。
Ⅱ、转化:①将精制后的食盐溶液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研细的碳酸氢铵;保温,搅拌半小时;②静置, a 、 b ;③得到NaHCO3晶体。
Ⅲ、制纯碱:将得的NaHCO3放入蒸发皿中,在酒精灯上灼烧,冷却到室温,即得到纯碱。
完成下列填空:
40.“化盐与精制”可除去的粗盐中的杂质离子是 。
41.“转化”的离子方程式是 。
42.“转化”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的加热方式是 ;为什么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 。
43.a、b处的操作分别是 、 。
44.实验室制得的纯碱含少量NaCl还可能含少量NaHCO3,为测定纯碱的纯度,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样品G克,将其放入锥形瓶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滴加2滴酚酞,用c mol/L的标准盐酸滴定至溶液由浅红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不变,滴定过程中无气体产生,所用盐酸的体积为V1 mL。此时发生的反应为:CO32- + H+ →HCO3-
(1)样品中碳酸钠质量百分含量的表达式是 。
(2)向锥形瓶溶液中继续滴加2滴甲基橙,用同浓度的盐酸继续滴定至终点,所用盐酸的体积为V2mL。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根据实验数据,如何判断样品含有NaHCO3 。
九、(本题共8分)
煤化工可制得甲醇。以下是合成聚合物M的路线图。
己知:芳香族化合物苯环上的氢原子可被卤代烷中的烷基取代。如:
完成下列填空:
45.对路线图中有关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选填序号)。
a.从合成气中也可获得合成氨的原料H2 b.甲醇可发生取代、氧化、消去等反应
c.也可用石油分馏的方法获得丙烯 d.可用分馏的方法从煤焦油中获得A
46.通常实验室可用甲醇和 制备CH3Br。
47.C生成D的反应条件是 ; 写出M的结构简式 。
48.取1.08g A物质(式量108)与足量饱和溴水完全反应能生成3.45g白色沉淀,写出A的结构简式 。
十、(本题共12分)
化合物M是可降解的聚酯,化合物E是有机合成中间体,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H
完成下列填空:
49.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反应②: 反应。
50.写出结构简式。B ; M 。
5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2.写出检验B完全转化为C的方法。
所用试剂的化学式 ; 实验现象 。
53.有苯环和4种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且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有 种,写出其中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十一、(本题共16分)
铁盐在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有重要的价值。
54.将55.600g绿矾(FeSO4∙7H2O,式量为278)在高温下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Fe2O3固体和SO2、SO3、水的混合气体,则生成Fe2O3的质量为 g;SO2为 mol。
55.实验室可用以下方法制备摩尔盐晶体[(NH4)2SO4·FeSO4·6H2O,式量为392]。
Ⅰ.将4.400g铁屑(含Fe2O3)与25mL3mol/L H2SO4充分反应后,得到 Fe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稀释溶液至100mL,测得其pH=1。
(1)铁屑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
Ⅱ.向上述100mL溶液中加入与该溶液中FeSO4等物质的量的(NH4)2SO4晶体,待晶体完全溶解后蒸发掉部分水,冷却至t℃,析出摩尔盐晶体12.360g,剩余溶液的质量为82.560g。
(2)t℃时,(NH4)2SO4·FeSO4·6H2O的溶解度是 g/100g水(保留两位小数)。
56.黄铁矾是难溶于水且不含结晶水的盐,它由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构成。工业上常用生成黄铁矾的方法除去溶液中的Fe2+,原理是:用氧化剂将Fe2+氧化为Fe3+,Fe3+的水解产物与溶液中某些离子一起生成黄铁矾沉淀。
实验室模拟工业过程的操作如下:
向1L 0.0500mol/L的稀硫酸中加入16.680g绿矾,完全溶解后,依次加入1.065gNaClO3(式量106.5)和1.610gNa2SO4∙10H2O(式量322),充分反应后,得到9.700g黄铁矾沉淀。所得无色溶液中含有的H+为0.16 mol,SO42—为0.075 mol,Cl—为0.01mol。
计算并确定黄铁矾的化学式。
2013杨浦区高三化学二模答案
化学答案和评分标准 201304
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 1 | 2 | 3 | 4 | 5 |
答案 | A | D | D | B | A |
题号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答案 | B | B | D | D | C | B | D | A | D | C | A | B |
题号 | 18 | 19 | 20 | 21 | 22 |
答案 | BC | C | D | AD | BC |
23.11 (1分) ; 4 (1分)
24.NaF与 MgF2为离子晶体,SiF4为分子晶体,故SiF4的熔点低;Mg2+的半径比Na+的半径小,Mg2+带2个单位正电荷数比Na+多,故MgF2的熔点比NaF高。(2分 )
25.正四面体 (1分),109o28,(1分)
26.HCl (1分);Na、C1电子层数相同,C1的核电荷数更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更强,原子半径更小(1分,不答电子层数相同,不得分)。
五、(本题共8分)
27.d (2分) 28. 6MnO4-+ 5CuS (2分,系数1分,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都对1分)
29. 6.02×1023 (1分); KMnO4> H2O2(或O2) (1分) 30.2.5 (2分)
六、(本题共8分)
31. (1分) 32. b、c (2分)
33.(1)40%(1分)。
(2)增大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或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变。合理即可)(2分)。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2分)
七、(本题共12分)
34.量筒、烧杯、玻璃棒 (2分,缺一项得1分)
35.甲处:碱石灰;(1分)乙处:无水氯化钙(1分)
36.放热反应(1分); 4NH3+5O2 4NO+6H2O(1分)
37. 5:13(2分)
38.4NO+3O2+2H2O→4HNO3(1分,或2NO+O2→2NO2和3NO2+H2O→2HNO3+ NO
或4NO2+O2+2H2O→4HNO3也给分);
NH3+HNO3→NH4NO3(1分) 39.NH3(1分);N2(1分)
八、(本题共12分)
40.Ca2+、Mg2+(2分,各1分) 41.Na+ + HCO3- →NaHCO3↓(1分)
42.水浴加热(1分)温度过高造成NH4HCO3分解,温度过低NH4HCO3的溶解度小(2分)
43.过滤 洗涤(2分)
44.(1)Na2CO3%= (2分)[M(Na2CO3)用106表示也得分]
(2)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不变(1分);V2 >V1则含有NaHCO3(1分)
九、(本题共8分)
45.b、c(2分,各1分) 46.浓硫酸、溴化钠 (1分,少一个不得分,写氢溴酸不扣分)
47.浓硫酸,加热 (1分,少一个不得分) (2分) 48. (2分)
十、(本题共12分)
49.①加成 ②消去(2分,各1分)
50.B: HOCH2CH2CH2CH2OH (1分) M: (2分)
51. (2分)
52.药品:碱石灰、Na(1分) 现象:加碱石灰蒸馏出产品后加钠无气泡产生(1分)
53.3种(2分) 、 (任写一种即可,1分)
十一、(本题共16分)
54.16(3分);0.1(3分)
55.(1)0.36(或36%)(3分) (2)22.51(3分)
56. NaFe3(SO4)2(OH)6(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