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原三日即下矣/友人惭,下车引之
B.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D.可无归乎/一屠晚归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不 去 是 亡 吾 信 也 得 原 失 信 吾 不 为 也
3.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
二、悬牛首卖马肉
灵公①好妇人而丈夫②饰者,国人尽服③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④而不止。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⑤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灵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②丈夫:成年男子。 ③服:穿。 ④相望:彼此看得见,指到处。 ⑤内:指王宫内。
1、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不逾月/不逾矩
C、公曰:“善!”/择其善者而从之 D、晏子对曰/丁氏对曰
2、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君 使 服 之 于 内 而 禁 之 于 外 犹 悬 牛 首 于 门 而 卖 马 肉 于 内 也
3、灵公有什么爱好?从文末的一个“善”字,可以看出灵公有什么优点?
三、楚有祠者
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①祠者:主管祭祀的。②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③卮:古代酒具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数人饮之/又数刀毙之 B、引酒且饮之/下车引之
C、乃左手持卮/弛担持刀 D、终亡其酒/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数 人 饮 之 不 足 一 人 饮 之 有 余 请 画 地 为 蛇 先 成 者 饮 酒
3、结合选文,分析“终亡其酒”的原因。
四、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日:“岁②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日:“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日:“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顾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注释:①发,启封。②岁:年成,收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书未发/诫子书 B、岁亦无恙耶/元方时年七岁
C、使者不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顾有舍本而问末者耶/太丘舍去
2.请用3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臣 奉 使 使 威 后 今 不 问 王 而 先 问 岁 与 民 岂 先 贱 而 后 尊 贵者 乎
3、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书未发”赵威后即询问齐使看,她是一个热情、不懂礼仪的人。
B.从“使者不说”并发问赵威后看,他是一个虽鲁莽但能据理力争的人。
C、从赵威后与使者对话中,可看出她是一个有民贵君轻思想的人。
D.文章紧扣题目中“问”字,把一个咄咄逼人的赵威后形象跃然纸上。
五、农夫耕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①见而哂之,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②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③,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④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去。
【注释】①行者:过路人②所以:用什么方法。③未及移时:还没过多少时间。④术:方法
1、下列选项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行者见而哂之(看见) B、行者解衣下田(解开)
C、且仆于田(倒) D、行者服而去( 穿衣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3、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农夫耕田的时候,“数息而后一锄”,说明农夫是个懒惰的人。
B.行者解衣下田,最后累倒在田里,表现出他劳动非常卖力。
C.“乃子之术谬矣”中的“术”具体指耕作的方法技术等。
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方法正确,再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