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文言文】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卷 (3)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0:08:29
文档

【文言文】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卷 (3)

二〇二〇年秋语文统编版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一线资深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编制,试题新颖,区分度高,题量充足,答案详尽,是您不可多得的语文配套练习试卷,欢迎下载使用,水印下载后可取消。愿成为您快速提分的好帮手。一、阅读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推荐度:
导读二〇二〇年秋语文统编版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一线资深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编制,试题新颖,区分度高,题量充足,答案详尽,是您不可多得的语文配套练习试卷,欢迎下载使用,水印下载后可取消。愿成为您快速提分的好帮手。一、阅读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二〇二〇年秋语文统编版

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

一线资深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编制,试题新颖,区分度高,题量充足,答案详尽,是您不可多得的语文配套练习试卷,欢迎下载使用,水印下载后可取消。愿成为您快速提分的好帮手。

一、阅读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选自《百喻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昔有愚人________      ②食之,甚美________

(2)用“/”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4)这则短文给你怎样的启示?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二、课外阅读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以至于斯也。斯:________②从而谢焉。谢: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    

三、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选出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善:擅长                           B. 谓:认为                           C. 乃:于是                           D. 绝:告别

(2)选出对《伯牙绝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了高山,想到了流水。

B. 钟子期听到琴声,联想到的景象跟伯牙想的一致。

C. 无论伯牙弹琴时想什么,钟子期都清楚他的心声。

D. 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是想要怀念钟子期。

四、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越人种稻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桔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泻水种黍,弗对,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

    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

(1)解释下列字。  

①盖:________

②鄙:________

③兵:________

④偿:________

(2)翻译最后一段。  

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

(3)文章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方法?    

(4)这两个故事寄寓了什么道理?    

(5)你更喜欢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yin)然①  , 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②  , 荡倚冲冒③  , 吣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④大㘎⑤  ,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②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③荡倚冲冒:荡,碰撞。倚,靠近。冲,冲击。冒,冒犯。④跳踉:跳跃。⑤㘎:怒吼。

(1)解释下列下划线的词。  

蔽林间窥之________             远遁________

以为且噬己也________           蹄之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因跳踉大嘲,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3)写出两个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    

(4)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六、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杨生之犬

      杨生畜一犬,甚爱之,行止与俱。一日,生夜行,堕涸井中,犬吠彻夜。旦日,有行人过,见犬对井号,怪之。往视,见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人日:“以此大见与,便当出尔。”生日:“此狗尝屡次活我,不得相与,其余均可。”行人日:“若不相与,便不相出。”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日,犬夜走归杨生家。

1)为下列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若不相与 ________  

A.和  B.结交  C.给  D.赞成

(2)犬引颈下视井中________ 

 A.延续  B.伸长 C.导引

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的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甚爱之”中的“之”指________,“生知其意,遂应之”中的“之”指________。

4)杨生答应行人要求的原因是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越西有独居男子,编木为庐,力耕以食。久之,菽粟盐酪①,俱无仰于人,家有群鼠,夜则鸣啮至旦。男子积憾之。一日酒醉归始就枕鼠百故恼之目不能瞑,男子曰:“此阴类②”患物。何暴之甚!”遂持火四焚之。鼠死庐亦毁,次日酒解,怅然无所归。

注释①菽,豆类,酪;奶制品。②累累然:络绎不绝的样子。③阴类:指夜间活动的动物。

1)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哪一项正确?(  )

A.一日酒醉/归始就枕/鼠百态恼之目/不能瞑

B.一日酒醉归/始就枕/鼠百态/恼之目不能瞑

C.一日酒醉归/始就枕/鼠百态恼之/目不能瞑

D.一日酒醉/归始就枕鼠百态/恼之/目不能瞑

2)对“越西独居男子”这一人物的推断,下列哪一项是最合理的? (  )

A.勤劳能干    B.聪明智慧

C.嗜酒如命    D.仇视社会

3)以上文为材料,可以用来论说下列那个话题? (  )

A.谈“学习”    B.谈“诚信”

C.说“福祸”    D.说“理智”

八、课内阅读展示。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___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加点的词。

(1) 惟弈秋之为听。(__________)

(2) 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__)

(3) 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

2)读下面的句子,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打“√”。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2)思援/弓缴/而/射之。(    )

(3)使/弈秋/诲/二人弈。(    )

3)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______)的语气。朗读“曰:非然也”应该读出(______)的语气。

A.疑问    B.反问    C.否定    D.肯定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A.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

B.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

C.学习必须不怕困难,知难而进。(  ) 

九、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北人食菱①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③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一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池沼中。果实的硬壳大都有角,果肉可以吃。②仕:做官。③强:硬要。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食:______        非: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多项选择)

A.北方人不适合吃菱角。

B.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否则会闹笑话。

C.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十、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饰以玫瑰(__________)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__________)

2)翻译下列的句子。

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的寓意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一、 (1)从前;十分,非常

(2)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3)愚人不停吃盐,味觉遭到破坏,(美味的盐)反而变成他的祸害。

(4)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二、(1)这样;道歉

(2)有志者不食嗟来之食。  

三、 (1)D

(2)D   

四、 (1)伞;边境;兵器;偿还

(2)所以说:“天旱的时候准备船,天热的时候准备皮衣”,这是天下的名言啊。

(3)对比。

(4)做事不要三心二意,不要见异思迁,还未雨绸缪,坚持不懈。

(5)略   

五、 (1)偷看;逃走;咬;用啼子踢

(2)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于是(老虎)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3)庞然大物;黔驴技穷

(4)貌似强大的东西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六、无

1)CB

解析:C    B    

2)杨生出来了行人用绳子牵着狗离开了狗不时地回头看

解析:杨生出来了,行人用绳子牵着狗离开了,狗不时地回头看。

3)犬行人

解析:犬    行人    

4)他知道狗会回到自己身边

解析:他知道狗会回到自己身边。

七、无

1)C

2)A

3)D

八、无

1)只单引拉一起

解析:只,单    引,拉    一起    

2)(3)√

3)AC

解析:A    C    

4)弈秋是全国下棋最好的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第一个人好吗?

解析:弈秋是全国下棋最好的人。    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第一个人好吗?    

5)B√

九、无

1)吃不是

解析:吃    不是    

2)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连壳一起放进嘴里吃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要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解析: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连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要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3)BC

十、无

1)装饰归还

解析:装饰    归还    

2)这可以说是善于卖盒子了却不能说善于卖珍珠

解析:这可以说是善于卖盒子了,却不能说善于卖珍珠。

3)楚国人装饰匣子意在抬高珠宝价值可结果是郑人只要了匣子而退还了珠宝今天用买椟还珠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解析:楚国人装饰匣子意在抬高珠宝价值,可结果是郑人只要了匣子,而退还了珠宝。今天用“买椟还珠”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文档

【文言文】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卷 (3)

二〇二〇年秋语文统编版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一线资深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编制,试题新颖,区分度高,题量充足,答案详尽,是您不可多得的语文配套练习试卷,欢迎下载使用,水印下载后可取消。愿成为您快速提分的好帮手。一、阅读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