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a 40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 “神舟八号”飞船发送成功。托举“神舟八号”的“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点火 B.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C.隔热材料脱落 D.整流罩脱落
2.下列物品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
A.羊毛衫 B.玻璃杯 C.不锈钢餐具 D.塑料雨衣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硬水 B.无尘空气 C.澄清矿泉水 D.纯碱
4. 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点燃酒精灯 B.取用锌粒 C.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说法不正确是 ( )
A.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由于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D.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由于氧气具有可燃性
6.下列化学式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Na2S,S,M,H2SO4,其中括号内的M可能是( )
A.H2S B.Na2SO3 C.MgSO4 D.SO3
7.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
A.2个氮分子:2N B.2个碳酸根离子:2CO
C.氧化铝的化合价: D.4个氢原子:2H2
8.法医破案时,常用“马氏试砷法”来检验人或动物是否砒霜(R)中毒,其化学原理为:R + 8HCl + 4Zn=== 4ZnCl2+ 3H2O + 2As + H2 ↑,则砒霜的化学式为( )
A.As2O2 B.As2O C.AsO D.As2O3
9.下列解释或者结论,错误的是(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分子在不断运动
B.铝制品不易生锈——表面形成致密氧化铝薄膜
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瓶中气体一定是CO2
D.三峡大坝蓄水发电——为“低碳”做出了贡献
10.萨罗(Saol)是一种消毒剂,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萨罗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
B.萨罗(Saol)是一种有机物
C.萨罗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5.6%
D.萨罗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13:10:3
11.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C.提纯A时,可以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D.将t2℃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变稀了
1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B
①低血糖病症发作时,吃馒头要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②由于淀粉有遇到碘变蓝的特性,可利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的真假
③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重金属中毒现象
④草木灰中含有钾元素,碳铵中含有氮元素,一块使用可起到复合肥的作用
⑤患有夜盲症的病人,多食用动物肝脏有利于视力恢复
A. ②③ B. ③⑤ D.①④ C.②⑤
13.有关电解水实验的叙述,(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C.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试管a与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14.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制备NaOH溶液将饱和的Na2CO3溶液与过量的石灰水混合后过滤
B.检验碳酸根离子:将要检验的物质与稀盐酸混合,观察是否产生气泡,如产生气泡,将气泡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C.鉴别H2、CH4、CO三种气体: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现象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用NH4Cl溶液与NaOH溶液,比较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
15.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
x | y | |
A | NaOH溶液 | 稀HCl(过量) |
B | 稀H2SO4 | 锌粒(少量) |
C | Ca(OH)2 | CO2(适量) |
D | Ca(OH)2 | Na2CO3(适量) |
16.取3.2 g某物质R在6.4g氧气恰好完全燃烧,生成3.6 g水和4.4 g
二氧化碳,关于R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中含有C、H、O三种元素
B.R中C与H的质量比为1:4
C.R属于无机化合物
D.R只含有C、H两种元素,是一种清洁燃料
二、(本题包括6小题,共30分)
17.(5分)从C、H、O、Ca、Na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一中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最清洁的燃料_______ _ __; (2)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 ;
(3)导致人煤气中毒的气体__________; (4)可用于灭火的是 ;
(5)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
18.(4分)A、B、C、D表示4种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下图是部分物质的微观示意图:
A、B、C、D中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6分)空气是一种重要资源,空气质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1)利用上图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观察到的现象是
,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2%,请分析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 (列举一项)。
(2)某工业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偏高,其原因是 ,经测定该城市某次降雨的pH约为5,造成该城市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主要是 。
(3)为减少空气污染,工业倡导“绿色化学”,其特点之一是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氢气实现“零排放”反应生成甲酸(HCOOH),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与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
20.(6分)学好化学能帮助你走出认识上的许多误区,从感性走向理性。
下面3个观点都是错误的,写出你熟悉的化学方程式,否定以下各错误观点:
序号 | 错误观点 | 否定例证(化学方程式) |
① | 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 |
② |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 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
③ |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 一定是中和反应 |
由此小刚能推测出三种溶液分别是;A为___________溶液;B为____________溶液。
22. (7分)金属是生活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物品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速度越快。如图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浓度相同的盐酸溶液,然后分别加入足量的、大小相等的Mg、Zn、Fe,立即把三个相同的气球分别套在各试管口上。
①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 。
②气球膨胀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填试管编号)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2)金属的锈蚀也是排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写出生活中两种防锈的例子:① ;② 。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3.(5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的药品是 。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 (填序号,下同)。
(2)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2NO+O2==2NO2,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不能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
(3) 按图F作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瓶底放少量的水或细沙的目的是 。
(4) 实验室里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出现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24.(7分)奇思妙想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用
一个集气瓶罩住燃着的小蜡烛,小蜡烛一会儿就熄灭
了。它为什么会熄灭呢?每个人都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
小童猜想:蜡烛燃烧耗尽了瓶内的氧气,所以它熄灭了;
小鑫猜想:蜡烛燃烧后瓶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了蜡烛熄灭;
小南猜想:小童和小鑫都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他认为小童和小鑫都有道理;
小龙猜想:瓶内虽有氧气,但氧气浓度低导致蜡烛熄灭。
【实验设计】大家激烈地讨论,很难达成一致。于是,小龙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实验结论 |
(1)取一小块白磷(着火点为40oC),放在一铝箔制的小盒中,然后放入装有生石灰的集气瓶内。点燃蜡烛,塞紧胶塞,观察现象。 | 燃烧的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 | 白磷燃烧需满足的条件: ①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小龙的猜想是正确的。 |
(2)待冷却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立即关闭活塞,观察现象。 | 铝盒中的白磷燃烧, 放出热量的同时产 生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①在该实验中,共发生了 个化学反应,其中生石灰的主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底部的固体中含有哪些成分?(写三种即可)
。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5.在滨州北部沿海著名的贝壳堤岛上,蕴藏着丰富的贝壳资源。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是烧制陶瓷的上等原料。技术人员为了测定贝壳中CaCO3的含量,于是取15 g贝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80 g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贝壳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烧杯中的反应剩余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水蒸气的挥发),其中当反应进行到B点时,所用盐酸刚好消耗了加入量的一半。试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产生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 g;
(2)该贝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A 2.D 3.D 4.C 5.D 6.B 7.B 8.D
9.C 10.C 11.B 12.B 13.B 14.B 15.C 16.D
二、本题包括6小题,共30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
17.(5分)(1)H2 (2)Na2CO3 (3)CO (4)CO2 (5)Ca(OH)2
18.(4分)B C D CH4+2O2 CO2+2H2O
19. (6分)(1)铜丝由红色变为黑色 使空气中的氧气与铜丝充分反应 铜丝的量不足
(2)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SO2 (3)1:1
20. (6分) ①CaCO3高温CaO+CO2↑ ②2H2O2MnO22H2O+O2↑ ③CuO+H2SO4==CuSO4+H2O
21. (2分)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22. (7分)(1)①Fe + 2HCl = FeCl2 + H2↑ 置换反应 ②A Mg>Zn>Fe
(2)①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涂油;②制成不锈钢等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
23.(5分)(1)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2) B(或A); B和C(或B、C);
(3)防止生成的炽热物质落下来炸裂集气瓶底;
(4)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或盐酸浓度较高,挥发出了氯化氢气体或石灰水变质或二氧化碳的量很少)
24.(7分)【实验设计】 大量的白烟 与氧气接触;
【实验反思】 三 与水反应放热引燃白磷; CaO+H2O=Ca(OH)2 ; CaO Ca(OH)2 CaCO3 或P2O5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5.
(1)产生CO2的质量为:15g+80g-90.6g = 4.4g …………(2分)
(2)设CaCO3质量为x,设参加反应的HCl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2分)
100 73 44
x y 4.4 g …………(1分)
…………(1分)
该贝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1分)
…………(1分)
(3)所用盐酸刚好消耗了加入量的一半。
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分)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