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命题:杨朋潮 校对:苏卫东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考试结束,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性格即命运”,这是舶来品。人的性格如何,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但命运并不全然与性格相关。环境、条件、际遇有时比性格更能影响和决定人的命运。但一个人的性格对于人际环境、事业成败确实拥有不可小觑的强大影响力。
性格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特色,是个体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的一种标志。所以真正的人生是一种性格人生。世界上没有无性格的人,也没有性格相同的人,只有性格相近的人。就像树上的叶子,看似相同,其实不同。而性格的构成是人的气质、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态度方式、脾气秉性等特点的综合外在表现,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可能太绝对了,但只有在一个人身上相对稳定的那些东西才被称为性格。这“性”字有本性、习性的含义;而这“格”字既有品格也有定格的含义。因而,性格既反映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又不与人的品质完全一致。比如有的人性格上看似温柔,但骨子里却很阴毒苛刻;有的人性格上看似暴戾,但心地却非常善良。性格是一种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性格的好坏本身,只是性格而已,并不能以此来判定一个人的品质优劣。
因为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外在性的特征,所以对人的影响有时比品质的真实更大。人们在评价一个人时首先不是品质问题,而是看着你的感觉舒不舒服。更有许多交际是一次性的、短时期的,而人的品质的表露需要时间。所以,语言方式、态度、处事方式、个人习惯、喜恶等感情的表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即使在长期的人际生活中,性格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性格的人际影响力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性格的魅力。人的性格的人际魅力不在于相同,而在于不同。最有魅力的性格绝不是那种伪装、粉饰、压抑后的“标准”性格。一种真实的不掩饰的只属于你的,而不似他人的性格往往更能获得人际的引力。但这种人虽适合做朋友、当英雄,却很难成为领袖。
性格的亲和力。“世俗标准”的性格尽管不具有个人魅力,但对大众具有亲和力。虽然这种人可能没人会成为他的朋友,他也永远不会是英雄,但却适合做领导。因为他会让人们觉得很舒服,至于他心里怎么想,人们倒不过多计较苛求。
性格的破坏力。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处处不合时宜地显示自己,或者挖苦、打击、讽刺他人,无论对人际、对群体都有极大的破坏力,这种人只能是“孤家寡人”。这种人既不可做朋友,也不能当领导,也不会成为好下属。
好在性格远非本质,性格也是会改变的。但应该改变的只是那令人不舒服的部分,而没有必要连同那份真实也抛掉,那就失去了自我。
(摘编自周殿富《你是老榆木,我便伐你做门槛》)
1.下列关于“性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性格即命运”是从国外传入的意识,但作者认为性格未必决定人的命运,环境、条件、际遇有时比性格更能影响和决定人的命运。
B.性格在本质上是个体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的一种标志,世界上没有性格相同的人,就像世上本无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
C.一个人的性格是相对稳定的,因为它的构成是这个人的气质、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态度方式、脾气秉性等特点的综合外在表现。
D.性格既指人的本性,也指人的品质,作为一种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性格的好坏是不能用来判定一个人的品质优劣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性格对人的影响比品质的真实更大,因为人们在评价他人时,更看重语言方式、态度、处事方式等给人的感觉。
B.因为人的品质的表露需要时间,在短期的人际交往中,个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C.性格的人际魅力在于与众不同。最有魅力的性格不是伪装、压抑后的“标准”性格,而是真实的有个人特色的性格。
D.“世俗标准”的性格虽然没有个人魅力,却具有大众亲和力。有这种性格的人更适合做领导,而不是英雄。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是初次见面还是在长期交往的人际生活中,性格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而也就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
B.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张扬自我,或者不惜手段伤害他人,这些都是性格的破坏力的表现。
C.魅力性格、亲和力性格、破坏力性格都给人的生活带来诸多影响,这些同时也决定了人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
D.人不能为他人而失去真实的自我,但改变自己性格中让人不舒服的部分,是可以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丙申秋,有太原客南贾还,策一驴,橐金可五六百。偶过中牟县境,憩道左。有少年人,以梃(木棒)荷犬至,亦偕憩。犬向客咿哑,若望救者。客买放之。少年窥客装重,潜蹑至僻处,以梃搏杀之,曳至小桥水滨,盖以沙苇,负橐去。
犬见客死,阴尾少年至其家,识之,却诣县中。适县令升座,衙班甚肃,犬直前据地叫号,若哭若诉,驱之不去。令曰:“尔何冤?吾遣吏随尔。”犬导隶出,至客死所,向水而吠。隶掀苇得尸,还报,顾无从得贼。
犬亦复至,号踯如故。令曰:“若能知贼乎?我且遣隶随尔。”犬又出,令又遣数隶尾去。行二十余里,至一僻村人家,犬竟入,逢一少年,跳而啮其臂,衣碎血濡。隶因绁之到县,具供杀客状。问其金,尚在,就家取之。因于橐中得小籍,知其邑里姓字。令乃抵少年辟,而籍其橐归库。
犬复至令前吠不已,令因思曰:“客死,其家固在,此橐金安属?犬吠,将无是乎?”乃复遣隶直往太原,此犬亦随去。既至,其家方知客死,又知橐金无恙,大感恸。客有子,束装偕隶至,贼已瘐死狱中。令乃取橐验而付之。其犬仍尾其子至,扶榇偕返,还往数千里,旅食肆宿,与人无异。
论曰:夫人赴几在智,观变在忍。祸起仓卒,张皇震慑而不知所出,智不足也;不忍忿忿之心,蹈义赴难,而规画疏略,志虽诚而谋卒无济,忍不足也。故曰成事难。使犬当少年戕客之时,奋其牙齿以与贼角,糜身巨梃而不之避,烈矣,然于客无补。衔哀茹痛,疾走控吁,而于贼之窟宅未能晓识,纵令当事怜而听我,荒畦漫野,于何索之?冤难达,贼不可得也。唯明有报贼之心,而不骤起以骇之。知县之可诉,而姑忍以候,逡巡追蹑以识其处,贼已在吾目中,而后走诉之。已落吾彀中,而后奋怒于一啮,而仇可得,金可还,太原之问可通,而客之榇可以归矣。其经营细稳不必痛之遽伸而务其忠之克济是荆轲聂政之所不能全子房豫让诸人所不得遂而竟遂之者也。岂独狺讼公庭,旅走数千里外之奇且壮哉?夫人孰不怀忠,而遇变则渝;孰不负才,而应猝则乱。智取其深,勇取其沉,以此临天下事,何弗办焉?予既悲客,又甚羡客之有是犬也而胜人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曳至小桥水滨 曳:拖、拉 B.顾无从得贼 顾:只是
C.令乃抵少年辟 辟:通“避”,指躲避之处
D.而遇变则渝 渝:改变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经营细稳 / 不必痛之 / 遽伸而务 / 其忠之克济 /是荆轲聂政之所不能 / 全子房豫让诸人所不得 / 遂而竟遂之者也
B.其经营细稳不必痛之 / 遽伸而务其忠之 / 克济是荆轲聂政之所 / 不能全子房豫让诸人/所不得遂而竟遂之者也
C.其经营细稳不必 /痛之遽伸而务 / 其忠之克济 / 是荆轲聂政之所不能全 / 子房豫让诸人所不得遂 / 而竟遂之者也
D.其经营细稳 / 不必痛之遽伸 / 而务其忠之克济 / 是荆轲聂政之所不能全 / 子房豫让诸人所不得遂 / 而竟遂之者也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原商人在回家途中被人谋财害命,他所救的一只狗两次到县衙报信求助,最终带着衙役将罪犯捉拿归案。
B.这只狗跟随中牟县衙役前往太原,然后跟随商人的儿子回到中牟县,又跟商人的儿子一起返回太原,往返几千里,在旅店里吃住,跟人一样。
C.作者认为,商人的仇能够报,钱能够追回,家人能够得知消息,灵柩能够运回,这一切主要靠的是这只狗奋不顾身,与歹徒拼死搏斗。
D.作者视角独特。在整个事件中,他关注的主要不是义狗的知恩图报,而是义狗的智慧谋略和隐忍沉稳;目的主要不是告诫人们如何“为人”,而是怎样“临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犬见客死,阴尾少年至其家,识之,却诣县中。(4分)
(2)使犬当少年戕客之时,奋其牙齿以与贼角,糜身巨梃而不之避,烈矣,然于客无补。(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赠远(其一) (王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8.两首诗都写了什么内容?分别是以什么人的口吻来写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
9、两首诗中都写了月亮,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2)杜甫在《蜀相》中用“ , ”高度评价了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业。
(3)不吸取前人败亡的教训,只会让历史悲剧不断的重复。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 一文的最后所说的“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藏 獒 (周国华)
此刻,你听见胸膛中鼓点般的撞击声。
眼前的毡房内外皆寂,静得怕人。唯一能让人略感心安的,只有远方隐隐约约传来的篝火晚会的声音。你知道,就在毡房的后面,既潜伏着可怕的对手,又有长久以来等待你实现的梦想。成败在此一举!你不禁想起好像有那么一首古诗:十年磨一剑……
你慢慢移动脚步,轻轻踩着松软的草地,就像行走在太空中。你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危险的区域,一不小心就会有性命之忧。
你太专注于眼前,竟没有注意到后面有条灰影悄悄向你靠近。
一阵钻心的疼痛从腿上传来,你本能地丢下手中的弩机,扭身猛击那畜生。灰影怪叫着后退几步,前腿用力向后蹬地,脊背蜷成弓形,准备发起又一轮的攻击。你懵了,后悔自己太低估对手,本想出其不意,反被对方伏击。你抽出了背后的长刀,准备迎敌。
长刀在月光下闪了几闪,你看到了更为可怕的敌人,和两束逼人的幽光。
狼!竟然是头狼!
狼发起攻击,你手起刀落。狼躲开,一口叼住你握刀的手。你惨叫着丢下刀。赤手空拳的你和狼的肉搏战,本就没有悬念。没过多久,你就筋疲力尽地倒在地上,惊恐地看着犀利的狼牙向自己的喉管咬来。
突然,一道黑影横空而过。未等你反应过来,那黑影已和狼纠缠在一起。
藏獒!你狂喜不已,想不到竟有它相救。
你见过这条藏獒,纯种的黑背黄腹“铁包金”,跟头小狮子似的。那天,你找这家主人要水喝。它就蹲坐在主人身边,目光警觉,一刻不离地盯着你,让你浑身发紧。
“铁包金”果然继承了祖先良好的基因,和能征惯战的狼相斗,丝毫不落下风。它们撕来咬去,渐渐远离你。藏獒不惧任何动物,只要领地被冒犯,不管是谁,都会遭到它的攻击。今天也活该那头狼倒霉,居然不结伴出来,没伤着人不说,还招来了强悍的对手。
你捡起弩机,向毡房走去,没走几步,又折回身。尽管它们出人意料地交起手来,但现在还不能高兴得太早。你小心翼翼地靠近“战场”。
你听说过一条藏獒能抵三头狼的传言,但眼前的情景让你大惊失色。藏獒和狼一样满身是血,可它的喘气声越来越急,动作也越来越慢,每个回合下来,身上都会多几道伤痕。很显然,藏獒已经落了下风,而它没有丝毫退却的意思。
你猛然明白过来,这条藏獒生育不久,难怪体力不支。
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斗。你举着弩机,却帮不上忙。藏獒和狼分开的时间很短,更多时间是厮打在一块儿,你怕误伤了藏獒。
藏獒终于倒下了。狼用尖利的牙齿咬向它喉管的时候,你终于找到机会出手。狼中毒箭,身子抽搐不止,倒了下去。你一刀结果了狼的性命。
藏獒的后腿已被狼咬断。它支起前腿,拖着沉重的身躯,艰难地向前爬去。
一道长长的血痕划向毡房。
藏獒爬到毡房后边,十几团肉乎乎的身影摇晃过来。幼獒!藏獒重重地躺下,幼獒们扑过来,含着母亲的乳房,欢快地吮吸。
你找来柴禾,点起火。你知道,没了藏獒,只有火光能吓阻凶残的敌人。
藏獒前腿扑地,头朝幼獒,缓缓舔着幼獒们的身子。而后,藏獒回头看了你一眼,幽深的眼里晶莹地闪烁着凄凉而哀伤的微光,似乎是想对你说什么。
不,它不说,你也明白。
幼獒们吃饱了,甜甜地倚在母亲身边沉沉睡去。藏獒用前腿拢起幼獒,以这个姿势永远地定格。你呆呆地望着它们。你认出其中那三只银灰色的幼獒,那藏獒中的极品。只有血统正宗的“铁包金”父母,才能生出这种罕见的生灵。相传,二十四万例中才有一例,价值不菲。
如今,幼獒们就毫无防备地躺在你面前。有了它们,你将实现长久以来的梦想:一夜暴富,还清巨额赌债,结束流浪的生活,和分别多年的妻儿团聚……
万籁俱寂。此刻,你听见胸膛中鼓点般的撞击声。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小说以藏獒为记叙对象,一步步展开了“你”与藏獒之间的故事,其选材新颖独特,表达含蓄,意蕴丰富,情感真挚动人。
B. 小说悬念迭出,情节曲折,通过藏獒救人、被救、护崽这一情感主线的发展变化,取得了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C. 小说大量运用心理描写,既表现出了“你”对狼的恐惧,使人物形象真实丰满,也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对其逐梦行为的讴歌。
D. 小说采用第二人称叙事,既使读者感到新鲜独特,也更容易展现“你”的有关经历和内心变化,从而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
E. 小说细节刻画成功,“幽深的眼里晶莹地闪烁着凄凉而哀伤的微光”,似乎是想表达对“你”危急时刻出手相救的感激。
(2)小说第二段中画线句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3)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中“你”这一形象。(6分)
(4)小说的另一种结尾是“万籁俱寂。突然间,你听见泪水叹息般的滑落声”。你认为与小说现在的结尾相比,哪个结尾更好?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好声音”学员魏雪漫热心公益, ,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公益不是单一的捐款。
②读长篇小说《寻找家园》的时候,仿佛作者就坐在眼前,历数他的人生经历, 。这种美妙的感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很难让人忘记。
③比赛还有三分钟就要结束了,辽宁男篮仍落后11分,此时新秀庞思远 ,上场后,连续5记三分,帮助球队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A.身体力行 娓娓而谈 临危受命 B.身体力行 侃侃而谈 临危授命
C.以身作则 娓娓而谈 临危授命 D.以身作则 侃侃而谈 临危受命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创客的概念,对李克强并不陌生。今年1月4日,他曾考察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并欣然接受成为柴火创客荣誉会员的邀请,“好,我再为你们添把柴!”
B. “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设置重重陷阱,利用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网络诈骗等手段层出不穷。
C.周五下午,校学生会成员围绕“,我的梦”为主题,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讨论会,会上大家踊跃发言,表达出了自己的心声。
D.许多造诣不及他的人早已声名鹊起,他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民族。唐代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让人感受到阅读时的闲适与宁静。“青灯有味似儿时”,是南宋陆放翁对儿时读书情景的追念。至于流传千古的“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典故,“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那种对书的迷恋则让人心生敬畏。
A、两三竿竹见君子,十万卷书思古人 B、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C、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D、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余额宝是支付宝为用户打造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用户只要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即进行货币基金购买并获得相应收益,如果 (1) ,则相当于赎回货币基金,整个过程与支付宝充值、支付一样方便。余额宝一元起购,即使 (2) ,而且和银行活期存款利息相比收益更高,能让用户享受到理财的快乐。跟一般“钱生钱”的理财服务相比,余额宝更大的优势在于,它不仅能够提供高效益,而且支持网购消费、支付宝转账等所有的支付宝功能,这意味着资金在余额宝中既时刻保持增值, (3) 。
16. 下面是一幅漫画,请写出主体部分构图要素,然后用简练的文字概括漫画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5分)
构图要素:
寓意: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两座悬崖,中间隔着一条又深又宽的峡谷。女巫站在这边,秃鹫站在那边。秃鹫不断召唤女巫跳到它那边来。女巫说,峡谷太宽,她跳不过去。秃鹫对女巫说,不要用消极的思想打败自己,只要她有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就能做成任何事情。女巫在秃鹫煽动下,热血沸腾起来,她真的开始感到世界上没有她做不到的事,于是,一挺胸,一弓腰,向对面的悬崖猛冲过去。结果,女巫并没有跳过峡谷。秃鹫看着掉入峡谷的女巫,自言自语道:看来,光鼓动她的热情是不够,还得教她如何锻炼腿部肌肉。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洋县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题
语 文(答题卡)
选择题答题卡(27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12 | 13 | 14 |
答案 |
(1)
(2)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
9.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 、
(2) 、
(3)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2).
(3).
(4).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1)
(2)
(3)
16、构图要素:
寓意:
五、写作(60分)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参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曲解文意,“性格既指人的本性,也指人的品质”错误,是性格的“性”字有本性、习性的含义;“格”字既有品格也有定格的含义。)
2.A(范围变化,性格对人的影响“有时”比品质的真实更大。)
3. C(无中生有,“决定人的地位”原文没有体现,应是人们适合的社会角色。)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 C 解析:“辟”是“罪”的意思。
5. D 解析:先通读文句理解大意,再抓住“而”“是”“子房”等标志词来断句。
6. C 解析:主要靠的是义狗的智谋和隐忍。
7.(1)狗看到商人死了,暗中尾随少年到了他的家,记住了它(所在位置),回到县里去。(解析:“阴”,暗中;“尾”,尾随;“识”,记住;“却”,回到;各一分。)
(2)假使狗在少年杀害商人的时候,猛然用力地用它的牙齿来跟歹徒角斗,被大木棒打烂身体都不回避木棒,刚烈啊,但是对商人没有益处。(解析:“使”,假使;“戕”,杀害;“角”,角斗;“糜身巨梃”,被大木棒打烂身体;“不之避”,不回避(木棒);“于客无补”,对商人没有益处;各一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答案】两首诗都是写对亲人的思念。(1分)张诗以思妇的口吻写,从末句“征衣未寄莫飞霜”可以推断出。(2分)王诗以征夫口吻来写,从第三句“不见乡书传雁足”可以推断出。(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1)张诗中的“月”渲染了朦胧幽静的氛围,衬托出孤枕难眠的思妇形象。(3句)(2)王诗由新月联想到远方的妻子,抒发了对内心的思念之情和无可奈何的怅惘之情。(3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3)前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A 3分 D 2分 E 1分,【解析】B“情感主线”的说法错误;C文中你的梦想是“偷幼獒还赌债”,故“对其逐讴歌”说法梦行为的讴歌不当;E不仅包含感激,还有信任。)
(2)①通过环境描写,渲染紧张气氛,为情节的展开提供了特定的背景。(2分)②“怕人”和“心安”构成对比,形成悬念,吸引读者。(2分)③同时也写出了人物的心情(紧张,即将得手的窃喜等)。(2分)
(3)①潦倒落魄。欠下巨额赌债,无奈逃亡在外。②为改变境遇,去偷盗藏獒。借人们参与晚会之机企图盗取幼獒。③良知未泯。母獒的行为唤醒了他的良知;期盼结束流浪生活,与妻儿团聚。(每点2分,结合文本概括分析。)。
(4)观点一:小说现在的结尾更好。①具有开放性的结尾,使小说主题更耐人寻味,引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②人物形象塑造更加丰满,凸显人物心灵面对选择时的挣扎。③照应开篇,结构严谨。
观点二:另一种结尾更好。①主题更清晰,更具艺术冲击力。②人物形象塑造上,通过“泪水滑落”这一细节,表现出“你”感动、悔恨和心灵复苏的复杂情感。③情节发展上,是经过情感发展到最后形成的必然高潮。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答案】A 【解析】身体力行:身:亲身;体:体验。亲自去做,努力实行。用作褒义。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一般作谓语、定语。以身作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作为榜样。句中“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公益不是单一的捐款”选用“身体力行”。娓娓而谈:连续不断、生动地谈论。娓娓:形容说话谈论不倦或动听。用法:作谓语、宾语。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用法:作谓语、定语,不带宾语;含褒义。“这种美妙的感受”选用“娓娓而谈”比较好。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临危授命:指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用法,作谓语。“辽宁男篮仍落后11分,此时新秀庞思远”选用“临危受命”。
13、【答案】 D(A.不合逻辑,应改为“创客的概念,对李克强而言并不陌生”;B. “网络诈骗”与“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之间是包含关系,不可并列。同时“利用……层出不穷”句式杂糅;C.句式杂糅;应为“围绕 的主題”,或“以.........为主题”。)
14、【答案】C.根据“让人感受到阅读时的闲适与宁静”的意思来选择诗句。A项突出读书而思古人;B项突出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 D项说读书的作用。三项均不恰当。
15、①将余额宝内的资金转出或网购②再少的钱也能获得增值的机会③又能随时用于消费
析:①句既然前边转入是购买,那么转出或使用力度自然就是赎回了,②句强调的是钱少也能增值,才能和后文的让用户享受理财的快乐相搭配。③句根据上文可推出余额宝里的钱可以随时存取,灵活使用。
16. 画面主体部分是两个大人在吃力地推着一个大铜钱上坡,铜钱上坐着一个背着书包捧着书本在读书的孩子(3分)(有说出漫画大致对象即可)
寓意:教育成本越来越高,以致家长不堪重负。(2分)(意思对即可)
五、写作(60分)
对于事件型材料作文题可采用逆推原因的方法审题立意。材料中女巫为什么掉入峡谷?一则在于外界原因——秃鹫;二则在于自身原因,立意时可从这两个角度切入,具体如下:
(1)秃鹫的角度:秃鹫在对女巫进行鼓动时,并没有考虑女巫的实际能力,酿成恶果,这是其一;秃鹫对女巫的劝导“只要她有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就能做成任何事情”本身是个错误的说法,仅有态度而没有相应的能力不能成事,这是其二。据此可立意:
①鼓励需要理智。
②尊重实际的鼓励才是尊重他人。
(2)女巫的角度:女巫的错误首先在于偏听偏信,缺乏自知之明。其二在于一旦被鼓动,就“热血沸腾”,“感到世界上没有她做不到的事”,盲目冲动,缺乏理智。其三,在锻炼不够、腿部肌肉还不够有力的情况下就妄想成功,没有打好基本功。据此可立意:
①人贵有自知之明。
②狂躁的激情要不得。
③理智是激情的缰绳。
④脚踏实地,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
【参考译文】
丙申年秋天,有一个太原商人在南方做买卖回来,骑着一头驴,腰里装着五六百两银子。偶然路过中牟县境内,在路边休息。有一个少年人,拿着一根木棒,带着一条狗来到这里,也在路边休息。狗向商人发出咿哑的叫声,好像希望商人救它。商人把狗买下放了它。少年看见商人包裹很重,偷偷跟着商人到偏僻的地方,用木棒打杀了商人,拖着尸体到至水边的小桥旁,用沙子和芦苇覆盖,背着商人的行囊离开了。
狗看到商人死了,暗中尾随少年到了他的家,记住了它(所在位置),回到县里去。正好县令升堂,衙班很严肃,狗径直向前趴在地上号叫,好像哭泣又好像倾诉,驱赶它也不离开。县令说:“你有什么冤屈?我派小吏随你去。”狗带着衙役出来,到商人死的地方,向河水叫。衙役掀开芦苇找到尸体,回来报告县令,只是无法找到凶手。
狗又回到县衙,号叫像先前一样。县令说:“你知道凶手是谁吗?我姑且派遣小吏随你去。”狗又出来了,县令又派遣数名衙役尾随而去。走了二十余里,来到一个偏僻的村庄一户人家,狗竟然直接进去,遇到一个少年,狗跳起来并且咬他的手臂,把他的衣服咬破了血濡湿了衣服。衙役捆绑他把他带到县里,他招供了杀害商人的经过。问他钱在哪里,钱还在,就到他家取回钱。因为在包裹中得小户籍,知道商人的故乡和姓名。县令于是判处少年死罪,而没收商人的包裹归于府库。
狗又到县令面前吠叫不止,县令于是思考道:“商人虽然死了,他的家还在,这包裹里的钱该属于谁呢?狗吠叫,难道是没有道理的吗?”于是又派遣衙役径直前往太原,这条狗也跟随离开。到了地方,商人家才知道商人死了,又知橐金无恙,非常感恸。商人有个儿子,收拾行装跟随衙役到县里,贼人已狱中。县令于是取出包裹检验并且交给他。那条狗仍然尾随商人的儿子到来,跟随商人的儿子扶着棺椁一起返会,往返数千里,住店吃饭,和人没有区别。
议论说:人处理事情要用智慧,遇到变故关键在忍耐。往往灾祸起于仓卒之间,张皇震慑而不知该怎么办,这是因为智慧不足;不能够忍下忿忿的心,蹈义赴难,而疏忽规划谋略,心思虽然是真诚的去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是忍耐不足。所以说成事难。假使狗在少年杀害商人的时候,猛然用力地用它的牙齿来跟歹徒角斗,被大木棒打烂身体都不回避木棒,刚烈啊,但是对商人没有益处。忍着悲伤与痛苦,奔走控诉呼喊,但是对贼人的住宅却不认识路,纵然让主事的人可怜我而听从我,荒畦漫野,在哪里去抓凶手呢?冤屈难以伸,贼人不能抓获。只是空有报复贼人的想法,而不能马上来抓住他。知县那里能够申诉,就姑且忍让来等待时机,追踪跟随来认得他住的地方,贼人已在我眼中,而后我跑去告发他。贼人已落入我的彀中,而后奋起愤怒狠狠地咬一口,我的仇可以报了,钱可以归还了,太原之问可通,而客人的棺椁可以回家了。用这种方法处理天下的事情,什么事办不成呢?我既悲伤客人的遭遇,又很羡慕客人有这样一条胜过很多人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