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A. 爱因斯坦 B. 牛顿 C.哥白尼 D.杨振宁
2. 一支未使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A.10cm B.20cm C.30cm D.40cm
3.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4.利用平面镜可以
A.成缩小的像 B.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成倒立的虚像 D.成正立的实像
5.如图1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7.下面方框中的四个图像,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当是
图2
8. 如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9. 在公交车上坐着一位中学生,他的手上拿着一杯饮料,当公交车急转弯时,杯内饮料晃了出来.中学生对司机很有意见,于是说:“师傅,你怎么开车的,我杯里饮料都晃出来了。”司机说:“我的车在转弯呢。”中学生说:“那你转弯为什么转得那么大?转小点,杯里饮料就不会晃出来了。”在这段对话中.这位中学生对下面哪个概念缺乏理解?
A.惯性 B.速度 C.力 D.重力
10.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图4
11.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通常称之为理想实验法或科学推理法,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下列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A.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C.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D.研究真空不能传声
12.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图5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
图5
A.小明正确 B.小华正确 C.都正确 D.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3.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
14.小亮在做物理作业时,不小心画错了一个图,用橡皮轻轻地擦,没擦净。后来他稍加点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 ________ 的方法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 ________ 。
15.在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伴口技的手影节目《手影表演》,通过演员的双手和口技表演生动地演绎了两只鸟从相恋到生育、养子的全过程。现场观众听到的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观众从口技演员的口技表演中听出像是黄鹂鸟的叫声,是因为演员模仿了黄鹂鸟叫声的 ;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的鸟影实际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手影。
16.如图6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__N,它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N,用这个弹簧测力计不能测量超过_________________N的力.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_N.
17.重力为10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F=3N水平向右的作用力下匀速向 右运动,则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撤去拉力后,物体还会继续向_____________滑行,此时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物体停下后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18、19题每题4分,20题12分,21题9分,共29分)
18.如图7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9.画出图8中小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图8
20. 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板上。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数 | 水平板面 | 高度h/m | 水平距离s/m |
1 | 木 板 | 0.20 | 1.00 |
2 | 木 板 | 0.40 | 2.00 |
3 | 木 板 | 0.60 | 3.00 |
4 | 铺上棉布的板 | 0.20 | 0.50 |
5 | 铺上棉布的板 | 0.40 | 1.00 |
6 | 铺上棉布的板 | 0.60 | 1.50 |
(1)分析1、2、3次实验可得: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s与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h的关系式为s=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比较1与4,2与5,3与6次实验可得: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 ___________ 有关;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被测物体 | 形状 | 重力/N |
橡皮泥 | 正方形 | 4.6 |
圆形 | 4.2 | |
三角形 | 3.6 |
四、综合题(22题8分,23题10分,共18分)
22.我国某著名榨菜具有低盐低糖、无防腐剂等特色,是中国名牌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市场上常见的包装上标有“质量80g”字样,则1包榨菜的重力是多少?(g=10N/kg)
23.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如图10所示,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求
(1)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cm/s?
(2)小车做什么运动?
参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A | B | C | B | A | C | B | A | A | C | D | D |
13.相互 形变
14.压力 摩擦力
15.空气 音色 光的直线传播
16.0.2 5 5 2.4
17.3N 水平向左 3N 水平向左 0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
18.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各2分。
19.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每画错一个扣1分,全部画对得4分。
20.(1)5h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接触面的材料) (3)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释放高度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其他合理解释均可得分,每空4分)
21. 有关(3分) 不正确(3分) 没有控制质量保持不变(3分)
四、综合题
22.解:榨菜的质量
1包榨菜的重力
说明:公式4分,代数2分,结果2分。
23. (1)小车运动的距离 s=4.5cm(1分)
小车运动的时间 t=6s (1分)
小车的运动速度
说明:公式、代数、结果各2分。
(2)变速直线运动(或减速直线运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