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0:09:53
文档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一、教学目标1.认知:能够知道纸张形状变化与承,重之间的关系。2.能力:乐意动手操作,尝试让纸立起来的多种方法和用语言表达自己探索结果。3.情感:在动手探索中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二、教学准备经验准备:1.幼儿会折纸,学习画折痕的简笔画、写数字。2.教师试试纸上能放几块积木,根据纸的强度选择用多大的紙。物质准备:1.铅画纸若干。2.积木多块,教师记录表,小组记录表。3.每人四张纸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设置问题情景,引出“让纸站起来”的话题
推荐度:
导读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一、教学目标1.认知:能够知道纸张形状变化与承,重之间的关系。2.能力:乐意动手操作,尝试让纸立起来的多种方法和用语言表达自己探索结果。3.情感:在动手探索中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二、教学准备经验准备:1.幼儿会折纸,学习画折痕的简笔画、写数字。2.教师试试纸上能放几块积木,根据纸的强度选择用多大的紙。物质准备:1.铅画纸若干。2.积木多块,教师记录表,小组记录表。3.每人四张纸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设置问题情景,引出“让纸站起来”的话题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

一、  教学目标 

1.认知:能够知道纸张形状变化与承,重之间的关系。

2.能力:乐意动手操作,尝试让纸立起来的多种方法和用语言表达自己探索结果。

3.情感:在动手探索中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1.幼儿会折纸,学习画折痕的简笔画、写数字。

               2.教师试试纸上能放几块积木,根据纸的强度选择用多大的紙。

     物质准备:1.铅画纸若干。

               2.积木多块,教师记录表,小组记录表。

               3.每人四张纸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置问题情景,引出“让纸站起来”的话题。

1、出示书和纸,设置情景

老师:书和纸这对好朋友,今天发生了争执。

    瞧!书神气地说道:"当我站起来的时候,能稳稳地站住!"

    老师操作:书本稳稳地站着。

    可是,纸听了很不服气的说:"你能站,我也能稳稳地站着!"

    猜想:你们觉得纸能站起来吗? 

2、引起幼儿兴趣,初步尝试

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折、卷等方法,自由探索着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噢,你让纸站起来了。你是用折的方法。你折了几下啊?两下。你呢?数不过来了。你是用卷的方法。

(二)再次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幼儿探索

   1、引导幼儿猜测纸折叠后能摆放积木。师:站起来的纸上能摆放积木吗?

2、幼儿猜测后,教师拿一块积木尝试,全体幼儿发现纸上是可以放积木的。

3、进一步引导幼儿猜测纸折叠后可摆放积木的数量。

(教师每一个提问之后,都不急于动作,而是留给幼儿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4、鼓励幼儿尝试。

师:确实纸上能放积木。纸的哪种变化能让放的积木又稳又多呢?我们每个人可以用纸试试,看看用你的方法。可以放几块积木。

5、小结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了,看看谁的纸站得最稳?

——教师在指导中有意识地把个别孩子的操作法传递给全体幼儿,与此同时,教师的指导语中也透露出鼓励孩子想出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哪怕只是折的次数的不同,这也为后面的活动打下了伏笔。

(三)分组合作,拓展经验

    教师出示记录表,提出规则和要求

  师:两人一组试一试,每组一张表格。让我们把纸折的样子画在这个格中,猜的数量都记在“?”号的格子中。两人商量一下,一个记,一个放,也可以轮流放。

幼儿将自己的猜测记在格子里,

分组尝试将纸折叠后可放多少块积木。

  ——探索性的科学教育就是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而记录正是这种活动的标志。通过记录,可以了解孩子的原有经验和真实想法。让孩子对实验前后的记录做个对比。更加有冲击力。

(四)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纸的支撑力跟它接触的地方、高度都有关,上下接触的面大,它的支撑力就大,相反,接触的面小,力就小。在这个活动中,还有好多科学知识呢,我们以后再去慢慢探索。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找找幼儿园里有哪些东西也是使用这种方法的。

文档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一、教学目标1.认知:能够知道纸张形状变化与承,重之间的关系。2.能力:乐意动手操作,尝试让纸立起来的多种方法和用语言表达自己探索结果。3.情感:在动手探索中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二、教学准备经验准备:1.幼儿会折纸,学习画折痕的简笔画、写数字。2.教师试试纸上能放几块积木,根据纸的强度选择用多大的紙。物质准备:1.铅画纸若干。2.积木多块,教师记录表,小组记录表。3.每人四张纸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设置问题情景,引出“让纸站起来”的话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