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交底 | 编号 | BZ022 | ||||||
工程名称 | ||||||||
交底提要 | DN100、DN400球墨铸铁管及阀门井 | 交底日期 | ||||||
内容提要: 1.此次交底为给水管道铺设施工技术交底,管材选用DN100和DN400球墨铸铁管,胶圈连接,管道埋设位置以现场放线为准。DN400管道与DN100管道同沟铺设,两管道净间距不小于1.0m。 (1)此处最终地面标高为378.30(即井盖顶面标高),钢砼阀门井平面尺寸及见标准图集04S531-4第8页,盖板按车行道考虑,井面覆土按0.4m考虑,净深为1.5m,管道支墩高0.3m,基坑需开挖至-2.7m(即375.6),夯填0.3m3:7灰土。 (2)管沟开挖:管道埋深为-1.8m(管底至地面,绝对标高为376.5),管道基础采用90°砼基础,具体施工方法见标准图04S531-1第9页,沟槽需开挖至-2.2 m(绝对标高为376.1),夯填0.3m3:7灰土,0.1mC20素砼基础。 2.沟槽开挖: (1)挖土中发现管道,电缆及其他埋设物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2)人工挖土时应由上至下,逐层挖掘,前后操作人员间距不应小于2~3m,堆土要在1m以外,且高度不得超过1.5m。夜间开挖时应有充足的照明。 (3)机械挖土,启动前应检查离合器、钢丝绳等,经空车试运转正常后再开始作业。 (4)机械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升不应过猛。 (5)机械不得在输电线路下工作,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6)机械开挖时,开挖前应探明地下构筑物和各种管线的情况,并根据既有水、电、气等管线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电缆两侧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挖掘。 (7)清坡、清底人员必须根据设计标高作好清底,不得超挖。如果超挖,不得将松土回填,以免影响基础质量。 (8)管沟弃土应尽量堆放在沟上的一侧,如管沟较深,可两侧堆土。弃土堆坡角距管沟上缘距离不少于0.8m,弃土堆高度不超过1.5m。 3.管道铺设 (1)管道基础:管道基础采用90°砼条形基础,具体参考附图04S531-1页10 (2)管道吊装下沟:利用吊车吊管下沟,在吊车无法进入点采用人工下管法下管。机械下管采用软绳索绑扎管,绑扎点距管端约四分之一处,注意轻吊轻放,严格执行吊车安全规程。人工下管时在管沟边用两木板作为下滑支架(防止管沟塌方),木板上垫橡胶,用两软绳固定在两支点上,人工控制另二支点缓慢放绳。 (2)橡胶圈安装:橡胶圈安装严格按制造厂提供的安装工艺安装,在安装前先对承插口进行清理,承口清理用毛刷和干净的抹布清理承口内部,尤其是放橡胶密封圈的位置,不能沾有漆、土、沙子等残物。清扫并润滑胶圈和插口,清扫插口光滑边缘,把橡胶圈放入承口检查是否完全吻合,然后用专用润滑剂或食用油。在弯头、变径、三通部位供应按要求使用T型止脱橡胶圈。 (3)铸铁管道安装:铸铁管安装时,小心地将管子连续插入,插入的深度在两条白线中间即可。如发现管子插入时阻力过大,应立即停止,将管子拔出,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再行插入,对接时校整对接管头,然后在管道另一头设一固定点用千斤顶,平衡用力,使管道插入。管道插入后用标尺插入承口至橡胶圈边,四周一圈检测插入是否均匀,管道安装时要注意承插口的保护。施工间断时用保护膜封住管口,不让泥、水入注管中。管道安装与铺设完毕,除接头处,应即时回填;回填时进行分层夯实,填土要填到半管以上,防止槽外积水回灌沟槽,造成管道漂浮,回填土用软质土。 (4)球墨铸铁管的安装要求 : 1)施工前,对管材、管件、橡胶圈等做一次外观检查,发现有问题的均不能使用。 2)管道安装一般采用滑入式“T”型接口,只要将插口插入承口就位即可。施工实践证明,这种接口具有可靠的密封性、良好的抗震性和耐腐蚀性;操作简单、安装技术易掌握;改善劳动条件。是一种比较好的接口形式。 安装程序为:清理承口插口→清理胶圈→上胶圈→下管(排管)→在插口外表和胶圈上刷润滑剂→顶推管子使之插入承口→检查。 (5)安装要点: 1)清理管口:将承口内的所有杂物清除擦洗干净。 2)清理胶圈、上胶圈:将胶圈上的粘着物清擦干净,把胶圈弯为“梅花形”或“8”字形装入承口槽内,并用手沿整个胶圈按压一遍,或用橡皮锤砸实,确保胶圈各个部分不翘不扭,均匀地卡在槽内。 3)在插口外表面和胶圈上涂刷润滑剂:将润滑剂均匀地涂刷在承口安装好的胶圈内表面、在插口外表面涂刷润滑剂时要将插口线以外的插口部位全部刷匀。 4)下管:应按下管的要求将管子下到槽底,通常采用人工下管法或机械下管法。 5)安装机具设备:将准备好的机具设备安装到位,安装时注意不要将已清理的管子部位再次污染。 6)顶推管子使之插入承口:在安装时,为了将插口插入承口内较为省力、顺利。首先将插口放入承口内且插口压到承口内的胶圈上,接好钢丝绳和倒链,拉紧倒链;与此同时,让人可在管承口端用力左右摇晃管子,直到插口插入承口全部到位,承口与插口之间应留2mm左右的间隙,并保证承口四周外沿至胶圈的距离一致。 7)管件安装:由于管件自身重量较轻,在安装时采用单根钢丝绳时,容易使管件方向偏转,导致橡胶圈被挤,不能安装到位。因此,可采用双倒链平行用力的方法使管件平行安装,胶圈不致被挤。也可采用加长管件的办法,用单根钢丝进行安装。 8)检查:检查承口插口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用钢板尺伸入承插口间隙中检查胶圈位置是否正确到位)。 (6)注意事项: 1)胶圈要放正在承口槽内,并用手压实。 2)当管子需截短后再安装时,插口端应加工成坡口形状。 3)在弯曲段利用管道接口的借转角安装时,应先将管子沿直线安装,然后再转至要求的角度。在安装过程中须在弧的外侧用小木块将已铺好的管身撑稳,以免位移。 4)安装过程中,定管、动管轴心线要在一条直线上,否则容易将胶圈顶出,影响安装的质量和速度。 5)管道安装要平,管子之间应成直线,遇有倾斜角时,要小心。 6)将连接管道的接口对准承口,若插入阻力过大,切勿强行插入,以防橡胶圈扭曲。 7)管道安装和铺设工程中断时,应用其盖堵将管口封闭,防止土砂等杂物流入管道内。 8)试压前应在每根管子的中间部位适当的覆土。 4. 管沟回填 (1)管道安装或铺设完毕后尽快回填管沟。管顶0.5m以上按设计的地面、道路填土压实度不小于0.9。 (2)沟槽回填从管道、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回填。 (3)沟槽内不得有积水,并保持降排水系统正常运行,不得带水回填。 (4)不得用含有石块、砖头、树根等杂物的松散土壤回填,不得碰坏管道。回填时,在0.5m范围内采用人工回填,宜采用人工夯实,薄轻夯实,接头坑回填时,仔细夯实,以免下沉不均匀造成管道折断。 (5)管沟回填土虚铺厚度:采用机械打夯时不大于0.3m;人工打夯时不应大于0.2m。 (6)回填土时注意土的含水量,尽量使其达到最佳含水量,只有这样的土层经过打夯才能达到最佳密实度。过于干燥的土壤,喷水回填;沟底渗水性能良好的砂土回填,也可在回填土时采取灌水的措施。 (7)管内如有积水,全部排尽后回填,分段回填土的交接处,做成踏步形,逐层接合密实。 (8)除允许自行沉降的地段外,回填土夯实后的密实度不小于0.85。 安全事项 1.施工过程中,务必采取好安全措施,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具,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 2.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穿平底鞋,严禁赤膊和穿拖鞋上岗。 3.严禁机具带病运行,杜绝不安全因素。不懂机械性能者,不得从事机具维修、保养及使用工作。 4.施工用电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不得乱拉、乱接电线。 5.吊装管道时,严禁在起吊臂或起吊管道下行走或站人。 如在现场施工中发现有与交底内容不符或有异议时,请及时与技术部勾通。 | ||||||||
审 核 | 交 底 人 | 接受交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