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二物理试卷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3:56:22
文档

初二物理试卷及答案

曹丿中学2017年春学期质量抽测初二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A、人D、手A、向东倾斜C、南西倾斜D、向北倾斜3、分析以下摩擦: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骑自行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③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与黑板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⑤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A、①②③D、①③④4、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
推荐度:
导读曹丿中学2017年春学期质量抽测初二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A、人D、手A、向东倾斜C、南西倾斜D、向北倾斜3、分析以下摩擦: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骑自行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③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与黑板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⑤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A、①②③D、①③④4、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
曹丿中学2017年春学期质量抽测

初二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

A、人            D、手

A、向东倾斜       

C、南西倾斜     D、向北倾斜

3、分析以下摩擦: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骑自行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③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与黑板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⑤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

A、①②③         D、①③④

4、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西瓜,如图所示,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西瓜的重力与西瓜对桌面的压力

B、西瓜的重力与西瓜对地球的吸引力

C、西瓜的重力与桌面对西瓜的支持力

D、西瓜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西瓜的支持力

6、如图所示,拉动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桌面上做加速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它受到的拉力

D、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7、下列四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图甲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B、图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筷子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C、图丙中在力F拉动木板B使其速度逐渐变大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逐渐变大

D、图丁为每隔相等时间拍摄的向右运动的某个同学的位置图片,由图可知该同动越来越快

8、如图中的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轮与绳的摩擦,物体A重10N,当物体B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欲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F的大小为(  )

A、6N   B、4N   C、3N    D、0

9、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30N,按住一重G=10N的木块在竖直墙壁上,当压力减为20N时,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

A、40N         D、10N

10、小明经常与同学进行爬竿比赛,如图甲所示,在某次比赛中,小明向上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但他所受“摩擦力-时间”图象漏画了一部分,如图丙所示,若将之补充完整,应是图中的(  )

11、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的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

12、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通过物理实验,展示了飞船内部物体在失重(相当于物体不受重力)情况下的物理现象。王亚平利用小球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放手;第二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力。下列四图表示小球在这两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甲、丙            D、乙、丁

二、填空(每空1分,计22分)

13、如图,用水平力轻轻推动矿泉水瓶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用等大的力轻推瓶盖,瓶子翻了。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有关(选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翻了”,说明瓶子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

14、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1:2,则它们所受重力之比为__________;若甲的质量是20kg,则乙的重力是__________。(g=10N/kg)

15、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右运动,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为4N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

16、小芳在家做蒸鸡蛋羹,她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磕,蛋就破了,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17、有一辆小车重1200N,受到的牵引力是200N,车在水平面内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受到的阻力是____N,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________N,如果突然将牵引力撤去,小车的速度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断开电风扇的开关后,电风扇的叶片不能立即停止转动是因为叶片具有________,过一会儿叶片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叶片受到________作用。

19、一小球从足够高的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已知小球在空中下落时所受到的阻力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则该小球在下落过程中的速度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所示,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A=4m/s、vB=2m/s、vC=0。如果小球在经过B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做________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若小球在C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___________。(不考虑空气阻力)

21、用5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10N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是________N。将木块的三分之一切下后叠放在一起(不考虑质量损失),并拉着木块在同一桌面上做匀速运动,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5N的瓶子,手与瓶子间的摩擦是静摩擦,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增大手对瓶子的握力,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每题2分,计8分)

23、均匀实心小球从斜面滚下过程中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用力的示意画出此刻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斜面的压力。

24、一小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在车厢顶部用细绳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小球与竖直车厢壁刚好接触,作出此时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25、如图所示,观光缆车沿轨道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车中重物A所受力的示意图。

26、如图所示,一小球从弧形槽上的A点静止释放,小球沿弧形槽滚至另一端的最高点为C点。试作出由A点滚至C点过程中,小球在B点(即弧形槽底部与水平面的切点)受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四、解答题(第30、31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计46分)

27、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__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甲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__N,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并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

次数1234

质量m/kg

0.10.20.30.4
重力G/N

134
(3)由图像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__。

(4)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2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是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________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_________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测力计,则用橡皮筋____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________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填“A”或“B”)。

(3)将与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细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______N。

29、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____(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运动。

(4)为了得出科学的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__________。

(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6)上述所有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种即可)。

(7)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等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着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它是人们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下列给出了几种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图所示。请你认真分析后作出正确的选择:

①不计空气对的阻力,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图。

②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图。

30、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___________。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___________(选填“旋转”或“翻转”),释放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1、图甲为小刚和小强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提出猜想时的情景。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他们找来了量程合适的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一块、质量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和塑料块各一块。

(1)要验证他们的猜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他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要准确地测出物体与长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使它沿水平长木板_______滑动。

(2)他们通过用乙、丙所示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保持________一定时,__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3)小强对小刚说:“我只要用丙中的器材再做一次实验,就能验证我的猜想。”小强的做法是_______,重新做一次实验。

(4)小刚和小强都感到实验中弹簧测力计读数有一定的困难。经过思考小刚提出,如果按图丁来改进实验装置,实验效果会显着改善,请写出这样改进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在一次太空知识讲座中,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重物,分别使重物处于静止和匀速下降,再让其加速下降.同学们发现,重物在静止和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时,却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减小,好像物体的重力突然间减小了.

老师解释说:“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失重现象,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的现象.如当人们乘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电梯地面压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小勇在老师指导下到电梯内做失重实验,如图甲.他将一个体重秤放在电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台.如图乙所示.在电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他记录下体重秤在不同时间段的示数及对应的时间,描绘出了体重秤的示数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小勇的实际质量为60kg.(g取10N/kg)

(1)求电梯静止时,小勇对秤台的压力.

(2)若电梯在10s内下降的距离为18m,求电梯这段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根据图丙分析,小勇在哪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并求此时他对秤台的压力.

(4)若下降中体重秤示数为零,即说明他对体重秤压力为零,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完全失重.如果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为F合=ma,其中a称为加速度,单位为N/kg.请计算小勇完全失重时加速度a的大小.

初二物理答题纸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22分)

13、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每题2分,计8分)

第23题                第24题         第25题            第26题

四、解答题(第30、31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计46分)

27、    (1)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_

28、    (1)__________  __________

        (2)__________  __________

        (3)__________

29、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_

        (5)__________        

(6)__________

        (7)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30、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1)

        (2)

        (3)

        (4)

初二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CCDBCDAADCBB
二、填空题

13、作用点  运动状态

17、200    1200    减小

19、先加速后匀速 / 先变大后不变

22m/s    静止

22、5    竖直向上    不变

三、作图题(略)

四、解答题

2 / G与m的比为定值

(2)0-5   0.2    2

(3)正比

(4)不能

(2)B    A

(3)22.5

29、(1)b

(2)大

(3)匀速直线

(4)初速度 / 速度相同

(5)不是

(6)转化/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

(7)①乙  ②甲

30、(1)相等  

(3)作用同物体

(4)忽略自重对实验的影响/不计重力

31、(1)匀速直线

(2)接触面粗糙程度    压力

(3)木块置于塑料块上 / 木块与塑料块位置互换

(4)不需要作匀速运动

32、(1)F=G=mg=600N

(2)V==1.8m/s

(3)0~t1

(4)F=G=ma

 

 

文档

初二物理试卷及答案

曹丿中学2017年春学期质量抽测初二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A、人D、手A、向东倾斜C、南西倾斜D、向北倾斜3、分析以下摩擦: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骑自行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③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与黑板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⑤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A、①②③D、①③④4、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