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室里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量度范围和分度值,要求一次较准确地量出质量为100 g、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则应选用的量筒是(前者标的是量程,后者标的是分度值)( )
A.500 mL,10 mL B.100 mL,2 mL
C.250 mL,5 mL D.50 mL,2 mL
2.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 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
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3.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并画出相关图象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 )
4.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 40 | 60 | 80 | 100 |
液体的体积V/cm3 | 20 | 40 | 60 | 80 |
C.60 g,1.0×103 kg/m3 D.20 g,0.8×103 kg/m3
5.小平同学想知道一块均匀大岩石的密度,于是他从这块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用天平称得质量是27 g,将其放入装有8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 90 mL,这一小块岩石的密度是 kg/m3,它的密度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探究创新
★6.某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
甲
乙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 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 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 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 g/cm3。
(4)在图乙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
1.C 2.D 3.B
4.A 由题图可知,当液体体积V=0时,所对应的质量m即为量杯的质量,故量杯的质量m杯=20g;要计算液体的密度,可任选表格中的一组数据,如选取第三组数据可得到:m杯+m液=80g,即20g+ρ液V液=80g,故ρ液==1g/cm3=1.0×103kg/m3。
5.解析:小岩石的体积V=90cm3-80cm3=10cm3,则小岩石的密度为ρ==2.7g/cm3=2.7×103kg/m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小岩石的密度和大岩石的密度是相等的。
答案:2.7×103 相等
6.解析:在调节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读数时把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所表示的质量加起来,读游码时要读左端刻度线表示的示数,质量为147.6g。颗粒体积等于总体积减去细铁砂的体积,总体积为160mL,细铁砂的体积为100mL,则颗粒体积为60mL。该物质的密度为ρ==2.46g/m3。若摇动不够充分,所测出的颗粒体积将比实际的偏大,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偏小。
答案:(1)零刻度线 平衡螺母 147.6 (2)60
(3)2.46 (4)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