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为了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积极探索研究,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科学合理分组
为了促使学生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每组6-8人。分组时除了考虑学习能力,还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性格、性别差异等因素,我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
二、小组建设
1、每组为自己组起一个组名,组号,组训(选择名言、警句),设计和组名有关的组徽,并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三、小组成员分工:
组内成员是一个整体,小组是一个团队,强调集体行动,不搞个人主义,组内对于各种任务要有明确分工,并且要明确落实到人。
组长: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对组员的学习、行为、思想等进行监督、督促和指导。包括随时与班主任及各任课教师联系,收集本小组成员作业等,在同学和老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作用。
副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情况及整个小组课前准备情况。在讨论后,负责发言人的提名来汇报本小组讨论的结果,同时,均衡组内成员到黑板板书的机会。
两名监督员:纪律监督员负责本小组的课堂纪律维护,对于上课出现的说话、嬉笑、打闹、递纸条等现象及时制止;卫生监督员负责本小组值日卫生的打扫,以及平时小组成员座位周边的卫生保持的监督。
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的得分情况。避免误加或误减分数,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混乱。
收发员:负责本小组成员的作业本,练习册的收发。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制度
个人评价(表格)
姓名 | 评价内容 | 第一周 | 第二周 | 第三周 | 第四周 |
认真完成作业 | |||||
作业全对 | |||||
积极发言 | |||||
认真倾听 | |||||
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