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课本90、91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大小。
能力目标: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情感目标:通过让学生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突破方法:在数方格的过程中,明确满格的按一格计算,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数出总的格数,估计出不规则的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大小。
突破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先观察不规则图形大概的样子与什么基本图形相似,再利用割补的方法,使之转化成近似的基本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等。
学具准备:常规学具。
教 法: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运用迁移、转化、探究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学 法: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法、经验归纳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学习方法,探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一、情境引题,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从我们牙牙学语到认识数字,从我们拿起笔到记录生活中的开心快乐,同学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我想:只要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功的道路上必将留下你们一串串成长的脚印。(揭示课题:成长的脚印)
2、情境入题,学习新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小华出生时的脚印图片。怎样才能知道这个脚印的面积有多少呢?
(1)学生自己先进行估计,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
生1:我们是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的,我先数了数满格的大约是11个,其他不够一个格子的我进行了拼补,这样大约是17c㎡。
生2:我们的方法也是这样的,我们把不满一格的按照一格进行计算,这样大约是18c㎡。
师:大家都是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的,还有没有其他的估算法呢?
生1:可以把这个脚印看成了近似的长方形,长8厘米,宽2厘米,所以面积是2×8=16c㎡。(课件演示此方法)
生2:我有个不同的方法,我是看成了近似的梯形,上底约2厘米,下底约2.5厘米,高约8厘米,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算出(2+2.5)×8÷2=18c㎡。
(3)课件出示小华两岁时的脚印,学生估面积:
3、小结方法,实践新知:
(1)师:刚才大家对像脚印这样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进行了估算,想想刚才大家用什么方法进行估算的?
师板书:1、借助方格图数一数所占的格数。
2、把它看成一个近似的规则图形,测量后进行计算。
(2)请同学们算一算自己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
学生自己先取脚印,然后借助附页3的方格图估算脚印面积。
二、新知实践,解决问题:
1、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1)学生进行估计:
(2)交流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
2、估算手掌的面积:
(1)师:估一估自己手掌的面积:
(2)学生合作估算并在方格纸上验证:(学生在此环节开展好帮差活动)
三、课后实践,体会环保:
1、估算一片树叶的面积:
2、体会绿树对环保的重要性:
(1)如果一棵树有10000片树叶,估算这棵树所有树叶的总面积。
(2)在有阳光时,大约每25㎡的树叶能在一天里释放足够一个人呼吸所需的氧气。这棵树在有阳光时,一天里释放的氧气能满足多少人呼吸的需要?
四、课堂回顾,总结提高: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说来听听。
板书设计:
成长的脚印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方法:
1.借助方格图数仪数。
2.把它看成一个近似规则的图形,测量后进行计算。
教后反思: | 课后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