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号 | 备课 时间 | 授课时 间 | 授课人 | 授课 年级 | 七年级 | |||||||
课题 |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 缺席人数 | 七年一班 | |||||||||
七年二班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学习传统笔墨知识及技能,尝试学会用笔、用笔的方法,并对作品进行简短的评述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讲解、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及艺术情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对民族绘画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 |||||||||||
课 标 要 求 | 提高学生运用绘画语言来传递情感的表现力 | |||||||||||
教 学 重 点 | 用笔用墨的方法及其笔情墨趣 | |||||||||||
教 学 难 点 | 通过作品的用笔用墨体验艺术情趣 | |||||||||||
课 型 | 生成课 | |||||||||||
教 学 准 备 | 国画工具、用纸、PPT课件 | |||||||||||
教学过程设计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 创设情境
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动画片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用的什么工具,同学们以前画过吗? | 提出要求:动画片使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生观看并思考 回答 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 通过欣赏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开展做铺垫 | ||||||||||
二、参与实践 1、中国画的笔法及艺术情趣 用笔的方法: 中锋用笔 侧锋用笔 逆锋用笔 拖笔 练眼力:分析作品中的不同笔法 2、中国画的墨法及艺术情趣 用墨的方法:焦、浓、重、淡、清 破墨法、积墨法 练眼力:分析作品中的墨色的变化 | " 学生尝试练习四种横线,体会四种笔法 教师出示PPT 、并示范四种笔法 学生欣赏并巩固练习用笔的方法 出示课件展示李苦禅 《双鸡图》 潘天寿 《露气》 郑板桥的《兰竹图》 教师示范 学生尝试练习墨法 出示课件展示张大千《荷花》 李苦禅 《双鸡图》 潘天寿 《露气》 齐白石《杂画册》 生分析墨色的变化及其表现方法 | " 欣赏获取直观感受 结合欣赏、学生尝试、教师演示体会四种笔法 通过欣赏分析名家作品再次体会中国画中的笔法在作品中的运用 通过欣赏、分析、教师演示、学生练习体会中国画中墨法的艺术情趣 通过欣赏分析名家作品再次体会中国画中的笔法在作品中的运用 | ||||||||||
3、评价反馈 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 " 出示课件名家作品 分析:画面表现的内容、作品中的笔法、墨法,想要表达的情感 | 通过分析,体会作品的笔墨情趣 | ||||||||||
4、迁移创新 欣赏王震的《墨荷图》 | " 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写成不少于100字的书面评述作品 师总结笔墨是中国画的造型语言,并对生进行德育渗透 | 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能对作品进行简短评述 |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笔法:中锋用笔、侧锋用笔、逆锋用笔、拖笔
墨法:焦、浓、重、淡、清
赏析步骤:内容、笔法墨法、画面情感 笔法示范图
墨法示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