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力成本构成:
人力成本主要包括:公司员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公司部分)、住房公积金费用,员工福利费用、新员工介绍费和路费补贴、员工造成的质量损失、员工培训费用、和招聘广告费用等。
1、报告期内人数(不含分公司)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人数 |
2、报告期内销售额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销售额 | ||||||
月份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销售额 |
3、员工工资总额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工资 | ||||||
月份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工资 |
4、社会保险(公司部分)和住房公积金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社保 | ||||||||||||
公积金 |
5、员工介绍费和新员工路费补贴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费用 |
6、新员工造成的质量损失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费用 |
7、其他费用(公司福利、培训费、劳保费、招聘费广告费等)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费用 |
备注:公司福利、培训费、劳保费、招聘费、广告费等由于发生月份不定,金额较小,因此简单分摊到各月。
8、各项人力成本所占比例 9、各比例总额所占总成本的比例
总额 | 所占比例 | |
工资总额比例 | 81.37% | |
社会保险比例 | 11. 56% | |
住房公积金比例 | 4.61% | |
介绍费路费比例 | 0.41% | |
质量损失比例 | 0.04% | |
其他费用比例 | 2.0% |
1、人力成本率
人力成本率=人力成本总额÷销售额×100%。根据以上表格数据可得出表八:人力成本率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人力成本率 | 30.37% | 8.53% | 14.23% | 12.51% | 10.34% | 15.05% | 12.38% | 9.60% | 10.07% | 10.97% | 12.14% | 7.19% |
由表六可知:2012年1月公司人力成本率较高,其原因为销售额过低,相对人力成本偏低,自2月起,公司人力成本率大幅降低,接近制造业人力成本率的正常范围内(10%±3%),公司正常运营。计算可知,2012年,公司平均人力成本率为12.42%。建议公司13年在正常运营的基础上,尽量保证人力成本率在正常范围内浮动。
2、人均人力成本
人均人力成本=人力成本总额÷报告期内平均人数。根据表一、表三、表四、表五可得出表七:人均人力成本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人均人力成本 | 1998.48 | 2751.36 | 34.77 | 3183.05 | 3171.29 | 3011.81 | 3134.45 | 3053.22 | 3201.20 | 3120.84 | 3033.82 | 3595.85 |
由表七可知:2012年1月公司人均人力成本很低,其原因为总人力成本较低,公司在职员工总数较多;自2月起,公司人均人力成本大幅上升,达到制造业目前人均人力成本的正常范围(2800——3500),在3000元/月/人上下浮动。计算可知,2012年,公司人均人力成本为3060.02,在行业薪资福利水平中偏低。建议公司2013年在降低人力成本率的同时,提高人均人力成本。
3、近三年劳动生产率
(1)、2010年、2011年、2012年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报告期内企业销售额)÷报告期内平均在职人数,即:人力资源效率。
一线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报告期内企业销售额)÷报告期内平均在职一线员工人数,即一线生产效率。
年份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销售额 | |||
年平均人数 | 570 | 704 | 2 |
年一线员工平均人数 | 469 | 522 | 398 |
全员劳动生产率 | 2945.92 | 316508.29 | 322883.72 |
一线劳动生产率 | 358000.01 | 426861.76 | 520832.53 |
由表八可知:2010年至2012年,公司规模在逐步扩大,年平均人数呈上升趋势;由于社会宏观经济因素影响,2012年,公司非一线员工比上年增加62人,一线员工数量减少124人,导致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降低,一线劳动生产率相对提高。建议公司13年在突破销售额的情况下,精简非一线员工人数,一方面可以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也可以提高人均人力成本。
人力资源部
2013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