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总分 |
得分 |
háo mài qiān bǐ dǎ jié sī chóu
bā tǔ huāng máng dí rén shī shǒu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殉(_________) 侨(_________) 沮(_________) 瞻(_________)
询(_________) 娇(_________) 阻(_________) 檐(_________)
慢(_________) 瑰(_________) 铸(_________) 拢(_________)
蔓(_________) 愧(_________) 踌(_________) 笼(___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①(____)(____)有味 ②一(____)半(____)
③栩栩(____)(____) ④(____)(____)无味
1.写出两个与词语①、③结构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______和______(填序号)是一对反义词。写出与词语②意思相反的词语:________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不是……而是…… 尽管……还是…… 如果……就……
即使……仍然…… 只有……才…… 只要……就……
1、鲸生活在海洋里,虽然体形像鱼,可它( )鱼类,( )哺乳动物。
2、“夹丝玻璃”( )被打碎了,碎片( )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
3、它们在树上做窝、生活,( )树被风刮得太厉害,( )到地上来。
4、( )装上“吃音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 )只剩下12分贝了。
5、( )噪音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 )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在通向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的白杨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关键是要善于发明。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么 一套 卖给了 不像样子的 脾气 百万富翁 把 衣服 特别的
排列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读《动物》有感
最近,我读了英国作家彼得•辛格的著作《动物》,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
《动物》写了人类是怎样给动物制造痛苦的,人类应当怎样对待动物。书中揭露了当今人类为了自己的需要,残酷地剥夺动物的生存权的暴行,其中工业化养殖和动物实验,是造成大量动物痛苦的主要方式。
读完这本书,我掩卷沉思:动物和人一样拥有自由生存的权利,可是人类对动物实在太残忍了!在我们身边,这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比如,我经常在一些饭店的菜单上看见这个菜名——“美人腿”。当我得知“美人腿”就是青蛙腿的时候,心里不由得一惊。青蛙是庄稼的守护神,一盘“美人腿”不知要残害多少只青蛙呀!庄稼没有了青蛙的守护,就会被害虫侵害,粮食产量自然就会下降!人们终会自食其果呀!
但在我身边也有一些关爱动物的人。王大伯经常收留一些流浪动物。去年冬天的一天,有一只流浪猫蜷缩在路边,身子被冻得瑟瑟发抖。王大伯看见了,连忙把它抱回了家。在王大伯的细心照料下,那只猫长得胖嘟嘟的,还生下了四只可爱的小猫咪呢!现在,王大伯家已经收养了十几只流浪动物,他细心地给它们喂食、洗澡、看病,无微不至。人们都亲切地喊王大伯“爱心大使”。
生命不分贵贱,关爱动物,人人有责!动物,就是人类自己!我衷心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关爱动物的“爱心大使”。
1.第一自然段起( )的作用。
A.开门见山 B.承上启下
2.这篇读后感中,第______自然段引述了《动物》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3.本文作者通过举什么例子来表明人类对动物的残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四自然段与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
A.点明主旨 B.承上启下
七、习作。(20分)
题目:我喜爱的 (填写小动物)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抓住特点,描写动物的样子、神态。(3)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围绕“喜爱”描写小动物,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4)字数在450字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一
豪迈 铅笔 打劫 丝绸
扒土 慌忙 敌人 尸首
二
殉职 华侨 沮丧 瞻仰 询问 娇气 阻碍 屋檐 快慢 瑰宝 铸造 拉拢 蔓延 无愧 踌躇 笼子
三
津 津 知 解 如 生 索 然 亭亭玉立 夸夸其谈 ① ④ 融会贯通
四
1、不是…而是… 2、即使……仍然…… 3、只有……才……
4、如果……就…… 5、尽管……还是……
五
1、路上有白杨树。 2、我怎能不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呢? 3、从这以后,楚王尊重晏子了。 4、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关键是要善于发现。 5、把那么一套不像样子的衣服卖给了脾气特别的百万富翁。
六
1.A
2.二
3.本文作者通过举饭店菜单上的菜名“美人腿”的例子来表明人类对动物的残害。
4.第四自然段写了王大伯常收留一些流浪动物。
5.第四自然段举的是正面例子,而第三自然段举的是反面例子,这样正反相结合,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