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井须知 1、煤矿是高危行业,入井前要吃好、睡好、休息好,千万不能喝酒,以保持充沛精力。 2、明火和静电可导致瓦斯爆炸及火灾,严禁穿化纤衣服和携带香烟及点火物品下井,严禁带非防爆照相机、摄像机和电子表入井。 3.入井前要随身佩带矿灯、佩戴安全帽、携带自救器和人员定位识别卡,配备不齐或设备不完好不能入井工作。 4.携带锋利工具时,要套好护套,防止伤人。 5.通过班前会可了解工作地点的安全生产情况、明确安全注意事项、掌握防范措施,保证作业安全,因此要按时参加班前会。 6、自觉遵守《入井检身制度》,听从指挥,排队入井,接受检身。
二、安全乘车与行走 7、上下井乘罐、乘车、乘皮带要听从指挥,不能嬉戏打闹、抢上抢下。 8、要按照定员乘罐、乘车,并关好罐笼门、车门,挂好防护链。不能在机车上或两车厢之间搭乘。 9.人货混装十分危险,不要乘坐已装物料的罐笼、矿车和皮带。 10.开车信号已发出和罐笼、人车没有停稳时,严禁上下。 11.运送火工品时,要听从管理人员安排,千万不能与上、下班人员同时乘罐、乘车。 12.乘罐、乘车、乘皮带行驶途中,不能在罐内、车内躺卧和打瞌睡,不能将头、手脚和携带的工具伸到罐笼和车辆外面;不能在皮带上仰卧、打瞌睡和站立、行走,不能用手扶皮带侧帮。 13.乘坐'猴车'(无级绳绞车)时,不触摸绳轮,做到稳上、稳下。 14.在巷道中行走时,要走人行道,不在轨道中间行走,不随意横穿电机车轨道、绞车道,携带长件工具时,要注意避免碰伤他人和触及架空线,当车辆接近时要立即进入躲避硐室暂避。 15、在横穿大巷,通过弯道、交叉口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任何人都不能从立井和斜井的井底穿过;在兼作行人的斜巷内行走时,按照'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定,不要与车辆同行。 16.钉有栅栏和挂有危险警告牌的地点十分危险, 不能擅自进入;爆破作业经常伤人,不可强行通过爆破警戒线、进入爆破警戒区。 17.严禁扒车、跳车和乘坐矿车,严禁在刮板输送机上行走;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不能钻过或跨越输送带。18、如跨越刮板输送机和带式输送机时必须从过桥上通过。19、进入采煤工作面时必须走人行道,不准在刮板输送机上行走,不准在煤壁侧行走。20、入井人员必须在矿引导员引导下行走,做到集体升入井。
第二项 煤矿自救与互救
自救器佩带方法之一
1、从腰带上解下自救器,用大拇指掰开开启扳手,撕开封锁带。
2、握住开启扳手,拉开封口带。
3、揭住并扔掉上部外壳。
4、抓住口具,从下部外壳中取出过滤器,扔掉下部外壳。
5、移开鼻夹,将口具的咬口用牙咬住,把橡胶片含在牙唇之间。
6、拉开鼻夹,夹住鼻子,松手后使它能夹住鼻子。
7、摘下安全帽,从头顶上把头带戴好。
8、全部佩带完毕,再戴上安全帽。
自救器佩戴注意事项:
(1)井下工作时,当发现有火灾和瓦斯爆炸现象时,必须立即配用自救器,撤离现场。
(2)配用自救器时,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到或超过1.5%时吸气时会有些干热的感觉,这是自救器有效工作的正常现象,必须配用到安全地带,方能取下自救器,且不可因干热感觉而取下自救器。
(3)佩戴自救器撤离时,要求匀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匀。禁止狂奔和取下鼻夹,口具或通过口具说话。
(4)在配用自救器时,若外壳碰瘪,不能取出过滤罐,则带着外壳也能呼吸。为减轻牙齿的负荷可以用手托住外壳。
(5)平时要避免摔落、碰撞自救器,也不许当坐垫用,防止漏气失效。要经常进行气密性检查。
2、避难峒室:避难峒室是供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等待救援的设施。
在避难峒室避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进入避难峒室前,应在峒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
(2)待救时应保持安静,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以保持精力,减少氧气消耗,并避免吸入更多的有害气体。
(3)峒室内只留一盏矿灯照明,其余矿灯全部关闭,以备再次撤离时使用。
(4)间断敲打铁器或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
(5)全体避灾人员要团结互助、相互鼓励、坚定信心。
(6)看到救护人员后,不要过分激动,以防血管破裂。
第三项 各类灾害事故时避灾自救与互救措施
(1)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根据经验,瓦斯爆炸前的预兆是:感觉到附近空气有颤动现象发生,有时还发出空气的流动声,一般被认为是瓦斯爆炸前的预兆。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时,要沉着、冷静,采取措施进行自救。具体方法是: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在地,面部贴在地面,以降低身体高度,避开冲击波的强力冲击,并屏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最好用衣物盖住身体,尽量减少肉体暴露面积,以防烧伤。爆炸后要迅速佩戴自救器,弄清方向,沿着避灾路线,赶快撤至新鲜风流中。
(2)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矿工的自救与互救
如果进风巷没有被堵死,通风系统破坏不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容易被排出。在这种情况下,采煤工作面一般不会受到严重伤害,应迎风撤离灾区。回风侧的人员要迅速佩戴自救器,经最近的路线进入进风侧。
如果爆炸造成严重的塌落冒顶,通风系统遭到破坏,爆源的进、回风侧都会积聚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该范围所有人员都可能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为此,在爆炸后没有受到严重伤害的人员,要立即打开自救器佩戴好。在进风侧的人员要逆风撤出,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经最短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
2、煤与瓦斯突出时的自救与互救
(1)发现突出预兆后现场人员的避灾措施
①发现有预兆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人员迅速向进风侧撤离。撤离中快速打开自救器佩戴好,迎着新鲜风流继续外撤。如新鲜风流太远时,应首先到避难峒室或利用压风自救系统进行自救。
②掘进工作面发现有突出预兆时,必须向外撤至防突反向风门之外,之后把风门关好继续外撤。如佩戴自救器不能到达新鲜风流时,利用途中避难峒室或压风自救装置等待救援。
(2)发生突出事故后现场人员的避灾措施
有突出危险的矿井,矿工要把自救器随时戴在身上,一旦发生事故后,迅速打开外壳佩戴好,迅速外撤。
在撤退途中,如果退路被堵塞,或自救器有效时间不够,可到井下设置的避难峒室或压风自救装置暂避,并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3、矿井火灾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1)首先尽最大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的关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
(2)撤退时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应在现场负责人和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的撤退。
(3)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
(4)位于回风侧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时,迅速佩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或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安全地点;如果距火源较近而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佩戴自救器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
(5)如果自救器在有效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避灾峒室换用自救器后在继续撤退,或是在有压风系统的地点,打开砸门以压缩空气供呼吸之用。
(6)撤退中应靠近巷道有联通出口的一侧进行,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同时还要注意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或风压造成的风流逆转。
(7)无论是顺风还是逆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或火灾烟气可能造成的危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峒室;没有避难峒室时,应在烟气袭来之前,应利用压风自救系统进行自救。
(8)逆烟撤退有很大的危险性,在一般情况下不要这样做。除非是在附近有脱离危险区的通道出口,而且又有脱离危险区的把握时,或是只有逆烟撤退才有生存希望时,才采取这种撤退方法。
(9)当烟雾在巷道里流动时,一般巷道空间的上部烟雾浓度较大,温度高、能见度低,对人的危害也严重,而靠近巷道底板情况要好一些,有时巷道底板还有比较新鲜的低温空气流动。如果烟雾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直立行走,如烟雾大、温度高视物不清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壁,摸着铁道和管路等爬行撤退。
(10)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还应注意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改善自己的感觉。
4、矿井透水事故的自救与互救
煤层或岩层透水前,一般都会有一些征兆。井下工作人员都应熟悉发生透水事故前的预兆,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透水前的预兆常有:
(1)煤层发潮发暗。由于水的渗入,使煤层变得潮湿,光泽变暗。如果挖去一层仍是这样,说明附近有积水。
(2)道壁或顶板“挂汗”,它是积水通过岩石微小裂隙时,凝聚于岩(煤)壁表面的一种现象。
(3)煤层变凉。煤层含水时能吸收人体的热量,用手触摸时会有发凉的感觉,并且手放的时间越长,感到越凉。
(4)工作面顶板淋水加大,或出现压力水头。
(5)工作面温度降低。工作面可见到淡淡的雾气,使人感到阴凉。
(6)水叫。煤岩层裂缝中有水挤出,发出“嘶嘶”的响声,有时还可听到像低沉的雷声或开锅水声,这都是透水的危险征兆。
(7)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因积水区有气体向外散出,使工作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的含量明显增大。
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注意事项
①透水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的位置、水源、涌水量、发生原因和危害程度等情况,根据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退到透水点以上水平,绝对不能进入透水点附近以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②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他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流,并注意防止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
③如果透水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行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④在撤退沿途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护人员。
⑤如唯一的出口被水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织地在独头工作面躲避,等待救护人员营救,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
(2)透水后被围困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①当现场人员被水围困无法撤退时,应迅速进入避难峒室中避灾,迫不得已时可爬上巷道高冒区待救。
②在避灾期间,遇险矿工要有良好的心里状态,情绪安定、自信乐观、意志坚强,要做好长期避灾的心里准备,除轮流担任岗哨观察水情的人员外,其余人员应静卧,以减少体力和空气消耗。
③避灾时,应用敲击的方法有规律的、间断的发出求救信号,向营救人员指示躲避处的位置。
④被困期间断绝食物后,即使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也应努力克制自己,绝不嚼食杂物充饥,需要饮用井下水时,应选择适宜的水源,并用纱布或衣服过滤。
⑤长期被困在井下,发觉救护人员来营救时,避灾人员不可过度兴奋和慌乱,以防发生意外。
第四项 公司二矿矿井概况简介
一、矿井概况
舒矿公司二矿地处舒兰煤田棒槌沟勘探区,位于吉林省舒兰市吉舒镇东富村境内,行政划归吉林省舒兰市吉舒镇管辖,行业隶属于吉林省吉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性质为国有独资企业。
矿区东距舒兰市8km,距吉(吉林)~哈(哈尔滨)铁路东富火车站0.2km,矿井有专运铁路线直通东富火车站。矿井工业广场有油渣路与省一级公路“五桦”路相连,公路、铁路交通运输极为方便。
矿井简要介绍:二矿始建于1968年11月份,1973年11月建成投产。原名为舒兰矿务局东富矿二井,2004年12月进行了改制,成立了舒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矿。2008年对地面洗煤厂、井下通风系统及运输系统进行改扩建,2009年核定生产能力为210万吨/年。现有职工871人,下设采、掘、机、运、通、包机、开拓 、支护、后勤10个段队和安检科、生产技术科、机电管理科和综合科四个科室,其中配有安全管理人员22人,特殊工种252人。
运输提升系统:皮带斜井为主提升井,共装备4部提升设备。分别:第一台:型号:LGB-SMS-1200型钢带机,输送能力1200t/h,输送距离300M,电机功率1×800KW。第二台、第三台配有两台同样:输送能力800t/h,带速3.15m/s,电机型号:YB2-355S-4,功率2×200KW;第四台输送能力1200t/h,输送距离720米,电机型号:YKK500-4,功率2*500kw.
副井为辅助提升井,主要承担提矸、下料及运送人员使用。绞车型号:JK-3-2.5,功率500KW,提升距离850m。
通风系统:采用并列抽出式通风,皮带井、副井入风,回风井排风。
排水系统:分两阶段排水:主水仓设在-60水平,分甲、乙两仓。甲仓容量840m³,乙仓容量690m³。-60泵房内设三台200D43×9型水泵。一台使用,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水泵流量288m³∕h,扬程387m。电机功率450KW,三趟管路排水,两趟6″管径Φ150mm,一趟8″管径Φ200mm,管路长度1200m。
在-130水平设阶段排水泵房,分甲乙两仓,甲仓容量560 m³,乙仓容量280m³,总容量840 m³,设3台IS125-100-135型水泵,一台使用,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水泵流量200m³∕h,扬程120m,两趟8″管路排水,管径Φ200mm,管路长度450m,电机功率:110KW。
供电系统: 矿井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供电电源线路由东富区域变电所6kV侧接引。井下-60水平设变电所。
生产布局:公司二矿现有一个生产工作面20505,位于+10水平右部五层综采工作面,正在回采过程中,该工作面可采走向长度为580米,截止6月14日已回采405米,剩余175米。一个准备工作面20506正在掘送过程中,工作面走向长度为680米,倾斜长度180米,储量50万吨,预计7月中旬贯通,8月初进入试生产阶段。
矿井开拓方式:斜井。
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采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