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焊实训总结
年级专业: | |
学生姓名: | |
学 号: | |
指导教师: |
完成时间: 2012 年 9 月 1 日
实训总结 |
刚刚结束了为期两周的手工焊实训,我们体验到了要成为一名伟大焊工殊为不易。虽然每天只有两个小时的练习时间,但我们还是弄的汗流浃背,两腿发软,并且焊出来的工件惨不忍睹。唯一让人欣慰的是,我们每一天都在快速的进步。下面我对这两周的实训过程进行总结。 这次实训的内容是单面焊双面成型,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要求焊工在坡口的正面进行焊接时,坡口的正、背两面都能得到均匀整齐、成形良好,符合质量要求的焊缝。是锅炉、压力容器焊工应熟练掌握的操作技能。广泛用于焊接作业,背面不清根,会改善作业环境,节省不少人力,物力,其方法主要有灭弧焊法和连弧焊法。 单面焊双面成型大体分为四个步骤: 固定焊→打底焊→填充焊→盖面焊 在固定焊之前要对工件先进行组对,组对时要注意两工件要在一个平面内,以防止错边的产生。还要注意坡口之间的距离,一头要保证约一根焊条的缝隙,另一头要保证约一根半焊条的距离。距离小了,则打底焊时不能焊透。距离大了,则打底时容易焊穿。 组好对后就可以开始固定焊了。固定焊顾名思义就是把两半工件连接起来的焊接方法。固定焊时先焊缝隙小的一头,焊条在两坡口根部来回点焊,直至两坡口上的焊点接触到一起,这时还要对两焊点接触的部分进行一下加强。固定好一头后,再次矫正另一头的缝隙大小,然后再次进行固定。要注意的是,固定焊的焊点位置要尽量在坡口的根部,这样可以防止接下来反变形使坡口间隙变小。 固定焊之后,要对工件进行反变形。焊接残余变形对焊接结构的质量及其性能均有较大影响,它不但影响了结构的外形尺寸及其精度,增加了矫正工作量,而且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焊接反变形是一种减少及矫正焊接变形的常用办法。反变形的大小根据板厚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保证坡口角度在3°~4°即可。 接下来要进行打底焊,打底焊是在厚板单面坡口对接焊时,为防止角变形或为防止自动焊时发生烧穿现象而先在接头背面坡口根部所进行的一条打底焊道的焊接,打底焊是单面焊双面成型中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打底焊使用110 A电流反接法,采用灭弧焊的方法,灭弧焊法是通过控制电弧的不断燃烧和灭弧的时间以及运条动作来控制熔池形状、熔池温度以及熔池中液态金属厚度的一种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灭弧焊法的背面成形机理主要是靠电弧的穿透力和熔池的表面张力及电磁收缩力。当电弧穿透坡口间隙后熔化坡口两侧和前一个熔池,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熔池,通过熄弧和熔池的表面张力来控制熔池温度、形状和位置。由于这种方法使熔池前方出现一个大于坡口间隙的熔孔,渣气均能有效地保证正、背面焊缝熔池。灭弧焊是使焊条根部的2/3在上一焊点处,1/3悬空进行的,灭弧焊时听到“噗噗”的声音就要迅速抬起焊条,拉断电弧。然后观察熔池即将暗下去的时候再次焊接。其重点和难点是掌握灭弧的时机和节奏,还有要找准焊点的位置。如果灭弧过早,则铁水不能透到工件背面。如果灭弧过晚,则会焊穿。如果焊点位置找不准,则会形成孔洞。由于电缆及焊钳对手腕存在一个重力矩,焊工手持焊钳不易稳定,因此引弧时焊工要蹲稳,手臂要用力持钳,手腕微微用力做点划动作。 另外,焊工心情要放松,紧张则僵硬,僵硬则动作机械而抖动大,极易产生“粘住”和“拉熄”现象。练习时,从摩擦法开始,逐渐缩短摩擦距离及焊条头与工作面的距离。轻落轻起,克服惯性,快慢适中,使焊钳运动轨迹逐渐达到近似垂直的效果。成功的灭弧焊,敲掉渣后工件正面会形成旋涡,背面形成高度均匀的焊瘤。个人感觉,正确的打底焊时,看不到铁水,或只能看到一点铁水的位置最佳,效果最好,找到一种“似漏非漏”的感觉即成。打底后,敲掉渣检查有无孔洞。如有,可进行补焊,方法同打底焊一样。 打底焊敲掉渣后,进行填充焊。填充焊采用120 A电流正接法。填充焊是在打底焊的基础上进行的,采用密锯齿形的运条方式。运条时要钝边两侧稍作停留,中间一带而过,否则钝边间隙会填不满,而焊缝中间会过高。 运条的横向速度不能过快,否则铁水会粘在两侧钝边上,焊缝中间却是孔洞。运条也不能过慢,否则填充高度会过高,一般填充后坡口留2~3 mm盖面为最佳。要懂得焊条在空间三个方面均有运动,向熔池方向递进要与熔化速度相一致,以保持弧长不变。快了弧长缩短,甚至“粘住”;慢了弧长拉长,增加飞溅,降低保护作用,影响熔滴过渡。横向运动的目的在于搅拌熔池,以增加熔宽,应中间快两端慢。它与向前运动紧密相联,变化很多,应视熔池的形状及熔敷金属量来决定。只有三个方向上的运动有机的结合,才能确保焊缝的一定高度和宽度,确保高质量的焊缝质量。另外,分清熔渣和铁液,是提高操作技能的一个关键。一般铁液超前,熔渣滞后,电弧下的铁液温度高,油光发亮处于下层。而熔渣温度低,较暗,在铁液上游动。分不清熔渣和铁液,就不能看清焊缝边缘及熔合情况,焊接盲目性很大。此外,更换焊条要快,接头应准,因为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焊缝的质量。快,即在前道焊缝收尾处尚处于红热状态,立即引弧,这样前后焊缝易于熔合,能有效地避免气孔和夹渣等缺陷。要克服重力对焊缝成形的不利影响。焊接时,熔融的铁液和熔渣始终受重力作用,且这个作用总是垂直向下的,但不一定都是通过焊缝中心的。为此,焊工要通过采用调整焊条的角度,改变熔池的形状及电弧在熔池上部压低和稍作停留等方法来克服重力的不利影响。 最后,进行盖面焊,盖面焊采用120 A电流正接法。盖面焊采用月牙运条法焊接,焊接时焊条的后倾角与填充焊相同。月牙形运条时,月牙一定摆出完整且尽量做到大小一致,这样可以得到“上拱”的焊缝形状。月牙形运条时,月牙一定摆出完整且尽量做到大小一致,这样可以得到“上拱”的焊缝形状。焊条在左右两侧稍作停留,停留时间以观察到熔池与坡口棱边完全融合为宜。然后再缓慢向另一侧转移(转移过程中切忌将电弧拉断)盖面焊接时一定控制好熔池大小,使得熔池边缘与坡口棱线恰好相切,防止形成咬边和未填满缺陷。 并且要有热量的概念,要善于观察温度变化,做到有效地控制熔池的形状及其相对位置。温度对焊接的影响很大,温度低,熔池小、铁液暗,流动性差,且易产生夹渣和虚焊;温度高,则熔池大、铁液亮,流动性好,易于熔合;但过高易下淌,成形难控制,且接头塑性下降。温度与电流大小及运条方式(如圆圈形的运条温度高于月牙形,月牙形运条温度又高于锯齿形运条)、电焊条夹角大小及停留电弧时间长短等均有密切关系。盖面焊时一定要找准焊缝边界,盖面厚度要与工件表面持平。盖面焊尽量减少更换焊条次数,争取一根焊条完成,以便减少接口数量,使焊缝美观。 在整个单面焊双面成形过程中应牢记“眼精、手稳、心静、气匀”八个字。“心静、气匀”是前提,是对焊工思想素质上的要求,在焊接岗位上,每个焊工都要专心从事焊接工作,“一心不可二用”,否则,不仅焊接质量不高,也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只有做到“心静、气匀”,焊工的“眼精、手稳”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这八个字,既有各自的特性,又有相互依托的共性,需要焊工在焊接实践中仔细体会其中的奥秘。 除此之外,在焊接实训过程中我们还认识到了,合理分配时间,团结协作,多计划,多总结的重要性。只有提前计划好,分配好时间,把大家的工作错开进行才能保证高效率的完成实训,才能充分保证焊机的利用率。只有每天练习完成后多总结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第二天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我还认识到了奉献与无私精神的可贵,这次实训组长们和班长们包揽了我们几乎所有的切割和打磨的工作,让我们不禁对他们肃然起敬。 这次的实训作用巨大,收获良多。它就像一次上岗演练,必将给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到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