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应
用
实
施
方
案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深圳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四日
第一章 编制目的
一.1.总体说明
根据目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关于BIM技术应用的相关文件,编制项目BIM实施细则,统一BIM实施标准。根据BIM实际需求及计划,基于项目 BIM 实施导则的管理规划,本方案主要为项目的BIM实施提供具体指导:
1)明确项目施工周期模型标准。该标准是施工阶段建模实施准则,从中明确及细化BIM技术应用点。通过对模型建立各专项标准,为项目施工周期模型的应用奠定基础;
2)细化施工阶段BIM应用技术。对项目各BIM人员职责进行了明确,对具体操作流程、协同流程提出了构想,对应用成效及成果明确要求。通过对施工阶段BIM应用技术的细化,为后续项目管理提供BIM实施思路,以及管理思路上的预判提供依据。
3)细化基于BIM成果施工管理内容,形成一系列BIM实施保障措施。包括交付成果审核体系,依据工程进度需提前或后期完善的内容及时间节点交付计划,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与BIM部门的管控机制,BIM责任主体对模型维护、应用的机制。通过建立及完善BIM成果质量管理体系,规划及落实相应的过程审核机制,是BIM成果及应用能够真正发挥效用的前提与保障。
4)明确及细化各阶段BIM职责分工。包括明确各项BIM技术实施及应用的责任主体,细化BIM成果的审核方职责,从而落实成果审核、管控机制。通过对项目BIM应用相应职责的细化与切分,落实BIM应用的实施过程,加强项目管理的管控力度,提高BIM实际操作中的实施效率。
一.2.编制依据
BIM应用标准符合国家、行业规范,参考企业BIM应用标准,争取最大限度开发BIM应用。为规范项目BIM工作实施,特编制本项目BIM实施方案,主要依据有:
类别 | 制度名称 | 编号 |
国家行业规范 |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 | GB/T 51235-2017 |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 GB51212T-2016 | |
其他招标文件 | 招标文件、设计文件、工程图纸文件 | /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深圳司管理办法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深圳工程有限公司BIM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 深圳司工〔2018〕421号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深圳工程有限公司BIM技术资料管理办法》 | 深圳司工〔2018〕422号 |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深圳工程有限公司BIM管理职责 | / |
原则 | 内容 |
规范合理 | 严格遵守国家现有法律、法规、行业及企业标准; |
精细化全 过程管理 | 工程BIM应用将从三维技术交底、深化设计、现场安装等进行过程管理,以达到精细化管理要求; |
切实可行 | 本方案中的 BIM 技术一定是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 |
技术先进 | 本工程BIM应用将在BIM基础应用的基础上,积极开发BIM拓展应用,并积极探索行业内先进的BIM创新应用; |
模型精准 | 本方案的 BIM 模型精度标准均是在仔细研究设计文件及施工技术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建模过程确保精准。 |
安全文明 | 通过 BIM 模型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和施工环境提出合理优化; |
绿色施工 | 通过 BIM 模型模拟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环境及施工工艺,对不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工艺进行优化。 |
二.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 |
工程地点 | |
建筑功能 | |
建筑面积 | |
建筑形态 | |
建设单位 | |
设计单位 | |
监理单位 | |
施工单位 |
1、目标订立原则:响应公司推进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的落地实施,秉承先试先行的精神,不求大而全,只求细而精,通过岗位以及项目级相关应用点的落地,促进项目全体人员对于BIM技术的了解及认识,积累项目BIM应用及管理经验,培养自己的BIM团队。
2、业务目标:利用BIM模型进行图纸深化设计、三维技术交底、方案比选等,规避施工风险,从而减少返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利用BIM技术逐步提高各部门间信息提取和共享的效率,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尝试利用BIM技术融合日常各部门管理业务中,优化流程,提高效率,辅助项目管理;重点挖掘BIM在进度优化与纠偏、模型现场应用指导施工、优化管理流程与质量、安全方面的控制。
3、创优目标:利用BIM技术应用辅助项目质量创优目标。
第三章 BIM工作总体部署
三.1.BIM整体实施流程
三.2.深化设计流程
详见附件4:BIM深化设计流程
三.3.BIM组织架构
三.4.BIM人员组成
根据的实际情况,项目在基础及主体前期阶段项目总工牵头,负责应用点的实施和落地,2名BIM工程师,负责建模和具体应用工作;项目在主体中后期阶段配备1名BIM工程师,主要辅助机电深化设计、施工模拟及模型维护等工作。
分组 | 职务 | 姓名 | 工作内容 |
管理 | 项目总工 | 琚晨刚 | 1、负责BIM应用的管理、协调、统筹、审批、资源调配及推广; |
BIM 技术支持 | BIM 工程师 | 刘旭阳 | 1、负责BIM技术实施方案制定、应用指导及BIM技术支撑等;监督、检查项目执行进展。 2、负责对BIM模型质量进行审核,管理相关BIM技术应用相关资料; |
施工 技术支持 | 工程 | 1、负责配合BIM实施,提供施工技术支持和专业方案优化建议; 2、负责收集整理图纸,组织图纸会审、变更。 | |
BIM建模 | BIM 工程师 | 1、负责创建各专业BIM模型; 2、负责模型优化、现场指导等各相关工作协调、配合。 | |
BIM应用 | 预算员 | 1、负责根据进度计划提供理论计划量; 2、负责根据实际工程进展与计划进度对比,实现进度对比。 | |
施工员 | 根据进度要求,负责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做好BIM技术应用落实及现场技术交底。 |
软件配置:
软件名称 | 版本 | 文件格式 | 软件功能 |
Autodesk Revit | 2016 | Rvt/rfa | 建模 |
Navisworks Manage | 2016 | Nwd/nwc | 施工模拟、漫游制作 |
广联达算量 | 2016 | GCL/GCJ | 算量 |
Luban iWorks | V1.2.0 | 进度管理、协同工作、审批 | |
Auto CAD | 2014 | DWG | 二维图纸处理 |
硬件名称 | 配置 | 数量/台 | 使用人员 |
DELL 笔记本 | 处理器:Intel(R)_Core(TM)_i7-6700HQ 内存:16G,磁盘:256G/1T 显卡:NVIDIA GeForce GTX 1070 | 1 | 刘旭阳 |
四.1.BIM应用实施
根据项目应用需求,为切实落地BIM技术应用,须严格按照流程、要求逐步落实。具体实施要求及奖罚详见附件1《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深圳工程有限公司BIM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四.2.BIM应用资料
根据BIM技术应用点,收集整理所需图纸、方案等,并对图纸和方案进行初步会审。具体要求详见附件2《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深圳工程有限公司BIM技术资料管理办法》。
四.3.BIM模型精度
1、根据施工需求各专业模型完成,模型精度须达到LOD400(2016版)详见附件3:《BIM 模型精度标准》;
2、精度要求内容包括:文件命名、项目基本信息、统一的标高轴网、专业模型各类构件命名及材质的区分、模型修改更新等;
第五章 BIM技术应用
在建筑项目施工阶段,BIM技术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由于BIM模型能够具体体现整个项目完整的设计情况,并且设计当中的构建与现场施工的构件相一致,通过BIM对于整个建筑项目进行设计深化,能够实现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防止错误施工状况的产生,降低项目成本。与传统的CAD图纸形式不同,BIM技术能够提升设计质量,并且能够在缩减成本的同时,保证施工工期,实现精益化施工效果。在建筑施工阶段,施工方能够根据BIM的4D模型实现施工设计,并且根据具体施工状况,依据4D模型进行实时调整,得到最优化方案。
五.1.可视化施工
应用工具:Revit
项目开展时--本项目真实附图
对于工程师而言,大量的施工工作还是要基于传统CAD平台,使用平、立、剖等三视图的方式表达和展现设计成果。这种由于工具原因造成的信息割裂,在遇到项目复杂、工期紧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错。BIM的出现使得工程师不仅拥有了三维可视化的设计工具,所见即所得,更重要的是通过工具的提升,使工程师能使用三维的思考方式来完成建筑施工,同时也真正摆脱了技术壁垒的。
五.2.漫游和净高检查
应用工具:Revit、Navisworks
在完成综合排布的楼层内,可以模拟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漫游检查——查看管线排布情况、管线属性信息,对比管线排布后建筑物的净高与装饰吊顶是否有冲突,同时,还可以模拟设备进场路线。在大体积机电设备进场施工前,要进行三维交底工作。
五.3.三维技术交底(复杂节点交底)
应用工具:Revit、Navisworks
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建立、整合和维护BIM模型,汇总项目各专业所有的建筑工程信息,消除项目中的信息孤岛,并且将得到的信息结合三维模型进行整理和储存,以备项目全过程中项目各相关人员随时共享。采用将BIM三维模型投放于大屏幕的方式进行技术交底工作。BIM三维模型可以可视化预演施工中的重点、难点和工艺复杂的施工区域,多角度、全方位地查看模型。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交底工作的效率,还便于工人理解相关的工作内容。
五.4.方案编制及论证
应用工具:Revit
在方案论证阶段,项目可以使用BIM来评估设计方案的布局、视野、安全、规范的遵守情况。BIM甚至可以做到建筑局部的细节推敲,迅速分析施工中可能需要应对的问题。方案论证阶段还可以借助BIM提供方便的、低成本的不同解决方案供项目进行选择。
五.5.施工方案模拟(重点方案模拟)
应用工具:Revit、Navisworks
有效协同三维可视化功能,以动画的方式进行专项施工模拟。直观快速地将专项施工步骤及重点要求进行展示,这样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利用BIM技术进行协同交底,可更加高效信息交互,加快反馈和决策后传达地周转效率。利用模块化的方式,在一个项目的BIM信息建立后,下一个项目可类同的引用,达到知识积累,同样工作只做一次的“标准化”。
五.6.工程量统计(混凝土、钢筋量)
应用工具:广联达算量
在CAD时代,需要依靠人工根据图纸或者CAD文件进行测量和统计,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而且比较容易出现手工计算带来的差错。而BIM是一个富含工程信息的数据库,可以真实地提供造价管理需要的工程量信息,借助这些信息,通过计算机分析获得的准确的工程量统计可以用于施工开始前的工程量预算和施工完成后的工程量决算。
五.7.物资需求计划(混凝土、钢筋)
应用工具:广联达算量
完成工程量统计工作后,在项目前期就能得到准确的数据支持,为项目施工人员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同时,项目各岗位人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利用BIM算量软件灵活地在模型上划分施工段,调取相关施工段数据编制项目材料采购计划。BIM算量软件中集成了精确的工程量数据,所以,可结合项目的施工进度安排相关工作,在每次施工前,可利用系统提取各时间节点、各施工段所需的材料计划,工程部人员在施工完成之后要对比实际用量与图纸标准用量,确定材料的使用损耗率,从而找出工程问题的根源所在,并加以控制,以降低类似问题发生的概率,精准化物资采购及管理。
五.8.碰撞检测及优化(管综优化)
应用工具:Revit、Navisworks
利用BIM技术,通过搭建各专业的BIM模型,能够在虚拟的三维环境下方便地发现设计中的碰撞冲突,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线综合的工作效率。这不仅能及时排除项目施工环节中可以遇到的碰撞冲突,显著减少由此产生的变更申请单,更大大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由于施工协调造成的成本增长和工期延误。
利用BIM技术完成三维支架、管线可视化,并分层、分区域、计算支架、管线材料的用量,做好安装前的管控工作。确认调整方案,综合调整管线后,导出剖面图指导现场施工,确定设备和材料的进场计划,并提前提醒现场人员安排相关工作计划,防止出现有工作被遗忘的情况,以确保施工进度。
五.9.数字化加工(装配式机电安装)
应用工具:Revit
建筑中的许多构件是异地加工,然后运到建筑施工现场,装配到建筑中(例如支吊架、风管、线槽、管道等构件)。通过BIM模型精确表达构件尺寸信息、相对位置信息,降低了建造误差,同时标准化构件之间的协调也有助于减少现场发生的问题,降低不断上升的建造、安装成本。
五.10.预留洞口定位
应用工具:Revit、 Luban iWorks
管线综合调整工作完成后,可以利用调整后的管线综合模型导出预留洞口定位图。用于指导前期土建洞口预留,并以三维的方式完成现场交底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BIM移动端Luban iWorks在现场查看BIM洞口位置和管线排布情况。项目现场管理人员利用Luban iWorks能够更简单、直观地在现场查询模型信息,指导现场施工。
五.11.施工方案模拟(铝模板、钢筋节点、机房安装等)
应用工具:Revit、Navisworks
创建BIM模型,参照初步施工方案进行模拟施工,分析和优化施工方案,以及重点难点的可行性进行研讨,从而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施工前就采取预防措施,直至获得最佳的施工方案,尽最大可能实现“零碰撞、零冲突、零返工”,从而大大降低返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施工冲突以及安全问题。创建各项措施施工模型,形象直观、动态模拟施工阶段过程和重要环节施工工艺,将多种施工及工艺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比较,为最终方案优选决策提供支持。
1、高支模施工模拟
利用BIM 模型度可视化的特性,对施工方案进行模拟。项目各部门可利用BIM 模型进行讨论,调整方案,最终确定最优的施工方案。精准的模型,也可以作为模板支设样板,引导施工。
2、复杂钢筋节点施工模拟
对复杂钢筋节点进行精确翻样,可根据项目需要, 对复杂节点进行综合优化,保证施工的可行性,提升钢筋绑扎质量。
五.12.施工进度模拟
应用工具:Luban iWorks
通过将BIM模型导入Luban iWorks与施工进度计划相链接,将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整合在一个可视的4D(3D+Time)模型中,可以直观、精确地反映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4D施工模拟技术可以在项目建造过程中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精确掌握施工进度,优化使用施工资源以及科学地进行场地布置,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资源和质量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第六章 BIM实施计划
详见附件5:BIM实施计划表
第七章 过程检验
七.1.项目周检
每周由BIM工作组组长检查各专业建模及应用落实进度,依据图纸和《BIM模型精度表》及时对已建模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与纠正。
七.2.公司月检
每月由公司BIM负责人组织人员对项目BIM技术应用情况进行常规检查并反馈意见,检查内容包括模型绘制进度、模型标高轴网、模型构件名称、模型构件属性信息、建模方法是否合理、模型质量和精度是否达到要求、模型变更是否及时、BIM应用落实是否及时、BIM文件存档是否规范等。
第八章 BIM交付成果
BIM模型应与实物相一致,交付成果包括:土建、机电等模型(“.rvt”格式)、二维深化图纸(“.dwg”格式)、局部截图(“”格式)、视频动画(“wmv、MP4”格式);复杂节点模型绘制并输出二维深化图纸,以及相关模型部位的局部截图;模型修改更新的说明文件记录;为模型构件添加的现场施工信息数据以及导出二维码信息。
八.1.BIM模型交付遵循以下原则:
1、交付成果的准确性原则:BIM模型及其信息,应准确反映实物的真实状态。
2、实施过程的同步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应与实物的实际进度保持同步。各过程BIM模型和信息应及时更新,确保模型处于完善的可用状态。
3、建模精度一致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各专业建模/更新模型应遵循统一的标准。
4、工作职责的一致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对BIM所承担工作职责,应与建设实施过程中所承担职责一致。
八.2.BIM应用报告、报表
为保证BIM应用报告、报表的准确性、协调性、一致性原则,各类报告、报表在编写过程中,所使用的BIM模型应与各专业BIM模型的更新保持同步。所产生的报告、报表,应以书面及子版本提交给项目管理单位审核、存档。
八.3.模拟动画、视频和图片
可交付的多媒体成果主要包括内部漫游视频、施工进度模拟动画等。模拟动画、视频要求以WMV或AVI格式交付,原始分辨率不小于1280*720,帧率不少于25帧/秒。内容时长应以充分说明所表达内容为准,图片分辨率不小于1280*720。
第九章 推广BIM应用成效
BIM技术对项目管理单位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各参建单位集约化管理,推动业主信息化建设和综合管理效率方面,将有其巨大的存在价值。通过宣传项目的实施经验及成效,让各项目人员都能深切感受到项目施工期间运用BIM技术与管理所发挥的强大影响力。
主要推广运用方向为:
(1)通过建立示范、成熟的实施方法并培养团队,实现项目全员全阶段的BIM应用。在项目内部开展学习与交流经验总结大会,听取各方意见及建议,完善、更新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及运用。
(2)依据BIM技术在本项目施工、管理上的运用成效,通过制定相应时间计划,在重要工程节点时,向公司领导汇报BIM技术应用的阶段性成果及管理经验。
附件:
1:《BIM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2:《BIM技术资料管理办法》
3:《BIM模型精度表》
4:BIM深化设计流程
5:BIM实施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