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3:48:50
文档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5225007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培养方案2015版开课单位电子商务学院课程学分2课程学时32授课对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专业第三学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第四学期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编写人编写时间2015年4月审核人审核时间2015年6月二、课程性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作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本科阶段最为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专业理论及实践教育的重要基础。在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安排在大二实施,是一门学生进行软件开发的必修课程,
推荐度:
导读《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5225007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培养方案2015版开课单位电子商务学院课程学分2课程学时32授课对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专业第三学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第四学期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编写人编写时间2015年4月审核人审核时间2015年6月二、课程性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作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本科阶段最为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专业理论及实践教育的重要基础。在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安排在大二实施,是一门学生进行软件开发的必修课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52250071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培养方案2015版

开课单位电子商务学院
课程学分2课程学时32
授课对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专业第三学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第四学期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
编写人编写时间2015年4月

审核人审核时间2015年6月

二、课程性质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作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本科阶段最为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专业理论及实践教育的重要基础。在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安排在大二实施,是一门学生进行软件开发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网站开发课程与高级程序语言课程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旨在介绍数据库系统以及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相关知识,同时,还系统讲述数据库设计理论和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等相关概念和技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应用的基本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的最新发展,为学生增强理论基础,为后续课程学习及将来从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及相关理论、实践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模型、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和数据规范化理论;掌握关系型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掌握一种标准性、规范性且应用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与技术;熟悉数据库恢复技术、并发控制、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一致性的基本技术;了解数据库技术的新发展,借助于某一开发工具,开发某方面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五、课程学时安排

序号章节/专题/模块名称

理论课时实践课时总学时
1数据库系统概述66
2关系数据库44
3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1010
4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44
5数据库安全技术44
6数据库设计44
7数据库编程(可选)
总计3232
六、主要内容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6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数据与数据处理的概念,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掌握数据库系统模式结构,数据模型的分类,以及E-R图的画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数据与数据处理

内容:什么是信息和数据;数据与信息的联系;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的概念

重点讲授:数据与信息的联系

第二节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内容:人工管理阶段的特点;文件系统阶段的特点;数据库系统阶段的特点

重点讲授:数据库系统阶段的特点

第三节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内容: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重点讲授: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

第四节  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

内容: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像与数据性

重点讲授: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第五节  数据模型概述

内容:数据模型的概念;现实世界的数据描述;数据模型的分类;实体联系模型

重点讲授:三个世界中涉及的基本概念;E-R图的画法

第八节  常用的数据模型

内容: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重点讲授: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及有关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实体联系模型及E-R图

思考题:

1、简述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数据库系统包括哪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3、试述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说明三级模式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4、数据模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三类基本数据模型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各有哪些优缺点?

5、实体型间的联系有哪几种?其含义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4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关系模型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关系的键和关系的完整性;学会关系代数的运算;熟悉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关系模型

内容:关系数据结构;关系的性质;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

重点讲授:关系的有关概念及关系的性质

第二节  关系的键与关系的完整性

内容:候选键与主关系键;外部关系键;关系的完整性

重点讲授:主键与外键

第三节  关系代数

内容:传统的集合运算;专门的关系运算

重点讲授:专门的关系运算

第四节  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内容:SQL Server 2008的特性;SQL Server 2008数据库;SQL Server 2008的安装

重点讲授:SQL Server 2008的安装

【教学重点、难点】

关系的性质;关系的完整性;专门的关系运算

思考题:

1、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有哪几类?

2、关系的性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为什么只限用规范化关系?

3、举例说明什么是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4、举例说明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10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SQL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掌握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查询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控制功能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SQL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内容: SQL的基本概念;SQL的主要特点

重点讲授:SQL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数据定义功能

内容:定义数据库;定义基本表;定义索引;视图的定义

重点讲授:基本表的相关操作

第三节 数据查询功能

内容:简单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合并查询

重点讲授:连接查询

第四节  数据操纵功能

内容:插入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

重点讲授:插入和修改数据

    第五节  数据控制功能

内容:权限与角色;系统权限与角色的授予与收回;对象权限与角色的授予与收回

重点讲授:对象权限与角色的授予与收回

【教学重点、难点】

定义数据表的约束;数据查询;数据操纵

思考题:

1、简述SQL支持的三级逻辑结构。

2、SQL有什么特点?

3、说明视图、索引、角色的作用。

4、在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设置视图机制有什么优点?它与数据表间有什么区别?

第四章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4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规范化问题的提出;掌握函数依赖、范式;理解关系的规范化。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规范化问题的提出

内容:规范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不合理的关系模式存在的存储异常问题

重点讲授:不合理的关系模式存在的存储异常问题

第二节  函数依赖

内容:函数依赖的定义;完全函数依赖与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

重点讲授:完全函数依赖与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

第三节范式

内容: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范式

重点讲授:第三范式

第四节  关系的规范化

内容:关系规范化的原则;关系规范化的过程;关系规范化的要求

重点讲授:关系规范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函数依赖;模式分解;第二范式;第三范式

思考题:

1、给出2NF,3NF,BCNF的形式化定义,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什么叫关系模式的分解?为什么要有关系模式分解?模式分解要遵守什么准则?

3、试证明全键的关系必是3NF,也必是BCNF。

第五章  数据库安全技术(4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的恢复;掌握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数据库的安全性

内容:用户标识和身份认证;存取权限控制;视图机制;跟踪审查;数据加密存储

重点讲授:存取权限控制

第二节  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

内容:完整性约束条件;完整性控制;触发器

重点讲授:完整性控制

第三节  并发控制与封锁

内容:数据库并发性的含义;事务;并发控制;封锁

重点讲授:并发控制

第四节  数据库的恢复

内容:数据库恢复的含义;故障的种类;故障恢复;恢复策略

重点讲授:故障恢复及其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

完整性控制;封锁;故障恢复及其策略

思考题:

1、什么是数据库保护?数据库的安全性保护功能包括哪几个方面?

2、什么时数据库的安全性?试述DBMS提供的安全性控制功能包括哪些内容?

3、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关系数据库中有哪些完整性规则,各包括哪些内容?

4、在数据库中为什么要有并发控制?

5、数据库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故障有哪几类,各类故障如何恢复?

第六章  数据库设计(4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数据库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步骤;掌握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熟悉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的实施与维护。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数据库设计概述

内容:数据库设计的内容;数据库设计的方法;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重点讲授: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第二节  数据库需求分析

内容:需求分析的任务;需求分析的步骤;数据字典

重点讲授:需求分析的步骤

第三节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内容: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数据抽象;局部E-R模型设计;全局E-R模型设计; 

重点讲授:E-R模型设计

第四节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内容:E-R模型到关系模式的转换;关系模式的优化

重点讲授:E-R模型到关系模式的转换

第五节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内容:聚簇设计;索引设计;数据存放位置的设计

重点讲授:聚簇设计

第六节 数据库实施与维护

内容:数据的载入和应用程序的调试;数据库系统的试运行;数据库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重点讲授:建立实际数据库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关系模式设计

思考题:

1、数据库设计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2、什么时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试述概念结构设计的步骤。

3、试述实体、属性划分的原则,并举例说明。

4、局部E-R图的集成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5、试述逻辑设计的步骤及把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的转换原则,并举例说明。

第七章  数据库编程(可选)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Transact-SQL程序设计的基本命令和函数;掌握存储过程、触发器的相关操作。

【教学内容】

第一节  Transact-SQL程序设计

内容:变量;函数;批处理与流程控制

重点讲授:常用命令;常用函数

第二节  存储过程

内容:存储过程概述;创建存储过程;执行存储过程;修改及删除存储过程

重点讲授:对存储过程的操作

第三节  触发器

内容:触发器的类型和特点;触发器的原理;创建及执行触发器;管理触发器

重点讲授:对触发器的操作

【教学重点、难点】

创建存储过程;创建触发器

思考题:

1、什么是触发器?触发器的作用有哪些?

2、简述在SQL Server 2000中进行数据备份的四种类型。

3、SQL Server提供了哪几种方法来减少备份或还原操作的执行时间?

七、教材与参考书

1、教材建设选用:

教材:魏华, 2014,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 2008),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教材为自编教材,获得学校自编教材项目资助,教材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突出应用性,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比较适合应用型高校学生使用。)

2、参考书目:

[1] 王珊、陈红,2013,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 宋金玉、陈萍、陈刚,2014,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八、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成绩评定方式的主要构成及比例:期末成绩(60%)+实验实训成绩(20%)+平时成绩(20%)。

文档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5225007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培养方案2015版开课单位电子商务学院课程学分2课程学时32授课对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专业第三学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第四学期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编写人编写时间2015年4月审核人审核时间2015年6月二、课程性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作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本科阶段最为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专业理论及实践教育的重要基础。在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安排在大二实施,是一门学生进行软件开发的必修课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