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北京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会不会使用工具B、会不会使用火C、会不会制造工具D、会不会做熟食
3、半坡原始居民比山顶洞人的进步突出表现在( )
A、人工取火B、骨针C、打制石器D、磨制石器
4、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 )
A、原始社会末期B、夏朝C、商朝D、周朝
5、战国初期瓜分晋国的三家卿大夫是( )
A 韩 赵 燕 B 韩 魏 秦 C 韩 赵 魏 D 秦 赵 魏
6、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位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
A 李冰 B 商鞅 C 扁鹊 D 屈原
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子 D 荀子
8、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不同之处是( )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 强化奴隶制度国家机器 C 实行分封制 D压迫奴隶和平民
9、秦朝建立主义集权的理论源自于( )
A 墨子 B 韩非 C 孔子 D 老子
10、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A严酷的刑法 B 骄傲自大 C 赋税和徭役很重 D 失去民心
11、汉朝统治者轻徭薄裞、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是( )
A 吸取秦亡的教训 B 稳固统治 C 恢复社会经济 D 让利于民
12、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它的主要教材是( )
A 儒家经典 B 道家经典 C 墨家经典 D 发家经典
13、一下生产工具既不用人力又不用于农业的是( )
A 耧车 B 犁壁 C 二牛抬杠 D 水排
14、 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的贡献是( )
A 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B 了解沿途国家的风土人情
C 解除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D 促进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
15、假如你回到秦朝,有哪种食物是吃不到的( )
A 稻米 B 猪肉 C 葡萄 D 粟米
16、决定秦王朝成与败的两次战役是( )
(1)马陵之战 (2)漠北之战 (3)长平之战 (4)巨鹿之战
A (1)(2) B (3)(4) C (1)(3) D (2)(4)
17、与秦始皇时期有关的建筑:(1)阿房宫 (2)秦长城(3)灵渠(4)都江堰
A(2)(3)(4) B (1)(2)(3)C (1)(3)(4) D (1)(2)(3)(4)
18、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学家是( )
A 李时珍 B 华佗 C 扁鹊 D 张仲景
19、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的是( )
A 漠北之战 B 漠南之战 C 淝水之战 D牧业之战
20、春秋后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铁农具的使用 B农业技术的进步 C水利工程的修建 D 农业产量的提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1、商鞅任用有才干的 等大臣使国家强大。周文王任用贤人 等使国家强大。
2、秦始皇接受 的建议进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 ”建议。
3、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灿烂时期,著名青铜器有巨大的 和造型奇特的 。
4、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 ,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是张衡制造的 。
5、匈奴统治进入极盛时期在位的首领是 ;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的首领 归附汉朝。
6、秦统一后,在全国使用 钱,汉武帝时由统一铸造 钱。
7、公元前 年,汉武帝派 和 大破匈奴,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抗衡,部分
匈奴开始西迁。
8、汉代的丝织品,已经使用 。长安城中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 ”。
9、“三星堆”文化的发现地是 ,具有代表意义的青铜器是 和 。
三、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
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便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
材料三: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董必武
(1)材料一中的“明妃”指的是谁?(1分)
(2)材料二中的“汉武”指的是谁?翦伯赞为什么说“何如一曲琵琶好”?(3分)
(3)材料三中的“胡汉和亲”指的是哪件事?发生在西汉哪个皇帝在位时期?(2分)
(4)根据这三则材料回答昭君出塞的历史作用。(3分)
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1分)
⑵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代表哪个阶级?(2分)
⑶他在哪国实现了这一理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何历史影响?(8分)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西汉武帝时期,为加强集权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军事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西汉时期曾两次出使西域的是谁?(2分)
⑵试从开通与西域的交通以及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方面,说明此人通西域的贡献。(5分)
⑶你认为此人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什么?(3分)
2010年度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测试卷
参
一、1、B 2、C 3、D 4、A 5、C 6、D 7、B 8、C 9、B 10、D 11、B 12、A
13、D 14、A 15、C 16、B 17、B 18、D 19、A 20、A
二、1、伊尹、姜尚 2、李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4、《孙子兵法》、地动仪 5、冒顿单于、呼韩邪单于 6、圆形方孔、五铢钱
7、119、卫青、霍去病8、提花机、市 9、成都平原、大型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
三、1、⑴王昭君⑵汉武帝、因为王昭君不费一刀一使汉匈两族边境出现长期安定局面⑶昭君出塞、汉元帝⑷昭君出塞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2、⑴商鞅⑵法家、新兴地主阶级⑶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作用。
四、1、略2、参见基础训练综合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