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2005年元月6日,是我国“13亿人口日”,巨大的人口数量,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有关专家还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汇,即增长高峰、老龄化高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由于( )
A. 人口基数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人口死亡率低 D.国外人口迁入
2.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我国 ( )
A.养老保险制度较为完善 B.严格实行计划生育
C.人口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D.人口再生产处于“现代型”阶段
3.从人口普查资料可以看出,我国某些大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其主要原因( )
A.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改善 B.城市环境问题较为严重
C.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更好 D.城市人口老龄化现象更突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都很大
B.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由该地区的资源状况所决定的
C.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最适合人口
D.科技越发达,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则越少
5.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是从
A.出生率的增长开始的 B.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C.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开始 D.生育率的增长开始的
6.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7.为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下图中的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左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右图),回答8-9题。
8.2004年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9.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约在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10.右图为“木桶效应”图,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 境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木桶的“短板”决定
A.环境承载量的大小 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
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 D.环境合理承载力的大小
11.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12.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13.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14.一般来说,外部形态比较规整的城市往往分布在 ( )
A.平原地区 B.山地丘陵地区 C.暖湿的气候区 D.内陆地区
15.主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 (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行政区 D.工业区
16.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 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区是
A.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B.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C.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
17.对大城市功能区中CBD(中心商务区)描述正确的是
A.应布置在居住区中心,靠近工业区
B.应布置在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带
C.应布置在城市中心,靠近居住区
D.区内建筑物高大密集
18.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
曲线是
A.a B.b C.c D.d
19.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地段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 )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文化区
20.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的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D.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
21.下列关于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
C.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往往城市的功能分区并不明确
D.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
22.下列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的排序,符合由交通——宗教——资源的顺序的是 ( )
A.石家庄 大庆 拉萨 B.大同 麦地那 匹斯堡
C.石家庄 麦加 大庆 D.大同 梵蒂冈 拉萨
23、下列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增城市 B.从化市 C.广州市 D.清远市
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判断24~25题。
24.相对于“内含式”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数量多 C.人口密度小 D.经济发展水平快
25.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 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读下面“省人口金字塔图组”,回答
26.预测到2031年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速度快 B.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C.就业压力太大 D.性别结构严重失衡
某国1个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可以养活20人。据此完成12-13题。
27.理论上该国城市人口的比例可达到
A.35% B.55% C.65% D.95%
28.下列现象在该国表现明显的是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特大城市数量增加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29.美国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①气候温和 ②地广人稀 ③高度发达的工业 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 B.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C.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 D.单产一般比小麦低
31.下列国家或地区,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A.五大湖流域 B.古巴 C.葡萄牙 D.潘帕斯草原
32.水稻喜高温多雨,绝大部分分布在
A.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 B.南美洲热带雨林区
C.美国东南部和巴西东北沿海 D.温带性气候区
33.既有大面积商品谷物种植,又有大牧场放牧业分布的国家是
A.日本 B.加拿大 C.美国 D.西班牙
34.影响农业水利化、机械化的自然条件是
A.农作物种类 B.土壤条件 C.地形条件 D.国家
35.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 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
36.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①生产规模广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劳动力丰富 ④科技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回答37—39题。
37.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6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为表示花卉,b表示蔬菜水果,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和劳动力
38.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以下适合其发展的是
A.观光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房地产业 D.水稻种植业
39.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蔬菜水果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十一五”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是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40.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是
A.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B.只出现在发达国家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41.(10分)读图 ,完成下列要求。
(1) 图中的甲地为鞍山钢铁公司,乙地为宝山钢铁公司。其钢铁工业基本形成一定的工业地域。这种工业集聚的最终目的是 (选择填空),带来的好处可能是 (选择填空)。
A.提高企业知名度 B.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C.扩大再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D.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E.有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F.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G.可以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2)图中①②③箭头均表示 的运输方向,箭头④表示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的 。
(3)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看,两个钢铁厂的区位优势分别是:
甲: , ;
乙: , 。
42.读欧洲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 图中A、B两国农业均以 业为主,这主要是因为两国均属于 气候。(2分)
(2)C国的葡萄酒公司要建设一个大型的葡萄酒生产基地,1、2两地中较适合的是
地,理由是 。(2分)
(3)E国新兴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其国土的 部和东北部,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是 。(2分)
(4)简述A国的钢铁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4分)
(5)近年来,A国的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些钢铁公司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其最主要目的是( )(2分)
A.就近获得从国外进口的大量煤 B.就近获得从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C.接近消费市场,便于出口产 D.减少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43、T公司初期在A地建厂制造高档家具,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其后T公司将生产迁至B地,随即又在C地建了新厂。(10分)
(1)普通家具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指向型。(2分)
(2)T公司将家具厂由A地迁往B地,可获得的比较区位优势主要有哪些?(4分)
(3)试从工业联系、工人素质和市场潜力三方面,分析在C地建高档家具厂的优势。(4分)
44.读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4分)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