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栽培学实习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0:03:15
文档

栽培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实验一:种子生活力的测定一目的要求:用染色法测定种子潜在发芽能力,要求掌握靛蓝和四唑的染色原理和方法。二材料用具:云南松种子、靛蓝、四唑、培养皿、解剖刀、小烧杯、镊子等。45℃温水三方法步骤:浸种24h4个重复样品提取种子预处理靛蓝0.1%常温2~4小时取出种仁(胚)染色判读生活力四唑1%30~35℃2~4小时胚未完全染色或胚1/2以上未染色,胚乳大部分未染色―有活力靛蓝胚完全染色或2/3以上染色,或1/2以上染色,胚乳大部分染色―无活力判读胚完全染色或胚1/2以上染色,
推荐度:
导读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实验一:种子生活力的测定一目的要求:用染色法测定种子潜在发芽能力,要求掌握靛蓝和四唑的染色原理和方法。二材料用具:云南松种子、靛蓝、四唑、培养皿、解剖刀、小烧杯、镊子等。45℃温水三方法步骤:浸种24h4个重复样品提取种子预处理靛蓝0.1%常温2~4小时取出种仁(胚)染色判读生活力四唑1%30~35℃2~4小时胚未完全染色或胚1/2以上未染色,胚乳大部分未染色―有活力靛蓝胚完全染色或2/3以上染色,或1/2以上染色,胚乳大部分染色―无活力判读胚完全染色或胚1/2以上染色,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实验一:种子生活力的测定

一 目的要求:

   用染色法测定种子潜在发芽能力,要求掌握靛蓝和四唑的染色原理和方法。

二 材料用具:

   云南松种子、靛蓝、四唑、培养皿、解剖刀、小烧杯、镊子等。

45℃温水

三 方法步骤:

浸种24h

4个重复

   样品提取                 种子预处理

   靛蓝0.1% 常温 2~4小时  

取出种仁(胚)      染色                                   判读生活力

                               四唑1%  30~35℃ 2~4小时

 

           胚未完全染色或胚1/2以上未染色,胚乳大部分未染色―有活力

靛蓝

       胚完全染色或2/3以上染色,或1/2以上染色,胚乳大部分染色―无活力

判读

       胚完全染色或胚1/2以上染色,胚乳大部分染色―有活力

四唑

       胚完全未染色或胚2/3以上未染色,胚乳大部分未染色―无活力

结果计算        精度检验        结论

四:计算及评价

表1:云南松种子生活力计算

重复染色总粒数有生活力无生活力

平均生活力(%)

粒数%粒数%
1靛蓝5352981299
2505010000
1四唑5249943097
2505010000
评价:

靛蓝与四唑染色原理的比较:

靛蓝染色法的染色原理:靛蓝(Indigo carmine)为蓝色粉末,分子式:C16H8N2O2(SO3)2Na2,能透过死细胞组织而染上颜色,但不能透过活细胞的原生质。根据胚染色部位和比例大小可以判断种子是生活力。

四唑染色法是染色原理:应用四唑(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 of bromide)的无色溶液作为指示剂,以显示活细胞所发生的还原过程。这种指示剂被种子吸收,在种子组织内与活细胞的还原过程起反应,从脱氢酶接受氢。在活细胞中,2,3,5~三苯基氯化四唑经氢化作用,生成一种红色而稳定的不扩散物质,即三苯基甲肤(triphenyl formazan)。这样就能识别种子中红色的有生命部分和不染色的死亡部分。从而识别出健全,衰弱或死亡组织而确定其生活力。

实验二:种子发芽率测定

一:目的要求

室内标准条件下测定种批最大发芽潜力:可以为种子质量和播种量提供依据,要求掌握种子发芽率测定原则和方法。

二:材料用具

决明子、、纱布、滤纸、发芽皿、发芽箱、镊子、烧杯等。

三:方法步骤

24h

100粒4个重复

样品提取                种子预处理                  消毒

种子:0.15%20~30分钟

消毒

工具(镊子、纱布、滤纸、发芽皿):105℃变温1~2h或沸水5~10分钟

                        0.5%高锰酸钾或0.15%2h~2天室温

见指导书

置床            管理(水、温)       观察记录(3、5、7、10、

15天)        结果计算        精度检查        结论

观察记录

表2:种子发芽情况记录表

6月21日置床

日期间隔天数总发芽数
6月27日

615
7月1日

1016
7月4日

1317
7月7日

1619
注意:1测定时间自置床之日起算,不包括预处理的时间;

  2生长到一定阶段,必要的基本结构都已展现的幼苗 计数后从发芽床上拣出,严重腐坏的幼苗也应拣出,以免造成此生性感染。                        

四:计算及评价

种子的发芽能力,主要用发芽率和发芽势表示。

表3:发芽测定容许差距

平均发芽百分率最大容许差距
123
9925
9836
9747
9658
9569
93-947-810
91-929-1011
-9011-1212
87-8813-1413
84-8615-1714
81-8318-2015
78-8021-2316
73-7724-2817
67-7229-3418
56-6635-4519
51-5546-5020
1发芽率:是鉴定种子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常作为就算播种量的重要依据。按表2检查重复间发芽百分数的差异是否为随机误差。如果各重复发芽百分数的最大值同最小值的差距没有超过表2的容许范围,就用各重复发芽百分数的平均数作为该次测定的发芽率。

发芽率(%)=n/N×100

式中:n―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期内的正常发芽粒数

      N―供式种子数

表4:各重复间发芽情况记录

重复供试种子总数发芽数
110019
210020
310019
410017
本次发芽实验,决明子的发芽率为:

    发芽率(%)=19/100×100

                =19

2发芽势:又称整齐度,是评定种子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发芽势(%)=在规定的天数内(或种子发芽达到高峰时)正常发芽粒数/供式种子总粒数×100

实习三:扦插育苗

实习时间2016年7月4日   实习地点:西南林业大学温室大棚及二号门旁大棚

一:目的意义:

扦插育苗是截取苗干或枝条的一部分做育苗材料进行育苗的方法,经过截制的育苗材料称插穗,由于扦插育苗的苗木具有变异性小,能够提早开花结实及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节省种子,方法易掌握等特点,所以也是苗圃育苗的主要方法之一。扦插育苗分为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两种。扦插成活的关键在于插穗能否形成根系,根据生根的部位,可以分为愈合组织生根和皮部生根。

通过扦插,使学生掌握采条、制穗、扦插等技术环节。

二:材料及工具:

枝剪、锄头、细绳、生长刺激素(吲哚乙酸、奈乙酸等)、塑料薄膜、覆盖用遮阴材料等。

三:扦插步骤:

利用金银花的已木质化的粗壮枝条做插穗扦插的方法。

1、枝条的采集及插穗的制作:

在温室大棚处剪取已木质化的粗壮枝条(贮藏的营养物质丰富,生根率高,而且也不易腐烂),枝条采到后,截取成带2~4个节或长10cm以上的插穗,上切口节位以上(0.5~1cm)平切,下切口节位以下(0.5~1cm)平削或斜削均可,插穗剪好后,75根为一捆,以利统计和运输。

2、插穗的处理:

为促进生根,将插穗形态学下端浸泡于配好的生长刺激素液()中。

3、整地做床:

在二号门旁大棚内,选取合适苗床,拔除杂草,深翻,粑平后用0.5%高锰酸钾消毒,浇透水。

4、扦插:

扦插时应先把激素冲洗干净,采用直插的方式,插时为避免损伤,可以用一硬棍事先打孔(使插穗基部不要受伤,以利生根成活),但要使其基部与土壤紧密结合,防治悬空,扦插的深度一般为插穗的1/3或1/2。在床面上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持水分和减少灌溉次数,减少杂草的滋生。

由于插穗有极性现象,切勿倒插,插后土壤应压实,使插穗与土壤紧密结合。

思考题:影响扦插成活的主要因子有哪些?

1.内在因素

   (1)植物种类和插条的年龄及部位。插条生根成活首先取决于植物的种类和品种。种类或品种以及同一植物根不同的部位,根的再生能力有很大差异。如连翘、菊花等枝插最易生根,玉兰等次之,山楂、酸枣根插则易成活,枝插不易生根。插条年龄包括所采插条母株的年龄,以及所采枝条本身的年龄。插条所选母株应采自年幼的植株。因为母株年龄越小,分生组织生活力和再生能力就越强,所采下的枝条扦插成活率就越高。插条的年龄,以1年生枝的再生能力最强。选择母株根茎部位的萌蘖条做插条最好,因其发育阶段最年幼,再生能力强,易生根成活。而树冠部位的枝条,由于阶段发育较老,扦插成活者少,即使成活生长也差。

(2)枝条的发育状况。枝条发育是否充足与否,营养物质的含量,对插条的生根成活有很大的影响。糖类和含氮有机物是发根的能源物质,插条内在这些物质的积存量与插条成活率和苗株生长有密切关系。凡发育充实、营养物质丰富的插条,容易成活、生长也好。正常情况下,木本药用植物主轴上的枝条发育最好,其分生能力明显大于侧枝。在生产实践中有些树种带一部分二年生枝,常可提高成活率,这与二年生枝条中贮藏有较多的营养物质有关。此外,插条的粗细与长短对于成活率和苗木的生长也有影响。试验证明,年龄相同的插条越粗越好,而且要有一定的长度。因此在生产实践中,根据需要和可能,应掌握“粗枝短截,细枝长留”的原则。

插条上的芽是形成茎干的基础。芽和叶能供给插条生根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和生长素,维生素等,有利于生根,尤其对嫩枝扦插更为重要。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在避免叶片过多引起蒸腾量过大的情况下,尽量保持较多的叶和芽,使其能制造养分供应生根。

2.外界因素

(1)扦插基质。土壤质地直接影响到扦插枝条的生根成活。重粘土易积水、通气不良;而砂土孔隙大、通气良好,但保水能力差,都不利于扦插。扦插地宜选择结构疏松、通气良好、能保持稳定土壤水分的砂质壤土。生产上采用蛭石、砻糠灰、泥炭等作扦插基质,就是为了既通气又保湿。

(2)温度。春季扦插时,气温比地温上升快。气温高,枝条易于发芽;但地温低不利于发根,往往造成枝条死亡。所以,扦插时如能提高地温则有利于插条生根成活。一般白天气温达21~25℃,夜温为15℃,土温为15~20℃或略高于平均气温3~5℃时,就可以满足生根需要。

(3)水分。扦插后,插条需要保持适当的适度。要注意灌水,使土壤水分含量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70%,大气湿度以80%~90%为宜,以避免插条水分散失过多而枯萎。目前有些条件好的地区采用露地喷雾扦插,增加空气湿度,大大提高了扦插成活率。

(4)氧气。氧气对扦插生根也很重要。如果扦插基质通气不良,插条因缺氧而影响生根。

(5)光照。光照可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插条生根。带叶的绿枝扦插,光照有利于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生长激素有助于生根。但是强烈的直射光照会灼伤幼嫩枝条。因此,有时需要进行适当遮阴。

实习四:嫁接繁殖

一:目的要求

通过嫁接繁殖实习,了解嫁接繁殖的重要性和各种嫁接方法,熟练操作技术,掌握嫁接成活的关键。

二:材料用具

材料:供嫁接用的砧木、接穗、塑料薄膜条等;

用具:芽接刀、枝接刀、修枝剪等。

三:实习内容

(一)芽接

1.芽接时期:芽接可在春、夏、秋三季进行,生产上以夏秋季(生长季)芽接为主,因为在生长季,生长活跃、形成层细胞正盛,容易离皮,此时砧木已达到要求的粗度,接芽已发育充实,比较适宜芽接。其中7~9月是主要芽接时期。

2.芽接的方法

“T ”字形芽接(“丁”字形芽接或盾壮芽接):

A .采取接穗:首先选定果实品质亮佳,、高产稳产、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树为采穗母本树。然后在树冠外围中上部剪取生长充实芽饱满的春捎,采好接穗后立即剪除叶片,仅留叶柄。若不立即进行芽接,则应将接穗用湿布或塑料薄膜包好或置于清水中泡着。

B .削取芽片:将接穗倒持在左手的拇指与食指之间,使要削取之芽紧贴于左掌的左外侧上。右手持刀微贴于左手掌心上,首先在芽上方约1 cm 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然后再从芽下方1~1.5 cm 处向怀面平削一刀,削到芽上方横切口处停止,取下芽片,使削下的芽片长约2~2.5 cm ,宽0.6 cm 左右,芽片切面务必平滑。芽接刀不要左右摆动或重复几次削取。削下的芽最好直接插入砧木。

C.砧木剥皮:选一、二年生发育健壮的实生苗,直径达0.6~1 cm 左右。在剥皮之前先剪除砧木离地30 cm 以内的萌枝并擦去泥土,以便操作。然后在主干离地面7~10 cm 处选择北面平滑部位,用芽接刀自左向右划一横口,深达木质部,横口的宽度不超过砧木干周1/2,要与芽片的宽度相适应。再自此横口的自上而下纵切一刀,长约1.5~2.5 cm ,亦深达木质部,使切口成T 字形。最后用刀尖或芽接刀尾部在纵横切口交叉处挑开一点皮层,以便插芽。

D .插芽及绑缚:将削好的芽片,用右手执其叶柄,由上而下插入砧木接口,以抵满切缝为度,芽片务必全部插入并使芽片上端与砧木横切口紧密相接,如芽片过长可齐横切口处切除,最后自上而下用薄膜一圈压一圈绑扎。绑扎宜紧但不可太紧,结成活扣,达到适当紧度。必须露出芽苞及叶柄,绝对不能将芽捆住。

(二)枝接

1.枝接的时期:只要具备条件,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但以春季萌芽前后至展叶期进行较为普遍。只要接穗保存在冷凉处不萌发,枝接时间还可延长。

2.枝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切接法:

A .接穗的选择与处理:接穗应从生长健壮,品种纯正的母树上采取,接穗要生长壮实,芽饱满,无病虫害。一般应选择母本树冠中上部外围的枝条。把接穗削成一长2~3 cm 的长削面,背面削一小削面,以便与砧木结合更完全,抽捎后幼苗生长正直。

B .砧木的选择与处理:选1~2年生,生长健壮,直径1 cm左右砧木,嫁接时在距地面约5~10 cm 处剪短。用刀将断面削平,再选择砧木光滑的一面,用切接刀捎带木质部向下做一垂直切口,切口长度与接穗长度相适应(或稍长)。

C .接合并捆扎:砧木切好后,将接穗长削面紧贴砧木切口,并与砧木形成层对准(如砧木较接穗大,接穗必须偏于砧木一侧对准砧木形成层)。然后用塑料薄膜条绑紧接口,或用接蜡涂抹接口。

(2)劈接法:又名割接。一般在砧木比接穗粗时用次法。在接穗芽下两侧削成楔形斜面使有顶芽一侧较厚,另一侧较薄且稍低于有顶芽一侧,约2~3 cm 长,留2~3个饱满芽剪断。砧木从距地面5~8 cm 处剪断,选光滑处用劈接刀在砧木中间垂直切下,深3 cm 左右。接穗

随即插入砧木切口的一侧较厚的一侧在外,较薄的一侧在内,使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对齐密接,然后用塑料薄膜绑紧。

枝接苗的管理:

①一般嫁接后10~30天即可愈合。20~30天发芽后两周左右或萌发后解区缚扎物。

②枝接后从砧木上也容易萌发萌蘖,应及早除去。

③如接穗上发芽多,成活后应选留方位好,生长健壮的枝条,其余去处。

④加强土壤管理,经常中耕除草。注意病虫害防治工作。

实习五:红花的栽培与管理

第三小组:丁乔梅、李俊霖、黄必优、雷连龙、李永林、雷倌

实习地点:西南林业大学温室大棚

一、红花简介

(一)植物来源

为菊科植物红花属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 L的筒状花冠。主产于河南、河北、四川、云南、浙江等地。

(二)红花的历史

中国栽培红花和入药历史悠久,在我国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有记载,始载于《开宝本草》。汉代就有关于红花栽培和药用的记载,西晋张华《博物志》中就有记载:“张骞的种子于西域,今魏地亦种之。”我国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栽培历史。

(三)红花的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约1m。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长椭圆形,先端尖,无柄,基部抱茎,边缘羽状齿裂,齿端有尖刺,两面无毛;上部叶较小,成苞片状围绕状状花序。头状花序顶生,总苞片数层,全为管状花,瘦果椭圆形。

(四)红花功效

红花又名红蓝、黄蓝、红花草等,以干燥的花冠入药,药材名红花、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等;种子入药称白平子。质柔软、气味微苦,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等功效,是重要的活血化瘀中药之一。

(五)品种类型

红花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栽培品种类型很多。按形态特征:无刺红花、有刺红花。按使用目的:药用红花、油用红花。无刺红花花色好、产量高,但油量相对比有刺红花低。药用红花以花为主要生产目标,而油用红花以种子为主要生产目标,其油兼有食用和药用价值。   

(六)红花的研究现状

现代研究表明:红花集药用、食用、染料、油料和饲料于一身。红花花冠不但可作为药用,还可提供天然食用的黄色素、红色素,是理想的食品添加剂,还是高档化妆品、纺织品的染色剂,且对人体有抗癌、杀菌、解毒、降压及护肤的功效。

1·化学成分

1)红花含红色的和黄色的色素,从中分离得到:红花甙、前红花甙、红花色素A等。

2)含多酚类成分:绿原酸、加啡酸、儿茶酚等。

3)含挥发性成分,已确定结构的有:乙酸乙酯、苯、3-已醇、2-已醇、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马鞭草烯酮等。

4)另含红花多糖,系由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与半乳糖以β-链联接的一种多糖。

2.红花的药理作用

1.抑制心脏作用:大剂量则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搏出量减少。

2.降压作用:红花煎剂、红花黄色素及其他制剂对麻醉猫或犬均有不同程度的迅速降压作用。

3.抗疲劳作用:红花黄色素1100mg/kg小鼠与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比较,游泳时间明显延长。

4.对子宫的作用:红花煎剂对小鼠、豚鼠、兔与犬的离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

5.镇痛和镇静作

6.抗炎作用

7.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红花可使支循环扩张,增加脑缺血区的血流量,从而减轻脑水肿。

3.中药药理作用

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古人常有於血在体内时,常加红花一小把。纱布包煮开可用一天两次泡脚,适用各种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

4.对红花研究的意义

红花是一种传统的活血化瘀药,其临床应用广泛,对红花及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的研究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很有意义,且开发红花系列制剂及产品,对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大而且深远的意义。虽然目前对红花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多成绩,但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七)红花与藏红花的区别

1名称的区别

  藏红花作为藏药的一种,在明朝时期就已经誉满天下了。但我国并不是藏红花的产地。它原产于欧洲之地中海与希腊。在那里原本是作为染料来用的。

  藏红花在古代,一般是从陆路来中国的,从地中海,再经西班牙,波斯等国,翻越喜马拉雅山来到内陆。而是这一程的必经之地。久而久之,人们就认为这种红花是所产,所以就给了它“藏红花”的名号。

  而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又名草红花主产地等。

 2 用量的区别

  红花《中国药典》规定的法定用量在3 ~9g,而每一次服用藏红花,最好在10克以内,因为有实例记载,由于藏红花对神经系统有较强的兴奋作用,所以有人服用大量藏红花后,出现因为兴奋过度而导致的头晕等症,更有敏感体质者出现了过敏性荨麻疹和皮疹。

  3 价格的区别

  藏红花的价格是红花的十倍左右。

  4功效的区别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徵}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藏红花(西红花):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用于经闭症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

  藏红花能全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的功效藏红花独特的神奇功效,被中外医学界广泛应用以预防和治疗脑血栓,脉管炎、心肌梗塞、血亏体虚、月经不调、产后淤血、周身疼痛、跌打损伤、神经衰弱、惊悸癫狂等疾病。现代药理发现,藏红花有很强的抗癌作用。

  红花的作用能通经治血,能补能泻,能破能养,可行可导,但养血的功效远不及藏红花。

  5 如何鉴定

  藏红花:粉末橙红色,本品入水后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产品闻无味道。

  红花:粉末是橙黄色,入水后颜色明显和藏红花不同,产品闻起来是有味道的。

  把将藏红花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这时就可以看出,藏红花花头呈喇叭状,一端有裂缝,另一端有细细的锯齿。假的肯定不会有这些特征。

  另外,藏红花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民间的堕胎药。因此孕妇和想要怀孕的朋友要慎用藏红花。在选购藏红花和红花时,一定要注意区分。

 二红花的栽培过程

(一)、材料

1. 实验地概况

试验在昆明市西南林业大学智能温室外的露地完成,该试验地的光照和通风良好,不积水。昆明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云贵高原中部,隶属横断山脉地势北高南低,昆明市南濒滇池,三面环山,降雨充足。

2.试验材料

 

    红花种子、有机肥、甲醛(种子消毒)、高锰酸钾(苗床消毒)、烧杯(处理种子)、锄头、铲子、桶、喷壶、塑料薄膜、搭棚设施、直尺(生长量测量)、游标卡尺(生长量测量)、记录本等。

(二)、整地作用

1. 除杂草 除去地上杂草,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

    2. 促进气体交换给微生物活动创造气体交换条件,有利土壤养分的释放

3. 提高土壤保水能力经翻耕后,土壤孔隙度增加提高了透水性,从而也切断了耕作层土壤的毛细管作用,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4. 土壤结合施用有机肥料,微生物活动旺盛能不断为植物提供所需养分

5. 对病虫害有一定的防除

(三)、整地步骤

1. 选地

选择地面平整面积较大的地面

2. 拔草

清除地面杂草

3. 翻耕

用锄头进行深翻,进行靶地、,使土壤细碎、平整

4. 施肥

将无机肥(复合肥少许)有机肥(一袋)拌在土壤中,搅拌均匀

5. 作床

床面高出步道15cm左右,有利于促进土壤通气性,增加土壤肥土层的厚度,便于排水

6. 拉沟

在做好的床面上用锄头拉出5-8cm间隔,3-5cm深度的小沟,为以后播种做好准备

(四)、播种

1. 种子处理

用溶液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两次待用。

2. 播种

在拉好的沟内间隔8-10cm摆放好并盖上一层细土在上面铺上一层松针,喷洒上0.5%高锰酸钾溶液,将水浇透,盖上高拱塑料薄膜,并压实四周。定期浇水。

三、红花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

管理内容:

1:间苗、补苗

2:中耕、除草、培土

3、浇水、追肥

4、打顶

6、病虫害防治

6、测量红花苗的茎粗、苗高、叶片数、冠幅

间苗与补苗

间苗:中药在苗期为了避免幼苗、幼芽之间相互拥挤、遮阴、争夺养分,必须及时间苗,除去过密、瘦弱和有病虫的幼苗,留取壮苗。

补苗: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缺苗,根据栽培地的的情况进行补苗,使苗圃完整、美观

由于红花的种子较大,所以我们的间苗与补苗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除了那些病苗或是弱苗我们建丢了之外,其他比较壮的苗我们都用来补苗了

中耕、除草、培土

中耕:在红花生长的过程中,因为土地和天气的原因,土壤有点板结,所以需要中耕。

除草:中耕可以消灭一部分的杂草,在平时浇水和测数据时看见杂草就拔除

培土:在中耕除草时向幼苗根部培土,有利于幼苗生长

浇水、追肥

浇水:红花种子发芽之后,每星期至少要去看苗一次,看天气情况和苗圃地情况决定是否浇水

追肥:用0.1-0.2%尿素追肥。间隔10-15天,采用喷洒的方式,连续三次

打顶

打顶:打顶的作用是利用植物的生长相关性,调节植物体内营养的重新分配,促进药用部位的生长。红花打顶消除顶端优势,有利于侧芽生长,促进红花多开花。

红花苗期的病虫害防治

防治:因为发病情况较轻,数量较少,所以我们发现病株都把它拔除,如:红花锈病、蚜虫等

测量:在红花苗的生长期间还要观察、测量其生长状况

四、红花数据处理

(一) 测量

 测量工具:直尺、游标卡尺、纪录本等。

(二)数据处理

五、总结

本学期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实习结束,这次实习从四月七号播种红花开始到今天,我们组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这些成果来之不易,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努力,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把课上所学用于实践中,这更加加深了我们对这门课的了解。

         

文档

栽培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实验一:种子生活力的测定一目的要求:用染色法测定种子潜在发芽能力,要求掌握靛蓝和四唑的染色原理和方法。二材料用具:云南松种子、靛蓝、四唑、培养皿、解剖刀、小烧杯、镊子等。45℃温水三方法步骤:浸种24h4个重复样品提取种子预处理靛蓝0.1%常温2~4小时取出种仁(胚)染色判读生活力四唑1%30~35℃2~4小时胚未完全染色或胚1/2以上未染色,胚乳大部分未染色―有活力靛蓝胚完全染色或2/3以上染色,或1/2以上染色,胚乳大部分染色―无活力判读胚完全染色或胚1/2以上染色,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