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因研究更精彩
——我是怎样进行教学科研的
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向各位老师汇报我的工作,恳请得到大家的指点。
很想借这个机会,梳理下自己以往的一些教研做法,提炼出理论层面的、可供借鉴和指导今后工作的东西,和大家共享,但水平所限,只能提供一点实践的做法,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有益的的启示。
什么是幸福的老师?我感觉很难界定,幸福的解释是:(生活、境遇)称心如意。因此每个人的幸福感各有所异。威海孙义君会长解释为:“五子登科”,即位子;票子;房子;车子;儿子。这样的界定可能是很多老师的心声。
我觉得作为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体育老师,出路很多,可以从政,当上主任、校长,考取公务员、考研、考博,可以考取国家一级、国家级、国际级裁判,可以培养优秀运动员,成为优秀教练员,可以脚踏实地地成为于文忠老师这样的特级名师,甚至可以在其他学科上也有所建树,毕竟人各有志。
我写这个题目意为:注意教学研究,让平凡的体育教学工作成为非凡的事业,让碌碌无为的日常教学行为成为饶有趣味的探索活动,加强教学研究能使我们感悟到体育老师的职业幸福!
按规定,我这个汇报侧重教学科研,我想就一个课题研究为例谈一下,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随时指正。
一.关注身边的问题。
02年10月,作为被表彰的课题代表,我和宋老师一行参加了浙江海宁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研课展评活动,我们观摩了课改以来首次展现的国家级优质课,眼界大开,收获更大的是听到了国内知名专家的精彩报告,这次会议上,杨贵仁提出:不光体育教学要改革,现行的中小学体育运动会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这引起了我的共鸣。回来后,在宋老师的指导下,很快形成了课题研究的框架。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我们提出了“强者竞技,人人参与”的倡议,在学校的重视下,在体育组老师的协助下,我们很快形成了立项申报书。
04年2月,课题立项为全国重点课题218课题的子课题, 04年4月我们举办了首届体育文化节,进行课题研究的一个阶段的成果展示。
感悟:
关注身边问题,从我们身边的细小问题中发掘课题研究的素材,选准研究方向。查阅文献,掌握国内外的研究趋势是必须的,这样才能深入下去,才能避免走弯路、避免走别人走过的路,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攀登。比如说“体育”的概念,我们在大学学的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的必修课程,国外:Play——Physical Education——Sport
国内: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为目的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反思:桥牌、围棋等属于体育项目吗?
比如说运动会开幕式的国旗持法,到底怎样持?我查过国旗法,里面没有具体规定。有的老师说窄面向前,五星在右上角,主要是给看台的人看。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研究一番,就发表了一篇相关文章。所以身边的细小问题也很值得关注。
公开课的狂摆一地器材的情况,看到了,但是否研究过?能用一只篮球上好40个学生的一节篮球课,那就了不起。公开课的作秀,大家也很有看法,也观察到了,但是否仅停留在说说而已的阶段,没有进一步研究下,怎样在短时间内和学生沟通,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课,这点研究好了,也很不简单。
因此踏踏实实地上好课、多读书、多和有关专家交流是必要的,这样会使你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二实小“阅读生底蕴,反思出智慧” 96年在准备迎接全国体育先进市评选时,我发现,学校体育档案资料的收集很重要,而《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等杂志还没有相关的文章论述过,于是我写了篇文章,很快就发表了。研究要有心,要有的放矢。
二.敢于实践。上面提到过,光发现问题还不行,还要实践,通过实践来验证、来解决问题。
首届体育文化节每班40人能有35人参加比赛,另有二人担任裁判工作,参与率达90%,一天时间进行了近2000人次的比赛。科学的竞赛日程编排和周密的赛场组织,化解了之前很多老师,包括一些课题组成员的怀疑,坚定了我们后续研究的信心。
感悟:
1.课题研究没有固定模式,需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即使是一些成功的经验,移植本土时,仍需一个调整、适应阶段,我们需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不能受一些不同意见,甚至是反对意见的干扰。相反,多听听不同意见,能使我们的行动更周密、更扎实。
2.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别为失败找借口,多为成功想办法,只要我们肯干事,办法总比困难多!
三.扩大影响。
首届体育文化节,市教研中心组织了部分学校的领导、老师现场观摩,文登、威海的报社、电视台现场采访,威海晚报头条以“让学生从看台上走下来”为题进行报道,我和宋万田老师合写的“农村中学体育文化节的实践性研究”作为首篇文章发表在《威海教育》2005年第三期上,之前首篇文章一般是领导讲话或杂志专访,很是难得。文登、威海电视台播发了活动情况,社会反响很好。
当年,在年终会议上对课题研究工作的总结中,唯一表扬的就是我们这个课题,这让我和我们的体育团队、我们学校都很自豪!
感悟:
做大、做强课题,不管对学生,对学校、对领导都是有益的,宣传学校,扩大学校的影响,自然会促进课题研究工作,也自然会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农村中学很难拿到课题项目,能获得表扬的荣耀,让我们深信:只要付出努力,干出成绩,酒香就不怕巷子深!
四.深入研究。
课题研究要勇于实践,还要注意反思、总结,留下研究的痕迹——成果。 “我校运动会改革的实践研究”一文在《中国学校体育》07年第1期发表,07年我们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着手体育文化节的组织体系的研究,之前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比如: “一种新型的比赛计分办法”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07年第十期。
我们将怎样组织体育文化节的文章整理好后投到《体育教学》杂志,杂志很快就反馈回两条修改意见。原来以为要提炼下,才能上升文章的分量,而实际上杂志要的是可供读者借鉴的实践做法,于是,我们将自己的一些具体操作整理一下,文章发表在08年第六期上。
撰写课题文章,是总结,也是完善研究的过程。可以说,每一次课题研究活动,我们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之前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就是本着这样的研究思路,04年11月 “农村中学体育运动会改革的实践性研究” 课题结题,05年我们又成功申请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全国招标课题“农村中学体育文化节的实践性研究”,并于08年6月顺利结题。
我觉得每次结题只能算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该项课题还有许多未尽的研究需要再深入,并且越钻下去,越会觉得里面深不可测。去年寒假期间,我得知全国教育科研规划办2010年的招标课题里面有“学校体育运动会赛制改革的研究”课题,我就酝酿、准备。这里面的好多研究在吸引着我,比如:怎样推广我们这些研究成果,让它在其他学校,在全市、全省、国内遍地开花,很值得研究!再比如:我们的比赛计分办法,有什么理论依据,有没有更好的、更科学的计分办法,也值得去研究!
08年武汉地质大学结题会议上,我提出一个问题:运动会按7、5、4、3、2、1计分的办法有何科学依据,怎样更科学、更公平?还没有一位专家给以答复,或许好多人都认为那是约定俗成的,没什么讲究。我们的计分办法是参赛者人人得分,那么得多少分合适?有必要好好研究一下的。
感悟:
1.机会无处不在,课题研究资源俯拾即得,我们教学中的问题就是课题资源,留心研究就有机会。 05年全国课题招标,我是在网上得知的信息,当时自不量力地提交了申请,批下来一看,共申报了210项,在立项的90个课题里,就三所中学,上海一所,浙江一所,农村中学就我这一个,其他全是清华、北大、北体等高校,里面还有北师大毛振明博导的、教科所吴键博士的,08年武汉结题会议上,我们餐桌8个人中,有6个课题主持人是高校体院的院长或副院长,可谓高手如云,但我们还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参与就会有收获。
2.写论文便于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为后续研究打基础、找目标。同时每发表一篇文章也为课题研究增添了一项成果。
3.好文章是“做”出来的,这里面有实践、操作的做,也有文章立意、篇章结构、字斟句酌的做。要求我们要积极实践,还要坐下来静心动笔。动笔让我们的思维更深刻!让我们的反思更具体!让我们的行动更规范!
五.成果初显。
1.“让学生从看台上走下来”、“怎样组织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节”、“一种新型的比赛计分办法”等8篇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章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杨贵仁主编的《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等书刊上。
2.04年11月教育部体卫艺司原副曲宗湖博导一行亲临学校鉴定课题成果,课题顺利结题, 并获中国学校体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3.05年11月课题获威海市教科研优秀成果奖。
4.08年6月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课题作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研究项目招标课题顺利结题, 结题报告获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研讨会一等奖。
5.09年课题论文获省教科研优秀成果奖。
6.08年该课题成功入围中国体育科技奖复选
7.05年获得威海市教科研先进个人称号。
8.04年、09年获全国学校体育科研先进个人。
9.05年、08年荣获威海市第三届、第四届体育学科带头人。
10.09年12月被评为山东省体育教学研究先进个人。
11.05年(在参加工作的第13年)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
感悟:
记得在参加05年威海市教科研表彰大会时,教研中心于宪刚老师说:有时自己干了一点事,不经意,一些荣誉就会接连而来。我想我们做一些事情,不是为了什么荣誉,只是觉得有意思,做起来有一种成就感,事成之后,自己做事更有劲,更有信心。
六.几点反思。
1.争取校长支持。
04年结题专家答辩时,威海张启刚老师问:你是怎样争取校长支持的?好多老师也纳闷:你怎么能外出参加那么多会议?当时我说的一句话,我感觉很有意思:体育工作干得不好,完全是体育教师自己做得不够,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好了,那是领导支持的结果,没有领导的支持,我们什么也干不好!我就此写了篇文章“争取领导的支持”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08年第8期上,有兴趣的老师可以看看。
作为我来说,很幸运遇到的都是开明、非常重视体育工作的好校长,02年王海东校长批准参加浙江海宁会议,04年王桂海校长同意北京专家来校鉴定课题成果,08年刘凡波校长派我参加武汉结题会议,09年现任姜旭东校长派我去南京参加课题表彰会,今年10月姜旭东校长又派我参加郑州十城市第23届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这在乡下,很不容易,就是在城市学校,也不多见。我口头表达不行,不会说,全部是领导支持的结果。
借此机会,我要感谢各位校长、教研中心的领导和宋万田老师、各位局领导的支持和对我的厚爱,谢谢你们!
我常想起宋万田老师的这句话,里面的意思很多,关键是我们体育老师怎样做,才能使学校上下都支持我们的事?我们自己要有全局意识,还要争取领导,自己的分内工作还得要有说服力。张主任这句话意味深长,希望与大家共勉。
2.同事合作
做课题,需要同事的协同合作。07年在同事的协作下,我拿主意,大家探讨,共同实践验证,很快就完成了“游龙戏水”这款集体合作性游戏,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08年第2期上,活动时产生的感想,我写了篇“联动”,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08年第6期上,活动照片也发表在《中国体育报》上。众人拾柴火焰高。
3.厚积薄发
课题研究离不开教学实践,踏踏实实教学,认真钻研业务是进行研究的前提。08年6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参加结题会议,报道当天才获知,第二天的会议日程上有我的大会报告,要用ppt.我立马发短信向宋老师报告。他回复:“祝贺!说明你的课题有分量,应该……汇报。”当晚我在校吧,忙活到深夜,回宾馆时门都上锁了,但第二天总算没在专家面前丢人。因此,功夫应在诗外。大众胡志强组织城里小学准备优质课、基本功,人人获奖,是积极进取的结果,召开年终总结会,总结、布置工作,这样的准备之下,定能取得好成绩。这值得我们反思,不知道有几个乡下学校在年终好好地进行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总结?我们参赛没获奖,不应该是素质和能力的问题,我们应该多在思想认识、积极主动性上找找原因,我们也能做的很出色!
4.加强学习
现在是网络时代,想要学习,机会很多。向大家推荐这两个网址。草根论坛已进行了22期,每期都备受全国各地体育教师的关注,杂志社也专门给版面发表研讨文章。宋万田老师、于文忠老师、王振强老师、王占芬老师等主持过论坛的研讨,所撰写的研讨文章也发表了,王占芬老师还参与了《爱心游戏》一书的汇编,获益匪浅,之后也创编、发表了多个游戏。希望大家积极注册、参与,参与就一定会有收获!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可以充分利用优秀教师资源,能干许多事。
江苏的刘军老师和云南的张世华老师相隔几千里,通过中国学校体育的QQ群谈了个彩旗游戏,经过实践验证、整理后,很快就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发表了彩旗游戏一文,见证了网络教研的力量!
如果有机会,我想,可以借助这个优势资源,联合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个大的课题研究项目。
我们不要埋怨自己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的氛围,没有一个成长的好的环境,联网时代,只要你想学,没有学不到的,只要我们想上进,没有谁能拦的住我们!
目前,我担任了很多任务:文登体育名师工作室网站管理员、文登市教研中心体育学科论坛版主、威海教育学会网课题研究栏目编辑、威海名师QQ群群主、中国体育教师网版主、体育教学杂志特约通讯员、中国学校体育读者QQ群群主、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官方博客圈管理员、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草根论坛管理员……
我的网名:草坪青青,借此插句广告:欢迎大家关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草根论坛、欢迎大家提供研讨话题、欢迎大家积极申请主持、欢迎大家积极撰写草根研讨总结!谢谢!
5.锲而不舍
做课题研究需要有恒心,不能一蹴而就的。于文忠老师十几年坚持研究,著作等身。三化(四化)教学,特色鲜明。王振强老师半路出家,自学成才,成绩斐然,仅最近四年就发表文章100多篇。河南的刘卫峰老师,十几年坚持研究跳绳教学,发表相关文章十几篇,多次执教省级跳绳公开课,坚持研究,小小跳绳,做出了大文章。福建的陈明星老师,钻研斗鸡(撞拐)游戏,开发比赛准备,形成了正规的赛制——脚斗士,编写了高校教材《脚斗士运动》,现在已有国际级比赛,脚斗士成为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项目。其实我们的体育文化节也有很多首创的,我曾咨询过国家专利局,很值得研究下去。江苏的刘瑞武老师研究三方比赛,将篮球、手球、橄榄球技术进行融合,形成了三门球运动。江苏的施飞老师8年做了十个课题研究,成为江苏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上海的吴纪安老师代课老师出身,几十年潜心研究游戏,创编13000多则游戏,出版了28本游戏专著,发表72篇论文和3000多篇文章。作了532场培训,成为全国闻名的游戏大王。这些都是和我们一样普通的体育老师做出来的!
他们能成功,我们也能!
幸福是什么?
有这样一个故事:
草原上,小狮子问妈妈:“妈妈,幸福在哪里啊?”
妈妈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狮子试着咬自己的尾巴。
过了几天,小狮子又问:“妈妈,为什么我抓不住幸福呢?”
妈妈笑着说““孩子,只要你往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的......”
我想: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地用心去做,幸福也会一直跟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