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考研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0:01:04
文档

考研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2.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3.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
推荐度:
导读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2.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3.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
第一章

绪论

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2.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3.现代汉语的特点:

(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⒈没有复辅音;

⒉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⒊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二)词汇方面:⒈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⒉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

⒊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⒈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⒉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

⒊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⒋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

⒌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第二章语音

4.人的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5.语音的物理性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要素)

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

(汉语中)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作用。

音色又叫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音色的差别由三种因素造成:第一,发音体不同。第二,发音方式不同。第三,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6.语音的社会属性:

它首先体现在音义结合的社会性上,语言的各种意义靠语音表达出来,语音和意义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只要得到社会公认即可。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同一个意义又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

语音有系统性,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7.语音单位:音素、音节、生母韵母声调、音位。

(一)音素:

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普通话中的“他tā”和“踢tī”都各是一个音节,两者声母相同,声调相同,但是ɑ、i不同,即韵母不同,发音就不一样,ɑ、i再不能往下分了,它们就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就是音素。音节就是由音素构成的。普通话的一个音节,最少的由一个音素构成,如“啊ɑ”;最多的由四个音素构成,如“状zhuɑnɡ”就包括zh u ɑnɡ四个音素。在《汉语拼音方案》中,大多数情况是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如ɑo e p d;有五个音素是用两个字母表示:zh ch sh nɡer。

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辅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又叫子音。普通话中有22个辅音:b p m f d t n l k ɡ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nɡ.

元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又叫母音。普通话中有10个元音:ɑo e êi u üer –i(前)-i(后)。

元音与辅音的区别:

1、有无阻碍: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时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的最主要区别。

2、紧张状态: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其他部位比较松弛。

3、气流强弱: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4、响度大小:元音发音时,声带要颤动,发出的声音比较响亮;辅音发音时,有的声带颤动,这样的辅音叫浊音,声音响亮,如m、n、l、r;有的辅音声带不颤动,声音不响亮,如b、t、z、c,这样的叫做清音。

(二)音节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儿化了的两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三)声母、韵母、声调

一个音节分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

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的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一个音节如果不以辅音开头,则称为“零声母”。

韵母指声母后面的部分。

声调指的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普通话有四种基本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四)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根据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8.记音符号:

(一)汉语拼音方案是记录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的法定拼音方案。1958.2.11

汉语拼音方案主要用来给汉字注意和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汉语拼音的五大块: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二)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制订的一套语音符号,是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的,符合“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的原则,共有一百多个符号,记音有严式、宽式之分。

9.声母(21个):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决定的。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

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按此,分为七类:

双唇音:b,p,m是由上唇与下唇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唇齿音: f

是由上齿与下唇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舌尖前音:z,c,s

又叫平舌音,是由舌尖与上齿背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舌尖中音:d,t,n,l是由舌尖与上齿龈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舌尖后音:zh,ch,sh,r

又叫翘舌音,是由舌尖与硬腭前部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舌面音:j,q,x是由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舌根音(舌面后音):g,k,h

是由舌根与软腭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二)声母的发音方法

发音方法:气流破除发音阻碍的方法。

1、阻碍的方式:根据成阻或除阻的方式不同,可以五类

1)塞音(暴破音):b、p、d、t、g、k发音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塞,构成阻碍,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

2)擦音:f,h,x,sh,r,s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有一条窄缝,气流由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3)塞擦音:z、c、zh、ch、j、q发音时,发音部位先是完全闭塞,然后气流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再由窄缝中挤出,磨擦成声。可见这类声母兼有塞音与擦音的特点,前半部分像塞音,后半部分像擦音,前后发音过程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辅音。

4)边音:l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头的两边通过。

5)鼻音:m、n发音时,口腔中的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降,声带振动,气流从鼻腔通过。

2、根据声带是否振动:分清、浊两类。

1)清音:b、p、d、t、g、k、z、c、zh、ch、j、q、f、s、sh、x、h发音时声带不颤动。

2)浊音:m、n、l、r发音时声带颤动。

3、根据气流的强弱:分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类。

1)送气音:p、t、k、q、c、ch

2)不送气音:b、d、g、j、z、zh

注:声母表里每组第一个音为不送气音;每组第二个音为送气音。只有是塞音、塞擦音时,才考虑送不送气。

普通话的22个辅音当中,除ng(以韵母中出现)不能出现在音节开头,其余21个辅音都可以充当声母。声母共22个,其中一个为零声母。

10.韵母(39个)

普通话韵母的主要成分是元音。韵母的结构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

韵头—是主要元音前面的元音,又叫介音。由i、u、ü充当,发音总是轻而短,只表示韵母的起点。如ia、ua、üe、iao、uan中的i、u、ü。

韵腹—是韵母中的主要元音。充当韵腹的主要元音口腔开度最大、声音最响亮。韵腹是韵母的主要构成部分,由a、o、e、ê、i、u、ü、-i(前)、-i(后)、er充当。

韵尾—是韵腹后面的音素,又叫尾音。由i、u或鼻辅音n、ng充当。

韵母中只有一个元音时,这个元音就是韵腹;有2个或3个元音时,开口度最大、声音最响亮的元音是韵腹。韵腹前面的元音是韵头,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是韵尾。韵腹是韵母的主要成分,一个韵母可以没有韵头或韵尾,但是不可以没有韵腹。

根据韵母的组成成分,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鼻音韵母三类。

(一)单元音韵母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适中不变得元音叫单元音。

单元音韵母共有10个,即:舌面元音(a、o、e、ê、i、u、ü)

舌尖元音(-i、-i)

卷舌元音(er)

(二)复元音韵母

复元音韵母共有13个。前响复合韵母:ai、ei、ao、ou;后响复合韵母:ia、ie、ua、uo、üe;中响复合韵母:iao、iou、uai、uei

(三)鼻音韵母

普通话里有16个鼻音韵母。

1、舌尖中鼻音韵母8个:an、ian、uan(u加点)、uan、en、in、uen、un(u加点)

2、舌根鼻音韵母8个: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

所谓四呼就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分的类。

开口呼:韵母不是i、u、ü或不以i、u、ü起头的韵母属开口呼。

齐齿呼:i或以i起头的韵母属齐齿呼。

合口呼:u或以u起头的韵母

撮口呼: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

Ong[ug]放在合口呼,iong[yg]放在撮口呼,是按它的实际读音排列的。

11.声调

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主要是由音高变化构成。汉语声调可以从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来分析。

调值即声调的实际读法,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是每个音节都具有音高变化形式。

调值采用“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数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高度的一种方法。

注:要会运用调值标记。

在答题时,要注意题的问法:调值用五度标记法标注;声调用阴、阳、上、去添写。

调类指的是声调的类别,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普通话的声调有四个调值: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12.音节的结构:

普通话的音节一般是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的。有些比较复杂的音节的韵母包含韵头(又叫介音)、韵腹(又叫主要原因)和韵尾三个部分。

韵头开口度较小,响亮度也较差,只能由i、u、u(u加点)三个高元音构成。韵尾指的是一部分韵母后面的收尾部分,有元音韵尾和辅音韵尾。元音韵尾由i、u构成。辅音韵尾由n、ng构成。一个音节最多由四个因素符号拼写,韵腹和声调是每一个音节都必须具有的。

13.拼音:把分析出来的声母、韵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音节,就是拼音。

拼音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声母要用本音:平常念声母,一般是念它的呼读音,声母的呼读音都是在声母的本音后面加上一个元音。

拼音的要领“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2)

声母韵母之间不要有停顿。

(3)

要念准韵头。

14.拼音的方法:两拼法、三拼法、声介合并法。

15.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

1、双唇音b、p和舌尖中音d、t能和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的韵母拼合,不能和撮口呼韵母拼合。

2、唇齿音、舌根音、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等组声母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拼合,不能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拼合。唇齿音拼合口呼限于u。

3、舌面音同上述四组声母相反,只能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拼合,不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拼合。

4.舌尖中音n、l能跟四呼韵母拼合。零声母音节在四呼中都有。

还可以从韵母出发,得出普通话声韵拼合的另一些规律:

1、“o”韵母只拼唇音和唇齿音声母,而uo韵母却不能同唇音或唇齿音声母相拼。

2、ong韵母没有零声母音节,ueng韵母只有零声母音节。

3、-i[] 韵母之拼z、c、s三个声母相拼,-i[

]韵母只拼zh、ch、sh、r四个声母,并且都没有零声母音节。

4、er韵母不与任何声母相拼,只有零声母音节。

普通话声韵配合表

普通话声韵配合关系表

韵母类别声韵配合情况声母

开口呼

齐齿呼

合口呼

撮口呼

双唇音 b p m 有

有(只限u)

唇齿音 f 有

有(只限u)

舌尖前音z c s 有

舌尖中音 d t 有

n l 有

舌尖后音zh ch sh r 有

舌面音j q x 无

舌根音g k h 有

零声母

16.音节拼写规则:

(一)y、w的使用

1.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i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i改成y;如果i 后面没有别的原因,就在i前面加上y。

2.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u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u改成w;如果后面没有别的元音,就在u前面加上w。

3.韵母表中ü行的字母,在零声母音节中,无论ü后面有没有别的原因,一律在前面加y。之后,两点省去。

Y、w是起隔音作用的字母。不是声母。

(二)隔音符号的用法

a o 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三)省写

1.韵母iou,uei、uen的省写,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iou,uei,uen根声母相拼之后,中间的元音o或e有时变得不明显,实行省写。

2.u(加点)上两点的省略

跟n、l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去两点。

(四)标调法

1.声调符号一定要标在一个音节的主要元音(即韵腹)上。

2.在iu、ui这两个韵母中,声调应标在后面的字母上。

3.调号正好标在i上,那么i上的小点要省去。

4.轻声音节不标调。

(五)音节连写

1.同一个词的音节要连写,词与词分写。句子或诗行开头的字母要大写。

2.专用名词或专用短语中每个词开头字母要大写。

3.标题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个词开头的字母大写,有时为了简明美观,可以省略声调符号。

17.音变

一、变调: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作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单念或在词语的末尾的时候,上声字调值不变。

1、上声+上声=阳平+上声(两个上声字相连,前一个上声字变读阳平)

2、上声+非上声=半上(21)+非上声

1、上声+轻声(非上声)=半上+轻声

2、上声+轻声(上声)=阳平/半上+轻声

(二)去声的变调

去声(非重读)+去声=53+去声,去声字作为语流中的后字,也常常读53。

(三)“一、不”的变调

1、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读原调;

2、在去声前读阳平;

3、在非去声前,“一”变51,“不”仍读去声;

4、嵌在相同的动词的中间或肯定否定连用时,读轻声。

(四)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化时,第二个音节不论本调是什么往往读成55调值。(好好儿的)单音节形容词的叠音后缀,不管原来是什么声调的字,也都要念成55调值。(沉甸甸)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第二个音节变成轻声第三、四个音节都读成55调值。(干干净净)

二、轻声:所谓轻声,并不时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一定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

声调主要决定于音高,而轻声的形成取决于音强和音长。

轻声词:1、助词和语气词;2、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头的字。(妈妈、解释解释)3、构词用的虚语素“子、头”和表示群体的“们”等;但是,“原子、窝窝头”等词的“子、头”都是实语素,不读轻声;4、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5、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起来、下去”等(进来、热起来);6、量词“个”常读轻声(这个);7、有一批常用的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是要读轻声。(云彩、算盘)轻声的作用:有些轻声有区别意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

三、儿化:指的是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普通话韵母除了ê、er 之外都可以儿化。

儿化韵的发音

1)无韵尾或有u尾+卷舌动作:车儿、包儿

2)有-i、-n韵尾的+韵尾丢失或添加韵腹:块儿、人儿

3)有高元音i、ü韵腹的+央元音:喜儿、鱼儿

4)有舌尖元音[?]、[τ]的变为:树枝儿、瓜子儿

5)有-ng尾的+韵尾丢失且元音鼻化:瓶儿、芒儿

儿化的作用:区别词义(头——头儿

眼——眼儿),区分词性(忙——忙儿

偷——偷儿),表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猫儿

老头儿

小淘气儿)。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呀、哇、哪、啊)

“啊”的变读

(1)前面的音素是I,v时读ya,写成“呀”。例:你快来呀!

(2)前面的音素是u(包括ao,iao)时读wa,写成“哇”。例:这么多的书哇!(3)前面的音素是n时读na,写成“哪”。例:这么多的人哪!

(4)前面的音素是ng时读nga,仍写成“啊”。例:使劲唱啊!(chang nga)

(5)前面音素是-i[ ]时读ra,仍写成“啊”。例如:多好的同志啊!(zhi ra)

(6)前面的音素是-i[ ]时读[za],仍写成“啊”。例如:这是谁家的兔子啊?

(7)前面的音素是a,o(ao,iao除外),e,e^,就在语气词“啊”前加上一个i,成为ya,写成“呀”。例如:原来就是他呀(taya)!

18.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19.归纳音位的方法:通常是把一些音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来进行替换比较,看它们是否能够区别意义,凡属能够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成不同的音位,否则就是同一个音位了。其中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做“辅音音位”,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位”,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位”,简称“调位”。

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可以统称为“音质音位”,又称“音段音位”。

声调音位主要是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高不是音质,所以属于“非音质音位”,也称“超音段音位”。

20.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

条件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

自由变体:没有环境,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w-v)

21.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语音的辨义功能、互补分布和音感差异。

如果某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可以造成意义的不同,这样的语音差异就有音位的对立,构成这种差异的语音特征就叫做“区别特征”。例如:[ta55]和[t‘a55]的声母就存在着音位的对立。可以用“:”表示,标写为/t/:/t‘/。

“互补分布”说的是音位变体的分布情况。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决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的分布状况是相互补充的,这就叫做“互补分布”。如a,A 处于互补分布中。

一般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位。

注:汉语拼音方案用u和o两个字母待代表韵尾【u】音位。

22.普通话音位

元音音位10个:/ a /、/ o /、/ /、/ e /、/ i /、/ u /、/ y /、/ ? /、/ τ/、/ /。

辅音音位22个:21个声母+/η/。

声调音位4个: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轻声可视为原调位的变体。

23.语调:说话或朗读时,句子有停顿,声音有轻重快慢和高低的变化,这些总称语调。包括停顿,重音和句调。

(一)停顿

(二)重音:重音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

(三)句调:是指整句话的音高升降的变化。包括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四种形式。

24.北京话异读产生的原因:(从来源看)文白异读、方音影响、讹读影响、背离规律。

这些可是爱考的专业课老师(如果俺考研成功她可就是俺滴学姐啦)珍藏不外漏的当年的笔记啊。顺便说一句:考研公共课自然不用说,全国统考,大家都用一本大纲,但专业课每个学校的侧重点和考试风格都不一样,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及时抓取你所报考学校学员的信息很重要,如果跨考可能难度就更大,我在北京爱的专业课辅导老师就是在读的研究生助教,信息量自然不用说,连复试导师喜欢听啥都能知道,不用有那些后顾之忧,我才可以踏踏实实安心背书,在分数上下硬功夫。

文档

考研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2.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3.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