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Ⅳ、Ⅴ级围岩下导洞超前法开挖
Ⅳ、Ⅴ级围岩下导洞超前法开挖步骤图
下导洞采用二臂凿岩台车钻眼,垂直楔形掏槽,全断面一次光面爆破,ITC312装碴机装碴,8t自卸汽车运输。下导洞每循环进尺2.5m,超前正洞5~10m。
正洞采用RPJ-D型三臂凿岩台车钻眼,全断面一次光面爆破,ITC312装碴机装碴,20t自卸汽车运输。正洞全断面每循环进尺4.5m。
2、Ⅳ、Ⅴ级围岩CD法开挖
Ⅳ、Ⅴ级围岩CD法开挖步骤图
施工工序
1、(1)利用上一循环架立钢架施做隧道及中隔墙超前支护。(2)弱爆破开挖①部,(3)施做①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16钢架,并设锁脚钢管。(4)导坑底部喷10cm厚混凝土,施做①部临时仰拱。(5)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2、(1) 弱爆破开挖②部,(2) 导坑周边初喷4cm厚混凝土, (3接16钢架及临时刚及16钢架,并设锁脚钢管。(4)导坑底部喷10cm厚混凝土,施做②部临时仰拱。(5)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3、(1)在滞后②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开挖③部,(2) 接16钢架及临时刚及16钢架,(3)隧底周边部分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4、弱爆破开挖④部并施做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同①部。
5、弱爆破开挖⑤部并施做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同②部。
6、(1)在滞后⑤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开挖⑥部,(2) 接16钢架及临时刚及16钢架,(3)隧底周边部分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7、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拆除16临时钢架。
8、浇注Ⅶ部仰拱及隧底填充(应分次施工)
9、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浇注Ⅷ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工)。
3、Ⅳ、Ⅴ级围岩CRD法开挖
Ⅳ、Ⅴ级围岩CRD法开挖步骤图
施工工序
1、(1)利用上一循环架立钢架施做隧道及中隔墙超前支护。(2)弱爆破开挖①部,(3)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4)施做①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Ⅰ20钢架和Ⅰ18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钢管。(5)导坑底部喷18cm厚混凝土,施做①部临时仰拱,安设Ⅰ18横撑。(6)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2、(1) 在滞后①部一段距离后 ,弱爆破开挖②部,(2) 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3) 施做②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Ⅰ20钢架和Ⅰ18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钢管。(4)导坑底部喷18cm厚混凝土,施做②部临时仰拱, 安设Ⅰ18横撑。(5)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3、(1)在滞后②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开挖③部,(2) 接Ⅰ20钢架及临时刚及Ⅰ18钢架,(3)隧底周边部分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4、弱爆破开挖④部并施做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同①部。
5、弱爆破开挖⑤部并施做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同②部。
6、(1)在滞后⑤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开挖⑥部,(2) 接Ⅰ20钢架及临时刚及Ⅰ18钢架,(3)隧底周边部分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7、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拆除Ⅰ18临时钢架。
8、浇注⑦部仰拱及隧底填充(应分次施工)
9、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浇注⑧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工)。
4、Ⅳ级围岩上下半断面施工
Ⅳ级围岩上下半断面施工图
开挖步骤简述:
1、开挖A部,架立拱架,挂网喷射混凝土。
上半断面开挖A部为弧形导坑,采用光面爆破,中间留核心体,核心体台阶长度3~5m。 A部开挖为便于机械作业和进行初期支护,确定为4.8m左右。上部架设钢拱架时,在拱脚打好锁脚锚杆,以确保在C部开挖时初期支护的稳定。上部开挖进尺控制在1.0m。
2、开挖B部。
台阶后部进行下部中间拉槽,如图中B部。下部拉槽时,两侧边墙部分留1.5m左右宽,以利上半部分的稳定。中间拉槽部分底部宽约5~8m,满足机械化施工的宽度和高度,开挖至设计路面线处。
3、开挖C部,架立边墙钢架,挂网喷射混凝土。
当中间拉槽B部开挖一定距离后(约10~20m),开始进行下部两侧预留部分C部的开挖。C部开挖时采用两侧错开、单侧跳槽开挖马口的方法,每次开挖进尺控制在与拱部连接两榀拱架的长度,以确保拱部的稳定。
4、开挖D部,施做仰拱混凝土,初期支护封闭成环。
D部落后C部(20~30m),仰拱紧跟,初期支护尽快封闭成环,减少围岩的变形。
5、V级围岩侧臂导坑法开挖施工
侧臂导坑法开挖施工
代号 | 代表部位 | 工 作 内 容 |
① | 左侧臂导坑上台阶 | (1)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侧壁超前支护及导坑侧壁φ22水平锚杆超前支护; (2)弱爆破开挖①部; (3)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4)施作①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型钢钢架和I18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锚杆,安设I18横撑; (5)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
② | 左侧臂导坑下台阶 | (1)滞后①3~5m弱爆破开挖②部; (2)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3)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 (4)接长型钢钢架和I18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锚杆,安设I18横撑; (5)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
③ | 右侧臂导坑上台阶 | 开挖③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①。 |
④ | 右侧臂导坑下台阶 | 滞后③3~5m开挖④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②。 |
⑤ | 左侧臂导坑隧底 | (1)在滞后于②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开挖⑤部; (2)隧底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 (3)接长型钢钢架和I18临时钢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
⑥ | 右侧臂导坑隧底 | (1)在滞后于④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开挖⑥部; (2)隧底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 (3)接长型钢钢架和I18临时钢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
⑦ | (1)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型钢钢架施作超前支护; (2)开挖⑦部; (3)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4)拱部喷4cm厚混凝土,安设型钢钢架,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 |
⑧ | (1) 滞后⑦3~5m开挖⑧部; (2)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 |
⑨ | (1) 滞后⑧3~5m开挖⑨部; (2)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 |
⑩ | (1)开挖⑩部; (2)导坑底部初喷4cm厚混凝土,安设型钢钢架使钢架封闭成环,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 |
⑾ | 仰拱施工 | (1)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拆除I18临时钢架和临时横撑; (2)灌注⑾部边墙基础与仰拱及隧底填充(仰拱与隧底填充分次施工)。 |
⑿ | 拱、边墙二次衬砌 | 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注⑧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
V级围岩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法
每循环进尺0.8-1 M
施工4米
至6米
每循环进尺1-1.2M
二次
衬砌12米
与拱墙钢支撑连接
V级围岩上弧预留核心法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方法
上部弧形导坑以人工风镐或挖掘机开挖为主,需要时辅以弱爆破;开挖前采用φ108管棚超前支护,开挖后及时喷混凝土封闭岩面,并进行初期支护作业,每循环进尺0.5m。上弧导坑出渣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扒渣至下断面后,挖掘机或装载机装自卸汽车运走;核心土采用挖掘机或采用控制爆破,核心土开挖后进行下部开挖,并进行下部初期支护。衬砌采用全断面液压台车,砼输送车配合砼输送泵灌注。
正洞上弧导坑预留核心土施工方法见图
施工注意事项
① 导坑开挖需进行爆破时,必须经工程师同意,反复检查支护安全可靠后,方可进行弱爆破。
② 边墙围岩较差时下部交错施工,不得两边同时开挖。
③ 上部弧形导坑比下断面开挖超前25~30m,两工序可平行作业。
④ 核心土必须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后再开挖,开挖时采用控制爆破措施以免损坏初期支护。
⑤ 施工中认真仔细进行围岩量测工作,根据对围岩变化的观测及量测数据,考虑调整支护参数。
7、各类导坑步距汇总
正台阶法
上台阶分部开挖法
断台阶法
中隔墙台阶法
单侧壁导坑法
双侧壁导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