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财产 B、血缘 C、信仰 D、地域
2.中国古代的内阁创立于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3.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人民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反帝运动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是
A.《中华 》 B.《中华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 D.《共同纲领》
5.1927年8月1日,中国党领导的打响武装反抗反动派第一的是
A.黄花岗 B.武昌 C.南昌 D.广州
6.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覆灭的事件是1949年4月23日的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人民占领南京 D.新中国的成立
7.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周恩来在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
A、“求同存异”方针 B、反对霸权主义的主张
C、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希腊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是
A.公民 B.贵族 C.哲学家 D.奴隶
9.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公民法的颁布 B.万民法的实施
C.《十二铜表法》的发表 D.《民法大全》的编纂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权利法案》内容的是
A.国王无权废止法律 B.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
C.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D.王位继承须经议会同意
11.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 《党宣言》的发表 B.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
12.欧洲联盟是一个
A.欧洲统一市场 B.经贸集团
C.军事政治集团 D.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13.西汉时期我国冶铁水平较高,主要是由于
A、使用煤作燃料 B、利用水力鼓风
C、推行铁业官营 D、铁农具广泛使用
14.古代封建统治者推行的最基本的经济是
A、区域经济 B、严格工商业管理
C、重农抑商 D、禁奢侈
1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主要是由于
A、明清以来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必然结果
B、鸦片战争以后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必然结果
C、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D、长期以来传统手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16.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不包括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拉大
B、全球性生态危机加剧
C、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和传染性增强
D、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退步
17.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文化大 ” D、改革开放
1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浦东的开发开放 D、经济特区的设立
19.中国近代社会风俗转化的特点是
A、追新慕异 B、完全西化
C、新旧并存 D、去土存洋
20.新航路开辟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不包括
A、引起“商业” B、引起“价格”
C、证明地圆学说 D、“农业文明”兴起
21.第一次工业后,出现的经济学理论是
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供给学派理论
22.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次工业是原动力 ②殖民体系的确立是重要保障 ③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是主要手段 ④列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其政治体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滞胀”状态的出现说明
A、凯恩斯主义失灵 B、自由主义经济失败
C、需不断强化国家对经济 D、垄断已不适应经济发展
24.促使战时主义向新经济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B、大规模战争的结束
C、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D、向主义过渡的需要
25.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在
A、战国 B、秦朝 C、汉朝 D、隋朝
26.郭沫若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评价的古典小说是:
A、《聊斋志异》 B、《水浒传》 C、《西游记》 D、《儒林外史》
27.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A、科学技术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B、政治制度 科学技术 思想文化
C、科学技术 思想文化 政治制度
D、思想文化 政治制度 科学技术
28.“十四大”明确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制 D、改革计划经济管理
29.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30.立体交通诞生的主要原因是
A、电力的发明和应用 B、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C、电信工具的发明和使用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4分)
31.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出儒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概述其主要主张。(6分)
(2)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思想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吸收了那些外来思想?(3分)
32.(14分)近代以来,人类社会逐步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人民一律平等”“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中华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1)上述引文出自什么文献?(2分)该文献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何意义?(4分)
材料二:美国1787年规定:
“第一条 第一款 本所规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
“第二条 第一款 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第三条 第一款 合众国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
(2)依据材料二,指出该对美国联邦的权力是如何规定的?(2分)体现了什么原则?(2分)
(3)材料一、二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基本观点?(4分)
33.(14分)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和国家的伟大历史转折?(5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是如何进行经济改革的?(2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什么?(2分)
(3)1992年,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2分)判断改革开放各方面工作是非的标准是什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