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0:03:35
文档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研究课题名称:生活因有了小数更和谐说明:由于研究性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的,因此模版只是提供了一个供大家思考的框架模型,辅助教师们在真正组织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做到思路清晰明确。只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间,逐步丰富和完善方案,最终才能形成真正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设计者单位:前锋学校设计日期:2010、2所属年级:小学四年级指导教师:谷雪梅课题组成员(有哪些人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四(1)班全体同学一、研究性学习开展
推荐度:
导读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研究课题名称:生活因有了小数更和谐说明:由于研究性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的,因此模版只是提供了一个供大家思考的框架模型,辅助教师们在真正组织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做到思路清晰明确。只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间,逐步丰富和完善方案,最终才能形成真正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设计者单位:前锋学校设计日期:2010、2所属年级:小学四年级指导教师:谷雪梅课题组成员(有哪些人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四(1)班全体同学一、研究性学习开展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

研究课题名称:生活因有了小数更和谐

说明:由于研究性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的,因此模版只是提供了一个供大家思考的框架模型,辅助教师们在真正组织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做到思路清晰明确。只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间,逐步丰富和完善方案,最终才能形成真正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者单位:前锋学校                 设计日期:2010、2

所属年级:小学四年级 指导教师:谷雪梅

课题组成员(有哪些人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四(1)班全体同学

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

  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见到小数,小数在我们的生活、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为什么要运用小数呢?这些小数都表示什么意义呢?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小数会是怎么样呢?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在课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网络、报纸、生活用品、书籍等搜集生活中的小数,寻找和体会引入小数的必要性,并激起学生们对“小数”进行探究的欲望。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理解小数的意义,区别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学会小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运用小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通过“当家”活动,体会到生活的重担以及父母工作的辛劳。通过以上的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三纬目标阐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能理解小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小数,能运用小数表示事物。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能进行小数与分数之间的互化。

3、会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小数的过程,体会引入小数的必要性;经历解决实际问题引出小数的过程,体验小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通过收集、整理有关小数的信息,初步懂得如何搜集与整理资料。

3、通过同伴学习交流,初步知道如何倾听与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2.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3.能欣赏同伴,能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同伴。  

3、能欣赏同伴,能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同伴。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智力因素方面: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变量。

非智力因素:动机水平、归因类型、焦虑水平、学习风格。

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有90.6%的学生已理解分数的意义,有97.9%的学生已掌握整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够比较熟练的把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并且会进行分数的简单计算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初步具备了统计意识,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整理。

2、已有的经验、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结合点。

通过调查结果:有97.9%的学生知道小数的名称,只有2.1%的学生没有见过小数,说明学生对小数并不陌生,一半以上的学生在生活的具体情境中见到过小数(见问卷与小数有关的新知识第2题)。通过访谈对学生的进一步调研,了解到学生对小数在具体情境中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但80%的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并不明确。

3、学生在学习时的兴趣点和难点。

有58.3%的学生想了解小数的意义;60.4%的学生想知道小数的作用,与生活有什么关系?50%的学生希望知道小数、分数的区别及互化;43.8%的学生想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小数的特点。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学生可能的选题内容是什么: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小数产生的价值和作用,通过研究小数的读法、写法、意义,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小数是怎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学生选题的内容可能是:《小数的基本认识及意义》《小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生活中的小数的意义和作用》《经济问题中的小数的意义和作用》。

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还是其他形式):

汇报幻灯片、开题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反思报告、简报等

五、资源设计

根据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

视频资料、教材、书籍、报刊、调查记录表、各种评价表、反馈表、班级论坛

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

从生活搜集到的与小数有关的资料、或一些访谈和调查的资料。

 

六、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在这里先概述一下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的安排,以及各活动之间的关系,包括评价的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阶段(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认真听取《研究性学习》主题讲座,掌握学习课题选择的技巧、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相关的研究方法,并预习相关材料、做好准备。

2、如果对《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知识仍然存在疑问的,可以在通过网络工具QQ、博客、论坛等与老师或者同学进行交流。

3、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收集与百分数有关的知识,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初步确定一个有效的研究课题

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2周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列举课题名称

小数的基本认识及意义》

《小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生活中的小数的意义和作用》

《经济问题中的小数的意义和作用》

为学生提供有用的书籍

3周

成立课题组1、每个课题由一个小组来承担,对相同课题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同一组,每组10个人,小组成员民主推选一个组长,

2、小组学习合作学习规则或评价量规。

教师制订模版,让学生自己制订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1、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一起讨论研究方案、进度安排、任务分工等问题。

2、在第一次小组会议后,各成员就分头分工合作进行相关课题的初步准备,包括查资料和实际调查。

3、通过一段时间收集材料,每个小组根据研究结果完成“研究方案设计表”。

4、接着,全班组织一次《经验交流会》,每个小组总结和分享各自在形成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小组合作的经验。策略等。

根据学生情况,教师进行指导

解决问题

开题报告和评审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1、每个小组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外出访问相关人员、专家,设计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等。

2、每个小组隔几天组织成员碰面一次,或者通过网络工具QQ、班级论坛等进行及时的交流,互相介绍自己的收获,如果遇到意见不一的时候,通过举手表决或向老师寻求意见来确定方案。

3、最后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和调查结果,撰写研

给与鼓励,并提出意见

3周

第四阶段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1、参与汇报会。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对本小组的研究进行汇报,可以结合幻灯片或者研究中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展示汇报,其他小组的同学在汇报结束后向这个小组的任何一个成员提问。

2、各成员参照(评价表1)进行自我评价,由小组长收集,整理汇报。小组参照(评价表2)汇报小组自评。

3、汇报会后,每个小组结果其他同学以及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进行修改研究报告,并再写一份反思报告。

4、每位同学制作手抄报或者简报等各种形式来展示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成果或感受来与其他同学分享。

选出优秀论文给予奖励

2周

七、总结提高

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意见与建议(在研究性学习结束时,根据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情况进行填写)。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只是指导的内容与形式与以往的学习指导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

教师从过去的传授者变为学生研究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

     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点拨,以帮助学生解决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偏差和问题。当研究方案中预期的设想难以实现时,指导教师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及时指导学生调整研究方案,以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另外,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这是整个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的碰撞。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的分析和辩证的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让每一个学生的知识领域得到开拓,科学精神得到启迪,探究热情得到增强,情感水平得到提升,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通过这次的学习,学生对小数产生的价值和作用理解更透切,产生强烈学习的欲望,为今后的学习扎实基础。

文档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研究课题名称:生活因有了小数更和谐说明:由于研究性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的,因此模版只是提供了一个供大家思考的框架模型,辅助教师们在真正组织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做到思路清晰明确。只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间,逐步丰富和完善方案,最终才能形成真正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设计者单位:前锋学校设计日期:2010、2所属年级:小学四年级指导教师:谷雪梅课题组成员(有哪些人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四(1)班全体同学一、研究性学习开展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