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时间:11月8日
会议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张世利,单希年,解家营,张烈吉,高兴华,冯昭俊,郭光恩,解家敏,张玉贵,单希东,张福利,马玉秋,孙娜,李进,王秀霞
记录人:王秀霞
为了确保这次观课有更加集中、鲜明的主题,提高观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11月8日,文祖大寨小学综合组成员在会议室召开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观课准备会,对观课议课主题进行了方向分解,任务分工。本群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研修组长单希东老师主持。
会议内容记录如下:
一、组长强调观课分工的重要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求研修组全体成员要提高认识,围绕研究问题,按照分工维度认真观课,切实总结出本堂课的亮点及不足,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研修组长单希东:今天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做好王老师执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堂课的观课准备。我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堂课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性质三个维度进行观课。要求各位教师观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观课的教育教学理论准备,要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观课;观课的学科知识准备,熟悉数学学科课程标准,为观课提供学科知识依据;观课的心理准备,应具备互助的心态坦诚交流的心态、欣赏的心态、分享的心态、直面问题的心态。同时还要准备好必备工具——笔、观课记录本、教材以及观课量表等记录工具。在观课过程中希望各位老师全身心的投入,全面的搜集课堂信息,从而提高课后评析的针对性。观课过程要做到:观察有记录、结果有分析、判断有依据。
三、观课时间及地点:此次观课时间安排在11月9日上午,地点在三年级一班。
四、群组人员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观课分工任务
老师们围绕“教学流程”这一主题,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两个维度展开研讨,大家集思广益,纷纷发表意见,最后达成一致意见,明确了各自的任务。
教师观课分工:
课堂观察表一:学生学习活动等级量表。张世利、单希年、解家营、张烈吉、高兴华、冯昭俊、李进老师负责。
课堂观察表二:教师教学行为等级量表。郭光恩、解家敏、张玉贵、单希东、张福利、马玉秋、孙娜老师负责。
附:观课维度分工表:
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学生学习活动等级量表)
时间、 | 地点 | 课题 | |||||||||
| |||||||||||
观察者资料 | 姓名 | 年龄 | 教龄 | 单位 | |||||||
观察中心 |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 ||||||||||
观察记录 | 学 生 表 现 | 评 分 | |||||||||
1、学习兴趣是否浓厚。 | |||||||||||
2、学习情绪是否高昂。 | |||||||||||
3、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 |||||||||||
4、对教师态度。 | |||||||||||
5、能否在学习中自觉从教师推荐的资源(网络、资料袋)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能否“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 | |||||||||||
6、积极思考,深入探询。 | |||||||||||
7、合作学习中,能否与同学有效合作,能否照顾其他同学的学习需要。 | |||||||||||
8、学习中,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 |||||||||||
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 |||||||||||
10、学习中,能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调整学习策略。 |
课堂教学观察表二(教师教学行为等级量表)
时间 | 地点 | 课题 | ||||||||
观察者资料 | 姓名 | 年龄 | 教龄 | 单位 | ||||||
观察中心 |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 |||||||||
观察记录 | 视 角 | 得分 | ||||||||
1、教学态度是否沉稳、愉快 | ||||||||||
2、课堂教学语言用辞是否浅显易懂 | ||||||||||
3、对教室秩序的管理是否到位 | ||||||||||
4、学习前是否就学习目标与方法与学生讨论 | ||||||||||
5、能否通过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学习气氛 | ||||||||||
6、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7、对学生反应的注意 | ||||||||||
8、对学生突如其来问题及状况的处理 | ||||||||||
9、能否通过恰当评价引导对学习主题的深入思考 | ||||||||||
10、能否学生的意见,并与学生平等交流 |
观课维度分工表
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学生学习活动等级量表)
时间: | 地点 | 课题 | ||||||
11月9号 | 文祖三德范小学三年级一班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 ||||||
被观察者资料 | 姓名 | 王秀霞 | 教龄 | 2年多 | 单位 | 文祖三德范小学 | ||
观察中心 |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 |||||||
观察记录 | 学 生 表 现 | 评 分 | ||||||
1、学习兴趣是否浓厚。 | 5分 | |||||||
2、学习情绪是否高昂。 | 5分 | |||||||
3、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 5分 | |||||||
4、对教师态度。 | 5分 | |||||||
5、能否在学习中自觉从教师推荐的资源(网络、资料袋)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能否“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 | 4分 | |||||||
6、积极思考,深入探询。 | 5分 | |||||||
7、合作学习中,能否与同学有效合作,能否照顾其他同学的学习需要。 | 4分 | |||||||
8、学习中,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 5分 | |||||||
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 5分 | |||||||
10、学习中,能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调整学习策略。 | 4分 |
课堂教学观察表二(教师教学行为等级量表)
时间 | 地点 | 课题 | ||||||
11月9号 | 文祖三德范小学三年级一班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 ||||||
被观察者资料 | 姓名 | 王秀霞 | 教龄 | 两年多 | 单位 | 文祖三德范小学 | ||
观察中心 |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 |||||||
观察记录 | 视 角 | 得分 | ||||||
1、教学态度是否沉稳、愉快 | 5分 | |||||||
2、课堂教学语言用辞是否浅显易懂 | 5分 | |||||||
3、对教室秩序的管理是否到位 | 5分 | |||||||
4、学习前是否就学习目标与方法与学生讨论 | 4分 | |||||||
5、能否通过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学习气氛 | 5分 | |||||||
6、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5分 | |||||||
7、对学生反应的注意 | 4分 | |||||||
8、对学生突如其来问题及状况的处理 | 4分 | |||||||
9、能否通过恰当评价引导对学习主题的深入思考 | 5分 | |||||||
10、能否学生的意见,并与学生平等交流 | 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