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路学校 刘宁生
一、教学目标:
1.系统两个单元的文言文知识结构,梳理复习要点,总结考点题型。
2.巩固课内重点词语的解释,掌握特殊词语的用法。
3.完成相同课型的只是整合,初步培养比较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4.理解作者在课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我们只有对文言文中考命题特点及趋向了然于心,才能做到迎考复习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纵观各省市近两年文言文中考常见的考点,主要考查五个方面:
(二)常考知识点:
1.理解掌握文言实词,特别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掌握文言虚词,例如而、者、乃、其、之等。
3.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4.朗读背诵的基本能力。
5.文章内容的把握以及体会作者情感。
结合我们学过的两个单元共五篇课内精讲文言文,我们今天侧重复习《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通过对课文知识点的梳理,以点带面,即掌握文言文复习方法,又能通过强化联系,巩固所学知识点。
朗读课文 结合所给图表复习。
一.字词积累
1.通假字:在整理通假字时,就是将所学古文中的通假字全都挑选出来,制一个《通假字表》,将每个通假字的出处、所通字、通假义都明确化。
2.古今异义:对于古代的词语仍然沿用至今的,但有些的词性、词义却发生了变化,学习是要注意他们的意思不能用我们现代汉语意思来理解。
3.一词多义:文言文词语简练而用词灵活多变,有时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会有不同,甚至读音也会有变化,同学们复习时要注意到。
二、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除了通常我常见的一些句式,如陈述句、疑问句一些古汉语特殊的句式同学们也要了解。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
三、 理解文章内容
我们学习的两个单元,共有七篇重点考试篇目,结合往年中考试题复习时侧重与《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两篇课文。
五、关键句子翻译
六、理解性背诵
《与朱元思书》 (2006年考默写) | 《岳阳楼记》 (2007年考默写) | 《送东阳马生序》 (2008年考阅读) | 《小石潭记》 (2007年考阅读) | 《醉翁亭记》(05年考默写)(2010年考阅读) | |
通假字 | “转”通“啭” 鸟的鸣叫声 | ||||
古今异义 | |||||
一词多义 | 南极潇湘 此乐何极 | ||||
词类活用 | |||||
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 | 吾谁与归? | ||||
理解文章内容 | |||||
关键句子翻译 |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
作者在课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 表现了作者博大胸襟以及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 |
附:本节课练习
(一)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文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水时,作者抓住了水的______和_____的特点,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5.写山奇,分别从__ __觉和_ ___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_________
6.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_______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______
(3)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__________ ⑷是进亦忧,退亦忧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3分)
(1)第③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
(2)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③段运用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两种心情。
第④段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